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伊斯坎德爾K巡航飛彈和伊斯坎德爾M彈道飛彈
【諸葛小徹軍情觀察第3512期】近日,據媒體報導,此前美國宣布退出中導條約,而在川普剛宣布退出這一條約後,普京就果斷髮起反擊,最近俄羅斯這個大國的飛彈開始全面調動,80枚彈道飛彈已經鎖定美軍在亞洲的各個目標,稱如果美軍有異動就會發起打擊,極大威懾了美國,有軍迷對此評論稱:在這些飛彈的射程內美軍的亞洲目標已經被全部鎖定,川普與俄羅斯作對實在太愚蠢了。
圖為路基型戰斧飛彈
【諸葛小徹軍情觀察第3512期】據悉,就在宣布退出條約後不久,美國就重新展開了陸基戰斧巡航飛彈的射擊實驗,這一方面固然有戰斧飛彈本來就是美國海軍現役裝備,要發展出陸基型號相對比較簡單的因素在其中,另一方面也足以說明美國人對於撕毀這一條約實際上已經是預謀已久了。問題在於,美國人可以迅速地恢復各種飛彈,俄羅斯有沒有可能也這麼做呢?
圖為SS-20中程彈道飛彈
【諸葛小徹軍情觀察第3512期】至少從蘇聯至俄羅斯時期的飛彈發展情況來看,俄羅斯方面可能不僅同樣有能力恢復中程彈道飛彈等武器的部署,而且很可能做的比美國人還要快還要全面。早在冷戰時期,在歐洲方向的飛彈對峙中,前蘇聯軍隊列裝的各種中程彈道飛彈不論在數量上還是在性能上都遠遠地壓倒了美軍部署的潘興-II,因此但從戰術角度來說,籤訂《中導條約》其實是美國佔了很大的便宜。
雖然我們在當前普遍認為,在前蘇聯解體之後俄羅斯的綜合國力有了大幅度的下滑,但是飛彈領域至少在當前來看是個例外。在當前,俄羅斯的飛彈技術仍然穩居世界前列,在精度和突防能力等重要性能指標上都有著不俗的表現。時至今日,俄羅斯軍方仍然在不斷地將新型飛彈加入自己的武器庫,令意圖武力威懾俄羅斯的西方世界大感頭痛。
圖為伊斯坎德爾飛彈
【諸葛小徹軍情觀察第3512期】當然了,在《中導條約》的約束下,俄羅斯自然沒有研發並列裝處在這一範圍內的飛彈,但沒有研發和沒有能力研發向來是兩回事。在當初前蘇聯曾經被迫銷毀奧卡飛彈的技術資料,但隨後俄羅斯很快就又推出了更新更強大的伊斯坎德爾飛彈作為替代。現在《中導條約》這個枷鎖若是鬆開,那麼俄羅斯方面究竟會推出什麼樣的產品就很令人期待了。
當然了,即使招致了俄羅斯方面如此強烈的反應,這次撕毀條約對美國來說也有著一定的好處:畢竟這次俄羅斯在遠東部署飛彈也不過就是威脅到美國在亞洲的基地而已,尚不能觸碰到美國本土,但反過來美國想要部署的飛彈卻可以攻擊到俄羅斯的各大城市。問題是,美國這樣自己抽身在外,卻把飛彈對峙的風險全部轉嫁給歐洲和亞洲的小跟班,未免有點不太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