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被譽為是矛盾鬥爭表現的最高形式以及最暴力的一種手段,戰爭的規模越大,造成的影響自然也會越大,如果是像二戰這樣的將全世界都牽扯進去的那種戰爭,基本上就能影響到國際局勢的走向了。可戰爭同樣也是殘酷的,世界級的戰爭尤其如此。一戰的爆發就和德國有很大聯繫,後來二戰的時候德國也屬於戰爭發起國,算是那時候最不安分的國家了。二戰時德軍使用閃電戰的戰術,讓大半個歐洲瑟瑟發抖,為了實現自己的最終目的,它將蘇聯當做了下一個目標。
德國入侵蘇聯時,因為同盟國心裡清楚如果德國最終取勝,對整個反法西斯戰場都是不利的,所以決定儘量給蘇聯提供支持,這也讓蘇德戰場成為了世界上最血腥的戰場之一。在這個戰場上出現了人類史上傷亡人數最多、打得最慘的一場戰役,200天損失200萬人,士兵活不過9分鐘。
在進攻莫斯科受阻以後,德國才把目標換成了史達林格勒,這個城市同樣非常關鍵,如果德國佔領了史達林格勒,蘇聯的中部和南部就徹底割裂了。另外蘇軍的運輸線也會遭到毀滅打擊,而物資在戰爭中有多重要也是不言而喻。
所以你能看出來,這就意味著一方是絕對要打下,另一方則是絕對不能放,也就是說從一開始就註定了這會是一場慘烈的戰爭。那些僥倖在戰場上存活下來的人,都表示當時的史達林格勒就是人間煉獄,人命在那裡是最不值錢的東西。
史達林格勒戰役時,雙方都投入了大量兵力,因為如果不這樣的話,根本維持不了正常的戰爭進行,在這裡兵力消耗的速度異常快。普通的戰士平均下來可能只能活9分鐘,能力強一點地位高一點的或許能活幾天,但即使這樣,每天也會有1萬人左右在這裡死去,才200天傷亡就達到了200萬人。
根據戰後統計能夠得知,這場戰爭的總參戰人數是500萬人,而史達林格勒的總面積也不過才五百多平方千米,雖說兵力損耗的速度快,但城中的兵力密集程度還是很高。在這裡你永遠都不知道敵人離自己到底有多近,甚至有時候可能就隔了一堵牆。
戰爭結束後的史達林格勒只能用慘不忍睹四個字來形容,這座城市幾乎被摧殘成了一座廢墟,史達林格勒原本是非常繁榮的城市,有85萬人在這裡居住,但是戰後這裡只剩下了7500人。每一面牆、每一寸土地,那都是蘇聯戰士用自己的生命守下來的。
史達林格勒戰役對雙方來說都意味著很多,對蘇聯而言,如果最終沒能守下來,那他們丟掉的絕對不僅僅是一個史達林格勒。德軍在輸掉這場戰役後也是元氣大傷,雖說還有力氣進行反攻,但也已經是強弩之末。
二戰的歷史告訴了我們一件事,那就是我們現在擁有的和平有多麼可貴,它是用鮮血換來的,以及戰爭究竟有多殘酷。如果可以的話,我們當然希望世界永遠和平,可倘若在未來的某一天,和平成為奢望,我們也會使出所有力量,捍衛自由與獨立。
百度:
其實德國在二抄戰初期,談得襲上的對手就只有法國和波bai蘭,你說的八九個國du家,得把那些什zhi麼比利dao時、盧森堡、荷蘭這些手帕大點兒的國家,還沒中國一個省,全國人口和中國一個市一般多的國家算上。而後期不說了,一個蘇聯就把德國玩死了。德軍在初期可以勢如破竹的最主要因素就是作戰思想。在所有國家還在討論坦克如何支援步兵的時候,德國人已經意識到了集中優勢的裝甲部隊,在敵人防線的關鍵部位來上決定性一擊的重要性。當時所有人都認為離開了步兵,坦克就是一個廢鐵坨子,這種觀點不光在大多數西方國家軍界流行,就連開戰後德軍內部很多人都是這麼想的,可惜德軍內部的軍事天才如古德裡安、曼施坦因、霍特這些軍事天才的指揮下,大家很快明白了,獨立的裝甲部隊作戰效能更高、威力更大。德軍的作戰思想其實和程咬金的三板斧是一樣的,依靠突然、迅猛、力大,三下過來,在戰爭初期,很多國家猝不及防,必死無疑。但是到了蘇聯,蘇聯人用國土的縱深換取時間上的優勢,使得德國人這三板斧失去了威力,所以德國的失敗是必然的。就像程咬金這三下過了之後,也就沒轍了一樣,只是很多時候很多人躲不過這三下就完蛋了。
越強大破壞越大,曾經不可一世的納粹德國戰敗了!但它帶給世界傷痛刻骨銘心!回望歷史,你知道二戰的德國到底多強大嗎?二戰德國到底有哪些黑科技呢?據悉,德國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主要發動者,是軸心國集團的老大。二戰中,德國以一己之力單挑美國、英國、蘇聯等世界幾大強國,誇張一些說,簡直是一國單挑全世界。二戰時的德國有多強大:三個月滅亡中國真不是神話!!!
二戰的德國到底多強大
德國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主要發動者,是軸心國集團的老大。二戰中,德國以一己之力單挑美國、英國、蘇聯等世界幾大強國,誇張一些說,簡直是一國單挑全世界。那麼二戰時期的德國有多強大?
二戰時期,德國經濟總量和工業生產僅次於美國,巔峰時期所佔份額超過世界的20%。德國的鋼鐵、煤炭等各項工業指標均位居世界前列,是名副其實的世界第二強國,單論軍事力量完全不輸美國。
1943年,德國鋼鐵產量3460萬噸,比英、法、蘇、日、意幾國加起來都多,而當時中國鋼鐵產量只有7000多噸,德國是中國的幾千倍。鋼鐵是現代工業的基礎,和德國比中國的現代工業簡直和沒有一樣。
德國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主要發動者,是軸心國集團的老大。二戰中,德國以一己之力單挑美國、英國、蘇聯等世界幾大強國,誇張一些說,簡直是一國單挑全世界。那麼二戰時期的德國有多強大?
二戰時期,德國經濟總量和工業生產僅次於美國,巔峰時期所佔份額超過世界的20%。德國的鋼鐵、煤炭等各項工業指標均位居世界前列,是名副其實的世界第二強國,單論軍事力量完全不輸美國。
1943年,德國鋼鐵產量3460萬噸,比英、法、蘇、日、意幾國加起來都多,而當時中國鋼鐵產量只有7000多噸,德國是中國的幾千倍。鋼鐵是現代工業的基礎,和德國比中國的現代工業簡直和沒有一樣。
二戰時期,德國動員的總兵力為1700萬人,一線作戰部隊高達900多萬,比日本多一倍以上,是中國的三倍,如果加上數百萬的僕從國部隊以及200多萬偽軍,德國總兵力超過2000萬。
二戰時期,德國生產裝備飛機113514架。德國飛機不僅數量多,而且性能好,王牌飛行員也多。數量龐大的斯圖卡配上性能強大的He-177,德國轟炸力量讓世界任何一個國家望而生畏。
二戰時期,德國生產裝備坦克、自行火炮及裝甲車輛超過5萬輛,其中虎式、虎王放到東方戰場那就是無敵的存在,100輛虎式就能稱雄東方。德國龐大的裝甲力量別說中國對付不了,就是日本遇上也只有挨宰的份。
二戰時期,德國生產裝備了37毫米以上口徑火炮15.9萬門,僅150榴彈炮sfh18就有5000多門。如此龐大的火炮力量除了蘇美聯手無人可擋,日本軍隊遇上也只能是炮灰。
德國機械化程度很高。二戰時期,德國生產裝備了120萬輛汽車和數以萬計的軍用摩託車,直到80年代中國都沒趕上德軍二戰時期的機械化水平。此外,德軍還裝備了大量的騾馬和自行車,機動能力和投送能力非常強大,德國能夠輕鬆的將部隊和物資投送到各個戰場。
二戰時期,德國生產裝備艦艇4565艘,僅潛艇就有1188艘,德國的狼群戰術連英美都膽寒。德國海軍被壓制的如此嚴重,戰略條件那麼差,但還是憋出了航母。不是德國海軍不行,是德國缺乏發展的條件。
二戰時期,德國黑科技頻出,古斯塔夫巨炮、噴氣式飛機、隱形轟炸機、V系列飛彈等等,這些先進的科技連美國都垂涎三尺。戰後蘇聯和美國都拼命去搶德國科學家和機械設備,德國人的科技可真不是吹出來的。
二戰時期的德國如此強大,美國、蘇聯、英國等幾大強國聯合才將它制服。日本放狂言:三個月徵服中國,結果被打了臉。要是換成德國,中國真可能三個月就淪陷了。
1.大部分的歐洲地區都是信奉基督教的,而基督教當中的耶穌被他們當做了他們的bai救世主。耶穌死因是被猶太人給釘在十字架上而死,所以很多基督教信徒都對猶太人有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恨意。
信奉基督教的教徒不能原諒猶太人,隨著時間的流逝下,猶太人在資深的基督教徒眼中變得更不能原諒。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就慢慢的形成了一種種族仇視,是不可能一時半會兒就消除掉的。
2.歷史原因。在很久以前猶太人的祖先是一直生活在阿拉伯土地上的,後來羅馬佔領這片土地後,長期棲息在這的猶太人不服羅馬管制,奮力抵抗。
但是在被羅馬的暴虐鎮壓下,猶太人死傷無數,剩餘的猶太人只能往歐洲遷徙。耶路撒冷這座老城也在風雨中見證了猶太人這個民族百年的心酸和苦楚。遷徙到歐洲的猶太人只能在社會底層生活,他們被歐洲人看不起。
那個時候歐洲一樣也是重農抑商的,土地主不願意讓他們接觸自己的土地,就把他們趕去為商。猶太人經歷了民族的變遷和困境後,他們從中有很豐富的閱歷和飽滿的智慧。
他們在自己的努力下,逐漸的變得富有起來。隨之而來的不是安逸,而是災難。在歐洲進行革命後,新的富商和猶太人起了利益衝突,再加上本有的宗教仇視,猶太人開始了又一次的遷徙。
3.就是二戰自身的原因。在猶太人的精心經營下,他們變得特別的富有。在二戰前,希特勒籌備戰爭的時候需要大量的資金和物資,剛經歷了金融危機的猶太人寧願把成箱的牛奶倒掉,也不願意將他們的物資贊助給德希特勒。
希特勒就打算用武力讓他們妥協,不僅把成批的猶太人送去集中營,還瘋狂的搜刮他們的財物。
4.希特勒是個私生子,從小他就被人歧視。心理扭曲,喪失人性,再加上他從小沒有得到好的教育和指導。讓他變得自私、極端、殘暴,讓他後來做出的事情慘絕人寰。
他身為德國納粹的領導,不會體恤自己的下屬,也不會善待為他浴血奮戰的將士。只把他們當成他殺人的工具,讓無數生靈慘死在他的手中。
擴展資料:
在當時,猶太人控制德國乃至整個歐洲的經濟,也間接地控制德國的長遠發展和戰略擴張,而德國在歐洲並不具備地理優勢,沒有石油,沒有出海口並且被英法等國家的壓制德國的任何產品都打開市場德國就只能等死!
拯救德國唯一的辦法只有戰爭,無論輸贏都沒有更壞的結果!但是控制歐洲經濟,佔據德國議會的猶太人對德國的前途並不在乎他們更關心的是自己的錢袋會受到戰爭的影響,猶太人便成了德國自救的阻礙。
德國大量屠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59b9ee7ad9431333366303166殺猶太人的原因:
第一、猶太人是世界上較聰明的種族,會做生意,所以普遍比較有錢。然而基督教的教義是不許放高利貸的,否則要下地獄。猶太教教義就沒這個說法,所以基督教徒比較憎恨猶太教徒。因為在歐洲傳統文化裡,放高利貸的都是惡魔。
第二、希特勒本人就是個狂熱民族主義者,自從他一上臺,就瘋狂迫害猶太人。其實對猶太人的憎恨並不是他的個人觀點,而是當時德國普遍人的想法,希特勒只是利用了歐洲當時人民普遍討厭猶太人的心理才得以成功的。
第三、宗教差異,歐洲大陸普遍信仰基督教,猶太人被說成是:出賣耶穌的人、投機商人、不潔的人。在他們的眼裡是異教徒。信仰的不同導致了互相的仇視。
第四、處於政治目的,面對德國的經濟的大衰退,德國政府希望找一個理由來分擔民眾對於政府的壓力,而由於當時的國內反對異族的呼聲很高,把猶太人定為罪魁禍首能更好的穩定政府的統治。
相近之處:
在二戰結束,雙方均以戰敗國的身份結尾。兩國的法西斯戰爭最終都受到國際法庭的審判。
擴展資料:
希特勒是個極端的種族主義者和反猶主義者。他在《我的奮鬥》中寫道:「雅利安人的最大對立面就是猶太人。」他把猶太人看作是世界的敵人,一切邪惡事物的根源,一切災禍的根子,人類生活秩序的破壞者。這些觀點成了希特勒後來屠殺數百萬猶太人,企圖滅絕猶太人的理論依據。
反猶主義長盛不衰的原因之一就是猶太人控制所在國家的經濟命脈,在美國國徽上有一由十三顆星星組成代表美國最初13個州的一個六角形。一般認為這是一個偶然的標記,但也有人認為這個標記是為了感謝海姆·所羅門(Haym Solomon)為美國獨立戰爭所提供的慷慨資助加入的,有人甚至認為所羅門本人設計了這個國徽。猶太人標誌「大衛王之星」也是六角形。
正是這顆國徽上的大衛王之星觸動了反猶主義者敏感的神經,這顆在美國國徽上的大衛王之星成為反猶主義者眼中猶太人控制美國的證據,他們認為在歷屆的美國總統選舉中,誰更親以色列誰就會在猶太人支持下當選美國總統。在現今世界認為猶太人控制美國的觀點仍有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