俄烏衝突背後隱藏巨大陰謀?美國重心不在烏克蘭,而在歐洲?俄羅斯識破陰謀之後,下一步該如何斡旋?
繼俄羅斯增兵疑團之後,又出現了一個「開戰預言」。有消息稱,俄羅斯將會在明年一月底或者是二月初發動對烏克蘭的總攻。顯然,在俄烏關係緊張的當下,這一言論勢必會再次激起人們的恐慌。
實際上,俄烏衝突發展到現如今這種地步,背後同美國的拱火脫不了干係。本來外界都以為美國的目的,只是為了讓俄羅斯深陷戰爭危機,或者說是激化俄烏矛盾。但是這一切卻遠遠沒有這麼簡單.
據《環球時報軍事》最新報導稱,在烏克蘭地盤上打一場「小戰爭」才是美國的目的,至於結果是什麼不重要,美國本質上是想分裂歐洲同俄羅斯關係。為什麼這麼說呢?美國十分清楚,同俄羅斯打一場大規模衝突並不符合美國的根本利益。
俄羅斯軍中擁有大量的殺傷性武器,即便是軍力第一的美國,也無法有效地應對,此前就連美國專家也表示,俄羅斯核潛艇是美國本土的最大威脅。所以從這裡來看,美國並沒有打算同俄羅斯徹底撕破臉。
但是面對這樣一個實實在在的威脅,美國也不能坐視不理。最好的辦法就是「步步為營」。所以就有了俄烏衝突升級這一幕,美國想在烏克蘭境內打一場「小規模」的戰爭。俄羅斯《觀點報》認為,這一場小規模衝突的結果對美國並不重要,關鍵的是美國通過這場小規模衝突能夠得到什麼?
最為直接的就是,美國能夠利用這一場小規模衝突,很好地轉移烏克蘭內部的矛盾,從而激化烏克蘭對俄羅斯的民族仇恨。如此一來,美國拉攏烏克蘭進入自己的陣營就易如反掌。對於烏克蘭而言,在遭受小規模的挫敗之後,其唯一的出路就只有緊緊依靠美國。
這是美國目的之一。而美國最主要的目的是借這場小規模衝突來分裂歐洲,也即激化俄羅斯同歐洲各國之間的矛盾。一旦俄羅斯真的應戰,那麼歐洲各國也會從這場戰爭中意識到俄羅斯的威脅,進而就更加靠攏美國。美國制裁「北溪-2」天然氣項目的失敗,使得俄羅斯能夠憑藉這一項目擴大在歐洲的影響力,這一可能的局面讓美國十分擔心。
所以說,此次讓俄烏衝突升級,美國最重要的目的是分裂歐洲。不過這一陰謀還沒達成就被俄羅斯識破了。俄羅斯軍官加夫裡洛夫表示:莫斯科不會屈從於這種挑釁。目前俄羅斯上下正在盡力控制這一局面,並冷靜地同西方談判,盡一切努力不讓這一衝突時刻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