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宮一號墜落僅剩60小時,NASA:若殘骸擊中人類,中國須賠償並負責

2021-02-08 環球科學大觀

據美國加州非營利性航天研究公司Aerospace Corp最新數據顯示,目前天宮一號的軌道高度已從設計的370km下降到了約180km,若不出意外將在60小時後落至大氣層內。

 航空航天公司(Aerospace Corp) 剛剛發布了對天宮一號回落大氣層的最新預測:天宮一號預計將在4月1日美國東部時間凌晨3點15分(北京時間15:15)再次進入地球大氣層,這一過程耗時20個小時左右。這意味著在80小時後天宮一號的殘骸就會接觸地表。

▲德國弗勞恩霍夫高頻物理和雷達技術研究所(Fraunhofer FHR)團隊使用跟蹤成像雷達(TIRA)系統捕獲到的天宮一號雷達圖像

天宮一號總重約8500kg,身長10.4m,體寬3.35m,容積約為國際空間站(ISS)的1/60,大約和一輛公交車的體積相差無幾。當天宮一號軌道衰減至大氣層後,將以超過24000km/h的速度在厚重的空氣中來回翻滾,火焰軌跡綿延1500km,產生的極端熱量和壓力將會一層層破壞船體。

不過,並非整個船體都會在大氣中化為灰燼。得益於天宮一號洋蔥狀的保護層,船體外層會在與大氣高速摩擦時吸收大部分能量,所以內部核心結構並不會被加熱、損壞。美國專門研究太空飛行器大氣折返過程的科學家Bill Ailor猜測最終天宮一號機體會殘留一些齒輪和其他硬體設施完好無損地墜地。

例如,2003年美國哥倫比亞號太空梭在升空爆炸之後,研究人員成功找回了一臺正在運行的飛行計算機,最終解釋了這起致命航天事件的起因。

太空飛行器墜落的真正原因是大氣阻力,而若要準確預測天宮一號的墜落歷程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太陽。太陽釋放出的太陽風暴、X射線與紫外線的爆發會加熱地球外層大氣,受到膨脹空氣的影響天宮一號軌道衰減的速度也會發生改變。美國科學家Ailor表示,綜合對近期太陽活動與天宮一號飛行速度、方向以及高度進行考慮,有助於更精確地估算失控飛船的落地時間。

天宮一號殘骸落地後最有可能墜落在佔地表面積71%的海洋之中,但也不能排除一些碎片落在陸地的可能性。根據其飛行的橢圓形軌道,最終落在黃色區域的可能性最大,包括美國、澳大利亞、歐洲中部與中國北方等地。不過,這些碎片對人類造成傷害的可能性微乎其微,Aerospace Corp稱這個概率是彩票中頭等大獎概率的1/100萬。

自太空時代開始以來,僅有一名在俄克拉荷馬州的女性被太空碎片的顆粒物擦傷肩膀(迄今唯一一例)。據美國著名科技媒體Business Insider報導,NASA代表表示天宮一號墜落物對人類造成傷害並非完全不可能,如果一塊鈦金屬、一臺計算機或一塊艙體碎片砸落在人類房屋或直接傷害到人體時,根據國際空間法就必須對受害者進行賠償,這是中國的責任。

▲歐洲ATV太空飛行器在重新進入地球大氣層時分裂並燃燒

天宮一號曾與神舟八號、神舟九號和神舟十號等飛船進行了六次空天對接實驗,並完成了所有預期指定的任務,為中國的載人航天探索做出了巨大貢獻。2016年3月16日天宮一號正式終止了數據服務,全面完成被賦予的歷史使命。

文/朱張航宇

相關焦點

  • 剛剛,天宮一號墜落了,而中國空間站即將騰飛
    相比較於此前 15——20 噸的禮炮系列空間站、美國 77 噸的天空實驗室以及 140 噸的和平號空間站,這次墜落的天宮一號重量約 8.5 噸,稱不上什麼「龐然大物」,所以就更不會對人類造成什麼危害或影響了。
  • 天宮一號 歡迎你回家!
    不過,隨著飛船高度越來越低,專業機構對於天宮一號的隕落時間估算誤差也正不斷縮小,目前,專家們給出的比較達成一致的意見是在4月1日上午,至於墜落的地點仍然存在分歧,其中北美防空司令部給出的預測是在我國境內的河南與安徽交界區域,但這其中還存在不確定性。 天宮一號墜落會砸到人嗎?
  • 天宮一號墜落前,外媒高潮了好多天,最後普遍有點尷尬...
    直到最近,天宮一號重新返回了大氣層中,根據我國載人航天工程官方網站發布的有關監測預報信息,天宮一號最終預測墜落的範圍約落在北緯42.8°至南緯42.8°之間,由於天宮一號在進入大氣後便開始高速降落,並會邊衝刺降落邊燃燒,所以人員遭碎片擊中機率,基本是彩票中獎機率的一百萬分之一。
  • 天宮一號:終眠於人類起源之地?
    人類與太空對話的歷史上不乏這樣攫掣人心的時刻,它們是一代又一代人類社會的共同記憶——這一次,主角是中國的「天宮一號」空間站。它又會落到哪裡呢?截至發稿,天宮一號的近地點已經下降到150公裡以下,各家機構均預測它最終將於北京時間4月2日上午前後重入大氣層,但即使只剩半天不到,各家給出的再入時刻(從而地點)預報仍有很大的差異:截取自SatFlare網站目前宣稱誤差範圍最小的一則預報由 Joseph Remis 給出,誤差範圍只有正負2小時——「只
  • 天宮一號又要「失控墜落」?臺媒吃剩的冷飯日媒撿起來嚼...
    天宮一號又要「失控墜落」?臺媒吃剩的冷飯日媒撿起來嚼... 據日本Gigazine網站19日報導,最新預測稱,已完成任務使命的中國目標飛行器天宮一號或將於明年1月前後一個月墜入大氣層。報導還用所謂的「中國對天宮一號已『無法控制』」「最終落點仍然『無法預測』」等說法來渲染風險。
  • 外媒渲染天宮一號將「失控墜落」遭權威機構反嗆:想太多
    近日,各國媒體都開始進入「倒計時」,緊盯天宮一號預測落點,部分境外媒體甚至渲染天宮一號的「謝幕」風險,妄稱「中國已對天宮一號失去控制」。美國廣播公司(ABC)在其網站煞有介事地刊文稱:「2016年,在發射升空5年後,中國航天機構失去了對天宮一號的控制。目前,天宮一號正在垂直砸向地球,澳大利亞處於危險區域。」
  • 天宮一號墜落!歡迎回家!
    天宮一號是中國首個空間目標對接飛行器,主要目的是檢驗軌道交會對接和太空人在太空較長時間駐留的技術驗證,為計劃中在2022年前後建成中國的首個正式空間站奠定基礎。2011年9月29日,「天宮一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飛行器全長10.4米,最大直徑3.35米,重8.5噸,由實驗艙和資源艙構成,設計壽命兩年。在預定壽命完成後,為進一步檢驗飛船長期在軌運行與測控能力,天宮一號繼續超期服役,一直到2016年3月16日,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正式終止數據服務,全面完成了其歷史使命。
  • 我國「天宮一號將失控撞地球?不,是受控!!
    中國航天專家向《環球時報》記者介紹,天宮一號失控是西方媒體的謠傳,它將受控墜落在南太平洋指定海域。美媒的報導內容與前幾次如出一轍,甚至直接把去年10月的舊聞「復讀」一遍。例如強調,8.5噸重的天宮一號正加速下降,預計將於2018年墜入地球。
  • 「天宮一號」失控,會撞地球,引發災難,項目失敗?無稽之談!
    由於天宮一號體積巨大,墜落過程中,未完全燒毀的部分若落在居住區就會引發災難。近日,英國《衛報》網站的一篇文章引發了外界對天宮一號的恐慌——「2016年,在發射升空5年後,中國航天機構就失去了對天宮一號的控制。」 美國航空航天公司預測,天宮一號將在4月的第一周墜落,前後誤差為一周。歐洲航天局認為天宮一號的墜落時間在3月24日至4月19日之間。
  • 瞭望智庫丨「天宮一號」失控,會撞地球,引發災難,項目失敗?無稽之談!
    經北京航天飛控中心和專業機構分析,預計天宮一號再入大氣層的時間在2018年3月31日至4月4日之間。早在之前,外媒就針對天宮一號進行了相關報導,稱「天宮一號已經失去控制」,將在未來數月內重返大氣層並墜落。有專家還就此猜測,此次墜落將產生大量碎片,有些可能重達100公斤。
  • 天宮一號掉哪兒,各國都沒猜準
    歐洲航天局3月31日的預測認為,天宮一號再入時間是美國東部時間4月1日下午7時25分左右(北京時間4月2日晨),再入位置位於北緯43度到南緯43度的「任意地點」,很有可能在西南歐上空。北美防空司令部表示,「天宮一號」預估會於4月1日上午墜落,大概位置為北緯33.8度、東經115.8度,這裡正好是安徽省與河南省的交界處。
  • 【時事關注】天宮一號墜落了 而中國空間站即將騰飛
    1、大型設備的分離解體目前國際公認的大氣層的高度為距離地球表面100 公裡的卡門線,而當墜落的太空飛行器開始降到這一高度時,安裝在太空飛行器外部的太陽電池板、大型天線等設備就會開始被逐漸濃厚的大氣所阻隔撕扯。在強大的阻力和劇烈的氣動摩擦中,上述這些部件會從太空飛行器的主體結構上不斷脫落,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這些部件絕大部分最終都不會降落到地面,它們的結局就是在大氣層中被燒蝕掉。
  • 「天宮一號」失控撞地球?會砸到我嗎?答案來了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空間實驗室系統總設計師朱樅鵬對此予以否認。他表示,中國一直在監控天宮一號,預計在今年上半年讓它墜落。其墜入大氣層後就會燒毀,剩餘殘骸將落入指定海域,不會危害地面。資料圖:在張曉光的協助下,聶海勝順利開啟並進入天宮一號艙門。中新社發 秦憲安 攝實際上,天宮一號失控的說法毫無依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至今仍定期發布其軌道狀態。
  • 天宮一號謝幕過程很圓滿 日本曾發布過充滿惡意的預測 這下臉都腫了
    天宮一號是中國發射到地球軌道上的首個空間飛行器,在結束其全部使命之後
  • 日媒稱中國天宮一號將失控墜落:結果被美國猛批
    隨著中國航空航天技術的不斷提升,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意識到中國在這一領域的重要性,中國航天計劃也吸引了眾多國家的眼光,連歐洲一些國家及俄羅斯都公開表示想要加入中國航天計劃,所以中國在這一領域的影響力是絕對不容小覷的,而中國天宮一號太空實驗艙發射後,距離中國太空站計劃也就越來越近了,然而近日日本卻因此鬧了個冷笑話
  • 「天宮」墜落?牛頓說怪不得中國
    政知道(微信ID:upolitics)起初看到這則新聞同樣心裡一驚,天宮一號好好的怎麼「墜毀」了?更有甚者,幾天前一些外國媒體甚至憂心忡忡地預警讀者:「中國飛行器失控墜向地球,多地危險。」別怕,天宮一號沒壞,它出色地完成了任務甚至還超齡服役了2年。至於為什麼要墜落燒蝕,如果牛頓再世,他一定會說這都是萬有引力惹的禍。
  • 天宮一號已然墜落,東方紅一號衛星48年後卻仍在飛行
    由於此次是非受控再入,所以天宮一號的最後航程受到了全球各國的關注。在天宮一號墜落的同時,有航天愛好者放出了一副在軌太空飛行器的軌道圖,其中1970年發射升空的中國第一顆衛星東方紅一號赫然在軌!而天宮一號還和東方紅一號擦肩而過!圖片:中國第一枚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
  • 天宮一號謝幕臨近,這些關於它的謠言千萬別信
    天宮超期服役2年半,其實這也並不特別。人類發射的太空飛行器中,這種超期服役的案例非常普遍。天宮一號重回大氣層的時間中國一直在定期公布數據,毫無隱瞞。早在2017年5月4日,中國常住聯合國(維也納)代表團的一封照會中,就明確了天宮重回地球的時間窗口。並且從2017年3月開始,中國載人航天網站就開始公布「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軌道狀態每周公告」。
  • 天宮一號墜落,東方紅一號衛星48年後卻仍在軌安全飛行
    由於此次是非受控再入,所以天宮一號的最後航程受到了全球各國的關注。在天宮一號墜落的同時,有航天愛好者放出了一副在軌太空飛行器的軌道圖,其中1970年發射升空的中國第一顆衛星東方紅一號赫然在軌!而天宮一號還和東方紅一號擦肩而過!圖片:中國第一枚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
  • 「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受控離軌
    在地面指揮人員的控制下,「天宮二號」受控脫離運行軌道,高度逐漸降低,隨後進入大氣層。在與大氣層高速摩擦產生的火焰中,「天宮二號」主體燒毀殆盡,少量高熔點殘骸穿越大氣層,落入南太平洋預定的無人安全海域。  若成為太空垃圾對太空與地面造成威脅  朱樅鵬介紹,「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設計在軌壽命兩年,目前在軌飛行已超過100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