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上任以來積極推動烏東部頓巴斯地區和平進程,在法德兩國斡旋下與俄方展開「諾曼第四方會談」,並於去年底舉行俄烏首腦峰會,被媒體稱為「解決烏東部危機的裡程碑事件」。然而,今年以來,新冠肺炎疫情在歐洲暴發,快速蔓延至上述國家,俄烏談判及烏政府與頓巴斯地區代表會談轉為遠程模式。俄媒體稱,因無法會面協商,且各方忙於疫情防控工作,圍繞頓巴斯問題的有關議程實質上處於擱置狀態,有限的視頻和電話溝通極大影響了俄烏談判質量及雙方前期建立的互信。
在缺乏有效監督和協商情況下,烏東地區近期衝突頻發。烏東部「頓涅茨克人民共和國」和「盧甘斯克人民共和國」指責烏政府軍夜間向民兵武裝駐地發動襲擊,違背了停火協議。基輔方面指責頓巴斯地區在俄方支持下,向烏國內民眾發布「有關新冠肺炎疫情的不實信息」。
此外,受疫情影響,俄烏雙方原計劃開展的一系列外交活動被迫延期或取消,其中包括原定年內實施的「和平解決頓巴斯問題計劃」。雙方以處於隔離期為由,無限期推遲雙邊正式會晤。烏國內原計劃10月舉行的包括頓巴斯在內的地方選舉預計也將延期。俄媒體認為,在外部隔離、內部政治意願不強的背景下,俄烏近期在解決烏東問題上達成一致的可能性較低,更多可能在撤軍等具體問題上開展有限合作。
報導稱,針對可能陷入僵局的俄烏關係,俄在穩定本國疫情防控形勢基礎上,主動釋放善意,展示和解姿態。對於部分西方媒體質疑俄試圖借新冠肺炎疫情援助發動經濟戰和外交戰,俄明確予以回擊,繼續保持對烏克蘭的天然氣等能源供給,並通過外交渠道傳遞對烏防疫援助的意願。
同時,俄在外交領域展現出「對烏關切的重視」,俄政府暫停向烏東部民眾發放俄羅斯護照的程序。此前,俄未對來自「頓涅茨克人民共和國」和「盧甘斯克人民共和國」的居民實施入境限制,還宣布其享受免除國家關稅等待遇,此舉曾遭到基輔方面強烈抗議。俄相關舉措被外界視為「中立解決烏東亂局的積極信號」。
不過,俄方上述做法並未得到烏方的積極回應。一些西方媒體宣稱,能源市場低迷和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對俄經濟造成影響,俄有關舉措意在「甩包袱」,減少維持烏東部現狀所需費用。
對於烏方「冷淡」反應和部分西方媒體的質疑,俄軍事外交專家斯科爾金表示,俄羅斯正通過援助義大利、塞爾維亞等歐洲國家,彌合與傳統西方夥伴國家的關係,並希望通過主動對烏示好,逐漸改善周邊外交環境。
俄媒體稱,烏克蘭方面目前面臨「兩難選擇」。因疫情防治效果有限,且頓巴斯地區問題遲遲未能解決,烏總統澤連斯基遭遇信任危機,其民意支持率已由去年秋季的超過90%跌至不足45%,而在野黨領袖波羅申科因在對俄和頓巴斯問題上的強硬立場,支持率出現明顯反彈。烏國內媒體認為,澤連斯基競選時關於烏東危機和平解決的方案過於理想化,民眾在失去新鮮感後,開始理性看待該問題,並認為澤連斯基的方案「不可能徹底解決頓巴斯問題」。隨著疫情擴散加劇經濟危機,引發民眾對澤連斯基政府的進一步不滿。同時,烏國內右翼勢力借勢反彈,掀動民粹思想「返潮」。澤連斯基政府在國內壓力下,只能選擇「冷」處理與俄關係。
歐洲方面,法、德作為「諾曼第四方會談」的主要斡旋方,受本國疫情和政治環境影響,在推動頓巴斯問題解決上熱情不高。特別是兩國對澤連斯基有意邀請美國入局持反對意見,在關鍵政治議題討論上意願不強。
持續數年的危機表明,沒有俄羅斯參與,烏東危機難以徹底解決。新冠肺炎疫情持續且未現「拐點」,拖延俄烏關係轉圜進程,澤連斯基也面臨上任以來的最大考驗。
責任編輯/周星
網絡編輯/孫晨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