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08年底開始,索馬利亞海岸的地平線上,能看到一面紅底金星的旗幟,這是中國向亞丁灣派出的海軍護航編隊(兩艘驅逐艦和一艘補給艦)。
新華社說:這是中國海軍自15世紀以來首次被派往海外執行任務。
當然中國人並不是為了去追憶古昔,這是中國全球利益範圍不斷擴大的必然動作。
同時,還有一面藍底金星旗幟,那是歐盟派出的護航編隊(10艘軍艦+無人偵察機)。
對歐盟來說,意義同樣非凡,這是它們第一次(統一國際行為體),不再是殖民式的炮艦進入。
中國海軍亞丁灣護航不知不覺已經歷時近九年,達到了25個批次,各艦隊輪著去礪劍亞丁灣,比武大練兵。
我們在發送一個重要信息:中國的安全,必須掌握在自己手中。否則,我們付點租金,籤個合同,就可以將中國輪船的安全交給別國。
中國,歐盟,美國或別的國家海軍,它們眾口一辭宣布:來到亞丁灣是為了打擊海盜,保護海域安全。
其實,在非洲之角如何保持軍事均衡,是個重大挑戰。當年,美蘇在這裡也是爭得頭破血流(當然是流小國的血)。
亞丁灣的重要性
它鄰近馬六甲海峽和荷姆茲海峽,是國際貿易線,能源線的重要水域,全球原油30%,商品12%要經過這裡。對中國經濟利益重要性不言而喻。
這樣一個戰略交通樞紐,如果沒有中國海軍力量存在,今後如何面對潛在的戰略風險?但我們又總是說要和平崛起,這手腳就不好伸展。
索馬利亞海盜出現了,它們不但搶商船,還搶聯合國糧船。把中國給急的,作為一個負責任大國,毅然扛起了重擔。
中國海軍一出現在亞丁灣,美國國家情報委員會主任丹尼斯.布萊爾就機智的指出:「中國的這種行為是由國內多個重點事項共同推動的,是 中國長期以來希望在東亞及全球發揮大國作用的一種抱負。」
黑話翻譯成:別裝了,你早就在策劃陰謀,企圖成為世界的另一極。
西方還認為,中國先是炒作海盜的危害,然後在媒體上提出派遣海軍的主意,以便暗中觀察國際社會反應,接著又讓外交人員在聯合國試探別國反應,最終高調宣布自己的派兵意圖。
這不是陰謀,這是陽謀。打擊海盜,人人有責! 中國海軍的出現合情合理合法。
一,從法律上來說,有聯合國安理會決議在前。
二,經濟上說,中國商船,油輪,人員生命財產安全無保障。
三,政治上,別國艦隊去得比中國更早,而且中國是安理會五常,責任重大。
亞丁灣重要性並不是僅指與非洲貿易,而是中國途經亞丁灣的80%以上貿易跟歐洲有關。
另外,馬六甲海峽情況複雜,中國的石油,天然氣大部分不得不經過亞丁灣,對從非洲大陸直接獲得自然資源的戰略而言,極為重要。
我們不但是非洲之角的合作者,將來必定也是這裡的保護者。
海盜怎麼來的?
索馬利亞海岸線總長3700公裡,但從90年代中期開始,沿海就成了孕育海盜的重要地區。
不用學歷,不用經驗,身高長相不挑,呆傻蔫痴不分,只要會用一把AK47,一副好身板,就可享受高薪禮遇,五險一金。人字拖,工作服單位發放,岸上有宿舍,船上有鋪位。如果會外語溝通,馬上進入管理層。
海盜,這個行當就慢慢在索馬利亞興旺起來,它們的業績也令人嘆服:
2007,劫船41艘。
2008,劫船122艘。
2009,劫船200艘以上。
……
事業蒸蒸日上,總計收益突破10億美元,重合同守信用,高效無汙染。
成績單上值得一提的有:
烏克蘭「芬娜號」輪船,裝有33輛蘇制坦克。
沙特「天狼星號」超級油輪。
美國「馬士基阿拉巴號」
法國「塔尼號」,「大西洋號」遊艇。
中國「德新海」號
……
產生海盜的背景,是這個國家的混亂和困頓。1991年,巴雷(BASSIE)將軍軍政府垮臺後,美國打著聯合國旗號出兵幹涉索馬利亞,最終以失敗告終,1995年美軍在一片混亂中撤出了索馬利亞。
此後,索馬利亞就陷入了內戰,軍閥,部族,匪幫成了秩序的維護者,而伊斯蘭極端勢力也在不斷擴張。這是美軍幹涉世界各地後產生的一個相同的古怪情況。
1998年,極端組織用炸彈襲擊了美國駐肯亞使館。
2005年,伊斯蘭法院聯盟在摩加迪沙建立宗教式政權。
2006年,索馬利亞老對手,衣索比亞果斷出兵打掉了這個政權,同時在國際社會幫助上成立了「過渡聯合政府」。
但這個政府沒有任何管理能力,除了各國給它發紅包之外,經濟上完全停滯,中國給了1500萬美元,美國給了一億多,還有歐盟。
政府如此,人民只能自尋出路,可是他們發現,沒有了政府,連捕漁也成了難事。
歐洲漁船幾百艘幾百艘的來索馬利亞領海捕漁,聯合國特使烏爾德呼籲歐洲要為此承擔責任。
然而,在經濟利益驅動下,相關國家和漁業公司充耳不聞,繼續瘋狂捕漁。索馬利亞每年漁業損失至少在一億美元以上,這樣的情況持續了十幾年。
點個名吧,歐洲來索馬利亞非法捕漁最狠的三個國家:希臘,西班牙,帶頭的是法國。還有國家在這裡倒核廢料。
大家都心知肚明,但就是不肯明說,把問題全部歸結於索馬利亞人身上。直到2009年,非盟輪值國主席利比亞的卡扎菲才說:索馬利亞人不是海盜行為,這是對非法入侵者和西方貪婪強盜的自衛。「
法國警告卡扎非不要給海盜塗上浪漫色彩,不要認為他們是羅賓遜。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當海盜的搶劫能力延伸到幾百海裡以外時,聯合國急了,要各國聯合保護這裡的安全,並授權可以登陸維穩。
海盜當時也是瘋了,他們連美國驅逐艦也敢搶。有了血的教訓後,海盜們才進行業務培訓,一定要分清啥是軍艦,啥是商船。
大國暗戰
來這裡的艦隊越來越多,連三哥也來了。
對中國而言,在遠離本土之外打擊海盜,是因為本國安全利益界定範圍正在起變化。
中國人民解放軍的使命將不再僅僅圃於本土防衛,我們必須在與中國利益攸關的地區部署軍隊,八一軍旗將會出現在全球各海域。
戰爭是軍事行動,但軍事行動不一定就是戰爭。
中國要在海上打造自己的安全鏈,同時突破美國的封鎖牆。從印度洋看,2005年起,中國在緬甸可可群島(COCO ISLANDS)租借了港口,這裡將成為中國的情報收集站,還有斯裡蘭卡,孟加拉國,馬爾地夫等國(有可能修軍事基地),巴基斯坦瓜達爾港將是中國海軍的重要,長期的戰略基地,非洲還有塞席爾,模里西斯(打海盜咯)。
對中國公眾而言,更希望中國航母出現在全球海域的一天儘早到來。
對美國,歐盟或其它行為體來說,這裡的地緣政治暗戰將更加複雜而激烈。美國想將亞丁灣護航艦隊納入自己的領導之下(北約艦隊),而中國始終遠離美國軌道。中國既不登陸剿匪,也不抓捕海盜(法律審判問題)。
另外中國在解救被劫人員時,有自己一套方案,比如通過當地部族長老與海盜聯繫,砍價,等不為人知的方式,而且從不公布細節。總之,人員獲救是第一要素。
對歐盟來說,它們也在跟美國碰撞,整個亞丁灣熱鬧非凡。
除了中國艦隊後,歐盟有」亞特蘭大號「行動,北約有」海上盾牌「行動, 美國有」聯合海軍「,還有俄羅斯,印度,伊朗,日本等散戶。
現在問題是,警察太多,海盜明顯不夠用。但大家都不說,就這麼呆著,中國還輪流去。
單從打擊海盜來看,亞丁灣這麼多軍艦,已成了一種資源過剩。歐盟最早提出整合意見,成立一個統一的協調小組,想做個中間人,把中國拉進來。
主旨是「共享共識,消除衝突。」這個衝突並不僅僅指海盜,而是另有其人。
歐盟出面,中國也不大好拒絕,國防部表態願意推動多邊合作,希望所有國家參於進來。
原先美國老是說中國在亞丁灣搞「各自為政」一套,不配合。2009年協調小組草案出來後,歐盟兩頭說合,中國就改主意了,願意配合。
但中國要求輪流當這個機構主席。歐盟怎麼辦?中國給臉進來了,現在提要求,也合情合理,又跑去跟美國說,主席輪流當吧?
這個提法,其實會破壞歐盟跟美國的團結,美國不願意放棄自己的領導地位,但歐盟也有自己的想法,輪流當,他也有份。
然而各國都無法拿出讓各方滿意的方案,只能湊合著配合,法國想提交給聯合國解決,但聯合國也沒啥好辦法。
就算這種機制建立起來,必定也是非常古怪,美國完全可以在這裡輪流當主席,再自己拉個艦隊起來,實力決定格局。
亞丁灣只是中美全球博弈的一小部份,還有南海,朝鮮半島,臺灣等,中國要爭取更大的戰略空間,首先必然要發展自己的軍力。
亞丁灣有海盜,國內有帶路黨,都得收拾。實力,是一種內外兼修的力量,戰場上得不到的東西,談判桌上更別想得到!
多少事,從來急;
天地轉,光陰迫。
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