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聯合早報消息稱,由於擔心中國限制稀土產品出口,美國總統川普周一向美國國防部下令,要求大力促進用於消費電子、軍事硬體和醫學研究的稀土磁鐵生產。
而關於類似的似是而非的限制,老早以前就開始了。在此之前,最近的比較大的事件就是2018年8月的國防授權法案和今年以來的"關稅清單"標的問題。
據彭博社報導,川普當地時間周一(22日)籤發該項指令時表示,美國稀土磁鐵產能「對國防至關重要」,若不採取行動,美國相關行業「預計無法提供相關稀土產品產能」。他命令中包括由釹、鐵和硼製成的磁鐵,以及釤鈷磁鐵。
美國《國防生產法案》
川普藉助擁有69年歷史、曾用於保護美國鋼鐵產能的《國防生產法案》(Defense Production Act),來彌補他所稱的釤鈷磁鐵生產方面的缺口。
《國防生產法案》允許美國總統為了保護或增強國內製造業產能,而把相關材料、設備和服務合同列為優先事項。此前,該法案曾被用來強制半導體生產設備採購,以生產軍用的抗輻射加固微電子。
美國政府6月份時發布報告稱,關鍵礦物的穩定供應對美國的經濟繁榮和國防不可或缺。美國商務部當時承諾會採取「前所未有的行動」來確保美國稀土供應不會被切斷。稀土元素包括17種不太為人所知但非常重要的元素,其生產由中國主導。
《約翰·s·麥凱恩2019財年國防授權法案》NDAA
該法案禁止美國國防部從中國購買稀土磁鐵,因為這些磁鐵用於從航空和武器系統到超級計算機和衛星等一系列軍事用途。
據公開信息——
《「愛國者」飛彈之所以能精準攔截來襲飛彈,得益於其制導系統中使用了大約4公斤的釤鈷磁體和釹鐵硼磁體,用於電子束聚焦;「猛禽」戰鬥機能夠實現超音速巡航功能,依託的是使用特種稀土材料製造的強大發動機;「艾布拉姆斯」坦克導航系統中所用的釤鈷磁鐵中的釤就購自中國;DDG-51驅逐艦所使用的混合電驅動系統用到了購自中國的釹磁鐵;「宙斯盾」系統的SPY-1雷達也使用了由中國的金屬釤所製成的釤鈷磁鐵;美國大力發展的偵查、監視和預警裝備,也得益於稀土科技的成就;此外,抗電磁幹擾、水雷探測、衛星通訊等先進設備,更離不開稀土產品的應用。
「2019年NDAA籤署成為法律,是美國稀土行業復甦的關鍵時刻,」前美國陸軍最高採購官員、Ucore諮詢委員會成員Dean Popps表示。新法律禁止美國國防部購買中國製造的磁鐵,這些磁鐵用於從航空和武器系統到超級計算機和衛星等一系列軍事用途。這一事件也向國防工業及其附屬的國防機構採購官員和政策制定者發出了一個重要信號,即開始積極審查所有符合新法律意圖的供應鏈。
第871節連同該法案鼓勵在國防和技術工業基地發展和保留關鍵技術的其他條款,為發展戰略礦物生產者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該法案包括禁止從中國、俄羅斯、朝鮮和伊朗採購稀土材料資源,這是一項重大禁運,因為目前美國軍方消耗的稀土材料產品中有90%以上是中國生產的。第871節現在需要由國防部內部的規則制定程序執行,以便生效。
2019年5月,USTR公布的另外一批每年價值約3,00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徵稅(25%)清單,其中依然不包括稀土材料和其他關鍵礦物。彼時,2018年7月,USTR第一次將稀土列入對中國商品徵收關稅的臨時清單,但後來又將其從最終清單中排除。
2018年9月,美國公布對2000億美元中國商品的最終關稅清單。其中不包括之前入列的,稀土元素、用於磁鐵、雷達和消費電子產品的金屬,這凸顯了美國在戰略礦產方面對中國的依賴。7月,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公布了一份針對中國商品的臨時關稅清單,其中包括稀土金屬及其化合物,以及稀土氧化物或氯化物混合物。
如今,美國再次決定不對來自中國的稀土及其他關鍵礦物加徵關稅。這不僅說明了稀土這種戰略資源的重要意義,而且凸顯出美國對中國的一系列關鍵原材料的依賴。
從大眾消費電子產品到國防軍工大器,實現高效節能和精確制導,稀土材料的關鍵應用無所不在。
中國供應全球85%以上的稀土和稀土永磁
援引媒體引用花旗集團金屬分析師奧利弗·紐金特的一份報告描述,如果中國限制稀土磁鐵出口,美國某些特種行業可能會陷入供貨中斷的困境。
該報告還表示,雖然中國以外也有稀土礦,但加工離不開中國。中國以外的每5萬噸稀土礦中,與中國毫無關聯的只有大約8600噸。
看來,問題的實質不在忽悠進口或者出口(限制),而是生產能力,是能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