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焰:軍隊經商必然導致軍備廢弛腐敗叢生

2021-02-13 南方海金所

北宋徽宗、欽宗二帝被金國軍隊俘虜的「靖康恥」,曾引發有志者「壯懷激烈」和「空悲切」的感嘆,卻未能解釋財政收入和養兵之多都遠勝以前歷代的趙宋王朝為何遇攻即潰。宋代經濟的畸形繁榮和文風之盛幾為古代社會之最,軍隊之腐朽無能也著實罕見,而讓官兵經商又是頭號腐蝕劑。

在五代的軍閥混戰時期,軍隊兵員多為將領招募私兵,趙匡胤結束分裂後改變軍制,由中央高度集權控制全國兵馬,對穩定社會和促進經濟發展有所貢獻。但為求國內安定,趙宋王朝認為最好的辦法是「養兵」,哪裡出現災荒就去哪裡大量募兵,使軍營成了饑民收容所。

這多少能防範造反,卻使軍隊規模不斷膨脹。北宋初年禁軍只有19萬人,幾十年後增加到82萬人,加上地方廂軍,總兵力達125萬,時人就稱之為「冗兵」。宋朝因重視商貿,財政收入可稱豐盈,卻因軍隊和官吏數量大增和供養費高,皇帝又大搞享樂工程,竟然出現了財政入不敷出的「積貧」現象。

北宋初年同遼國交戰頻繁,宋軍因缺少騎兵屢次受挫,但總體上還能與對手形成僵持。檀淵之盟後宋遼兩國和解並通商交往,宋朝的奢靡之風如同傳染病一樣侵蝕了北方,使過去擅長騎戰的契丹貴族也安享「歲幣」不思徵戰,南北間出現百年和平。宋廷對西夏也花錢買到平安,就認為已無戰事,為求穩卻又不敢裁軍,想彌補財政缺口便讓軍隊經商。

軍隊作為準備打仗的武裝集團,開經商之風必然導致職能嚴重社會化,肯定出現軍備廢弛、腐敗叢生。宋軍尤其是中央禁軍平日多從事「綱運」(官府長途販運)等雜役,加之募兵後允許官兵帶家屬,許多軍營又成了雜亂不堪的商業區,裡面有作坊、店鋪、商號、酒樓乃至妓院。

北宋時張擇端所繪的名畫《清明上河圖》,被稱為當時開封生活的寫照。若仔細看,就可發現街上馬匹極少,拉貨的多是牛、驢,說明養馬業很不發達;城牆上沒有哨兵,牆下本作為營房的房屋已經成了店鋪,門口卻放著武器,說明兵卒在裡面或是幹活或是享受。

據史料記載,集中了多數禁軍的開封兵營中「多是技藝工匠」,「凡私家修造,磚瓦、泥土之類盡出軍營」,軍官則成了包工頭。宋欽宗在詔書中也承認兵卒的狀態是「既到軍門,惟以番直隨從,服事手藝為業」。禁軍士兵還要給皇家和官員做刺繡、織絹布、做首飾、當畫工,具有各種經營能力,卻就是沒有戰鬥力。

宋軍大力經商又導致內外關係畸變,軍營中除空額外剩下的士兵多成了長官的夥計,有些貧苦士兵的家屬還被迫賣身為娼。一些將領甚至還與黑惡勢力勾結參與非法經營。軍隊在駐地經濟利益盤根錯節並大量置產,戰時都難調動。後來開封被金軍攻擊,宋廷召各地之兵「勤王」,諸路禁軍應者寥寥,只有西北的种師道所率1.5萬人還能趕到作戰。

已被朝廷弊政及由此滋生的腐敗分子蛀成空架子的北宋軍隊,當1125年新崛起的金朝派兵南下時就原形畢露。6萬金兵(其中一半還是剛招降的遼國人)輕鬆地長驅千裡,所遇攔阻的宋軍人數既少又每戰必潰,連金國官員都驚奇地問:「聞南朝有兵八十萬,今在何處?」已禪位的徽宗及繼位的欽宗見金軍逼到城下,只知搜刮金銀送去以求其退兵,沒想到對方不僅掠財還把這對昏聵怯懦的父子皇帝一同押走。

外表看似兵多財廣的北宋一朝覆亡,南逃的皇族和遺臣們卻只說是「天數」而不追尋內因。嶽飛、韓世宗等軍官召集民兵再建新軍,勉強在江淮之間新建起防線,使南宋政權得以苟延殘喘。南宋繼續讓軍隊經商,如嶽家軍因皇糧供應很少也靠放貸和販運自養,因而宋軍的積弱狀態一直無法改變,最後一個皇帝被逼到崖山跳了海。真可謂軍人經商之害,宋有慘訓,後世可鑑!

(徐焰,國防大學戰略教研部教授,少將軍銜,軍事史專家,連續三次被評為國防大學傑出教授,「全軍優秀教師」稱號和「全軍傑出科技人才獎」獲得者。出版的作品有《金門之戰1949-1959》《解放軍為什麼能贏》等二十多部。)

更多閱讀

中國少將:日本從未無條件投降

中共十九大之前:對黨、政、軍的十大新提法

演講數百場  廣州還是頭一回,馬雲都說了啥~~~

《戰狼2》憑什麼讓愛國情緒能買巨單.

珠海市金鼎區黃金地段廠房出售

樓市調控,廣州反覆加碼,這暗示了什麼?

兩年三閱兵,大國長劍指何方?

相關焦點

  • 中國軍隊經商始末
    他說:「不錯,軍隊經商的目的是為了以軍養軍。但要害不在這裡。不是個養不養得起軍隊的問題,而是這種方式養出來的,是一支什麼樣的軍隊?」在軍委常委會議上,張愛萍說:「軍隊和政府經商,勢必導致官倒,官倒必然導致腐敗。穿著軍裝倒買倒賣,是軍隊的恥辱,國家的悲哀。提倡部隊做買賣,無異於自毀長城。」他憤然地說到:「我們在軍委工作的人,如果連這些都制止不了,這樣搞下去,將來發生戰爭,該殺誰的頭?首先該殺我們的。
  • 王忠新:說說清理「軍隊經商」的來龍去脈
    不是個養不養得起軍隊的問題,而是這種方式養出來的,是一支什麼樣的軍隊?」  在軍委常委會議上,張愛萍說:「軍隊和政府經商,勢必導致官倒,官倒必然導致腐敗。穿著軍裝倒買倒賣,是軍隊的恥辱,國家的悲哀。提倡部隊做買賣,無異於自毀長城。」他憤然地說到:「我們在軍委工作的人,如果連這些都制止不了,這樣搞下去,將來發生戰爭,該殺誰的頭?首先該殺我們的。殺了我們的頭,還要落下罵名、醜名、惡名!
  • 清理「軍隊經商」的來龍去脈:幸虧被習總制止,否則自毀長城!
    在軍委常委會議上,張愛萍說:「軍隊和政府經商,勢必導致官倒,官倒必然導致腐敗。穿著軍裝倒買倒賣,是軍隊的恥辱,國家的悲哀。提倡部隊做買賣,無異於自毀長城。」他憤然地說到:「我們在軍委工作的人,如果連這些都制止不了,這樣搞下去,將來發生戰爭,該殺誰的頭?首先該殺我們的。殺了我們的頭,還要落下罵名、醜名、惡名!連屍首都要遺臭萬年!」「到時候,怪不得別人要打倒你!」
  • 改革開放思辨錄---軍隊經商
    不是個養不養得起軍隊的問題,而是這種方式養出來的,是一支什麼樣的軍隊?」「軍隊和政府經商,勢必導致官倒,官倒必然導致腐敗。穿著軍裝倒買倒賣,是軍隊的恥辱,國家的悲哀。提倡部隊做買賣賺錢,無異於自毀長城。」「我們在軍委工作的人,如果連這些都制止不了,這樣搞下去,將來發生戰爭,該殺誰的頭?首先該殺我們的。殺了我們的頭,還要落下罵名、醜名、惡名!連屍首都要遺臭萬年!」
  • 勝利迴響 政治腐敗 軍隊必然潰敗
    進入1944年,世界反法西斯戰爭進入了奪取最後勝利階段,德國和日本軍隊節節敗退,可是在中國戰場上卻出現了極其反常的情況,國民黨正面戰場在戰爭的最後階段卻出現了大潰敗,河南戰場又是悲劇開始的地方。這是因為它在太平洋戰場上屢遭失敗,東南亞各地軍隊的海上交通線受到威脅,日本大本營便想「打通大陸交通線」,以保持本土與東南亞的聯繫,並摧毀交通沿線的中美空軍基地。為此,日軍大本營便從本土和東北向關內增兵,使「支那派遣軍」的兵力達76萬人。
  • 「軍隊一律不得經商」是多大的成績?
    豆腐軍:得改革開放風氣之先的珠三角地區商業氣息濃厚,軍隊自然也不能免俗。駐廣東的第42集團軍(據傳現已改為第75集團軍)此時也積極創收,訓練廢弛,被譏諷為「豆腐軍」,此外可能發生過某些網上找不到的嚴重的事件(譁變?),以至於駐港部隊是從廣西的41集團軍和1985年裁軍之後才劃歸42集團軍建制的163師,而不是從離香港更近的42集團軍老部隊(比如後文中的124師)中選拔。
  • 1980年代中國軍隊經商為何被叫停?
    軍隊軍費減少,不足部分需自籌解決。於是以盈利掙錢、彌補經費不足為目的的經營性生產逐步發展起來。部隊辦工廠、建礦山、搞公司、搞生產經營的積極性十分高漲。這雖然為部隊解決了一些困難,但也引發了不少矛盾。江澤民主持軍委工作後,多次強調「軍隊要吃皇糧」,重申了這一符合軍隊社會職能的思想。但由於整體軍費滿足不了需求,軍隊生產經營的規模就難以得到有效控制。
  • 美國是如何從腐敗叢生走向清廉的?
    在聯邦酒精繳稅率被大幅提高期間,許多釀酒商為偷稅漏稅大肆賄賂財政部官員,並以遠低於票面價值的支付獲取納稅憑證。據證實,在格蘭特總統執政期間百餘名財政部官員因涉嫌受賄被定罪,這就是美國歷史上著名的威士忌酒幫事件。(摘自張宇燕、富景筠《美國歷史上的腐敗與反腐敗》,載《炎黃春秋》2005年第8期)2、是美國治理腐敗下狠手用重典?
  • 為什麼軍隊一律不得經商?印度、俄羅斯和越南的教訓就擺在眼前
    甚至更直接點,哪怕沒有無人機這些東西,就空手比拼軍隊素質,印度軍隊也是比不過的。印軍內部歷來就有嚴重的腐敗問題,印軍自己的高層剋扣軍糧,喝兵血之事層出不窮。2008~2014年,梅德梅傑夫發起了軍隊「新面貌」工程治理軍隊貪腐。結果,負責落實這個工程的俄羅斯國防部長的謝爾久科夫自己卻陷入了重大腐敗案被解職,場面一度非常尷尬。
  • 明軍衛所制度的廢弛
    衛所制首要的功能是編制管理軍隊以執行軍事任務,其廢弛的最大問題就是戰鬥力的下降,這是由以下數種因素造成的。首先,古代軍隊的缺陷、兵將新老交替、農耕文明生活和戰鬥的分離造成明軍戰鬥力隨著時間推移而下降。在近代軍事組織興起之前,保持軍隊戰鬥力的方法有三個,一是兵將的軍事技能和戰爭經驗,二是軍隊內以紀律和長期固定編制形成的團結協作,三是作戰的意志。
  • 當年整頓軍隊經商,這兩位記者發揮了大作用
    山東劉公島甲午戰爭博物館多年前,由於國家財力有限,軍隊也大力經商搞創收,以商養軍:辦工廠、建礦山、開公司,儘管這一定程度上彌補了軍費的不足,但它對軍隊戰鬥力帶來的損害、對軍隊風氣帶來的腐蝕解放軍戰士的經商活動嚴重損害了我人民軍隊以至國家的形象。」丁永寧和同行的攝影記者許必華商量,合作寫一篇內參,她負責文字,老許負責攝影。題目單刀直入,就叫《海軍某部隊在劉公島經商形象不好》。
  • 徐焰將軍做客「浙商大講堂」分享「大國崛起-中國的新軍事變革」
    著名軍事史專家、國防大學戰略教研部教授、上海市國防教育基金會客座教授徐焰少將,在本次「浙商大講堂」 中圍繞當前變化的國內外戰略形勢,錯綜複雜的國際關係,深度分享了「大國崛起-中國的新軍事變革」。徐焰將軍還攜其新作《脫胎換骨》舉行了籤名贈書活動。
  • 全世界唯一經商的軍隊,賺錢比打仗厲害,每年為國家貢獻數百億
    然而有一國家的軍隊,不僅不花國家的錢,反而每年為國家貢獻數百億,是全世界唯一經商的軍隊。這個國家就是我國南邊的鄰居越南。所以越南軍隊很早就開始經商,自己養活自己。最開始從他國軍事援助物資中,夾帶一些民用商品,再轉身賣掉獲取利益,一部分用來擴軍搞建設,一部分用來保障官兵的日常生活。這是越南歷史上的一個慣例,從20世紀六七十年的越南軍隊就開始自己發生了經營活動,主要原因是因為當時國家並不發達,軍隊物資更是有限。
  • 消息:金正恩掌權初期朝鮮軍紀廢弛
    朝鮮傳出軍內傳單散布的消息尚屬首次,暴露軍紀廢弛之甚。
  • 軍事類網站,欣欣向榮又亂象叢生【戰略傳播】
    正如在第三屆中國軍事網站發展研討會上,飛揚軍事網負責人在主題發言中說的那樣:「網絡防務新媒體已成為國家軟實力的組成部分。」它們在「網絡輿論戰」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承擔著傳播正能量、弘揚民族精神、宣傳軍旅文化、展示軍隊建設成就、激發網民愛國熱情等職能。
  • 徐焰:悲壯的金門之戰5——喋血古寧頭!
    金門島上解放軍部隊的英勇精神,正是中國共產黨在軍隊中長期培養的革命英雄作風的體現,這種精神也是國民黨軍隊歷來無法企及的。在金門戰鬥中,國民黨軍只是憑著絕對優勢的兵力和火力,才能在這種特殊的戰場上勉強打贏一場小仗。
  • 徐才厚家族腐敗:管不住數口之家必會傷害千軍萬馬
    而「數口之家」不治,必然影響官兵對領導幹部的信任,影響部隊戰鬥力建設。領導幹部不同於普通官兵,既是一家之長,又是一支部隊之長。這種雙重角色,決定了他們既要管好「數口之家」,又要帶好「千軍萬馬」。而且,大量事實證明,只有管好「數口之家」,才能帶好「千軍萬馬」。「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管不住「數口之家」,必然帶不好「千軍萬馬」。
  • 2014年軍事名家的甲午殤思系列:北洋海軍甲午慘敗實屬必然​
    軍人的實踐,軍隊的實踐,從最根本上來說都是這兩個字:戰爭。戰爭從來用血與火,對一支軍隊進而對一個國家作出嚴格檢驗。被甲午戰爭檢驗了的北洋海軍,是一支什麼樣的軍隊呢?一支在官僚傾軋中艱難成軍的海軍,從始至終的窘迫絕不僅源於挪用經費北洋海軍成軍主要受到三個事件的推動:1860年的第二次鴉片戰爭,1874年的臺灣事件,1884年的中法戰爭。這三大事件,無不與海上力量的有無和強弱密切相關。
  • 古代商人秘而不宣的經商十訣
    一、知地取勝,擇地生財  兵法云:「夫地形者,兵之助也。料敵制勝,計險厄,遠近,上將之道也。知此而用戰者必勝,不知此而用戰者必敗。"可見地形對作戰之重要,為將者不可不察也。  經商如作戰,商場如戰場,經商者如指揮千軍萬馬之將帥,智慧的將帥往往會佔據有利的地形,最終取得戰爭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