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五大亂世

2021-02-07 汪平書屋


  

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五大亂世

來源:山居西奈 


所謂亂世是指無中央政權或者是中央政權式微無法有效控制地方,導致軍閥混戰。它應該滿足兩個基本條件:1.持續時間長;2.對後世影響大。因此有些朝代的更迭戰爭並不屬於亂世。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五大亂世是春秋戰國、三國鼎立、五胡亂華、五代十國和近代民國軍閥割據。

一、春秋戰國時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


西周時期,周天子保持著天下共主的威權。平王東遷以後,東周開始,周室開始衰微,只保有天下共主的名義,而無實際的控制能力。中原各國也因社會經濟條件不同,大國間爭奪霸主的局面出現了,各國的兼併與爭霸促成了各個地區的統一。因此,東周時期的社會大動蕩,為全國性的統一準備了條件。



春秋戰國分為春秋時期和戰國時期。春秋時期,簡稱春秋,指前770年-前476年,是屬於東周的一個時期。春秋時代周王的勢力減弱,諸侯群雄紛爭,齊桓公、晉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莊王相繼稱霸,史稱春秋五霸(另一說認為春秋五霸是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越王勾踐)。戰國時期簡稱戰國,指公元前475年~前221年,是中國歷史上東周的一段時期(秦統一中原前),各國混戰不休,故被後世稱之為「戰國」。「戰國」一名取自於西漢劉向所編注的《戰國策》。


平王東遷洛邑(今河南洛陽)以後,西土為秦國所有。它吞併了周圍的一些戎族部落或國家,成了西方強國。在今山西的晉國,山東的齊、魯,湖北的楚國,北京與河北北部的燕國,以及稍後於長江下遊崛起的吳、越等國,都在吞併了周圍一些小國之後,強大起來,成了大國。於是,在歷史上展開了一幕幕大國爭霸的激烈場面。

首先建立霸業的是齊桓公。他任用管仲,改革內政,使國力強盛。又用管仲的謀略,以「尊王攘夷」為號召,聯合燕國打敗了北戎;聯合其它國家制止了狄人的侵擾,「存邢救衛」;公元前656年,齊國與魯、宋、鄭、陳、衛、許、曹諸國聯軍侵蔡伐楚,觀兵召陵,責問楚為何不向周王納貢。楚的國力也很強盛,連年攻鄭。但見齊桓公來勢兇猛,為保存實力,許和而罷。以後,齊桓公又多次大會諸侯,周王也派人參加會盟,加以犒勞。齊桓公成為了春秋五霸之首。

齊國稱霸中原時,楚國向東擴充勢力。齊桓公死後,齊國內部發生爭權鬥爭,國力稍衰。楚又向北發展。宋襄公想繼承齊桓公霸業,與楚較量,結果把性命都丟了。齊國稱霸時的盟國魯、宋、鄭、陳、蔡、許、曹、衛等國家,這時都轉而成了楚的盟國。


正當楚國想稱霸中原之時,晉國勃興起來。晉文公回國後整頓內政,增強軍隊,也想爭當霸主。這時周襄王被王子帶勾結狄人趕跑,流落在外。晉文公以為是「取威定霸」的好機會,便約會諸侯,打垮王子帶,把襄公送回王都,抓到了「尊王」的旗幟。公元前632年晉楚兩軍在城濮大戰,晉軍打敗了楚軍。戰後,晉文公在踐土會盟諸侯,周王也來參加,冊命晉文公為「侯伯」(霸主)。


  晉楚爭霸期間,齊秦兩國雄踞東西。春秋中葉以後,楚聯秦,晉聯齊,仍是旗鼓相當。但爭霸戰爭加劇了各國內部的矛盾,於是出現了結束爭霸的「弭兵」。公元前579年,宋國約合晉楚訂了盟約:彼此不相加兵,信使往來,互相救難,共同討伐不聽命的第三國。「弭兵」反映了兩個霸主之間的勾結與爭奪,也反映了一些小國想擺脫大國控制的願望。公元前575年晉楚於鄢陵大戰,楚大敗;公元前557年晉楚於湛阪大戰,楚又敗。這一期間,晉秦、晉齊之間也發生過大戰,晉獲勝。公元前546年,宋國再次約合晉楚(弭兵),參加的還有其它十多個國家。會上商定:中小國家此後要對晉楚同樣納貢。晉楚兩國平分了霸權。


當晉楚兩國爭霸中原時,長江下遊崛起了吳、越這兩個國家。晉為了對付楚國,就聯合吳國。吳、楚之間多次發生戰爭。公元前506年,吳國大舉伐楚,節節勝利,一直打到楚都。從此,楚的國力大大削弱。在晉國聯吳制楚時,楚國則聯越制吳,吳、越之間戰爭不斷。吳王闔閭在戰爭中戰死,其子夫差立志報仇,大敗越王勾踐,並率大軍北上,會諸侯於黃池,與晉爭做盟主。越王勾踐「臥薪嘗膽」,積蓄力量,乘吳王夫差北上爭霸之機,發兵攻入吳都。夫差急忙回歸,向越求和。不久,越滅吳,勾踐也北上會諸侯於徐州,一時成了霸主。


所以,春秋實際上有七霸,與戰國的七雄總量相當。


春秋時期各國的兼併與鬥爭,促進各國、各地區社會經濟的發展、也加速了不同族屬間的接觸與融合。經過這一時期的大變動,幾百個小國逐漸並為七個大國和它們周圍的十幾個小國。


戰國時期(前475年,一說前403年~前221年),或稱戰國時代,簡稱戰國,是歷史上秦統一中國前屬於東周的一段歷史時期。關於戰國從什麼時候開始史學家有不同的爭議。《史記》定戰國的開始於前475年(周元王元年),《資治通鑑》定戰國的開始於前403年(韓趙魏三家分晉)。戰國的結束是在秦統一中國(前221年),請參見秦統一中國之戰。戰國的名稱來自於西漢劉向編的《戰國策》。


戰國七雄形勢圖


戰國時期諸候混戰,社會非常不穩定。戰國初期中國境內尚有十幾個國家,但小一些的很快都被吞併了。剩下來的七個大國秦、楚、韓、趙、魏、齊、燕被稱為戰國七雄。戰國時期,諸侯兼併土地戰代替了春秋時期政治上的霸權爭奪,在這個時期鐵器代替了石器和青銅器,春秋時的井田制被取消,牛被用來耕地。各國之間的商業貿易得到發展。手工業的進步也很快。這些發展也使社會結構發生了變化。世襲的等級制度被瓦解,一些過去的貴族失去了他們的地位,而另一些那個時候的平民通過經商或其他的機會致富,甚至成為政治集團中舉足輕重的人物。官僚制度發生了變化。為了應付這些變化,各國採取了不同的變法,秦國商鞅的變法為秦吞併其餘六國創造了條件,史稱商鞅變法。戰國時期,出現了諸子百家,這是中國思想、學術發展的黃金時期,史稱百家爭鳴。墨子的墨家,韓非的法家自立一見,莊子發展了老子的道家學說,孟子為儒家在秦後的地位奠定了基礎。中原邊境的少數民族與中原的發展也息息相關。匈奴的威脅導致了戰國長城的修建。蜀,越成為中國的一部分。戰國時期的連年混戰使軍事理論和技術得到了很快的發展。《孫臏兵法》就是這個時候出現的。


二、三國鼎立(公元220年-公元280年)


三國鼎立是中國東漢與西晉之間的一段歷史時期,主要有曹魏、蜀漢、東吳三個政權。赤壁之戰中曹操被孫劉聯軍擊敗,形成三國鼎立的雛型。
       東漢末年,外戚專權,宦官秉政,政治腐敗,天災不斷。漢靈帝中平元年(184年),黃巾起義爆發,從此開始了近一百年的戰亂時代。黃巾起義被鎮壓後,外戚、宦官在內鬥中失去權柄,永漢元年(189年),董卓控制朝廷,初平三年(192年),董卓被呂布所殺,李傕、郭汜控制東漢王朝。地方州郡長官在反董卓戰爭及後來的相互攻伐中逐漸壯大實力,形成了地方軍閥割據,曹操憑藉「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政治優勢,經過多年的南徵北戰,先後消滅呂布、袁術等割據勢力,降張繡、逐劉備,控制了兗州、豫州、徐州以及司州等地,後來又在官渡之戰中任用謀士許攸火燒袁紹勢力軍糧,以少勝多,擊敗了河北強大的割據勢力袁紹,最終統一了北方。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乘劉表病亡、荊州不穩之時,徵荊州,劉琮束手無策,寄身荊州的劉備被迫退守夏口。曹操對江東虎視眈眈。在劉備謀士諸葛亮與孫權謀臣魯肅的共同推動下,孫劉結盟。其後孫劉聯軍大敗曹軍於赤壁,曹操被迫退回北方,這就是奠定三國形成局面的赤壁之戰。劉備乘勢佔據荊州五郡,後分別於建安十九年(214年)和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奪得益州和漢中,勢力達到了極盛。



曹操於建安十五年(211年)擊破關中馬超、韓遂等部,又命夏侯淵西徵,消滅了韓遂、宋建等割據勢力,將涼州納入「魏」的勢力範圍之內,此後曹操數次南下,孫權亦曾數次北上,雙方均未獲得大的進展。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八月,劉備大將關羽攻打襄樊,擒于禁,斬龐德,圍曹仁於樊城,許昌以南紛紛響應關羽,關羽一度威震華夏,但不久徐晃解樊城之圍,曹操又採納司馬懿的建議,派人勸說孫權合攻關羽,孫權大將呂蒙設計偷襲荊州,殺關羽,至此荊州大部落入孫權之手。


延康元年(220年)冬,曹丕篡漢稱帝,建都洛陽,國號「魏」,史稱「曹魏」。三國正式開始。黃初二年(221年),劉備為了延續漢朝、興復漢室,於成都稱帝,國號「漢」,史稱「蜀漢或季漢」。劉備為報孫權奪荊州、殺關羽之仇,在稱帝後不久,就率數萬大軍東討孫吳。222年,被陸遜敗於夷陵,蜀漢實力大損,成為三國中最弱小的一國。


孫權於222被魏文帝曹丕封為吳王,229年在武昌(今湖北鄂城)稱帝,國號「吳」,改元黃龍元年,史稱「東吳」。後又遷都建業,自此三國正式鼎立。


諸葛亮輔佐劉備之子劉禪與東吳孫權重新聯盟,並致力恢復國內生產。三國中後期,諸葛亮、姜維多次率軍北伐曹魏,但始終未能改變三足鼎立的格局。


正始十年(249年),曹魏重臣司馬懿發動高平陵之變,控制了大權。炎興元年(263年),司馬昭派鍾會、鄧艾、諸葛緒分兵三路南徵蜀漢,與蜀漢大將軍姜維發生拉鋸戰,鍾會被擋於劍閣,鄧艾避開姜維的鋒芒,抄陰平小路直取涪城,進逼成都,劉禪投降,蜀漢滅亡。泰始元年(265年),司馬昭之子司馬炎迫曹魏皇帝曹奐禪讓而稱帝,建立晉朝,史稱西晉,仍定都洛陽。太康元年(280年),晉武帝司馬炎大舉伐吳,孫皓投降,東吳滅亡,三國時代結束。


三、東晉及十六國(公元317年-公元420年)

西晉王朝滅亡後,漢族政權退守江東。公元317年,鎮守建康(今江蘇南京)的晉宗室司馬睿在江南重建晉室,史稱東晉。東晉政權維持了長期的偏安統治,到公元420年被劉裕所建立的宋所取代,共享國103年,歷4代11帝。


公元316年,西晉的末代皇帝司馬鄴被俘,宣告了西晉的滅亡,但一些晉朝的舊臣並不甘心亡國的命運,仍在全國各地積極活動,準備恢復晉朝的統治。三一七年,琅琊王司馬睿在南渡過江的中原氏族與江南氏族的擁護下,在建康稱帝,國號仍為晉,司馬睿是為晉元帝,因其繼西晉之後偏安於江南,故史家稱之為東晉。


東晉是門閥政治發展的鼎盛時期,皇權衰落。司馬睿稱帝有賴於南方官僚士族的擁戴,東晉政權建立之初,先後平息了王敦和蘇峻之亂,統治趨於穩定。門閥大族王、謝、庾、桓先後支配著王朝政局。


東晉雖然偏安於江南,但在歷代帝王在位的時候都希望收復北方的國土。其中以王、謝、桓、庾四大家族為主的北伐,在東晉時曾進行過多次,在其中也不乏名將的指揮。公元311年,大將祖逖出兵收復河北,但後因受到朝廷的排斥憂鬱而死,最終未能完成統一大業。在此之後,當權的士族多標榜北伐以增加門戶威望,其中以桓溫的三次北伐最為著名。他曾經收復洛陽,進入關中,進兵河北,但都未能夠鞏固北伐成果。


公元386年,前秦南下,東晉面臨空前威脅,在宰相謝安的運籌下,謝石、謝玄率北府兵大敗前秦軍隊,取得了淝水之戰的決定性勝利。之後立即使其弟進軍北方,收復了徐、兗、青、司、豫、梁六州,取得了東晉北伐歷史上的第一次重大勝利。此後,南方由於外亂威脅解除而爆發內戰,孫恩、盧循起兵。桓玄在內戰中獲勝,一度篡晉。北府兵將領劉裕起兵鎮壓了農民軍,並通過北伐樹立威望,最終取代東晉。



由於東晉統治者安於江南,不以恢復中原為意,門閥大族致力於南方的莊園經營。北方大族及大量漢族人口遷徙江南,使得江南的名士與渡江的中原人士有了更多的交流機會,促進了社會文化的發展。自曹魏以來,中國的文學發展一直處於大步前進的時期,其中以東晉年間的文人最為著名。東晉出現了山水詩人謝靈運、田園詩人陶淵明等人,他們對舊體詩作出改革,為將來隋、唐的詩文盛世創造了前提條件。在社會生產上,北方的手工業技術與南方的技術相互融合,使東晉的手工業水平比西晉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南下的北方農民和土著農民辛勤勞動,開闢南方廣大的山澤荒野,促進了江南的開發,使中國經濟重心開始由黃河流域向長江流域轉移。

當東晉在江南建國的同時,中國的北方則陷入分裂混戰,黃河流域成為匈奴、羯、鮮卑、氐、羌等五個主要遊牧民族爭殺的戰場,並分別建立了自己的國家,相互爭霸,不斷有國家成立和滅亡。從公元304年匈奴貴族劉淵建立漢國,316年滅掉西晉,到439年鮮卑拓拔部統一北方,這130多年裡,北方各民族相互爭戰,先後建立了前趙(匈奴)、後趙(羯)、前燕(鮮卑)、前涼(漢)、前秦(氐)、後秦(羌)、後燕(鮮卑)、西秦(鮮卑)、後涼(氐)、南涼(鮮卑)、西涼(漢)、北涼(盧水胡)、南燕(鮮卑)、北燕(漢)、夏(匈奴)等十五個政權,連同西南氐族建立的成漢,共十六國,和東晉漢族政權長期對峙,史稱五胡十六國。


除十六國之外,還有漢人冉閔建立的魏、丁靈翟氏建立的魏、武都氐帥楊氏建立的仇池國、鮮卑慕容氏建立的西燕、鮮卑拓跋氏建立的代五個政權,總計先後建立了21個政權。上述政權中,後趙、前燕、前秦都曾佔據過北方的大部分疆域。4世紀下半期,氏族貴族建立的前秦,由於皇帝苻堅勵精圖治,國家逐漸強盛,基本上統一了北方。公元383年,苻堅領兵80萬進攻東晉,雙方在淝水展開決戰。最終以東晉勝利、前秦失敗告終。淝水之戰後,前秦統治瓦解,北方了再度陷入四分五裂和軍閥混戰壯態。


由於少數民族的入主中原,使他們更多的接觸到華夏文化,使之與漢民族逐漸發展為同一生活習慣的民族,進而被漢族融合。自魏、晉、南北朝之後,中原北方大體已形成以漢族為主,其他少數民族混居的人口構成形式,使中國正式成為具有相似生活習慣的多民族國家。


四、五代十國 (公元907-公元979年)


唐末,籓鎮之禍,宦官之亂,黃巢起義,朋黨之爭令光輝燦爛的唐帝國終告崩潰。起而代之的是中國繼春秋戰國,三國,南北朝的另一次大分裂時期。自唐末朱全忠篡唐自立,改國號為梁,建都於開封。朱梁以後,繼起的朝代,分別是唐、晉、漢、周,與梁合稱為五代。除五代外,當時中國南方境內還有許多其他的割據勢力,即吳、楚、閩、吳越、前蜀、後蜀、南漢、南唐、荊南、北漢等十個王朝,統稱為十國。史稱五代十國,但實際的國卻不止十個。


五代的第一個朝代是由朱全忠篡唐而建的朱梁王朝,改進了唐朝的一些政弊,後梁被世仇李存勗的後唐所滅。


後唐有比較開明的皇帝唐明宗李嗣源實施了不少利國利民的政策,使社會出現小康的局面,但他的後繼者榷被他的女婿石敬瑭以燕雲十六州為代價向北方的契丹人借兵所滅。


石敬瑭認比他年紀小的契丹帝為父,被契丹帝冊封為大晉皇帝,定都開封。但源源不絕的財富榷流入契丹人的國庫,以至石敬瑭的養子石重貴不甘如此,在大臣景延廣的建議下以向契丹稱「孫「不稱臣的藉口,企圖改變對契丹的依付關係,但契丹人用揮兵南下滅後晉,虜石重貴來作為答案,並在開封建立大遼,耶律德光自立為帝。



後晉滅,但遼政權無力在中原立足,撤回北方,立李從益為中原之主,太原劉知遠殺死李從益,奪取中原,自立為帝,建立大漢帝國。

他的兒子劉承佑因殺大將郭威不成榷被郭威所代為大周,郭威和他的養子郭榮後周是五代中的明君,在他們的經營下,後周漸強,並逐步統一中國,但郭榮的繼承者是七歲的小孩,無力掌管天下,終大將趙匡胤在陳橋被手下黃袍加身,代周立宋。後來宋王朝在趙匡胤的經營下,終統一中國,結束五代時的大分裂。


五、清末及民國時期(公元1840年—公元1949年)

清朝的閉關鎖國使得國家與民族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機之中。鴉片戰爭、甲午戰爭、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北洋軍閥混戰、北伐戰爭、國民黨軍閥混戰、國共十年內戰、抗日戰爭、解放戰爭,這個時期的歷史就是由戰爭組成的歷史。這個時期是封建社會向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向社會主義社會轉變的時期,是中華民族的百年奮爭史。這個時期的影響深遠。


免責聲明:我們致力於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

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繫,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繫後臺,我們會立即處理,謝謝!


精彩文章回顧:

廣告書箱目錄匯總

含一顆,2秒「爆珠」,5秒解決口臭!胃病、幽門螺桿菌都沒了

超實用查詢家族歷史

100種失傳的中華民俗,你見過嗎?

撕裂的家族:魯迅為何同周作人大打出手?其親侄為何飲彈自盡?

柳葉刀最新公布!中國癌最常見的23個致癌因素!7個方法可避免

神秘的泰山會:救史玉柱,幫柳傳志,接盤王健林

美國教授: 睡覺才是延長生命革命性新秘方

如何關掉微信廣告?手把手教你!

坐牢也要殺了你:中國首例僱傭外國殺手復仇的案件

農村的殘酷,很多人都不知道!

為什麼魯迅曾經說「漢字不滅,中華必亡」?

飯局上領導讓你「去買包中華煙」,別真去買!不懂4個暗示被打臉

馬雲的背後,藏著哪些大老虎?

青樓是青樓,妓院歸妓院

北京剩女突破80萬背後!真相令人驚訝!

北大高材生將70歲患癌父親騙到國外,從4千米高空躍下,結局出乎所有人意料!

美國大膽預測:未來300年的人類竟是這樣的...

一個震驚世界的醫學新發現:吃得多,死得快?

美國的腐敗

賈伯斯的死亡真相

史雲峰之死:被歡呼掩蓋的槍聲

科學家宣布人類已達極限壽命!到了這個歲數的人,就應該感到滿足了!

山東一女子因坐月子無聊,連破美國2套密碼,獲國家711萬獎勵

帝都飯局高潮:永遠是小道消息

致敬那些不肯被洶湧潮流裹挾的人

縣城裡的公務員

人民日報痛批:沉睡中的大學生,你不失業,天理難容!

谷歌突然爆出大料——一項顛覆人類的科技

致命的敗局


相關焦點

  • 中國歷史上,最有軍事天賦的五大將領
    中國古代的兵論、兵法、兵書、戰策、戰術等一整套的軍事理論學說,就其最早發端、形成體系、構成學說來說,都始自齊國,源自太公,所以說太公為兵家宗師、齊國兵聖、中國武祖是當之無愧的.白起:也叫公孫起,號稱「人屠」,漢族,戰國四將之一,戰國時期秦國名將。郿縣(今陝西郿縣東北)人,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軍事家、統帥。
  • 世界歷史上最著名的14位軍事家,中國只佔一位
    在歷史上有很多著名的軍事家,他們左右著時代發展的方向,用強大的軍事才能徵服著廣闊的土地,用戰爭催生新的文明。
  • 【朔州歷史】亂世梟雄爾朱榮
    那個把他們徹底終結的白袍統帥,就是名震江湖,影響了此後數百年歷史進程的亂世梟雄——爾朱榮。  爾朱榮,字天寶,公元493年出生於北秀容,也就是今天山西朔州市西北那片寬闊的河川。按史書記載,他所屬的民族叫做契胡族。據現代史學家考證,這個民族其實是羯族的一個分支。東漢末年羯族大部南遷中原,在石勒的領導下建立了著名的後趙政權。
  • 歷史上著名的十大災難
    該事故被認為是歷史上最嚴重的核電事故,也是首例被國際核事件分級表評為第七級事件的特大事故。1986年4月26日凌晨1點23分,烏克蘭普裡皮亞季鄰近的車諾比核電廠的第四號反應堆發生了爆炸。連續的爆炸引發了大火併散發出大量高能輻射物質到大氣層中,這些輻射塵涵蓋了大面積區域。這次災難所釋放出的輻射線劑量是二戰時期爆炸於廣島的原子彈的400倍以上。
  • 中國歷史上改朝換代到底滅絕多少人
    西方的人口下降主要表現為瘟疫,次數比中國少,下降的幅度也沒有中國大,更重要的是,中國的人口下降通常都表現為殘酷的戰亂,與政治上的「改朝換代」高度重疊。如果說西方的瘟疫不管「偶然」「必然」,表面上總還是一種自然現象。    那麼中國歷史上的人口下降就直接表現為「人禍」了。當然,從另一方面講,「人禍」之前中國也有勝於西方的「人福」。
  • 中國歷史上五大「戰狼外交官」:「雖遠必誅」的陳湯只能排第三!
    近年來關於「戰狼外交」這個詞可以說非常流行,經常被泰西諸國指責我們在對外維護我國利益上的強勢,但是要是這些國家真的好好了解一下中國古代歷史,就會發現古代中國的外交官才是真正的「戰狼外交官」,本期我們就來簡單介紹一下古代五大「戰狼」外交官的名場面。
  • 《亂世王者》兩周年慶:四大看點開啟狂歡盛宴
    騰訊首款歷史架空背景的戰爭策略手遊《亂世王者》,高度還原了戰爭策略遊戲的精髓,帶給了玩家從招兵買馬到安邦治國的體驗,是國內SLG手遊的佼佼者。兩年以來,《亂世王者》與玩家一同成長,不斷挖掘、打磨出更優質的遊戲內容和文化,為回饋玩家的陪伴,將於8月16日開啟兩周年慶狂歡盛宴。全新活動、全新玩法、各位年度狂歡活動都會在周年慶期間集中開啟。精彩紛呈,不容錯過!
  • 連《亂世佳人》都下架了,美國到底是想幹啥???
    怎麼突然間,大名鼎鼎的《亂世佳人》就從自家平臺上下架了呢?要知道,今年2月,美國總統川普還曾在一次競選集會上還提到過這部電影。當時的川普,對今年奧斯卡的最佳影片評選結果非常不滿(韓國影片《寄生蟲》獲得大獎)。他表示,應該讓比如《亂世佳人》或《日落大道》這樣的電影回歸。結果,幾個月之後,這電影卻臨時下架了,這也是有點打臉。
  • 世界5大著名鎧甲,印度的最醜,日本的最弱,中國鎧甲登頂第一!
    武器也分為進攻的和防禦的,今天我們要為大家介紹的就是那些世界上最為著名的五大鎧甲,一起來看看吧!首先要說到的就是印度的鎖子甲。其實這種鎧甲的製作是十分費時的——鎧甲上的每一個小鐵圈都需要被捶平,然後讓其重疊,還要加上大大小小的鉚釘等等。最終的成品大約有著一萬七千多個鐵圈在鎧甲之上,這是讓人十分頭皮發麻的數字。
  • 「符拉迪沃斯託克「一個中國歷史上繞不過去的「海參崴
    前不久,俄駐華使館在微博上發布了一條慶祝建城視頻,在文字介紹部分,這條內容專門在符拉迪沃斯託克這一俄文名字後備註了括弧,強調其俄文意思為「統治東方」,並稱這是俄羅斯海軍在太平洋的主要基地。追溯歷史,其實俄羅斯人並不喜歡叫它海參崴,這個地方,海參崴全世界只有中國人這麼稱呼它,俄羅斯人管它叫符拉迪沃斯託克。符拉迪沃斯託克(原名海參崴),位於亞歐大陸東北部,阿穆爾半島最南端。清朝時為中國領土,隸屬於吉林將軍。1860年11月14日《中俄北京條約》將包括海參崴在內的烏蘇里江以東地域割讓給俄羅斯帝國,俄羅斯帝國將其命名為符拉迪沃斯託克,俄語意為「統治東方」 。
  • 神秘「士官系」:日本為中國培養輸送了一大批亂世成名的梟雄 日本歷史
    歷史的發展往往出人意料,譬如中日兩國,甲午年中是勢不兩立的敵國;庚子年後,兩國卻突然成為「朋友」甚至有過一段「蜜月期」,清末新政很大程度上就是日本明治維新的翻版,而日本士官學校接受大批的中國學員即為當時中日友好合作的一個典型例證。日本士官學校創立於1874年,可以說是當年明治維新的產物。日本陸軍中,無論將軍還是少尉,各級軍官幾乎都在這裡學習過。
  • 法國歷史最著名的冤案
    這個案件就是法國歷史上著名的德雷福斯案。事情發生在1894年的9月,情報處副處長亨利誣陷德雷福斯向德國武官出賣軍事機密,以間諜罪加以逮捕。1894年12月22日軍事法庭在證據不足情況下判處他在法屬蓋亞那附近的魔鬼島終身監禁。
  • 《烽火芳菲》烽火見英雄,亂世有芳菲
    二戰期間,美國空軍的杜立特中隊從大黃蜂號航母上起飛,轟炸了日本東京。這就是著名的「杜立特空襲」,這次空襲直接引發了中途島海戰。
  • 盤點歷史上著名的6次貨幣戰爭
    貨幣本質上是一種所有者與市場關於交換權的契約,根本上是所有者相互之間的約定;戰爭是一種集體、集團等互相使用暴力、攻擊、殺戮等行為,使敵對雙方為了達到一定的政治
  • 抗戰時期我國最著名的五大戰將,平分秋色,各頂各的牛掰!
    從1840年開始,中國被列強強行打開了國門,世界強國的名號不復存在。直至百年後的1949年,我國經歷了一百多年的艱苦奮鬥,終於重新站了起來。在那場打了一百多年的戰爭中,對我國影響最深的,莫過於抗日戰爭與解放戰爭。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我國革命戰爭時期最會打仗的五位高級將領。排在第五名的,是山西省五臺縣的徐向前元帥。
  • 生於亂世,百姓如何求存?
    後來,他看見了清朝的皇帝怎樣退位,和接續不斷的內戰;一會兒九城的城門緊閉,槍聲與炮聲日夜不絕;一會兒城門開了,馬路上又飛馳著得勝的軍閥的高車大馬。戰爭沒有嚇倒他,和平使他高興。即使趕上兵荒馬亂,他也自有辦法:最值得說的是他的家裡老存著全家夠吃三個月的糧食與鹹菜。這樣,即使炮彈在空中飛,兵在街上亂跑,他也會關上大門,再用裝滿石頭的破缸頂上,便足以消災避難。
  • 中國歷史上稱得上「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上馬定乾坤」的人有誰?
    眾所周知,我們中國是一個有著5千多年傳承的歷史大國,而在這段漫長的歲月裡,華夏大地上崛起了80多個封建王朝,先後統治了我國長達2000多年。
  • 世界上最著名的6架管風琴
    ,從公元前3世紀起源至今,管風琴的發展跨越了兩千多年的歷史,而這也可以說是整個西方音樂發展的進程。下面為大家介紹世界上最著名的6架管風琴。今天,它幾乎完全符合Cavaille-Coll的意圖,被認為是法國19世紀晚期「交響樂」時期最美麗的作品之一。它由兩排巨大的音管組合從下到上依次排開,可發出巨大的聲音。
  • 中國歷史上10大戰神,韓信第4,白起第3,其中有4個終生不曾一敗
    華夏文明上下五千年的歷史,從三皇五帝到唐宋元明清。朝代更迭,依靠的就是戰爭的優勝劣汰。成王敗寇,亂世梟雄,這裡我們就整理下中國歷史上的十大戰神。
  • 美國評選世界五大元帥,這些戰功赫赫的將軍結局如何?
    所謂時勢造英雄,亂世出豪傑,縱觀世界幾千年,近代兩次世界大戰可謂規模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