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宙斯盾艦時代防空水面艦典範——基德級防空驅逐艦的誕生與發展(27)

2021-02-22 與槍無關

追求全核動力航母特遣艦隊——耗資龐大的核動力艦計劃

建造更多核動力飛彈驅逐領艦的目的,是搭配新購的核動力航母,組成全核動力的航母特遣艦隊。在1966年初,麥克納馬拉一改先前反對核動力航母的態度,同意讓海軍在1967財年新購1艘核動力航母,也就是後來的「尼米茲」號,同時也支持組建2支全核動力的航母特遣艦隊,每支各配備4艘核動力護航艦。

 

要組建2支全核動力的航母特遣艦隊,將需要9艘核動力護航艦,其中8艘編入特遣艦隊,另1艘作為預備,以便任何1艘護航艦大修時,仍有8艘可用。扣除已轉用於艦隊旗艦用途的「長堤」號巡洋艦,美國海軍當時只有2艘現役的核動力水面艦——「班布裡奇」號(USS Bainbridge)與 「特魯克頓」號(USS Truxtun)核動力飛彈驅逐領艦(DLGN),加上2艘剛列入建造計劃的加利福尼亞級,還須新購5艘DLGN,初步規劃先採購4艘——1970與1971財年各採購2艘, 然後接著採購第5艘DLGN。

 

事實上,麥克納馬拉這時候不只同意讓美國海軍採購第2艘核動力航母,而是允許一口氣採購3艘新的核動力航母(也就是尼米茲級前3艘),所以美國海軍預期接下來將會有4艘核動力航母。但麥克納馬拉只核准組建2支全核動力特遣艦隊,提議讓另2支特遣艦隊改用傳統動力護航艦來搭配,如果選擇為4艘核動力航母全都配備核動力護航艦,將需要在現役與已規劃建造的核動力艦艇之外,再增購7艘以上的DLGN。

 

4艘核動力航母的典型操作排程來看,需要的最低限度護航兵力是11至12艘DLGN,考慮到4艘核動力航母大約會有20%時間是同時在線服役(其餘時間至少會有1至2 艘核動力航母處於大修或整訓狀態),這時候總共需要16艘DLGN才能滿足全核動力護航艦需求,也就是說,扣除現役與已列入採購計劃的DLGN外,還需要新造12艘,才能確保隨時有足夠的DLGN可用。

為「尼米茲」號核動力航母護航的兩艘加利福尼亞級核動力飛彈驅逐領艦

不過,麥克納馬拉認為,新造7艘DLGN將需在10年內支出多達16億美元的費用,相對的,9艘傳統動力飛彈驅逐領艦(DLG)的總成本不過11億美元。藉由核動力所帶來的長續航能力,雖然可在後勤方面省下7500萬至8000萬美元費用(前提是改良型D2G核反應堆真能實現預期的壽命延長與操作效率改善效果),但是,為了獲得核動力的續航力是否值得額外支付4億美元的開銷?

 

其他海軍人士則有十分不同的想法,不僅支持採購DLGN,還建議將核動力擴展到未來航母打擊群的更多艦艇上。這些海軍人士認為,傳統動力DLG有限的續航力(5000至8000海裡),是制約航母打擊群效能的重要因素,更進一步,比起航母的核動力化,將DLG核動力化,還能從核動力固有的大航程特性中帶來更大效益。

 

不過從另一方面來看,相對高價、大型的DLGN,並不是核動力護航艦的唯一選擇,較低階的飛彈驅逐艦(DDG)核動力化版本,是同樣具備長續航力特性但更經濟、更適合大量採購。因此在接下來核動力護航艦發展中,驅逐艦等級的核動力艦艇,也被放入了發展視野。

 

這裡需要宕開一筆的是,在1975年6月30日美國海軍重新改定艦艇分級之前,美國海軍的驅逐領艦(DLG)是一種介於巡洋艦與驅逐艦之間的艦型,在1975年以後,這些比驅逐艦更大型、更高階的飛彈驅逐領艦,大部分被改編為飛彈巡洋艦(CG)。例如「班布裡奇」號飛彈驅逐領艦就升格為「班布裡奇」號飛彈巡洋艦。


本系列往期回顧:

前宙斯盾艦時代防空水面艦典範——基德級防空驅逐艦的誕生與發展(卷首語)

前宙斯盾艦時代防空水面艦典範——基德級防空驅逐艦的誕生與發展(1)

前宙斯盾艦時代防空水面艦典範——基德級防空驅逐艦的誕生與發展(2)

前宙斯盾艦時代防空水面艦典範——基德級防空驅逐艦的誕生與發展(3)

前宙斯盾艦時代防空水面艦典範——基德級防空驅逐艦的誕生與發展(4)

前宙斯盾艦時代防空水面艦典範——基德級防空驅逐艦的誕生與發展(5)

前宙斯盾艦時代防空水面艦典範——基德級防空驅逐艦的誕生與發展(6)

前宙斯盾艦時代防空水面艦典範——基德級防空驅逐艦的誕生與發展(7)

前宙斯盾艦時代防空水面艦典範——基德級防空驅逐艦的誕生與發展(8)

前宙斯盾艦時代防空水面艦典範——基德級防空驅逐艦的誕生與發展(9)

前宙斯盾艦時代防空水面艦典範——基德級防空驅逐艦的誕生與發展(10)

前宙斯盾艦時代防空水面艦典範——基德級防空驅逐艦的誕生與發展(11)

前宙斯盾艦時代防空水面艦典範——基德級防空驅逐艦的誕生與發展(12)

前宙斯盾艦時代防空水面艦典範——基德級防空驅逐艦的誕生與發展(13)

前宙斯盾艦時代防空水面艦典範——基德級防空驅逐艦的誕生與發展(14)

前宙斯盾艦時代防空水面艦典範——基德級防空驅逐艦的誕生與發展(15)

前宙斯盾艦時代防空水面艦典範——基德級防空驅逐艦的誕生與發展(16)

前宙斯盾艦時代防空水面艦典範——基德級防空驅逐艦的誕生與發展(17)

前宙斯盾艦時代防空水面艦典範——基德級防空驅逐艦的誕生與發展(18)

前宙斯盾艦時代防空水面艦典範——基德級防空驅逐艦的誕生與發展(19)

前宙斯盾艦時代防空水面艦典範——基德級防空驅逐艦的誕生與發展(20)

前宙斯盾艦時代防空水面艦典範——基德級防空驅逐艦的誕生與發展(21)

前宙斯盾艦時代防空水面艦典範——基德級防空驅逐艦的誕生與發展(22)

前宙斯盾艦時代防空水面艦典範——基德級防空驅逐艦的誕生與發展(23)

前宙斯盾艦時代防空水面艦典範——基德級防空驅逐艦的誕生與發展(24)

前宙斯盾艦時代防空水面艦典範——基德級防空驅逐艦的誕生與發展(25)

前宙斯盾艦時代防空水面艦典範——基德級防空驅逐艦的誕生與發展(26)

相關焦點

  • 前宙斯盾艦時代防空水面艦典範——基德級防空驅逐艦的誕生與發展(35)
    前宙斯盾艦時代防空水面艦典範——基德級防空驅逐艦的誕生與發展(2)前宙斯盾艦時代防空水面艦典範——基德級防空驅逐艦的誕生與發展(3)前宙斯盾艦時代防空水面艦典範——基德級防空驅逐艦的誕生與發展(4)前宙斯盾艦時代防空水面艦典範——基德級防空驅逐艦的誕生與發展
  • 前宙斯盾艦時代防空水面艦典範——基德級防空驅逐艦的誕生與發展(33)
    前宙斯盾艦時代防空水面艦典範——基德級防空驅逐艦的誕生與發展(2)前宙斯盾艦時代防空水面艦典範——基德級防空驅逐艦的誕生與發展(3)前宙斯盾艦時代防空水面艦典範——基德級防空驅逐艦的誕生與發展(4)前宙斯盾艦時代防空水面艦典範——基德級防空驅逐艦的誕生與發展
  • 前宙斯盾艦時代防空水面艦典範——基德級防空驅逐艦的誕生與發展(34)
    前宙斯盾艦時代防空水面艦典範——基德級防空驅逐艦的誕生與發展(2)前宙斯盾艦時代防空水面艦典範——基德級防空驅逐艦的誕生與發展(3)前宙斯盾艦時代防空水面艦典範——基德級防空驅逐艦的誕生與發展(4)前宙斯盾艦時代防空水面艦典範——基德級防空驅逐艦的誕生與發展
  • 前宙斯盾艦時代防空水面艦典範——基德級防空驅逐艦的誕生與發展(31)
    >前宙斯盾艦時代防空水面艦典範——基德級防空驅逐艦的誕生與發展(6)前宙斯盾艦時代防空水面艦典範——基德級防空驅逐艦的誕生與發展(7)前宙斯盾艦時代防空水面艦典範——基德級防空驅逐艦的誕生與發展(8)前宙斯盾艦時代防空水面艦典範——基德級防空驅逐艦的誕生與發展
  • 前宙斯盾艦時代防空水面艦典範——基德級防空驅逐艦的誕生與發展(25)
    前宙斯盾艦時代防空水面艦典範——基德級防空驅逐艦的誕生與發展(2)前宙斯盾艦時代防空水面艦典範——基德級防空驅逐艦的誕生與發展(3)前宙斯盾艦時代防空水面艦典範——基德級防空驅逐艦的誕生與發展(4)前宙斯盾艦時代防空水面艦典範——基德級防空驅逐艦的誕生與發展
  • 基德級驅逐艦:昔日土豪的海軍遺腹子 今日臺灣的艦隊中堅
    其設計完全以當時最新的斯普魯恩斯級驅逐艦為藍本。雖然後者的原始定位在於大洋反潛,卻因首次大規模使用模塊化技術而適於進行各種升級改裝。日後首先裝備宙斯盾系統的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就是以斯普魯恩斯為模板的超級魔改。相比之下,僅僅是加強區域防空能力的基德級,就顯得不過是小打小鬧而已。
  • 世界第一型宙斯盾艦,尼米茲級忠誠僚艦,老當益壯的提康德羅加級
    ,同時具備多目標處理能力,並能有效應付來自空中、水面與水下的威脅,這便是後來的宙斯盾系統。於是,美國海軍提出一個高低搭配方案,在成熟的斯普魯恩斯級驅逐艦艦體基礎上改裝一型宙斯盾戰艦,計劃名為DDG-47,就此誕生了後來的提康德羅加級。
  • 平成妖刀:日本新型27DD宙斯盾驅逐艦戰力初探
    其中,被稱為「平成27年度護衛艦(27DD)」的新型宙斯盾驅逐艦一經推出就吸引了亞太各國的目光。該型艦為「愛宕」級飛彈驅逐艦升級版,計劃建造2艘,預計於2020年和2021年服役,以代替「旗風」級防空驅逐艦,使海上自衛隊宙斯盾艦數量達到8艘,實現防空艦全面宙斯盾化,進一步完善海自防空作戰核心圈,也將作為美日合作發展的海基高層彈道飛彈防禦系統的又一反導平臺。
  • 臺軍最大戰艦號稱最強防空艦 實則趴窩不如小艇好用
    「基隆」號是美國建造的基德級的一艘,1970年代中期,應伊朗要求,美國在斯普魯恩斯級反潛飛彈驅逐艦的艦艇上,加裝了加利福尼亞級核動力巡洋艦的防空系統,打造了4艘基德級防空飛彈驅逐艦。這種軍艦一面世,就以最強防空驅逐艦自詡。  當然,在上世紀70年代末,美國的驅逐艦主要執行的是反潛作戰,而防空作戰是交給巡洋艦來完成的。因此,這種安裝有全套巡洋艦級別防空飛彈的驅逐艦當然就是最強防空驅逐艦了!
  • 韓國海軍防空能力最強的軍艦一「世宗大王」號宙斯盾驅逐艦
    「世宗大王」號宙斯盾驅逐艦是韓國自行研製的第三代KDX驅逐艦的首艦。
  • 戰列艦、驅逐艦、巡洋艦等等有什麼不同?
    這本書奠定了綠水學派的基礎,其理論立足於新式武器的出現,尤其是魚雷和水雷的誕生,他們提出:戰列艦統治海洋的時代已經過去了,魚雷艇和潛艇(關於潛艇,這是他們的預言)這樣造價低廉的以魚雷為主要兵器的艦艇可以輕鬆消滅巨大而笨拙的鐵甲艦,火炮、裝甲和造價再也無法代表戰鬥力,英國人信奉的封鎖戰略將因此難以為繼,敵人的海上交通線也因此變得脆弱和易受攻擊。
  • 現代級升級完成重回現役,魔改航母殺手比不過40年前的基德級?
    但不可否認的是,基德級驅逐艦幾乎是宙斯盾驅逐艦誕生以前技術全球技術水平最高的驅逐艦,在對空對潛等作戰能力上都遠超還在使用蒸汽輪機且在反潛能力上被刻意減配的現代級。基德級驅逐艦在設計上是作為斯普魯恩斯級驅逐艦的升級版發展的,在反潛能力沒有減弱的同時,由於MK26雙聯發射架的上艦,防空能力得到了大幅升級,雖然其對空作戰能力相比宙斯盾驅逐艦有較大差距,但其在使用間斷照射制導體制的標準2MR防空飛彈和全套雷達設備的加持下
  • 90艘盾艦的碾壓:"伯克"級驅逐艦的現狀與發展
    作為美國海軍當家花旦,「伯克」級驅逐艦已經服役62艘,然而為了應對中國的「下餃子」,當前的建造計劃已經接近90艘!讓我們來看看這個「驅逐艦之王」的現狀吧。一、總共89艘的下餃子!在最初建造62艘計劃完成以後。
  • 臺灣最強戰艦:基隆級飛彈驅逐艦(上)
    今天要講的就是對岸最強水面艦艇—「基隆」級飛彈驅逐艦!        今年年初,人民海軍的055級飛彈驅逐艦成功服役,成為了中國目前噸位最大、世界噸位第二大的飛彈驅逐艦(噸位第一大的是美國"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排水量14000噸),055級同時也是當今中國乃至全世界最尖端的驅逐艦。
  • 日本萬噸「宙斯盾」艦不簡單,「八八艦隊」走向巔峰
    在二戰戰敗前,舊日本海軍一共建造了五級18艘重巡洋艦,其中5艘的艦名已經被用在"羽黑"號之前的宙斯盾驅逐艦上,而此次"羽黑"號則取名自合計4艘的"妙高"級重巡的三號艦"羽黑"號。早在上世紀80年代後半期美軍的"伯克"級宙斯盾驅逐艦還在規劃建造階段,由於對剛剛服役的"旗風"級驅逐艦的防空能力倍感失望,日本海自就早早盯上這種具有劃時代意義的超級驅逐艦,並於1988年正式決定以"伯克"FlightⅠ型為藍本,建造自己的宙斯盾驅逐艦,而這就是最早的四艘"金剛"級宙斯盾驅逐艦。
  • 阿利·伯克級驅逐艦詳解
    SPG-62照射雷達概觀艦種宙斯盾驅逐艦艦名出處阿利·伯克擁有國美國前型基德級次型朱姆沃爾特級單艘造價18.4伯克級堪稱美國海軍從冷戰時代以來第一種認真考慮艦體被動防護措施的水面艦艇。在核子戰爭與飛彈化的時代,原本世界各國逐漸放棄看似笨重的艦體被動防護措施,認為利用防空系統與電子戰裝置攔截或幹擾 來襲武器才是治本之道;不過在伯克級的設計中,再度將艦艇被動防護措施納入重要課題。
  • 【裝備發展】海軍未來大型水面艦設計工作將參考DDG-51,DDG-1000
    未來水面艦包括一個家族系列,其中包括類似於驅逐艦的大型艦、類似於近海戰鬥艦和未來護衛艦的小型作戰艦、大型無人水面艇、中型無人水面艇,及能實現各平臺聯通的綜合作戰系統。在2017年底開始的一系列準備工作後,美國海軍領導近期籤署了該家族系列平臺的初始能力文件,確定需要何種整體水面力量,四種平臺將分別在整體水面力量中發揮何種作用。
  • 二戰日本唯一專用防空艦:詳解秋月級驅逐艦
    海軍航空兵的時代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一種全新的海上武器終結了大艦巨炮的歷史,這種武器就是航母。
  • 強軍 | 中國驅逐艦怎樣從依賴進口發展到世界領先?
    下面和大家回顧一下中國驅逐艦六十多年艱難與輝煌的發展歷程。驅逐艦的誕生與發展▼驅逐艦誕生於19世紀末,當時魚雷快艇的出現對主力艦的威脅很大,就製造了航速快、火力猛的驅逐艦來驅逐之,經過一戰、二戰的鍛鍊,驅逐艦逐步發展成為多面手。艦隊警戒、魚雷攻擊、反潛、防空、對岸火力支援、布雷、護航、運輸兵力,驅逐艦都能夠勝任,是能力最全面的水面作戰艦隻。
  • 戰列艦、護衛艦、驅逐艦、巡洋艦的區別在哪裡
    近現代以後,護衛艦和驅逐艦由於可以接受現代化艦艦飛彈的改裝而繼續服役,但是巡洋艦、戰列艦因為無法適應時代的發展,已經被各國海軍所淘汰,但是作為曾經馳騁海上的巡洋艦和戰列艦,作為軍迷來說有必要懷念一下它們。下面小編就來比較一下戰列艦、護衛艦、驅逐艦、巡洋艦的區別在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