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 藍天上的羅生門:誰擊斃了老鬼子山本?真相在這裡大白

2022-01-02 燃燒的島群

收錄於話題 #南太平洋航空戰 50個

本文是「燃燒的島群」第113篇原創文章。全文共5198字,配圖21幅,閱讀需要15分鐘。本文曾於2018年3月30日首發於TTH。如果不能閱讀全文,請到同名公眾號(ID:bikunet)搜索,或直接輸入編號。

進入1943年,日美兩軍在南太平洋瓜達爾卡納爾島慘烈的海空大戰在持續了半年多後,最終以日軍服輸認慫而終止。日軍用驅逐艦組成快速運輸隊(被戲稱為「東京特快」)將殘兵敗將撤出瓜島,在北索羅門群島的其他大島(包括布幹維爾島)休整,同時構築新的島嶼防線。

圖1.使用繳獲的歪把子機槍射擊的美軍,疑似擺拍

為了挽回顏面,聯合艦隊司令山本五十六大將決心集中寶貴的艦載航空兵以報復美軍,他策劃實施了大規模的「一號行動」,其本人也從聯合艦隊後方基地特魯克島抵達更靠近美軍的拉包爾基地。4月7日、11日、12日和14日,日軍從拉包爾連續發動大規模的空襲,雖然山本每次都堅持親自送行,但是以逸待勞的美軍並沒有讓實力大幅下降的日本海航佔到便宜,一號行動除了繼續消耗寶貴的艦載航空兵之外,戰果幾乎不值一提。

圖2. 出行前一周(4月11日)的山本,注意當時仍身著白色的海軍將官服

4月16日,日本陸軍參謀本部下令終止一號行動,山本也應該返回特魯克。在返回之前,山本決定到更前線的布幹維爾島視察陸軍部隊,為前線的鬼子們鼓氣加油。4月13日,山本的詳細行程被發送給前線部隊以作好迎接準備,而美軍也同時接收並破譯了山本的行程,並由羅斯福總統親自拍板決定攔截。

圖3. 洩露山本行程的秘密電報

由於布幹維爾島距離瓜島的亨德森機場仍然有500公裡之遙遠,在瓜島美軍機場上,只有從1942年10月起服役的陸航P-38閃電式擁有這麼遠的航程。P-38是一種單座雙發遠程戰鬥機,火力猛,裝甲厚,號稱「雙身惡魔」。

圖4. P-38閃電雙發單座戰鬥機,注意翼下的兩個副油箱

1943年4月18日,山本一行匆匆登上第705航空隊的兩架三菱一式陸上攻擊機,和山本同乘323號陸攻的軍官還有聯合艦隊軍醫長高田六郎海軍少將、秘書福崎升海軍中佐和航空參謀樋端久利雄海軍中佐,駕駛員是王牌飛行員小谷武男飛行兵曹長和林信一二等飛行兵曹。和聯合艦隊參謀長宇垣纏同乘326號陸攻的是聯合艦隊總會計北村海軍少將、通信參謀今中燻海軍中佐、航空參謀室井舍治海軍中佐、艦隊氣象長海野海軍大尉,飛機由谷本一等飛行兵曹和林浩二等飛行兵曹駕駛。

圖5. 截擊當天的三種機型,注意機身號分別是323、169和147

當天擔任護航的是第204航空隊的6架零戰22型,護航飛行員都是海航的精英,但是數量嚴重不足,山本沒有採納別人的建議增加護航機,原因可能是輕視,也有認為山本有自殺傾向(這一點其實不太可信)。2架攻擊機和6架戰鬥機編好隊形,2架攻擊機飛行高度2000米,比翼而飛,戰鬥機分為兩組一左一右在攻擊機後面300米處,直向東南飛去。

圖6. 截擊山本的行動路線圖,注意美機為躲避偵察而採取的繞行航線

山本的第一站目的地是布幹維爾島南部的巴萊爾機場,這裡距離瓜島美軍亨德森機場有520公裡,需要飛行近兩個小時才能到達,而且閃電在截擊地點只能停留半小時,需要雙方的時間都非常準確才能夠伏擊成功。負責攔截任務的美國陸航第339戰鬥機中隊原本有18架P-38閃電,其中14架為掩護組,由中隊長約翰·米歇爾少校(John Mitchell)率領,其餘4架為截擊組,由湯姆·蘭菲爾中尉(Tom Lanphier)率領,成員包括雷克斯·巴伯(Rex Barber)、詹姆斯·麥克拉納赫(James McLanahan)和約瑟夫·莫爾(Joseph Moore)。

圖7. 右一為雷克斯·巴伯,右二為米歇爾少校,左二為湯姆·蘭菲爾中尉

當天起飛時,詹姆斯·麥克拉納赫和約瑟夫·莫爾的飛機先後出現故障而退出,米歇爾當即指派掩護組的雷蒙德·海恩(Raymond Hine)和貝斯比·赫爾姆斯(Besby Holmes)加入截擊組,仍由4架閃電擔任截擊任務。正因為這一變化使得最終到達截擊地點的閃電總數下降為16架(這一細節在文末6部電影中有不同程度的遵從和違反)。值得一提的是,巴伯的座機原本是110號「惡魔」(Diablo),當時當天他駕駛的是147號維吉尼亞小姐(Miss Virginia),這個細節在電影裡較少表現,但是許多畫作家注意到了。

圖8. 從瓜島亨德森機場起降的P-38閃電,注意機場快速鋪設的鋼板

上午9點43分,閃電準時抵達預定截擊地點,開始丟棄副油箱並爬升佔據高度(可悲的是新加入截擊組的赫爾姆斯的副油箱又出了故障無法丟棄),僅僅1分鐘後,日機進入目視距離並相互發現。此時日方兩架陸攻的高度是4500英尺(1370米)並正在下降,6架零戰的高度在6000英尺(約1827米),跟隨在陸攻的後上方。美掩護組的12架閃電加大油門,爬升到18000英尺(約5485米)佔據高度以引誘日護航機爬升。蘭菲爾中尉的截擊組則留在3500米高度,緊緊盯著那2架攻擊機!

圖9. 蘭菲爾,赫爾姆斯和巴伯三人在戰鬥後一天的合影,截擊組第四人海恩失蹤

發現閃電後,6架零戰急速爬升向掩護組撲過去。與此同時,由於赫爾姆斯的副油箱故障而沒有第一時間衝向陸攻,他的僚機海恩跟隨著他也暫時脫離了戰鬥,只剩下蘭菲爾和巴伯兩人的飛機向陸攻直撲過去。兩架陸攻轉入急速下滑試圖以超低空盤旋擺脫攻擊,護航零戰發現了截擊組,其中3架不顧一切地俯衝下來,試圖攔截蘭菲爾和巴伯的閃電,此後的情況就變得撲朔迷離起來。

最終的戰果大家都很熟悉:兩架陸攻都被擊落,美軍聲稱還擊落了兩架零戰,自身有一架P-38閃電失蹤,未能返回基地。1960年,關於此次截擊的美軍文件得以解密,認定蘭菲爾擊落了山本。理由是他在戰鬥結束後上報的戰鬥報告,而這份報告因為保密原因一直沒有公開,他的戰友對此一無所知,一經美國國防部公開,有關誰擊落山本的問題隨之展現。據託馬斯·蘭菲爾本人回憶,當時的情景是這樣的:

圖10. 擊落山本,注意110號P-38的「惡魔」當天並未起飛,此圖不準確

「當我們快速向日本飛機接近到約1600米,零式戰鬥機發現了我們,迅速拋下副油箱向我們飛來,兩架攻擊機一架向島上飛去,另一架則垂直上升,我朝著第一架俯衝,就在這時,三架零式衝了過來,我立即調整方向迎了上去,在即將相撞的瞬間,我猛按炮扭,一串炮彈打掉了為首零式的一個機翼,這架零式拖著濃煙烈火一頭載了下去,我拉起飛機尋找攻擊機,這時又有兩架零式向我撲來,此時我看見一道綠色的影子掠過叢林,正是那架塗著草綠色偽裝的攻擊機,我不顧零式在後,牢牢盯住攻擊機,猛烈開火將機炮和機槍所有彈藥都傾瀉出去,日機右發動機轟然起火,接著火勢迅速蔓延到右機翼,眼看著機翼折斷,一頭載向地面。此時僚機巴伯也將另一架攻擊機擊落在海中。聽到米歇爾返航的命令,我隨即擺脫了尾隨在後的零式,飛過海灣返航。」

圖11. 戰後,蘭菲爾中尉因為擊殺山本而授勳

與此同時,參謀長宇垣纏的二號機326號也遭到阻截,飛機一邊下降高度一邊採用90度急轉彎,宇垣纏往前看去,發現山本的一號機已經冒著黑煙,燃著大火,在搖搖晃晃地低飛,他心急如焚,馬上命令:「追上一號,快點追上一號!」但一號機沒趕上,美軍飛機倒先過來了,二號機本能地來了個急轉彎,當再次恢復水平飛行時,一號機已經從視線裡消失了,只見密林中一股黑煙直衝雲霄,宇垣纏目瞪口呆,知道一切都完了。沒等宇恆纏恢復過來,一架美軍飛機呼嘯而至,一陣猛掃打得二號機也燃起大火,劇烈搖晃。二號機飛行員林浩飛曹盡力將飛機飛到海面上墜落,宇垣纏受了重傷,但保住了性命。戰後,宇恆纏的戰時日記被整理成《戰藻錄》出版,成為研究太平洋戰爭的重要史料。

圖12. 147號閃電擊落了山本的323號陸攻

然而,按照蘭菲爾的僚機飛行員巴伯的描述,在蘭菲爾受到3架零戰的幹擾而轉而攻擊零戰時,巴伯自己沒有跟著長機去追擊零戰,而是繼續追擊一式陸攻並屢屢命中,在即將撞上陸攻的時候轉彎躲避開。然後,巴伯看到赫爾姆斯在追擊另外一架陸攻,隨機趕去並共同將其擊落。在完成兩架陸攻的射殺後,按照米歇爾的命令,巴伯躲開零戰的糾纏而返航。此時,海恩的閃電不知被誰擊中,沒能跟上返航的機群。

圖13. 擊落山本的147號P-38

蘭菲爾認為他的僚機巴伯擊落的是另外一架一式陸攻(即宇恆纏搭乘的326號),並導致其墜落入海。返航途中,蘭菲爾向基地報告是他本人擊落了山本的一式陸攻。據非官方的戰後史料記載,當時蘭菲爾和巴爾博因各自擊落一架轟炸機(一架系山本五十六乘坐,另一架系宇恆纏乘坐)而分別獲得一枚勳章。此外,巴爾博還因為協同擊落了第三架轟炸機而與赫爾姆斯分享了另一枚勳章。但是當日本史料證實當時運載山本五十六一行只有兩架轟炸機而不是三架時,美國空軍馬上裁定巴爾博和蘭菲爾只能分享一枚勳章,以示共同擊落了山本五十六的座機。在此之後,巴爾博的昔日戰友向空軍提起上訴,要求改變裁決,向巴爾博授予全獎。事情最後一直鬧到美國空軍參謀長唐納德·賴斯那兒,結果他在1992年再次拒絕更改記錄。於是巴爾博又向一家聯邦法庭上訴,結果上訴法院維持原判,巴爾博敗訴。

圖14. 護航零戰裡最大牌的杉田

回到日方這邊,雖然當天護航的6架零戰雖然個個帶傷,但全部安全返回了拉包爾機場,6人也並未因此受到懲罰,不過都為護航不利而自責,屢屢自願請戰。6架護航零戰飛行員都是日本海航的精英,技術高超又深受軍國主義的洗腦。隊長森崎武早在204航空隊更名之前的第6航空隊時就是王牌,其僚機杉田莊一直到日本戰敗前的4月15日才戰死,總戰績達73架,在日本海航排名第三。唯一倖存到戰後的柳谷謙治在復仇行動數月後的空戰中右手被打斷,用左手駕駛飛機從瓜島附近的盧塞爾島飛回了新喬治亞的蒙達機場。除了杉田莊一和柳谷謙治以外的四人在1943年7月前就全部陣亡。

圖15. 山本喪命時搭乘的323號一式陸攻也成為大熱模型

柳谷謙治直到70年代才同意接受採訪,他指出了蘭菲爾報告的諸多疑點,最大疑點是當雙方機群遭遇之後,在低空的兩架P-38一架向左,迎戰零式,這是蘭菲爾的飛機;另一架則向右緊追山本座機並猛烈開火,這是巴伯的飛機。山本的座機從遭到攻擊到被擊落,不過區區30秒,如果是蘭菲爾擊落了零式之後再掉頭攻擊山本座機的話,至少需要40秒,所以他根本不可能攻擊山本座機。

圖16. 兩架一式陸攻上的成員傷亡情況

宇恆纏乘坐的326號機機長林浩二等飛行兵曹也在這場事件中存活,他事後回憶:「當時參與護衛的零式戰機看到敵機後,幾乎是第一時間迎敵而上同敵軍糾纏,但是美軍目標卻非常明確,就是不顧一切的打擊山本乘坐的323號機,甚至無視他們326號機從其頭頂飛過」。

圖17. 三船敏郎扮演的山本五十六之死,注意左肩上的彈洞

1975年,一支日本專家組到布幹維爾島的山本墜機處考察,發現兩個機翼都完好無損,這與蘭菲爾德描述有較大偏差,但是與巴伯的從後追擊射中比較相符。根據山本的屍檢情況,山本在飛機被擊中的那一剎就被兩發12.7mm大口徑子彈命中,一發從顴骨打進從太陽穴穿出,另一顆從後射入穿透左胸,他在飛機墜毀前就已身亡。由於山本機內人員全部陣亡,山本的屍體是後來被墜地時唯一倖存的高橋軍醫少將整理過,可以推斷山本當時採取坐姿側臉觀望從後方飛來的美機,被同時命中兩彈斃命。

圖18. 雷克斯 巴伯的老年照

1988年4月17日,在美國德克薩斯州弗雷德裡克斯堡舉行了擊落山本45周年的紀念活動,當時在世的參加過此次戰鬥的所有健在者,八名美國飛行員和柳谷謙治全部到場,還有參加過太平洋戰爭的官兵、家屬和專家共1200餘人出席,在此次活動中,巴伯再次陳述了擊落山本的經過。

圖19. 馬紹爾群島在1993年發行了擊落山本的事件郵票

1991年,美國戰績評審委員會正式要求美國海軍最後判定,到底是誰擊落了山本,但直到今日美國官方仍沒有明確答覆。而眾多的民間人士和組織,對此進行了細緻的研究和不懈的努力,特別是美國「王牌飛行員協會」查閱了大量相關資料,同時結合山本的屍檢、柳谷的證詞和山本座機殘骸的實際情況,於1997年3月認定是巴伯一人獨立擊落了山本的座機,這一論點也得到很多學者的認可,關於山本之死終於可以蓋棺定論了。

圖20. 山本五十六墜機喪生處,已成為布幹維爾島上的旅遊勝地

關於山本被擊落六次的影視片段,可以到B站自行搜索「伏擊山本五十六」。在六個版本裡,個人感覺最佳的是1968年版的《聯合艦隊司令長官:山本五十六》,不僅僅是因為本片的男豬腳是大名鼎鼎的三船敏郎,也因為在劇情上更加注重山本的兩面人性。

圖21. 1968年三船敏郎版的山本五十六

1943年4月18日,山本五十六在323號一式陸攻上被截擊的美軍戰鬥機擊斃;

1943年8月26日,杉田莊一在空戰中受重傷,除了杉田和柳谷以外的四人均陣亡;

1945年4月15日,杉田莊一在機場強行起飛時被擊斃;

1945年8月15日,宇恆纏搭乘彗星式俯衝轟炸機死於特攻行動;

2001年7月26日,雷克斯·巴伯病逝。

2008年,柳谷謙治病亡。

敬請關注「燃燒的島群」!

「燃燒的島群」是一個專注於太平洋戰爭和中日戰爭回顧的軍史網,首創於2000年5月,2005年至今論壇在線,2017年轉戰公眾號(ID:bikunet)和自媒體平臺。本站力求依據翔實準確,點評角度獨到,不吹不黑不噴,已完成作品包括珍珠港11篇、中途島7篇、巨獸之亡12篇、制勝神器3篇等,歡迎新老朋友們持續關注。

掃描上方二維碼可直接關注(ID:bikunet),歡迎分享擴散,讓更多同好參與進來!

「燃燒的島群戰友會」微信群已經建立,需要加群的朋友加先加群管理員minshengluhao,然後通過邀請入群,這裡有你的同好!

相關焦點

  • 藍天上的羅生門:誰擊斃了老鬼子山本?真相在這裡大白
    截擊山本的行動路線圖,注意美機為躲避偵察而採取的繞行航線山本的第一站目的地是布幹維爾島南部的巴萊爾機場,這裡距離瓜島美軍亨德森機場有520公裡,需要飛行近兩個小時才能到達,而且閃電在截擊地點只能停留半小時,需要雙方的時間都非常準確才能夠伏擊成功。
  • 山本五十六和岡村寧次將軍,誰更強大?
    山本五十六和岡村寧次將軍,誰更強大?第二次世界大戰最著名的經典例子之一是日本對珍珠港的攻擊。
  • 敘利亞化武真相:無止境的羅生門
    俄羅斯駐聯合國大使在安理會會議上再次表示,西方在進行針對敘利亞的「信息戰」,照例,隨之而來的又是一輪闢謠與反闢謠,再到反反闢謠,循環往復,永無休止。無止境的羅生門自內戰爆發算起,「信息戰」的幽靈從未離開過敘利亞——在外部媒體引用抗議者採訪,將敘利亞政府對幾名少年的逮捕和折磨視為引爆敘全國抗議的導火索的同時,敘利亞信息部長正致力於指責正是西方的「信息戰」和金錢賄賂搞亂了敘利亞。
  • 山本五十六與岡村寧次同為大將,兩人到底誰的權力更大些?
    的口號給予美國人極為慘痛的教訓,而這個經典戰例正是山本五十六的得意之作。山本五十六,二戰期間是偷襲美軍珍珠港和發動中途島海戰的謀劃者。他少年時才華橫溢,是一個日本少有的天才少年,說來諷刺,他從海軍軍官大學畢業後,有赴美留學過,他曾在美國留學的這段歷史,使得他非常了解美國人,那麼他當時所在的美國哪座大學呢?答案是哈佛大學。這足以證明此人能力極高。
  • 馬航MH370最新消息:MH370殘骸確認 飛機失聯之謎真相大白?!
    謠言文章 馬航MH370最新消息:MH370殘骸確認 飛機失聯之謎真相大白?!> Follow 全民較真(id:qqjiaozhen)溫馨提示:自MH370失聯後,就不斷有網友試圖使用谷歌地圖上的衛星圖像來尋找
  • 當年山本五十六的死對日軍打擊多大?
    ,59歲的山本五十六在視察部隊的途中被擊斃,他死後日本曾數度更換海軍領袖,卻無一人能達到山本五十六的能力和高度所以他的死,直接加速了日本海軍的滅亡和太平洋戰爭日本方面的徹底失敗只有掌握了情報,才能掌握整個戰場慘烈的珍珠港時間,是整個太平洋戰爭的導火索,也讓美軍損失慘重,而這一切的發生都是由於日本發達的情報系統,他們曾截獲美國方面的電報,故而才能策劃發動珍珠港偷襲
  • 擊落山本(五)
    第二天清晨,瓜島航空隊派出8名對攔截行動一無所知的飛行員,駕駛P38以直線飛往布幹維爾,以大搖大擺的姿態出現在攔截山本大將的空域,給敵人造成美國飛機昨天並非特意飛到這裡。巴伯和部分戰友對此表示不滿,認為至少第一個戰果應該屬於巴伯,也就是說擊落山本大將的應該是他。在空軍拒絕修改戰果的情況下,巴伯又起訴至聯邦法院,但法院仍維持空軍的判決。早在攔截歸來第一次就戰果發生爭執時,蘭菲爾最後就心平氣和地對巴伯說:「我們別爭了,只要我們都活著,就永遠弄不清究竟是誰擊落了山本。」
  • 敘利亞"化武"疑雲還有"真相"嗎?可能變成美俄"羅生門"
    由於美國等西方國家近來不斷釋放煙幕彈,即使調查團就此次疑似化武襲擊得出結論,也不能排除這起事件演變成美俄之間「羅生門」的可能性。
  • 揭秘 誰擊斃賓·拉登? 美海豹突擊隊員紀錄片中露真容
    △羅伯特·奧尼爾講述擊斃賓·拉登細節視頻  2011年,蓋達組織頭目賓·拉登被美軍海豹突擊隊擊斃,當時到底是誰打了致命一槍
  • 宋閔浩,Red Velvet等藝人齊齊發聲,卻依舊沒等來真相大白
    可也就是嘴上安慰了一下,實際卻不作為。家長們眼睜睜的看著孩子們被冰冷的海水淹死。除了不去救援,世越號其他的疑點也特別的多。疑點1、大霧天就不應該出船,但是世越號出了,而且在前一天把應該讓孩子們上的船換成了另外一艘。
  • 大批「外星」飛行物被發現,五角大樓成立調查組,真相就要大白
    幾個月前,美國五角大樓發布了三段海軍艦載機飛行員拍攝到的疑似外星飛船的短視頻。
  • 山本五十六在飛機上被伏擊,墜機之後,為何還能保持體面的坐姿?
    由於美國在情報上的勝利,才能在太平洋戰場反敗為勝,而山本五十六本人也因為情報洩露遭到美軍伏擊,墜機而亡,令人奇怪的是,當日軍發現山本五十六時,他竟然保持著手握軍刀的坐姿,事情的真相是怎樣的呢?在這架飛機殘骸的坐墊上,一位日軍軍人依舊保持著威嚴的坐姿,穿著日軍高級軍服,胸前的勳章與綬帶仍在,雙手帶著白手套,左手牢牢的握在軍刀上,右手搭載左手背上,腰上還繫著安全帶,肩章上有三朵金閃閃的金屬櫻花,他的身份赫然就是山本五十六
  • 擊落山本五十六座機的美國飛行員與中國恩人的生死緣
    當他轉而進攻另一架運輸機時,那架被擊中的轟炸機開始下墜,而這正是山本的座機。第二天,當一支日軍搜救小隊在布幹維爾島上找到飛機殘骸時,發現一旁樹下的山本遺體。解剖報告顯示,山本身上有兩處槍傷:一發子彈自身後穿透他的左肩,另一發從他的下頜左後方射入,從右眼上方穿出。「斬首行動」的成功,使美軍獲得足以載入史冊的重大戰果。
  • 隱藏18年的秘密即將大白天下, 騙過了全世界
    彩圖片然而這次事件,也是美國歷史上本土遭受的最大的一次恐怖襲擊,可以說直接是當著當做世界各國的面狠狠的打了美國一巴掌。我們知道美國是世界上頭號強國,他的軍事力量的強大是各國都無法與之相比的,但是此次911事件發生,美國展現出來,應變能力讓國人很是失望。
  • 第二次世界大戰趣聞:密碼戰與山本的宿命
    可惜這個世界多的是遺憾,儘管山本五十六機關算盡,卻恰恰沒料到他們的通訊洩了密。  早前,美軍截獲的日軍通訊電碼中,有一個名為「AF」的代號出現的頻率和次數明顯增多。羅奇福特少校領導的情報小組絞盡腦汁,初步推斷「AF」是指中途島。為進一步證實這一推斷的準確性,他們用淺顯的明碼拍發了一份作為誘餌的無線電報,謊稱中途島上的淡水設備發生了故障。
  • 被日本造步槍800米外一槍擊斃的「明星鬼子」!
    之所以叫「大蓋」,是因為這種步槍槍機上有一個特殊的防塵罩。而「三八」並不是1938年的意思,而是「明治38年」,也就是公元1905年定型的一款步槍,日本人自己叫「三八式步槍」,而中國人普遍叫「三八大蓋」。抗日戰爭中,國共都繳獲過不少三八大蓋,因此三八大蓋同時也是抗戰的重要武器。三八大蓋非常有自己的特點:這種步槍採用了6.5毫米的口徑,不同於當時各國流行的7.62毫米步槍子彈。
  • 全媒體|呆萌大白的「治癒」之旅
    陽春三月,由大白(Baymax)領銜的《超能陸戰隊》在中國「柔軟著陸」,上線三天票房破億,貓眼評分高達9.6,把同期上映的《狼圖騰》遠遠甩在了身後。國際市場上,它的表現更是不俗:在韓國,上映一周便將長腿「歐巴」李敏鎬的《江南1970》踢下票房冠軍寶座;在日本,連續五周奪得日本周末票房冠軍。美國MTV頻道甚至把大白評為史上最完美的王子形象。
  • 你搞錯了,這個大白完全不是那麼回事!
    作為一條生活在海裡的大白鯊,雖然長相可怕,但內心善良,只吃輪胎不吃魚類(看到這裡,喵自己也是醉了)。它的好朋友竹鯊小寶為了拯救被捕捉的鯊魚卵,被人類困在岸上。大白為了解救朋友,坐上了章魚博士發明的「氧氣海水太空穿梭機」來到陸地,和其他海鮮朋友們上演了一出好玩的超能陸戰大片。
  • 軍營往事|我所經歷的113空戰
    歷史背景:發生在1967年的113空戰,是至今臺海發生的最後一次空中戰鬥。此戰,臺灣方面的紀錄是以響尾蛇飛彈擊落解放軍殲-6型噴氣式戰鬥機兩架(大陸方面沒有損失紀錄),己方損失F-104雙倍音速噴氣式戰鬥機一架,空軍少校楊敬宗陣亡。(視頻來源:騰訊視頻)這場空戰,由於雙方信息隔絕,說法始終不能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