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宮一號已然墜落,東方紅一號衛星48年後卻仍在飛行

2021-02-25 講武堂

聲明:除《踢館》外,講武堂所刊登文章均為授權轉載,目的是提供多樣化看問題的視角,不代表堂主完全認同文章觀點


據報導,4月2日8時15分左右,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已再入大氣層,再入落區位於南太平洋中部區域,絕大部分器件在再入大氣層過程中燒蝕銷毀。由於此次是非受控再入,所以天宮一號的最後航程受到了全球各國的關注。

在天宮一號墜落的同時,有航天愛好者放出了一副在軌太空飛行器的軌道圖,其中1970年發射升空的中國第一顆衛星東方紅一號赫然在軌!而天宮一號還和東方紅一號擦肩而過!

圖片:中國第一枚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

圖片:網友放出的一張軌道圖。

圖片:與天宮一號擦肩而過的東方紅一號衛星在軌位置。

為什麼近年發射的天宮一號飛行器已經墜落,而48年前發射的東方紅一號衛星仍然在預定軌道上運行,還有不少航天愛好者拍攝到了東方紅一號衛星划過天際的照片!

1970年4月24日21時35分,中國第1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在長徵一號運載火箭從甘肅酒泉衛星發射場發射,21時48分進入預定軌道。這使中國成為世界上繼蘇聯、美國、法國和日本之後第五個完全依靠自己力量成功發射人造衛星的國家。

東方紅一號採用化學電池,所以在太空工作了20天後,於同年5月14日停止發射信號,也與地面失去聯繫。但是,東方紅一號衛星並沒有因為停止工作而墜落燒毀,而是繼續在預定軌道上飛行。

這是由於當年在設計時,將東方紅一號衛星的近地點高度設計地比較高。

一個太空飛行器會不會墜毀,關鍵是看它的近地點高度,而大氣層是太空飛行器軌道降低並重返大氣層燒毀最關鍵的因素,因為大氣的阻力會使失去動力的太空飛行器越來越慢,最終降低高度以致被地球的大氣和引力束縛,最終墜毀。我們的天宮一號就是這個情況。

圖片:進入大氣層燒毀的天宮一號想像圖。

所以只要近地點在大氣層以上就相對比較安全了。一般來說,超過500千米後,大氣對太空飛行器的影響就幾乎微乎其微了!在這個軌道上飛行的太空飛行器就擁有非常長的軌道壽命。

比如我們發射到35786千米上的地球靜止衛星,還有我們的北鬥導航衛星,發射高度也達到20000千米,這個軌道高度幾乎是能夠「壽與天齊」了,地球不毀滅,不被太空垃圾撞擊,這些衛星是不會掉下來的。

圖片:北鬥導航衛星屬於那種永遠不會掉下來的太空飛行器。

東方紅一號就是這樣的典型。1970年發射上天后,近地點為429千米,遠地點是2036千米。到了2009年,東方紅一號還運行在近地點430千米、遠地點2057千米的軌道上。到了2018年2月24日,東方紅一號軌道近地點為435千米,遠地點為2041千米。

我們會發現,48年後,東方紅一號的橢圓軌道居然越來越大了!也就是說我們不用擔心東方紅一號會重返大氣層墜毀,而要擔心在無數年後,東方紅一號將徹底脫離地球的引力束縛,成為真正走向星辰大海的中國人造天體!

圖片:東方紅一號衛星組裝。

東方紅一號對於中國航天,甚至對於中華民族來說,意義是非凡的!開啟了中國人徵服宇宙的道路!

48年過去了,曾經參與東方紅一號研製的科學家、工程師們也從青絲變為華發。曾擔任東方紅一號衛星總體組副組長的潘厚任感慨:「我們的衛星還在天上轉,但我們之中的很多人已經走了」。

由於當年為了能夠更好地在地面上觀測東方紅一號衛星,這顆衛星表皮採用了閃亮的鋁色,在夜空中辨識度很高,經常有航天愛好者用天文望遠鏡或普通長焦鏡頭拍攝到東方紅一號划過天際的照片。

圖片:東方紅一號。

圖片:北京天文館朱進館長用延遲相機拍攝的東方紅一號在空中的軌跡。

今天大家全民關注天宮一號的重返墜落,而再過二十幾天就是4月24日了,我們將迎來東方紅一號衛星的48周歲生日!讓我們為東方紅一號喝彩,這位中國航天的首席太空人將在天宇之上始終注視著我們,看著中國航天的一個個進步!

我們的徵途是星辰大海!

歡迎搜索ID:qqmiljwt
或長按以下二維碼關注
騰訊軍事講武堂

相關焦點

  • 天宮一號墜落,東方紅一號衛星48年後卻仍在軌安全飛行
    由於此次是非受控再入,所以天宮一號的最後航程受到了全球各國的關注。在天宮一號墜落的同時,有航天愛好者放出了一副在軌太空飛行器的軌道圖,其中1970年發射升空的中國第一顆衛星東方紅一號赫然在軌!而天宮一號還和東方紅一號擦肩而過!圖片:中國第一枚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
  • 天宮一號墜落!歡迎回家!
    天宮一號是中國首個空間目標對接飛行器,主要目的是檢驗軌道交會對接和太空人在太空較長時間駐留的技術驗證,為計劃中在2022年前後建成中國的首個正式空間站奠定基礎。2011年9月29日,「天宮一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飛行器全長10.4米,最大直徑3.35米,重8.5噸,由實驗艙和資源艙構成,設計壽命兩年。在預定壽命完成後,為進一步檢驗飛船長期在軌運行與測控能力,天宮一號繼續超期服役,一直到2016年3月16日,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正式終止數據服務,全面完成了其歷史使命。
  • 剛剛,天宮一號墜落了,而中國空間站即將騰飛
    相比較於此前 15——20 噸的禮炮系列空間站、美國 77 噸的天空實驗室以及 140 噸的和平號空間站,這次墜落的天宮一號重量約 8.5 噸,稱不上什麼「龐然大物」,所以就更不會對人類造成什麼危害或影響了。
  • 外媒渲染天宮一號將「失控墜落」遭權威機構反嗆:想太多
    近日,各國媒體都開始進入「倒計時」,緊盯天宮一號預測落點,部分境外媒體甚至渲染天宮一號的「謝幕」風險,妄稱「中國已對天宮一號失去控制」。美國廣播公司(ABC)在其網站煞有介事地刊文稱:「2016年,在發射升空5年後,中國航天機構失去了對天宮一號的控制。目前,天宮一號正在垂直砸向地球,澳大利亞處於危險區域。」
  • 「天宮」墜落?牛頓說怪不得中國
    政知道(微信ID:upolitics)起初看到這則新聞同樣心裡一驚,天宮一號好好的怎麼「墜毀」了?更有甚者,幾天前一些外國媒體甚至憂心忡忡地預警讀者:「中國飛行器失控墜向地球,多地危險。」別怕,天宮一號沒壞,它出色地完成了任務甚至還超齡服役了2年。至於為什麼要墜落燒蝕,如果牛頓再世,他一定會說這都是萬有引力惹的禍。
  • 天宮一號又要「失控墜落」?臺媒吃剩的冷飯日媒撿起來嚼...
    據報導,天宮一號是中國首個目標飛行器,於2011年9月發射升空,全長10.4米,最大直徑3.35米,重量為8.5噸。日媒報導稱,在完成在軌實驗後,有外國科學家認為,它處於「無法控制的狀態」,並在地球引力作用下緩緩下降。報導還宣稱,中國政府也證實了這一猜測。
  • 天宮一號 歡迎你回家!
    不過,隨著飛船高度越來越低,專業機構對於天宮一號的隕落時間估算誤差也正不斷縮小,目前,專家們給出的比較達成一致的意見是在4月1日上午,至於墜落的地點仍然存在分歧,其中北美防空司令部給出的預測是在我國境內的河南與安徽交界區域,但這其中還存在不確定性。 天宮一號墜落會砸到人嗎?
  • 天宮一號墜落前,外媒高潮了好多天,最後普遍有點尷尬...
    很多人應該都知道了一個消息,我國自主研發的一個目標飛行器天宮一號在持續服役了兩年半,完成了各項在軌試驗後,2016年3月21日終止了和地球的數據連接,在之後的接近兩年時間裡,天宮一號一直孤單地在無聲的太空中徘徊,天宮一號做為我國首個目標飛行器和空間實驗室,對我們的航空航天事業有著重大意義。
  • 剛剛,「天宮一號」墜毀!炸在了外國媒體臉上!
    我們的天宮一號今天圓滿謝幕他在太空工作了2378天後超長服役了4年後墜入大氣層在與大氣層的摩擦中化成了流星雨最終墜毀在了太平洋裡說實話,其實本來太空飛行器服役結束於是退役或者是被計劃墜毀是很普通的事情因為人類往天上發了那麼多衛星這些衛星老了舊了總歸是要墜毀的這都屬於常規操作但是,天宮一號有什麼不尋常呢?
  • 中國天宮一號墜落地球,地點是....
    2011年9月29日,北京飛控中心工作人員在做準備工作。天宮一號發射在即,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各項工作準備就緒。新華社記者李剛 攝2011年11月1日神舟八號從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起程踏上與天宮一號的「赴約之旅」留下了浪漫的「太空之吻」
  • 「天宮一號」失控,會撞地球,引發災難,項目失敗?無稽之談!
    報導稱,衛星追蹤者、業餘觀星愛好者Thomas Dorman用望遠鏡、攝像機等設備追蹤天宮一號的活動,推測中國可能已失去對天宮一號的有效控制,所以,天宮一號「會成為向地球撞擊的一團金屬火球」。英國《獨立報》等媒體聲稱,天宮一號在「自由落體」時,會像其它失控衛星一樣在地球大氣層中燒毀,因此,墜落地面的只是熔化的鐵塊,不會對地面產生嚴重撞擊。
  • 「天宮一號」失控撞地球?會砸到我嗎?答案來了
    他表示,中國一直在監控天宮一號,預計在今年上半年讓它墜落。其墜入大氣層後就會燒毀,剩餘殘骸將落入指定海域,不會危害地面。天宮一號運行狀態仍在定期更新天宮一號是中國首個目標飛行器,於2011年9月29日發射升空,曾先後與神舟八號、九號、十號飛船交會對接。2016年3月16日,天宮一號全面完成使命,正式終止數據服務。
  • 中國天宮一號墜落地球,地點是...
    2011年9月29日,北京飛控中心工作人員在做準備工作。天宮一號發射在即,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各項工作準備就緒。新華社記者李剛 攝2011年11月1日神舟八號從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起程踏上與天宮一號的「赴約之旅」留下了浪漫的「太空之吻」
  • 天宮一號墜落僅剩60小時,NASA:若殘骸擊中人類,中國須賠償並負責
    不過,並非整個船體都會在大氣中化為灰燼。例如,2003年美國哥倫比亞號太空梭在升空爆炸之後,研究人員成功找回了一臺正在運行的飛行計算機,最終解釋了這起致命航天事件的起因。太空飛行器墜落的真正原因是大氣阻力,而若要準確預測天宮一號的墜落歷程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太陽。太陽釋放出的太陽風暴、X射線與紫外線的爆發會加熱地球外層大氣,受到膨脹空氣的影響天宮一號軌道衰減的速度也會發生改變。美國科學家Ailor表示,綜合對近期太陽活動與天宮一號飛行速度、方向以及高度進行考慮,有助於更精確地估算失控飛船的落地時間。
  • 別了,天宮一號!
    2011年9月29日,北京飛控中心工作人員在做準備工作。天宮一號發射在即,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各項工作準備就緒。新華社記者李剛 攝回顧天宮一號旅程的往昔,2011年11月1日神舟八號從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起程踏上與天宮一號的「赴約之旅」留下了浪漫的「太空之吻」
  • 「天宮一號」將墜落地球,西方稱會撞到人,美專家:要相信科學
    如果置之不理,任由其變成太空垃圾,萬一哪天偏離運行軌道,撞向自家衛星或地球表面,帶來的損失將是不可估量的。不僅會造成了宇宙空間的汙染,影響各國的航天事業,而且還可能給人類帶來巨大的災難。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官方網站3月26日消息稱,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已經完成了歷史使命,進入軌道衰減期,目前正在高度接近216公裡的近地面軌道平穩飛行,整體結構依然完整,最近將進入大氣層自行銷毀,預計再次進入大氣層的時間是3月31日至4月4日之間。
  • 瞭望智庫丨「天宮一號」失控,會撞地球,引發災難,項目失敗?無稽之談!
    經北京航天飛控中心和專業機構分析,預計天宮一號再入大氣層的時間在2018年3月31日至4月4日之間。早在之前,外媒就針對天宮一號進行了相關報導,稱「天宮一號已經失去控制」,將在未來數月內重返大氣層並墜落。有專家還就此猜測,此次墜落將產生大量碎片,有些可能重達100公斤。
  • 天宮一號,歡迎回家!
    2011年9月29日,北京飛控中心工作人員在做準備工作。天宮一號發射在即,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各項工作準備就緒。新華社記者李剛 攝2011年11月1日神舟八號從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起程踏上與天宮一號的「赴約之旅」留下了浪漫的「太空之吻」
  • 外媒瘋傳「天宮一號」即將失控墜地,嚇得小編都不敢出門了
    朱樅鵬日前對記者表示,我國一直在監控天宮一號,預計在今年上半年讓它墜落。其墜入大氣層後就會燒毀,剩餘殘骸將落入指定海域,不會危害地面。最近一期公告顯示,2017年12月17日至24日,天宮一號運行在平均高度約286.5公裡的軌道上(近地點高度約272.6公裡、遠地點高度約300.4公裡、傾角約42.85度),姿態穩定,形態未發生異常。天宮一號是我國首個目標飛行器,於2011年9月29日發射升空,曾先後與神舟八號、九號、十號飛船交會對接。2016年3月16日,天宮一號全面完成使命,正式終止數據服務。
  • 我國「天宮一號將失控撞地球?不,是受控!!
    中國航天專家向《環球時報》記者介紹,天宮一號失控是西方媒體的謠傳,它將受控墜落在南太平洋指定海域。美媒的報導內容與前幾次如出一轍,甚至直接把去年10月的舊聞「復讀」一遍。例如強調,8.5噸重的天宮一號正加速下降,預計將於2018年墜入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