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局AGV市場——藍海光電推出多款TOF雷射避障雷達

2021-12-28 移動機器人產業聯盟

藍海光電實現了雷射雷達的規模化量產同時也最大程度保證了產品的一致性和穩定性。

金華市藍海光電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藍海光電」)是一家高新技術企業,從2006年起,專注脈衝雷射測距應用研究,基於其成熟的技術積累,藍海光電開始進軍AGV領域,並針對性的推出了系列產品。在進軍AGV行業之前,藍海光電的雷射雷達在服務機器人市場已經有了廣泛的應用,市場佔有率居行業前列。而在AGV領域,相對於其他企業而言,藍海光電進入這一市場的時間並不長,但藍海光電董事長範益群認為:「雖然應用領域是新的,但技術是成熟的,從公司成立以來,我們就開始專注於TOF技術的研發,經過十幾年的發展,可以說在TOF技術方面已經有了十分深厚的積累。」TOF是Time of Flight的縮寫,即飛行時間測距法。雷射雷達內的雷射模塊發出經調製的脈衝雷射,遇物體後反射,通過計算雷射發射到接收之間的時間差或相位差,來換算被測物的相對距離,TOF測距具有精度高,測距遠,響應快的優點。目前在AGV/AMR、服務機器人、低速物流車、安防等方面,隨著TOF雷射雷達成本不斷降低和技術的不斷完善,應用潛力巨大。藍海光電深耕TOF技術多年,已經擁有成熟的技術產業化能力。範益群認為,在雷射雷達領域,技術產業化能力是雷射雷達規模化量產的關鍵,也是保證產品一致性和穩定性的前提。
藍海光電實現產品的標準化生產主要在三個方面:一是產品設計,二是生產設備及產線設計的標準化;三是對供應鏈的管控。範益群表示,基於這三點,藍海光電實現了雷射雷達的規模化量產同時也最大程度保證了產品的一致性和穩定性,提升了良品率。規模化量產的實現意味著企業擁有批量供貨的能力,同時也可以使產品成本進一步降低。因此,目前藍海光電的系列產品在價格方面也極具優勢。「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行業客戶對於價格還是很敏感的,我們也希望通過產業化的優勢,未來能夠將雷射雷達成本進一步降低。」範益群表示。基於TOF技術的深厚積累以及技術產業化的能力,2020年,藍海光電開始正式涉足AGV領域。範益群介紹:「2020年之前我們對AGV這一塊市場處於觀望的狀態,因為當時覺得相關的應用還並不成熟,市場規模也不大,2020年疫情的發展,讓大家看到了機器人搬運揀選的優勢,同時AGV產業發展也更加成熟,所以我們認為這是一個比較好的進入市場的時機。」2020年開始,藍海光電開始針對AGV市場做相關布局,針對不同的應用需求,先後推出了系列針對性的產品。「我們跟一般主打一兩款產品的企業不同,在型號方面會更豐富,因為我們認為這個行業裡面不同客戶的需求還是有差異的,所以也希望為客戶提供更多的選擇性。」       目前,面向AGV領域,藍海主要有LDS、lES以及LSS系列產品。LDS系列具有360°全方位雷射掃描檢測,高精度、高抗幹擾、可根據障礙物或者入侵物出現在掃描區域的距離,給AGV不同的報警信號等優點,能夠精準地導航和避障,保護現場人員或者AGV小車的安全。相比LDS系列,LSS系列防護性要更高,卓越的性能可以為AGV防撞預警提供非常完美的預警避障解決方案,以及用戶可以根據實際使用環境自由設置不同的報警區域。而LES系列則是藍海今年新出的產品,接下來也將正式推向市場。範益群介紹:「LES系列是一款新一代TOF單線脈衝雷射雷達,掃描頻率達到了25Hz,能夠滿足當前運行速度不斷提高的AGV的需求。」目前,藍海光電面向AGV領域的系列產品以單線2D雷射為主,單線雷達可以幫助機器人規避障礙物,其掃描速度快、解析度強、可靠性高,相比多線雷射雷達,單線雷射雷達在角頻率及靈敏度上反應更快捷,所以,在測試周圍障礙物的距離和精度上都更加精準。但單線雷達只能平面式掃描,不能測量物體高度,並沒有3D建模的功能,一些特殊工業場景下的AGV有時候也會需要對物體的高度信息進行收集,一些廠商會選擇進行視覺傳感器融合的方法,另外也有些廠家可能會加入一個多線雷射雷達。針對特殊工業場景的需要,藍海光電也計劃推出多線產品,範益群認為,產品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這也是藍海光電一直以來堅持的市場原則,「多線雷射雷達擁有更加豐富的數據,比較適用於複雜的工業環境,目前我們會優先考慮發展4線和8線這兩款多線雷射雷達產品,預計明年會有相關產品跟大家見面。」除多線產品外,在固態雷射雷達方面藍海光電也做了技術儲備,「固態產品一定會是未來行業的趨勢,但是目前來說,固態雷射雷達在性能以及成本方面都沒有達到一個成熟的狀態,我們目前在固態技術方面也有一些投入研發,等到技術真正成熟的時候也會根據市場需求推出相應的產品。」範益群表示。從雷射測距儀到雷射雷達,從服務機器人到工業AGV,藍海光電讓我們看到了國產零部件廠商的不斷突破與成長,未來,我們期待,藍海光電能帶來更多有競爭力的產品,為實現AGV核心供應鏈助力。

優秀案例:醫藥-快倉 汽車汽配 | 3C電子 | 新能源光伏 | 工程機械 |  

聯盟活動:第十屆產線與倉儲物流大會 | 功能性低速無人車會議  | 7月青島物流機器人峰會


標準建設:《工業應用移動機器人》六項團體標準下載  | 2021年四項團體標準制定計劃

相關焦點

  • 【內參資料】國內23家企業競逐雷射傳感雷達市場
    2017年9月,公司將同時發布32線360°掃描雷射雷達R-Fans-32和 64線150°掃描雷射雷達C-Fans-64兩款產品。EAI目前有種子輪和天使輪融資。主要產品有雷射雷達、SLAM算法和機器人移動平臺。去年推出皮帶傳動的第二款雷射雷達產品。
  • 雷射雷達 | 從家用掃地機器人到商用清潔機器人,EAI雷射雷達的多選擇性
    過去幾年來,EAI憑藉較強的研發實力、製造能力以及信譽良好的全球客戶基礎,已成為國內外多家著名品牌的重要合作夥伴,產品遠銷40多個國家及地區。YDLIDAR雷射雷達無論是在家用掃地機器人領域還是商用清潔機器人領域都展現了極強的產品力和魯棒性,為機器人企業提供了滿意的產品與服務。
  • 智能傳感助力AGV導航 - 倍加福致力新領域
    近年來, 隨著中國加快製造業轉型升級的進程,工廠對自動化物流的需求不斷增大, 尤其是AGV市場的蓬勃發展,給自動化物流行業帶來新的發展機遇。倍加福也不斷致力於物流機器人領域,並專門推出多款運用於AGV小車的傳感器。
  • 集成式雷射雷達能否將機器人之眼帶入2.0時代?
    下遊市場的膨脹是促進雷射雷達這個細分領域被資本密切關注並蓬勃發展的基本原因。 根據應用分類,雷射雷達將分別應用於自動駕駛汽車、工業、無人機、機器人和 3D 繪圖等終端市場之中。其中,自動駕駛領域的市場規模佔比最大,預計2022 年將達到72 億美元,佔比約為 60.5%,而雷射雷達是高級別無人駕駛技術實現的關鍵。
  • 價值百億的雷射雷達藍海,大家怎麼看?
    現在談LiDAR在汽車領域的市場份額還為時過早,因為大型供應商目前仍在努力使其產品在ADAS和自動駕駛應用中變得更具成本效益。而LiDAR初創公司則在美國矽谷、以色列、中國等全球範圍內不斷湧現,如果給它們足夠的時間和資金,它們中的有些公司或能成長為行業領導者。LiDAR投資有多火?
  • 雷射雷達避障小車的製作
    為什麼用RT-Thread作為主控晶片的實時系統,提供多線程編程.小車的每個重要的需要實時的功能都單獨作為一個線程
  • 全固態雷射雷達設計公司簡介
    S3於2017年正式推出市場,是全球首款、也是唯一一款汽車級固態LiDAR系統,在成本、性能和可靠性方面均處於行業領先地位。該公司近期發布了一款新型LiDAR傳感器,利用了長波紅外雷射器來追蹤路面上的物體。Oryx的相干光LiDAR系統使用一種被稱為「納米天線」的技術,不像雷射雷達那樣通過光電傳感器來偵測光線粒子,而是根據光的「波粒二象性」以波的形式使用納米天線來感知反射回來的信號(光)。這款新型LiDAR傳感器納米天線可以接收波長為10微米的電磁波,這種波長能有效穿透煙霧,而且不會像雷射雷達那樣受強光影響。
  • 詳解蘋果新iPad Pro的雷射雷達及參數
    首先三者的結構實現和算法原理的區別可以參考下表:從物理結構上的區別目前車載雷射雷達,多是利用旋轉的線性掃描,有單線程或者多線程的。如下面兩張圖第一張圖是車載雷達單次掃描的示意,只能掃描一些線。比如64線程雷達單次只能獲得64個點的深度.然後如第二張圖的結構上面部分進行旋轉,每旋轉一定角度進行一次掃描,轉一圈得到360度的一幀3D圖像。這樣的物理結構導致車載雷達的幀率和價格一直不理想。Velodyne的64線程的雷射雷達價格高達8W美金,這也從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使用雷射雷達的自動駕駛的發展。
  • 16家公司競逐固態雷射雷達,一場產品盛宴即將在CES 2018上演
    相關閱讀:雷射雷達+攝像頭+計算機視覺,這家公司推出 iDAR 傳感器挑戰雷射雷達北醒光子創辦於 2014 年的北醒,2015 年發布了用於無人機避障的 ToF 雷射雷達 DE1.0。相關閱讀:獨家 | 光電行業老兵創辦Cepton,一年推出2款雷射雷達,最遠檢測300米光珀智能去年 9 月,來自杭州的雷射雷達公司光珀智能在美國推出全固態面陣雷射雷達,包括 5 款產品,分成短距、中距、長距 3 個平臺。光珀稱在這次發布的新產品採用了深度相機或者叫固態面陣雷射雷達的技術。
  • 速騰聚創發布多線雷射雷達耦合方案,想讓自動駕駛行業走上快車道
    這是一套為了緩解自動駕駛技術公司無法使用價格高昂、高線束的雷射雷達而推出的雷射雷達耦合方案,標準版為 4 個 16 線雷射雷達。據了解,目前速騰聚創已經與國內多家機構展開了戰略合作研發,在上個月的北京科技周上,速騰聚創為北京聯合大學的自動駕駛車輛提供了一套多個雷射雷達耦合的解決方案,可實現固定線路無人駕駛巡邏、自動緊急剎車、車輛避障、車輛識別等功能。
  • 「微言大義」研討會:雷射雷達技術及應用
    雷射雷達主要市場,汽車ADAS和自動駕駛「首當其衝」(來源:《雷射雷達(LiDAR)技術及市場趨勢-2019版》)汽車雷射雷達產業興起的早期,雷射雷達市場由Velodyne、IBEO這類玩家所把持而大疆、華為、博世等硬體巨頭企業宣布涉足自動駕駛雷射雷達市場:其中,大疆推出的Mid-40和Mid-100系列售價為599美元起,「大腕」一發子彈就打響了雷射雷達行業的價格戰!與此同時,一些初創企業則是鋒芒畢露!
  • 剖析蘋果AR所用的雷射雷達及參數估計
    但是TOF算法和sensor原理上和車載雷達一樣使用的Dtof技術,而不是手機上3D TOF常見的Itof技術。下面本文分析蘋果新的雷射雷達和之前的手機3D TOF還有車載雷達有什麼區別,有什麼技術突破。
  • 單線雷射雷達原理揭秘:三角測距 VS ToF測距
    這主要是由於目前市場上機械式雷射雷達使用了不同的測距原理,主要可分為三角測距和ToF測距兩類,使得雷達整體設計在尺寸、性能和成本上有較大差異。接下來將為大家詳細介紹兩類測距方式的技術原理,幫助研發人員加深理解,從而選擇更適合自身場景的雷射雷達方案。首先來看三角測距雷射雷達。這種測距方式的基本原理如圖1所示。
  • 供應鏈資源第三期|掃地機雷射雷達頭部企業——EAI科技
    深圳玩智商科技有限公司(簡稱EAI)成立於2015年,是國內領先的雷射雷達傳感器及解決方案提供商,構成背景有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等著名機構,具有較強的研發實力、製造能力以及信譽良好的全球客戶基礎,已成為國內外多家著名品牌的重要合作夥伴
  • 蘋果與汽車雷射雷達供應商談判 2021車載雷射雷達的應用及現狀分析
    蘋果正與多家雷射雷達供應商進行談判,雷射雷達是汽車實現自動駕駛的關鍵部件之一,能看到周圍的環境,也是蘋果正在研發的自動駕駛汽車的關鍵技術。蘋果目前同多家雷射雷達供應商進行談判,也就意味著蘋果目前尚未敲定最終的供應商,也有外媒認為,蘋果在雷射雷達技術方面目前仍在考慮多種選擇,包括最終可能採用高度定製的傳感器套件。
  • 十字路口上的「雷射雷達」(附會議議題)
    在此之後,奧迪、福特、沃爾沃、日產、寶馬等眾多汽車製造廠們相繼進行無人駕駛布局,為無人駕駛汽車商業化奠定了基礎。相對於傳統汽車廠商的保守策略,作為新力軍的特斯拉反而在自動駕駛領域後來居上,於2015年推出了半自動駕駛系統Autopilot,這也是早期投入商用的自動駕駛技術,在一定程度上驅動和加速了自動駕駛汽車商用時代的到來。
  • FMCW雷射雷達完勝ToF雷射雷達,是真是假?細節分析來了!
    同樣,談及橫向速度,FMCW雷射雷達系統根本不能像ToF雷射雷達系統那樣不進行多位置估算就做到立即探測橫向速度,但又需要較長的停留時間。在一種極端的ToF雷射雷達系統示例中,AEye演示了探測1千米處的物體。即使需要連續發射兩次才能獲得1千米處物體的速度,也明顯看出在常見20Hz幀頻和典型車速的情況下,表現優於對100米處物體一次發射的效果。
  • 光通信器件巨頭——昂納科技重磅發布Dolphin 1550nm雷射雷達
    昂納科技CEO那慶林作為一家擁有21年光電產品量產製造能力的光通信器件巨頭,昂納科技在光學、雷射器、晶片等領域擁有十分豐富的經驗和技術積累,如今正式入局車載雷射雷達市場。近期,昂納科技重磅推出了Dolphin 1550nm雷射雷達,水平視場角達到120°,垂直視場角達到30°,最高解析度0.05°,在反射率10%的情況下可實現250米障礙物探測,各項性能指標都到了一個全新的高度。那慶林認為,接下來的幾年內,誰能夠率先在雷射雷達的技術、成本、供應鏈體系等多方面實現全面突破,誰就有機會搶得未來市場的話語權。
  • 《飛行時間(ToF)傳感器技術及應用-2020版》
    其中,索尼(Sony)無疑是3D ToF領域的領頭羊,pmd與英飛凌(Infineon)也發布了一款極具競爭力的ToF圖像傳感器。業界預測CMOS圖像傳感器巨頭三星(Samsung)和意法半導體將在2020~2021年推出自己的ToF圖像傳感器。
  • 獨家首發 | EAI完成數千萬A輪融資,率先實現全品類雷射雷達量產
    EAI透露,本輪融資將主要用於全品類雷射雷達的研發、生產和市場開拓。EAI於2015年由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等著名機構支持成立。自成立以來,通過在智慧機器人領域的摸索,EAI逐漸形成了以雷射雷達,機器人移動方案和定位導航方案為主的三大業務板塊。2016年,EAI創建了YDLIDAR品牌,專注於雷射雷達傳感器的研發和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