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八路的高科技?——真實的抗日戰士(1)

2021-02-13 坦克裝甲車輛雜誌

節選自  解讀福爾曼密碼  美國記者鏡頭裡的敵後抗日根據地(五)

    「土八路,瞎胡鬧,一身蝨子兩腳泡」,這是某國民黨將領在沒被打疼之前對八路軍的譏諷之言。雖然不好聽,但我們一般的認識中,「土八路」確實多少有些不正規。然而美國記者眼中的八路,似乎堪稱軍容嚴整,而且有些地方的正規化令人驚訝。

    比如白刃戰的訓練,從幾張 美軍記者的照片上可以看到,八路 軍竟然已經開始使用戳刺靶。圖片上的器械叫做戳刺 靶,是可以機動的訓練用具,日 軍白刃戰訓練中也常常使用。八路 軍的拼刺技術最初使用北洋教範, 但實戰中發現日軍的銃劍術更為有 效,所以很多部隊也採取了拿來主 義的態度進行學習。於是,在日軍 和八路軍的肉搏戰中經常發現雙方 採用的攻防手法同出一轍。而且, 這組照片又反映了八路軍拼刺技術 的獨特之處。在一張照片中,一名 教練員手持的教練棒與戳刺靶相結 合,這是蘇軍的標準刺殺訓練方 式,似乎又反映了八路軍上層受蘇 軍影響的特色。這種訓練方式可在 1 9 43年八路軍留守兵團的訓練手 冊、解放戰爭時期松江軍區的訓練 手冊和1955年我國使用的仿蘇軍刺 殺教範中見到,可見其影響之廣。

    同時,八路軍的正規化,從急救方面也可見一斑。到延安的外國記者曾受邀參觀了八路軍在南泥灣的大演習,拍攝了大量照片,其中一張照片反映的是急救站(見P30左中)。照片中,一名「傷員」正被抬進帳篷進行急救,還有一名正躺在一邊臨時拼成的病床上,一個簡易戰地救護所清晰可辨。而從「救護第三隊」的旗幟可以確認他們的身份,這些救護隊的護士有男有女,且已經有標準的護士服裝,與白求恩在前線的照片相互印證,說明八路軍的醫護工作是頗受重視的。有趣的是,救護站後面山坡上人山人海,看來都是來觀摩的八路軍戰士,只有畫面右側後排的「傷員」表情鬱悶,從山坡上的八路都在仰著頭看演習來看,是否因為這個角度她看不到熱鬧才這個表情?

    當然,不正規的事情肯定是有的,最典型的就是地雷戰。華北老鄉把「地雷」的概念演繹出五花八門的外延,讓提倡正規化的「皇軍」對這種逮著什麼都往日本兵腦袋上招呼的玩意兒膽戰心驚。

    原日軍獨混第5旅團第12獨立警備隊衛生曹長桑島節郎,曾描述2名八路軍遊擊隊員依靠地雷瓦解了一個大隊日軍的掃蕩,他們是怎樣做到的?這些彪悍而又機警的遊擊隊員是怎樣的形象?美國記者的照片給了我們直觀的感受。照片中這兩名遊擊隊員出發作戰的情景,讓我們大概猜想一下桑島他們面對的對手。根據八路軍方面記載,這些擔任襲擊任務的遊擊隊員多半有武術在身,所以照片上的他們身形矯健,步履如飛。

    有趣的是,兩人用一根扁擔挑著作戰所用的武器,包括3枚地雷、德式木柄手榴彈,還有挖坑埋雷用的鐵鏟。估計這種方便而且適合中國農民的攜行方式會讓各國正規軍淚流滿面,加上他們背負的步槍,對於打一場騷擾戰頗為齊全。

相關焦點

  • 土八路的高科技?——真實的抗日戰士(3)
    只是可以確認桑島當年遇到的遊擊隊不是他們兩個,因為其地雷顯然是土造,這種黑火藥地雷的殺傷力始終是困擾敵後武裝的大問題。
  • 日軍眼裡土八路的地雷戰
    至於地雷是俄國造的更是好笑,如果蘇聯真的能給土八路送進武器來,給幾挺機槍是正經,幹嗎千裡迢迢送又沉又笨的地雷進來呢?事實上無論國方共方,都沒有一件可靠的史料證明蘇聯在抗戰中曾給中共軍隊支援過哪怕是幾支步槍的武器,倒是在伯力(哈巴羅夫斯克)扣留了著名的東北抗日聯軍將領趙尚志。
  • 「土八路」究竟有多土?看了這些裝備你要落淚
    「土八路」之所以說是八路,是因為他們受八路軍領導,有正式部隊番號,可以穿軍裝、徵收軍糧;而說是「土」的,則是因為他們尚沒有進入正規的戰區部隊序列。更土的就是他們可憐的裝備!抗戰歲月殘酷,裝備這麼「土」的八路軍,卻鬥志昂揚,牢牢拖住了日軍的後腿。【專題文章導讀】♦ 共和國十大元帥的最後遺言都說了些什麼?♦ 十大元帥中鄧小平唯獨不與誰來往♦ 陳賡大將一生最害怕三個人是誰?
  • 遊擊戰的最高水平,至今無人超過土八路
    但唯獨讓日本的情報戰失算的,就是「土八路」的能力。在吃了幾次大虧後,才真正對華北和華南的「治安戰」重視起來。此後侵華日軍的特務機關,開始認真收集和總結「土八路」的抗擊日軍所採取的各種戰略、戰術和根據地建設情況,系統地分析和研究在華北各個階段的作戰經過,而且對敵佔區、八路軍根據地及其周邊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思想等領域,做了較為深入的研究。
  • 「土八路」手中的高端武器,顛覆你對八路軍的認識!
    「土八路,土八路」說的是咱們八路軍裝備差,在大家印象中八路軍都是用的小米加步槍,大刀長矛什麼的。
  • 「土八路」到底有多土?看了這些裝備你要落淚
    「土八路」之所以說是八路,是因為他們受八路軍領導,有正式部隊番號,可以穿軍裝、徵收軍糧;而說是「土」的,則是因為他們尚沒有進入正規的戰區部隊序列。而說到他們的裝備(如果稱得上是裝備的話),與敵軍的洋槍洋炮相比,寒酸的可不是一點半點,基本都是靠在戰場繳獲了
  • 八路搶答器設計 - 八路搶答器電路設計方案匯總(五款模擬電路設計原理及工作原理詳細)
    八路搶答器電路設計方案一:基於cd4511的八路搶答器電路詳細電路設計方案:基於cd4511的八路搶答器電路搶答器訊響電路由NE555接成音多諧振蕩器,其中R16=R17=10K,揚聲器通過100UF的電容器接在NE555IC的3腳與地(GND)之間。C1=0。
  • 鮮為人知的歷史:"日本八路"
    導讀:這是一段塵封多年的歷史,是一群「日本鬼子」變身「日本八路」的故事。
  • 「土八路」究竟有多土?看了這些裝備你會落淚
    抗戰歲月殘酷,裝備這麼「土」的八路軍,卻鬥志昂揚,牢牢拖住了日軍的後腿。
  • 記錄「日本八路」第一人——前田光繁
    1938年7月25日被俘,1939年1月正式加入八路軍,成為首位抗日的日本人八路軍士兵。是年11月7日,前田又發動另外7名日本俘虜加入八路軍,成立了「日本士兵覺醒聯盟」,這是八路軍中第一個日本人反戰團體,此後在全國各地發展到13個支部、223人。這些「日本八路」主要是向日軍進行政治宣傳工作;具體的有向日軍散發傳單和慰問袋,使用電話和鐵皮喇叭直接向日軍喊話。
  • 這一仗,土八路為何只打鬼子不打偽軍?只為借刀殺人
    戰敗之後,永清、固安兩地漢奸內部一些有意取「二王」而代之的勢力又趁機向日軍揭發,這對兄弟其實一直在「暗通八路」。終於,本來就對「二王」疑心重重的日本人很快將其秘密處死。八路軍的「借刀殺人」之計成功了。
  • 小八路在戰鬥裡成長
    小李子"-李增奇叔叔的回憶錄《一個小八路的成長》詳細記載了他戎馬生涯的歷史,其中從小跑出來當兵1946-1953年解放戰爭、赴朝參戰
  • 「土八路」不土—我軍的測距神技
    第二,用數數計時:在無秒表時,可以利用數數計時的方法計時,即從看見光亮開始數數(用在3秒內從1數到10的方法),聽到聲音時停止數數。然後,將數的數字乘以100(聲音3秒鐘的傳播距離約為1000米),既可以得到從觀察位置到敵方目標的距離。
  • 松山戰役:此仗打得十分慘烈,8000名抗日戰士犧牲,日軍無一生還
    松山戰役:此仗打得十分慘烈,8000名抗日戰士犧牲,日軍無一生還文/觀心通史1942年5月,中國援緬遠徵軍全線敗退,日軍趁機攻入雲南,騰衝瞬間淪陷,滇緬公路也被日軍切斷。這場戰爭打得慘烈至極,我軍5個步兵團,最後打得只剩下1個團。戰場上,鮮血染紅了土地,屍體堆滿了溝壑。8月3日,我軍開始朝鬼子高地的陣地堡壘方向挖掘坑道。坑道挖好後,我軍裝填了3噸TNT炸藥。隨著爆炸聲響起,遠徵軍摧毀了日軍大半個陣地。9月7日,遠徵軍把日軍據點逐個攻破,並且全殲日軍守備士兵。滇緬公路的咽喉要地松山終於被我軍收復。
  • 1015藝術節●關注 | 自古英雄出少年---豫劇《太行小八路》成功上演!
    【首屆山西藝術節】精彩劇目: 2017年9月19日晚7:30分,長治市豫劇團新創作的豫劇現代戲《太行小八路》在山西藝術職業學院·星光劇院上演;講的是在上黨老區,太行山區的一個村莊,有一個名叫張小虎的少年
  • 建軍節特稿:這位院士原是小八路
    其中,有位曾經的小八路,我國控制論和航天技術領域的著名專家,中國科學院和工程院兩院院士宋健,就是其中比較特殊的一位。宋健院士朱江/素描,光明日報宋健(1931.12.29 - ),控制論、系統工程和航空航天技術專家,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兩院院士,曾任航天部副部長兼總工程師、國家科委主任、國務委員、中國工程院院長等職。
  • 英雄聯盟:magic高科技城市在magic中
    想像來自現實,畢城執法人員的「高科技」拳擊套路其實與現實中的機械外骨骼相似,有鋼索和鐵骨,隨著科技的力量創造給予了巨大的力量並加強了損傷,Pieter沃夫的英雄也是一樣的:你可以說他們虛弱無力,無法攜帶,但卻不能說他們缺乏傷害。當然,並不是每個配備了高科技的英雄都屬於Pieter沃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