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值百億的雷射雷達藍海,大家怎麼看?

2021-12-27 MEMS

火爆的LiDAR(Light imaging, detection, and ranging,雷射雷達)傳感器吸引著投資者、科技業者紛紛湧入。他們不僅可以應用於ADAS(高級駕駛輔助系統)和自動駕駛汽車,還可以應用於無人機、工業自動化、地圖繪製以及機器人等其它應用。

現在談LiDAR在汽車領域的市場份額還為時過早,因為大型供應商目前仍在努力使其產品在ADAS和自動駕駛應用中變得更具成本效益。而LiDAR初創公司則在美國矽谷、以色列、中國等全球範圍內不斷湧現,如果給它們足夠的時間和資金,它們中的有些公司或能成長為行業領導者。

LiDAR投資有多火?

據麥姆斯諮詢此前消息,僅在剛過去的這一個月,LiDAR領域就完成了三筆融資,總額高達2.16億美元:

- 以色列初創公司Oryx Vision完成了5000萬美元B輪融資,使其15個月內的融資總額達到了6700萬美元;

- 另一家以色列初創公司Innoviz剛剛也完成了6500萬美元B輪融資,投資方包括Delphi (德爾福)和Magna(麥格納),這家去年才剛剛成立的公司,總融資額也達到了7400萬美元;

- 加拿大LiDAR(雷射雷達)先鋒企業LeddarTech近日完成了總額高達1.01億美元的C輪融資,本輪融資由Osram(歐司朗)領投,Delphi(德爾福)、Magneti Marelli(瑪涅蒂馬瑞利)以及Integrated Device Technology(IDT)作為戰略投資方跟投。

Oryx Vision公司推出的汽車LiDAR傳感器

市場研究機構怎麼看?

市場研究機構普遍看好LiDAR市場的潛在增長前景。

- 據Grand View Research預測,全球汽車LiDAR市場規模到2024年將增長至13.4億美元;

- MarketsandMarkets研究了更廣泛的LiDAR應用市場(包括製圖、測繪、勘探、氣象、城市規劃以及汽車),預計這部分LiDAR市場至2022年將增長至超過52億美元,2017~2022年期間的複合年增長率(CAGR)可達25.8%;

- BIS Research預估2016年汽車LiDAR市場規模達到了6500萬美元,未來十年內,該領域市場的複合年增長率超過10%;

- Global Market Insights則研究了其它領域的LiDAR應用市場(土木工程、測繪、政府、軍事、國防、地質勘探),稱這部分LiDAR市場將從2015年的3.655億美元增長至2023年的11億美元以上;

- Mordor Intelligence研究了地理學領域的LiDAR應用,預測該領域的美國市場將從2015年的5.5億美元增值到2020年的8.8億美元,這期間的複合年增長率為9.63%。

- Yole在其近期發布的《汽車MEMS和傳感器市場及技術趨勢-2017版》報告中預測,汽車LiDAR市場將在未來五年獲得巨幅增長,其市場規模將從2017年的3億美元增長至2022年的44億美元。

雷射雷達、雷達以及圖像傳感器是未來汽車的支柱

Mentor(西門子旗下企業,電子設計自動化領域的領導者)ADAS & AD部門總監Amin Kashi稱,它們的LiDAR傳感器在尺寸和可靠性方面已經取得進展。這些器件不會包含任何可動部件,比如並不像Google最早無人駕駛汽車使用的機械式LiDAR系統。

LiDAR不是一個單晶片,打造一款解決方案並不簡單。傳感器晶片需要在惡劣的汽車電子環境中工作,它需要集成進入組件或模塊中。

「在汽車應用中可靠性非常重要,」Kashi說,還有個問題,是一輛自動駕駛汽車到底需要幾個LiDAR傳感器,「並不是每輛車都會安裝相同數量的LiDAR」,他預計最高等級的自動駕駛汽車,將需要2~5個LiDAR傳感器。

目前市場上有聲音認為自動駕駛汽車並不一定需要LiDAR,對此,Kashi給予反駁,他認為自動駕駛汽車需要LiDAR和先進的攝像頭、雷達傳感器協同配合,才能實現真正的自動駕駛。

「為此,市場作出了很多努力,」他說,「Tier 1供應商正在努力進入LiDAR領域,和那些LiDAR初創企業建立合作。例如,Delphi(德爾福)已經布局投資了三家知名的LiDAR初創廠商,分別為:Quanergy、LeddarTech以及Innoviz。在LiDAR初創企業的努力下,不斷有新的概念湧出。如果自動駕駛汽車在未來幾年符合目前的發展預期,這些LiDAR初創企業需要儘快的將這些原型概念產品實現量產。現實也確實如此,我看到許多廠商正在成長壯大,但是我覺得它們幾個月來,還是沒有取得切實的突破性進展。」

同一個夢想,不一樣的起點

不過,缺乏突破並不是因為沒有努力。這些開發LiDAR傳感器的初創廠商大多來自不同的行業。例如,去年在矽谷創立的Cepton Technologies。

「我們的核心技術是獨有的雷射發射和傳感陣列技術,能夠帶來非常高的解析度,」 Cepton業務發展總監Wei Wei說,「我所說的高解析度是指水平和垂直方向都能達到0.2°。對於市場上許多其它技術而言,垂直方向上的解析度是弱勢,尤其是機械旋轉式LiDAR傳感器。而我們的產品,在解析度上要高出那些產品4~5倍。」

據Wei透露,Cepton自今年2月開始,已經向矽谷、亞洲及德國的客戶出貨LiDAR傳感器。Cepton目前的團隊已經有30人,並在不斷增長。Cepton在今年5月的Nvidia GPU技術大會上推出了其遠距離(200m)、寬視角LiDAR產品。Cepton的專利技術具有獨特的微動(micro-motion)技術,無需大型的旋轉部件,顯著地縮小的設備尺寸,同時具備更高的可靠性。

Cepton HR系列LiDAR產品

「我們的LiDAR運行起來更像是攝像頭或人類的視覺系統,將像素集中於前方的視場,而不像市場上其它機械旋轉式LiDAR,具有360°的視場,」 Cepton工程副總裁Mark McCord稱,「我們認為這將更好的匹配未來汽車的要求,因為人們不會想要在車頂安置一個旋轉的傳感器。基於各方面原因,這些LiDAR傳感器將會集成在汽車的其它部位,比如汽車前保險槓、後保險槓等,而在那些位置是無法實現360°視場的。」

Cepton在其解決方案中採用了現成的組件,然後在公司內部進行製造。不過,對於所有這些LiDAR廠商來說,商業化它們的產品才是最具挑戰的環節,因此Cepton正在和合作夥伴溝通,以幫助它們實現量產製造。這些合作夥伴可以是Tier 1供應商,也可以是合同製造商。

Cepton計劃明年前強化其汽車LiDAR產品的耐久性,並在2019年和OEM廠商一起進行聯合系統驗證。「同時,我們也在其它產業市場尋求應用,」Wei稱,他們還在和測繪廠商商談合作。

價格戰即將打響

Quanergy Systems

另一家矽谷初創企業Quanergy Systems宣稱,它們將在LiDAR價格戰中贏得先機。Quanergy固態LiDAR傳感器晶片售價大約在250美元,即將在9月末實現規模量產,將針對汽車以外的應用領域。據麥姆斯諮詢此前消息,Quanergy基於其低成本固態LiDAR傳感器,推出了業界獨一無二的下一代3D侵入探測和監視自動化安防解決方案Q-Guard。

Quanergy的LiDAR傳感器能夠實時、高解析度、精確地實現地面和空間的3D繪圖,實現3D侵入探測和監視

Quanergy在2016年8月完成融資9000萬美元,投資方包括Delphi和Sensata(森薩塔)。Quanergy通過和Sensata合作實現產品的量產製造。據Quanergy執行長Louay Eldada稱,其汽車級LiDAR晶片將於2018年9月上市。

「LiDAR可以說是許多產業自動化所需要的最重要的使能傳感器,是極佳的投資方向,」Eldada說,「但是也要提個醒,有些公司能夠順利上量壯大,而有些公司則可能在量產時舉步維艱。」

Eldada稱Quanergy的目標是打造100美元以下的解決方案,這對於LiDAR能否成功進入智能家居、智慧場所、智慧城市、甚至無圍欄邊界安防領域至關重要。

Velodyne LiDAR

Velodyne LiDAR去年剛從其母公司獨立出來,其母公司原來主要經營高端音箱產品,是低音炮領域的著名品牌。Velodyne在2016年8月,由中國百度和美國福特共同投資了1.5億美元。在其它LiDAR初創公司極力希望能夠和汽車製造商和Tier 1供應商建立穩固合作的時候,Velodyne已經在為客戶供應LiDAR傳感器,並且已經經過了實際路測,完成了產品的概念驗證。Velodyne正在為其位於美國San Jose(聖何塞)的工廠增加產能,並在加州的Alameda(阿拉米達)擁有一座研發中心。

Velodyne首席技術官Anand Gopalan稱,Velodyne在LiDAR技術領域擁有超過10年的開發經驗,並已經實現一定規模的量產。並且,Velodyne本月剛剛與著名的Mercedes-Benz(德國梅賽德斯奔馳汽車公司)的研發部門籤署了一份感知系統供應合同。

「大體來講LiDAR面臨的挑戰主要包括:最遠探測距離,亦即能『看』得多遠;最高解析度,亦即在視場範圍內能『看』得多清楚;高可靠性,是否能適應惡劣的汽車使用環境;最後,當然是成本,」 Gopalan稱,「我們已經經過了很長的道路測試。自動駕駛技術市場對LiDAR產品的需求非常旺盛,每年都在大幅增長。我們在不斷的提高產能,從每年數萬臺增長至數十萬臺,再到數百萬臺。」

除了汽車電子,Velodyne還正在積極拓展LiDAR在高清測繪、無人機、機器人及工業設備領域的應用。「不過,自動駕駛汽車市場是增長速度最快的領域,」 Gopalan說。

Velodyne新款固定雷射器固態Velarray LiDAR

2017年4月,Velodyne推出了一款最新的固定雷射器固態LiDAR——Velarray。現在還處於原型階段,Gopalan透露,其量產預計要到2018年末到2019年左右。大規模量產後,其目標價格大約為數百美元。新款Velarray LiDAR傳感器採用了Velodyne公司專利的ASIC,其代工廠目前還未公開。在125mm x 50mm x 55mm的小型封裝內獲得了卓越的性能指標,能夠靈活的嵌入汽車前部、側方及四角。它能夠提供最大120度的水平視場角和35度的垂直視場角,即便是面對低反射物體,其最大探測距離可達200m。

「LiDAR使一些半導體技術又重獲新生,」 Gopalan評論到,「還有光子學,光學技術又找到了新的施展空間。LiDAR是半導體產業的新驅動力,利用標準的CMOS工藝,LiDAR晶片可以大幅降低成本。」

LeddarTech

集成在汽車前大燈中的LeddarTech固態LiDAR,視場角60°x 20°,探測距離300m(汽車)、200m(行人)

據麥姆斯諮詢此前報導,LeddarTech攜手法國Tier 1供應商Valeo(法雷奧)推出了一款低成本固態LiDAR。該固態LiDAR傳感器不含機械運動部件,包含一個專利技術的具有16個分立檢測段的ASIC接收器,該產品的目標是成為市場上最便宜的LiDAR傳感器。

推薦會議:

2017年12月22日,由麥姆斯諮詢主辦的『「微言大義」研討會:雷射雷達技術及應用』將在深圳會展中心隆重舉行(同期展會:2017年深圳國際電子展)。本次研討會內容涉及雷射雷達應用及市場分析、雷射雷達原理及技術路線、 雷射雷達模組剖析及算法解析等。已邀請百度、ams、禾賽科技、速騰聚創、西安知微傳感、濱松、鐳神智能等企業進行演講,如果貴司希望參加會議,請聯繫:
聯繫人:王懿
郵箱:WangYi@memsconsulting.com
電話:18217468860

延伸閱讀:

《汽車雷射雷達傳感器市場-2017版》

《雷射雷達市場-2016版》

《LeddarTech固態雷射雷達(LiDAR)模組:LeddarVu》

《這10家值得關注的LiDAR初創公司已完成4億美元融資》

《Velodyne實現雷射雷達的突破性新設計,使成本降至50美元以下》

《搞事情!300米探測距離的MEMS雷射雷達,僅需50美元!》

相關焦點

  • 布局AGV市場——藍海光電推出多款TOF雷射避障雷達
    金華市藍海光電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藍海光電」)是一家高新技術企業,從2006年起,專注脈衝雷射測距應用研究,基於其成熟的技術積累,藍海光電開始進軍AGV領域,並針對性的推出了系列產品。在進軍AGV行業之前,藍海光電的雷射雷達在服務機器人市場已經有了廣泛的應用,市場佔有率居行業前列。
  • 極狐HBT成華為雷射雷達應用第一車
    與此同時,ARCFOX極狐HBT諜照也同日曝光,而這也是首個搭載了華為三個雷射雷達方案的智能電動車,該雷達晶片核心信息便是該車配備3顆96線車規級雷射雷達、6個毫米波雷達、12個攝像頭、13個超聲波雷達及算力可達352Tops。此外,ARCFOX 極狐HBT將於明年亮相發布。
  • 發布首款雷射雷達,華為要做什麼?
    儘管如此,在雷射雷達領域華為依然選擇了從北坡登頂,即通過研發麵向乘用車的前裝量產雷射雷達產品,將這項技術最終帶入每一輛車。12月21日,在歷經四年多的打磨之後,華為正式對外發布了96線車規級高性能雷射雷達產品和解決方案。
  • 最高百億市值!深度分析五大LiDAR公司,車載雷射雷達將走向何方?
    雷射雷達(LiDAR)在2020年渡過了劃時代的一年,有五家頭部的LiDAR公司脫穎而出,最高的一家擁有百億市值。這些公司在資本市場受到熱捧背後,是各大車企紛紛選在量產車上搭載雷射雷達。本田和豐田已確定在其L3級自動駕駛車型上使用雷射雷達;奔馳、沃爾沃、寶馬、蔚來和小鵬等廠家也準備在2021年的量產車上選用雷射雷。可以說,雷射雷達的黃金時代正在到來。本文將對五大雷射雷達的技術路線進行分析,帶大家一起看看炙手可熱的 LiDAR 炸子雞們走向何方。
  • 快看丨砝石雷射雷達將攜「蜂眼「系列的新品雷射雷達亮相於機器人國際大會
    匯聚全球優質創新項目,搭建政府、企業、科研以及資本之間的對接平臺,通過國際一流科學家嚴格把關推薦,篩選極具價值的國際頂級優質項目落戶佛山,助力本土人工智慧產業創新化、國際化發展。砝石雷射雷達作為國內領先的TOF雷射雷達企業,將攜國內首款消費用類TOF雷射雷達(蜂眼系列)新產品及快速雷射測距產品,於9月21日亮相Science機器人國際大會,期待您在大會後蒞臨展位相互交流。
  • 雷射雷達(LiDAR) vs. 雷達(RADAR)
    雷射雷達(LiDAR)成像(左) vs. 高解析度雷達(RADAR)成像(右)現在,自動駕駛技術已經迅速成為汽車產業發展的主要驅動力。屆時,與自動駕駛汽車生產相關的市場營收將達到3000億美元,而其中26%將來自雷射雷達(LiDAR)、雷達(RADAR)、攝像頭(Camera)、慣性測量單元(IMU)等傳感器硬體。現在,幾乎每個月都會有新的ADAS(先進駕駛輔助系統)或其它最先進的自動駕駛創新技術在汽車市場湧現。
  • 路飛老爸是風風果實,多次被懸賞,價值百億
    不過即便如此,尾田還是對很多設定諱莫如深,惡魔果實是怎麼來的?幻獸龍果實是否存在?百獸凱多到底是什麼生物等等。幸好,海賊王最新話中尾田已經逐漸開始填坑,神龍果實凱多也展露真容!最具爭議的兩人,重疊的惡魔果實。
  • 解析展望雷射雷達—自動駕駛
    ~ 那怎麼解決呢怎麼才能夠根本性的降低雷射雷達成本而又可以保持其性能,使得自動駕駛可以量產落地?這款產品完全沒有機械固件,可以稱得上的純固態雷射雷達了。另外,我們常說雷射雷達的抗幹擾能力強,那是因為傳統機械掃描的雷射雷達接收視場特別小,外界的直接照射幹擾信號很難對準並進入雷射雷達的接收視場。而且,雷射雷達能接收到的背景光噪聲功率是與接收視場成正比的,視場越大,背景光噪聲功率越高。
  • 傻子才用雷射雷達!——雷射雷達原理淺析
    2017年4月——雷射雷達很差勁,他們會拋棄雷射雷達,記住我的話,這是我的預測。2018年2月——雷射雷達昂貴、醜陋、沒有必要。2019年4月——雷射雷達就像人身上長了一堆闌尾,闌尾本身的存在基本是無意義的,如果長了一堆的話,那就太可笑了。任何依賴雷射雷達的公司都可能無疾而終。
  • [科普]雷射雷達LIDAR工作原理
    可以說在嚴苛的自動駕駛系統中雷射雷達成為一種不可替代的傳感器。今天讓我們詳細聊聊雷射雷達LIDAR是怎麼回事。什麼是雷射雷達LIDAR雷射雷達LiDAR的全稱為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雷射探測和測距,又稱光學雷達。
  • 光學前沿在線直播預告 | 雷射雷達及空間雷射遙感技術的應用
  • 蘋果iPhone12旗艦機上的黑科技雷射雷達到底是什麼東西?有什麼用處?
    很多人其實都聽說過雷射雷達,蘋果的發布會上也提了這個東西,但是其實我發現很多人都不了解這個東西到底是怎麼回事。所以,我今天就想從頭從原理裡,給大家講清楚雷射雷達是什麼東西。以及它到底有什麼用處。給大家講明白,為什麼蘋果會在旗艦機型上放這麼一個東西,以及這個東西對我們的未來、對這個世界有什麼改變。
  • 機載雷射雷達(Lidar)基礎原理與應用
    機載雷射雷達作為航測服務行業常用的手段,大家想必對機載雷射雷達有些好奇,現在帶大家了解一下機載雷射雷達的基礎原理與現在的應用。機載雷射雷達是一種可以精確、快速獲取地面或大氣三維空間信息的主動探測技術,應用範圍和發展前景十分廣闊。
  • 成像雷射雷達技術概述
    概括了成像雷射雷達在軍事和國民經濟中的應用。 關鍵詞:雷射雷達;成像技術;二元光學;掃描技術1 引言雷射雷達的研究最早是從軍事應用中開始的,其中一個重要應用是目標識別。主動成像雷射雷達系統可以直接獲得目標的輪廓和位置信息(即強度像和距離像),可以很容易地識別目標。分為掃描成像雷射雷達和非掃描成像雷射雷達兩種。在軍事、航空航天、工業和醫學等領域有廣泛的應用。本文將結合成像雷射雷達的系統要求和技術指標,分別論述成像雷射雷達中掃描成像和非掃描成像的優點和局限性,討論雷射器、探測器和掃描器等元器件的選取及其理論依據。
  • 聚划算百億戰場的不對稱戰爭
    很少,因為大家記住的是低價,而低價的衝擊記憶是非常短的,極少被記住的往往是疊加了補貼的知名品牌,比如蘋果手機。等到了聚划算這裡,很多人的心態是,你這裡都是品牌、大牌,還打補貼合適麼?但是過去百億補貼持續的活動給了我們答案,那就是品牌不但可以打補貼,而且打起來的效果更明顯。說句比較實在的話,聚划算開啟「大牌無限買」這樣的模式,是對其它「百億補貼」的降維打擊,所以我們稱為2.0時代。
  • 《藍海戰略》課程回顧| 如何運用藍海戰略,走出「紅海思維」的羈絆
    因此企業要注重從內到外地推行新戰略,讓戰略的執行過程保持公平原則,滿足員工的訴求與期望,藍海戰略就可以順利執行。(1)克服關鍵障礙,助力戰略執行企業在執行藍海戰略時會面臨一些障礙,分析並克服障礙是戰略得以推進和實施的必要條件。由於員工在工作中對於戰略的接觸較為間接,因此極易出現認知障礙,所以喚醒員工的積極性,讓他們意識到戰略變革的必要性是需要克服的障礙之一。
  • 雷射雷達 | 從家用掃地機器人到商用清潔機器人,EAI雷射雷達的多選擇性
    ,展現了EAI雷射雷達全品類、高品質、大批量的特性。當前,EAI雷射雷達不僅在國內家用掃地機雷射雷達市場市佔率保持著絕對優勢,消費級雷射雷達產品亦打入國際市場,成為多家國際著名企業雷射雷達獨家供應商。截止當前,EAI已是業內為數不多既能批量提供家用掃地機器人雷射雷達,也能批量提供商用清潔機器人雷射雷達的國產企業。
  • 雙11的百億補貼戰場,誰贏了?
    怎麼才算「贏」呢? 很多人對此都有一個認知誤區,認為百億補貼就是價格戰,通過補貼耗死對手,或者通過低價商品吸引流量,提高 GMV 。 但這種觀點忽略了百億補貼本身的「雙邊網絡效應」。 換成大家熟悉的話就是,百億補貼是一個既 ToC 也 ToB 的項目。
  • 【內參資料】國內23家企業競逐雷射傳感雷達市場
    成立於2014年,已量產 16 線雷射雷達,推出 32 線雷射雷達和固態雷射雷達。主要針對無人駕駛。萬集科技上市公司智能交通領軍企業,已推出360°雷射雷達和3D雷射雷達,主要應用與AGV及智慧物流、智能交通領域。歐鐳雷射巨星科技的子公司。
  • 聊聊雷射雷達Lidar的技術
    兩個代表:2.5d 代表 ibeo 2.5d 講究 「精」 用最實用的方案提取最有效信息,  tri-return3d velodyne 3d 更多是環境建立 講究「全」,dual-return第三部分主要是不同的Lidar線束比較      劇兄的對比主要是根據IBEO的開發經驗而來的, 1、4、8、16、32、64 線雷達都開發過1)價格維度前面說了,你要採集3D還是2.5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