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首發 | EAI完成數千萬A輪融資,率先實現全品類雷射雷達量產

2022-01-09 機器人創新生態

近日,國內領先的專業級雷射雷達廠家EAI,宣布完成A輪數千萬元融資。EAI透露,本輪融資將主要用於全品類雷射雷達的研發、生產和市場開拓。

EAI於2015年由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等著名機構支持成立。自成立以來,通過在智慧機器人領域的摸索,EAI逐漸形成了以雷射雷達,機器人移動方案和定位導航方案為主的三大業務板塊。

2016年,EAI創建了YDLIDAR品牌,專注於雷射雷達傳感器的研發和生產。隨後,EAI建設了雷射雷達智慧工廠,通過技術持續的創新,針對機器人,掃地機等行業相繼推出了多款雷射雷達。憑藉卓越的性能以及優異的品質,YDLIDAR雷射雷達深受各機器人廠商的高度認可,是全球為數不多可實現大規模量產的雷射雷達廠家,在國內行業處於領先地位。2017年,EAI先後獲得「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認證、「深圳市高新技術企業」認證。

成立五年,EAI堅持以產品研發為核心,創始人團隊在光學和硬體研發上有著十幾年的技術經驗積累,技術人員佔據公司職能人員70%。通過在智慧機器人領域不斷開拓創新,EAI逐步研發了其特有的頂尖技術,其產品已申請專利上百項。

2017年,EAI雷射雷達智慧工廠正式投產,產能實現百萬臺級別,具備了優異的產品交付能力。僅掃地機器人領域,在過去的2018年,EAI已為歐、美、日、韓等全球多家知名廠家,提供了數十萬臺的雷射雷達傳感器產品,幫助掃地機器人廠家完成了產品的智能升級,極高地提升了其掃地機器人的市場競爭力。


EAI智慧工廠通過了ISO9001質量管理認證,踐行成就客戶的公司價值觀,堅持品質為產品的第一生命力的理念,來料檢驗、產線抽檢、成品全檢、產品測試等重重管控及老化測試、震動測試、高低溫測試等實驗數據為雷射雷達的品質賦予了強有力的保證。

據悉,智慧工廠實行柔性製造管理,提供多元化服務,可滿足不同客戶對產品的定製化需要。

在掃地機器人細分領域,EAI率先實現了三角法、TOF、固態全品類雷射雷達的量產覆蓋。自2016年起,EAI先後發布了針對掃地機器人領域量身定製的雷射雷達 YDLIDAR S4、YDLIDAR S2。

據了解,EAI產品性能是行業同級別雷達性能的兩倍,但價格具備絕對優勢。其超高的性價比,搭配成熟的方案,為掃地機器人廠家快速完成量產提供了絕對保證。而尺寸更小的YDLIDAR S2,在保證產品性能的前提下,給掃地機器人企業提供了全球最輕薄的解決方案,極大提高了掃地機器人空間利用率,一經推出即遍受各掃地機器人廠家青睞。

隨著C端市場的消費升級,消費者對智能掃地機器人在陽臺、玻璃牆邊等強光環境下清掃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基於此,EAI推出了TOF雷射雷達YDLIDART4、YDLIDAR T2,其抗陽光幹擾能力強,可在戶外使用,同時穩定性好、重複精度高,滿足了掃地機器人廠家對智能掃地機器人服務場景擴展的要求。

在掃地機器人領域開闊的前景之外,EAI亦持續為服務機器人、家庭機器人、工業AGV提供智能核心零部件以及相關解決方案。據EAI透露,全球四大工業機器人廠家已批量使用EAI專業級雷射雷達。

被廣泛應用於各類服務機器人和家庭機器人上的YDLIDAR G4,是一款高性價比的三角法雷射雷達,其9000Hz的採樣率,16m的測距半徑,可以滿足絕大多數客戶的應用需求。而EAI推出的TOF雷射雷達,測距距離涵蓋5m到50m之間,可滿足各類工業AGV從避障到導航的應用需求。

EAI深入了解行業客戶的實際需求,不斷提高產品的核心技術、攻克一道道技術難關,從解決三角測距雷射雷達在使用過程中常見的強光幹擾到TOF雷射雷達在掃描玻璃物體時的識別,持續優化算法、提升產品性能,展現了EAI技術團隊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在過去的2018年,EAI經歷了飛速增長,雷射雷達傳感器在掃地機器人領域的出貨規模在國內同行業中處於數一數二的地位,但市場對雷射雷達的需求遠不止於此,EAI必將有著更加開朗的未來。

對接產業商機

分享行業乾貨

微信ID:robotplaces

相關焦點

  • 供應鏈資源第三期|掃地機雷射雷達頭部企業——EAI科技
    導讀:作為率先入局掃地機器人專用雷射雷達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EAI雷射雷達領先了業內三代技術,代表了掃地機器人行業最先進的避障傳感器
  • 重磅 |「探維科技」獲數千萬人民幣PreA輪融資,已量產第一款固態雷射雷達
    36氪獲悉,探維科技宣布已完成數千萬元人民幣的PreA輪融資,清控銀杏是本輪獨家投資方。本輪融資主要用於第一款雷射雷達產品Tensor-Pro的量產交付、下一代雷射雷達的研發。 探維科技成立於2017年底,成立伊始就獲得了華控基石基金過千萬人民幣的天使輪投資,主要業務專注於研發固態雷射雷達設備和圖像融合的三維環境感知解決方案,可應用於自動駕駛的車載和智慧交通等場景。
  • 雷射雷達 | 從家用掃地機器人到商用清潔機器人,EAI雷射雷達的多選擇性
    ,展現了EAI雷射雷達全品類、高品質、大批量的特性。作為國內掃地機器人雷射雷達率先推出第四代DTOF產品的高新技術企業,EAI以先見的市場洞察力規劃了掃地機雷射雷達的三角測距、TOF、固態等全品類產品線,並以多年的技術積累與較強的交付能力,與客戶產品相互促就,逐步形成了以品牌優勢、專利優勢、產品優勢、製造優勢、品質優勢、服務優勢、價格優勢為代表的七大行業優勢,在行業內處於領先地位。
  • 【內參資料】國內23家企業競逐雷射傳感雷達市場
    鐳神2017年12月完成B輪融資,由達晨創投領投。去年,近億元A輪融資,由招商資本領投。成立於2015年,目前已研發出五大系列共40多個型號的產品,可量產用於AGV的單線TOF雷射雷達及雷射雷達整體解決方案。華達科捷2015年巨星科技2億元收購65%的股份。
  • 引領潮流,EAI發布第四代掃地機雷射雷達產品
    不難發現,雷射雷達新品的主打賣點無一不是小尺寸、新結構,值得一提的是,早在2018年,EAI便率先向小尺寸、輕薄款掃地機雷射雷達衝鋒,並於2019年實現時為國內最小尺寸的皮帶傳動型掃地機器人專用雷射雷達YDLIDAR X2的產線量產,其如瓶蓋大小的尺寸打破了業內小尺寸的記錄,截至當前,尚無同行業雷射雷達產品可超越。
  • 首發 | 雷射雷達公司Innoviz完成6500萬美金融資,它的中國投資人如何評價這匹黑馬
    9 月 7 日,Innoviz 宣布完成 B 輪 6500 萬美金融資,戰略投資及合作夥伴包括汽車零部件巨頭德爾福、麥格納,參與此輪融資的還有耀途資本、360 Capital Partners、Naver 等投資方。算上去年 1 月 A 輪獲得的 900 萬美元資金,Innoviz 共計拿到了 7400 萬美元的融資。
  • 16家公司競逐固態雷射雷達,一場產品盛宴即將在CES 2018上演
    去年 6 月,AEye 完成 1600 萬美元的 A 輪融資,投資方來自包括空客集團、英特爾投資在內的多家資本機構。去年 12 月,AEye 正式對外發布全球首款敏捷型 MOEMS(微光機電系統)雷射雷達:iDAR。這是一種用於自動駕駛車輛上的智能傳感器,可以收集數據,還可以進行快速的動態感知,為車輛系統提供決策依據。
  • ST宣布2021年全線產品漲價;華為車規級雷射雷達首發;地平線計劃C輪融資超7億美元
    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官微消息,今日,在T10 ICV CTO峰會上,華為首次面向行業正式發布車規級高性能雷射雷達產品和解決方案。華為快速建立了第一條車規級雷射雷達的第一條Pilot產線,面向百萬級量產需求,華為已按照年產10萬套/線在推進,以適應未來大規模量產需求。
  • 項目動態 | EAI:領先三步?發布第四代掃地機雷射雷達新品!
    近期,消費級雷射雷達市場產品不斷推陳出新,特別是在掃地機器人雷射雷達上,各款新品相繼面世,奏響了國產雷射雷達不斷革新產品結構與技術、與進口雷射雷達爭雄的戰歌
  • 華人企業首發300線雷射雷達,LIDAR識別物體進入新階段
    華人初創公司首發300線雷射雷達Innovusion公司CEO一直和佐思有密切的聯繫,我們也得知該團隊在創業做傳感器。Innovusion團隊蟄伏一年後拿出的作品,著實讓人驚訝。從2018年上半年開始Innovusion將啟動開發者合作項目,可提供雷射雷達B Sample以及integration kits,支持合作夥伴部署測試。該雷達量產時成本可降低至1000美元。某32線LIDAR的掃描效果圖
  • 價值百億的雷射雷達藍海,大家怎麼看?
    據麥姆斯諮詢此前消息,僅在剛過去的這一個月,LiDAR領域就完成了三筆融資,總額高達2.16億美元:- 以色列初創公司Oryx Vision完成了5000萬美元B輪融資,使其15個月內的融資總額達到了6700萬美元;- 另一家以色列初創公司Innoviz剛剛也完成了6500萬美元B輪融資,投資方包括Delphi (德爾福)和Magna(麥格納
  • 獨家專訪 | 64 線雷射雷達太昂貴?Ouster 要以五分之一的價格切入戰場
    12000 美元的 64 線產品 OS1 ,同時,還準備了 A 輪 2700 萬美元的彈藥以應對 OS1 的量產。A 輪融資助力量產和雷射雷達產品 OS1 一同公布的還有已經敲定的 A 輪 2700 萬美元融資,由 Cox Enterprises 領投,這家公司旗下有專門從事汽車業務的部門 Cox Automotive,一定程度上能為 Ouster 帶來汽車行業的潛在客戶,對其長遠戰略也會有很大幫助。
  • 華為車規級前裝量產雷射雷正式發布:可年產10萬套/線,極狐HBT首發搭載
    ,而作為車規級產品,此款雷射雷達小體積,適合前裝量產車型需求。極狐HBT首發搭載12月21日,北汽新能源也公布了旗下高端新能源品牌ARCFOX極狐,其中極狐HBT則正是首個搭載了華為的車規級96線中長距雷射雷達方案的智能電動汽車。
  • 3分鐘了解雷射雷達——從技術路線到產業格局
    資本市場也反映出了對這一趨勢的熱情,美股六大雷射雷達公司Velodyne、Luminar、Ouster、Aeva、Innoviz、AEye通過SPAC(Special Purpose Acquisition Company,即特殊目的收購公司)方式上市,國內雷射雷達公司禾賽科技、速騰聚創、圖達通、鐳神智能等完成不同程度的融資進程,同樣備受資本關注。
  • 米線品類興起融資、上市熱,創業者掘金米線品類的正確姿勢是?
    我們從市場可見,過往麵條的融資向來多於米粉,比如2021年麵條賽道發生了18筆融資,其中4筆金額過億,但冷靜數月,這些品牌並未有大的市場動作,麵條的資本熱也漸漸有所消退。在米粉品類,肥汁米蘭在今年7月和剛過去的11月獲得了兩筆融資,其中11月的A輪融資到了超億元人民幣的量級,最新估值為10億人民幣。
  • 十字路口上的「雷射雷達」(附會議議題)
    雖然過去多年,雷射雷達技術路線之爭一直都沒有停止過,但是從應用端而言,「成本更低」、「性能和穩定性更強」、「更加接近量產」始終是評價一款雷射雷達產品好壞的重要標準。從技術趨勢上來看,高性能、低成本、輕量化、全固態化是雷射雷達未來發展的主要方向。
  • 傳感器熱點:業界首款具有陀螺儀監控功能的雷射距離傳感器
    【D3 Engineering推出汽車級封裝天線毫米波雷達傳感器】D3 Engineering宣布DesignCore®RS-6843AOPUA mmWave雷達傳感器。這款微型汽車傳感器可實現多種不同的mmWave雷達算法,以測量、檢測和跟蹤。這款生產型裝置具有1英寸的立方體外形、熱擴散金屬機身和安裝片。
  • 繼蘋果之後「安思疆科技」發布國內首款可量產消費級3D Lidar,並完成A+輪融資
    安思疆首席科學家、浙江大學光電學院副院長、AR/VR及三維傳感領域專家,鄭臻榮教授對dToF前景非常看好,並表示相對於iToF技術,dToF技術有眾多優勢,可理解為技術的升級。近年來圖像傳感器的迅速發展,使得SPAD的技術已經相對成熟,而且各項性能指標的發展路徑也非常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