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央視新聞報導,075兩棲攻擊艦海南艦,於4月23日入列海軍。作為我國自主研製的首型兩棲攻擊艦,海南艦可搭載兩棲裝甲車、多型直升機、氣墊艇及坦克裝甲車,可以完成兩棲作戰,人道主義救援,海上巡邏等多種作戰任務。就在6月22日,央視放出了一段075的採訪視頻,近距離地體現了075的方方面面。在慶賀中國海軍終於有了一型大型兩棲攻擊艦的同時,我們不禁要問,075在中國海軍中的地位如何?與美國的兩棲攻擊艦相比,誰好誰壞?未來能不能作為輕型航母來用?
從美國兩棲攻擊艦的發展歷史來說,主要的指導學說理念有,垂直包圍學說,均衡裝載學說,超視距立體登陸作戰學說,以及前沿存在學說。每一種學說都是為了應付當時面臨的主要問題。比如,垂直包圍學說就是因為核武器的出現,導致在岸邊堆積大量的人員和裝備,很容易被核彈一鍋端。因此,發展讓直升機來搭載兵力進行分散投送,可以避免被核彈集中殺傷。而且,這種模式可以自由地選擇登陸場地和位置,可以進行針對敵後方和側翼的兩棲登陸作戰。這一思想的結果就是硫磺島級兩棲攻擊艦。
到了上世紀70年代,蘇聯對美國的威脅越來越大。如果登錄艦隊中每艘船都運載不同的兵種,比如有的船運裝甲車,有的船運直升機,那麼如果被核潛艇擊沉某一艘,就會造成整個登陸部隊某一方面力量的缺失,無法完成登陸任務。因此均衡裝載學說就提出,要在每一艘登陸艦上都配置飛機和裝甲車,這樣即使損失某一艘,其他登陸艦也可以獨立完成任務。這一思想體現在塔拉瓦級兩棲攻擊艦上。超視距立體登陸作戰學說也是在這一背景下提出的。因為蘇聯的岸基兵力很強大,所以不能讓越來越貴的兩棲攻擊艦在離海岸很近的地方進行登錄,而是應該把登錄距離拉遠到100公裡以上的超視距來進行登陸突擊。在這麼遠的距離上登錄,信息指揮能力要求很高。
這一思想的結果就是黃蜂級。後來,蘇聯海軍亡了,美軍提出了使用兩棲攻擊艦作為「海上基地」進行「前沿存在」、「前沿部署」的戰術思維。第四代兩棲攻擊艦美國級,取消了塢艙的設計,這樣省下來的空間,就用來全面強化艦艇的航空作戰能力。但這屬於美國海軍過於膨脹的想法。這一思想在中國海軍崛起後被迅速廢止。美國級後續艦又重新裝了船塢。按照使用需求看,我們的075主要還是針對未來的臺海而準備的,在平面登錄能力方面,071+072是完全夠用的,因此,075主要是為了提升中國的垂直登錄能力和兩棲指揮能力。從使用思想上,075可能跟美國黃蜂一樣,在超視距立體登陸作戰學說的指導下作戰。
在定位上,075與美國的兩棲攻擊艦是不一樣的。這就涉及到美國的特殊國情了。中國軍迷中一直戲稱美國海軍陸戰隊為四等人,一等人是海軍,二等人是空軍,三等人是陸軍。因為海軍陸戰隊相較其他的兵種,不僅經費要少得多,而且訓練強度大,裝備換得慢,還總是送到最危險的戰場,所以自然就是四等人了。美國的海軍陸戰隊並不屬於海軍,而是一個獨立的軍種,與海軍平級。美國海軍陸戰隊的歷史可以追溯到美國獨立戰爭時期,最初成立的原因,是因為總統希望,自己手裡頭能夠有一支可以快速反應的,用來爭奪海外霸權的力量,直到現在美國總統動用海軍陸戰隊的時候都無須國會批准。
因此,美國海軍陸戰隊經常會執行獨立作戰任務,它的兩棲攻擊艦上運載的作戰力量非常全面,除了氣墊船和直升機之外,更是搭載了f35b垂直起降戰鬥機,看起來跟小航母一樣,很多網友也覺得這樣很威武霸氣,就希望075也能成為這樣的的艦船。但是中國海軍陸戰隊並不是獨立軍種,而是隸屬於海軍的亞軍種,其一般不進行獨立作戰,而是在海軍航空兵的掩護下進行登陸作戰。因此,不需要搭載固定翼攻擊機做戰場遮斷,僅需要搭載一定數量的武裝直升機來進行近距支援就可以。因此,從使用方式上,我們的075跟法國的西北風反而更相似。所以,希望075改成小航母的網友可能要失望了。
075型外觀更加近似歐洲的兩棲攻擊艦,但是排水量近似於美國的兩棲攻擊艦,這是在航空支援與平面突擊力量取得平衡的結果。075不會承擔美國兩棲攻擊艦的複雜功能,它有明確的使用環境和作戰需求,因此可以充分做到術業有專攻。但是我們看到,在航空支援能力上,我們最大的直升機直8不過13噸級,距離美國超重馬30多噸的起飛重量還差得很遠,在運載能力上差距很大。更不要說美國還有魚鷹這種運載能力和速度都遠超傳統直升機的飛機。因此,在直升機方面我們還要繼續努力,發展出重型直升機和新概念直升機,這樣才能充分發揮075的體量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