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天神器——中國軍用工兵鏟

2021-02-07 國際金屬在線


最近在咱們「中國的南海」是非常的熱鬧,各路的「牛鬼蛇神」、「跳梁小丑」都冒出來要秀秀存在感,那也就別怪咱三大艦隊展示展示我們的「神兵利器」了。不過今天咱先不談海空軍的先進裝備,先來聊聊我們解放軍最強悍的陸軍士兵手中的「神器」——工兵鍬!

工兵鍬,又稱工兵鏟 。它既能用於構築城砦溝壕,又可以安營掘灶,還能肉搏砍人!是軍人作戰和生活必不可少的夥伴和幫手。最早的工兵鏟其實就是民用的鐵鍬,而真正的軍用鍬則出現在職業化軍隊形成以後,它們是專門生產的,比普通民用鍬更加輕便、結實,但型制和民用鍬沒有太大差別。


「盛名」之下的德國軍鍬


提起軍鍬,就不能不說德國軍鍬。德國軍鍬在我國頗負盛名,連那個不懂軍事的小說家天下霸唱都在作品中描寫「,說它是掘墳盜墓兼防身格鬥的利器。掘土是鍬的「本行」,在狹窄的盜洞和墓穴內,短小的工兵鍬使用起來會比其他工具更加得心應手。



德國工兵鍬的格鬥用途在另一部小說——《西線無戰事》中重點描寫過。該書以大量篇幅描寫了一戰中殘酷的塹壕戰,在泥濘中對峙的雙方,為爭奪前沿陣地的控制權,不斷進行慘烈的肉搏,德軍的工兵鍬正是在這種短兵相接的廝殺中確立了威名。小說中借老兵之口闡述了工兵鍬的作用:「……不要用你的刺刀,那樣會卡在敵人的肋骨裡,當你拔出來時你也已經死了,你應該用你的鍬對著他的脖根那麼來一下,他的腦袋就搬家了……」



德國軍鍬採用方頭鍬體,前端兩側有很小的弧形過渡,鍬體是鍛造的,很厚重,,鍬體前端和兩側均開有刃口,剛出廠時刃口被打磨成波浪形(印刷廠的裁紙鍘刀就是這樣的刃口 非常鋒利)再加上鍛造的鍬體厚重平直,比較適於劈砍,是一件絕好的近身武器。



使用者握住鍬柄,運用手臂和上半身的力量,就能掄動其進行砍殺,其殺傷效果類似於長柄砍刀。特別是在塹壕戰最常見的戰鬥場合,即戰壕和工事內,裝上刺刀的步槍因狹窄空間的限制,動作幅度有限,難以與單手就能夠靈活揮動的軍鍬相抗衡。小說中把「德國工兵鍬」描繪成了一種肉搏利器,。的確,這種不佔編的武器在肉搏中有不俗表現,以致德國、蘇聯等許多國家都將使用軍鍬格鬥的技巧寫進了教材,並且在部隊中進行相關訓練。


中國的軍用鐵鍬


在積貧積弱的舊中國,即使是沒有什麼技術含量的軍鍬,也得主要依靠國外輸入,因此鐵鍬至今在有些地方仍稱為「洋鍬」。國內最早引進的軍鍬是清末作為火炮的隨附品一同進口的,包括日本、德國、等眾多國家的產品。而士兵配發軍鍬,已經是新軍成立後的事情了,主要是日式和德式,特別是日式軍鍬更為常見。



抗日戰爭中,中國軍民繳獲了大量日式軍鍬,有的一直使用到解放以後。抗美援朝戰爭中,我軍使用的軍鍬還有蘇式鍬和美式鍬。蘇式鍬的外形與德國軍鍬有些相似,採用帶鈍尖的方頭鍬體,較為厚重、扁平,尖部及鍬體兩側全部開有較寬的刃口,鍬柄很短,而接套部分較長,接套中部和鍬柄末端都有防滑突起。蘇式軍鍬也配有鍬套,不過材料是帆布,攜行時將軍鍬通過鍬套穿在腰帶上,一般放置於使用者身體右後側。


圖為各種型號的蘇聯軍鍬


我軍直到50年代才裝備第一種制式的的工兵鏟,品名:50式工兵鍬;總長:56CM;鍬頭寬度:16CM(最寬處);鍬頭長度:20CM(到肩膀處);材質:錳鋼;熱處理方式:鹽浴等溫;總重:0.58KG。



這是我軍第一款正式裝備的軍鍬,僅僅裝備了一次!它有著現有軍鍬中最優秀的強度和硬度!樣子比起現在的土氣低調!骨子裡卻流淌著真正的軍品的血液!



很多人會問:為什麼軍鍬老貨就比新貨實在? 我國在早期都是計劃經濟模式,工兵鍬的廠家都是國有企業,按照上面給的需求指標生產,不求盈利只求達標,生產的時候根本不太計較成本,因為當時不是現在要市場化運作,所以做出的東西都是相當實在的!這也是很多軍品或者老東西都看起來比現在的東西堅固耐用的原因!(按照1元錢的購買力的比例來算,50幾年的時候一把鏟子的成本可能會達到現在的人民幣150多塊錢,東西捨得出料捨得花錢自然東西不會差的。



解放軍的工兵鍬大部分是石家莊的6411廠生產。6411廠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總裝備部通用裝備保障部直屬企業,是全軍工兵工具生產基地。生產的《駱駝牌》系列工兵工具歷史悠久、工藝先進、質量可靠,多次榮獲全軍優質產品稱號,作為工兵定型器材裝備部隊,深受廣大用戶歡迎。如今6411廠更名為冀川實業公司 是一家國有的大型企業。

(以下型號僅指解放軍6411工廠內部標稱型號)



6411工廠生產的205工兵鏟,從60年代裝備至今也有稱為65式工兵鍬,是我軍經典的個人裝備,廣泛用於工兵、步兵、炮兵,甚至當作軍隊夥房的切菜、炒菜鏟,戰時士兵人手一個,既是工具又是武器還能當作野外生存中煎蛋烙餅的鐵鐺。手柄的中間細兩邊粗的設計,可以使您使用起來非常順手舒適。



205鍬用料實在,硬度特別好,一鍬砍斷8號鐵絲小菜一碟,砍角鋼槽鋼不崩口、不捲刃,木把特別結實,還做了一個手握用起來很順手。鍬的側面用之前開刃成刀更加好用,用於野營,郊外垂釣,種花種草等戶外活動,隨車也是很好的工具,攜帶方便,使用方便!


傳說中的工兵鍬煎雞蛋、排雷比武,硬度很牛。


我軍沿用至今的鏟子好樣的!! 205型木柄鍬,型號:205;材料:錳鋼;鍬長:630mm;鍬寬:165mm;鍬厚:1.6mm;油漆:綠色;重量:近1公斤;產品尺寸:全長63CM;鍬頭寬18CM,長24CM,曾是標準配裝工兵鍬。


單兵挖掩體的示意圖




一代軍用工兵鏟的誕生可以說是生存的需要,因為那是戰士們發現普通的鐵鏟木柄太長,不易攜帶,又容易暴露目標,於是將木柄鋸短。後來這種方法逐漸流傳開,當時的後勤部又根據很多老兵的建議和實地觀察很多已使用多年的鐵鏟,在現在鐵鏟上增加了一些小改動,首先是在木柄遠離鐵鏟的最上端與鏟面平行開了一個貫通的小孔,其次根據一些經常使用老鏟的磨損情況,將木柄改為粗-細-粗流線形狀,還在鏟面兩側也分別加了小孔。四個小孔是為了使用繩子拴住鐵鏟在行軍包上,在武裝泅渡、劇烈運動和長時間行軍中不易掉落,流線型木柄更適合手握,也使用了傳統軍綠漆。



二代鏟是什麼時候開始換裝的說實話我也不太清楚,但是目前已經有很多部隊裝備了,可以說是主流工兵鍬。不過由於一代鏟使用時間非常長,再加上我軍的裝備通常是庫存充足,所以很多地方部隊都 還普遍使用一代鍬。二代鏟的誕生根據個人觀察很大程度還是參考了蘇軍工兵鏟。簡單的說就是可以摺疊一次,手柄根據力學原理改為類三角流線形。



第三代工兵鏟Q3型、Q4型。 大家看到二代鏟的裝備情況,大概就知道三代鏟目前的情況了,三代鏟改進為美式的三折鍬 ,摺疊兩次,手柄仍為類三角流線形,有鏟、鎬、撬棍(刺),鋸、刀的功能,在生產工藝上,一代鏟使用上好鋼材,但是我個人覺得這後兩代鏟工藝都沒有太大變化,都採用上好淬火高碳鋼,增加強度、抗磨損、抗腐蝕、耐高溫(見過軍事比賽有人在鐵鏟上炒菜吧)。



真正的軍鏟入手沉重,結實樸素,裝配好後無論如何運動不會有聲響,鏟面軍綠漆、連接杆黑漆,這兩處仔細看並不是完全平整而是有非常細微的有規律的魚鱗狀,而手柄沒有,這特徵非常重要,仿製的軍用鐵鏟根本做不到這點。



解放軍現在最新的工兵鍬,6411廠專門製造的車載型Q3工兵鍬,全金屬,重1.35公斤,做工十分紮實!



軍鍬在解放軍手中甚至能當炊具,有人會說,你怎麼能這樣用鍬呢,太不愛護了!會淬火失去硬度的。當然,從理論上是如此。但是我要說,你還是太把它當回事了,軍鍬不是鐵皮,不會烤一次就壞掉的,即使是N次也不會有太明顯的問題,當然鍬不是專業的炊具,不能常用,那麼偶爾應急用一次更不會有影響。



軍鍬我一直認為工兵鍬是肉搏的神器!,方便握持劈砍有利,絕對比斧子好用!

鍬的攻擊方法簡單易學,首先右手持鍬斜劈敵頸面部,當敵向後躲閃時,雙手握鍬,上步,以鍬尖戳擊敵面部,基本一招制敵,狠得話一招斃命。


最後這個圖小編認為是必須的:



來源:機械工程材料(jxgccl),鐵血網,邪惡學博士


免責聲明:本公眾號所載文章為本公眾號原創或根據網絡搜集編輯整理,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標錯來源,請跟我們聯繫!文章內容如有偏頗,敬請各位指正。


相關焦點

  • 近戰神器當屬工兵鏟!中國工兵鏟20多種功能驚呆老外|輕武專欄
    「工兵鏟」(Military shovel)又名工兵鍬、軍鍬,是在民用鐵鍬的基礎上誕生的一款軍用裝備。205型工兵鏟借鑑了蘇聯、美國、日本的工兵鏟後,結合中國實際進行了改進,最終成為一代經典。60-90年代中國步兵必備的三大件之一。
  • 工兵鏟進化史
    最早的工兵鏟其實就是民用的鐵鍬,而真正的軍用鍬則出現在職業化軍隊形成以後,它們是專門生產的,比普通民用鍬更加輕便、結實,但型制和民用鍬沒有太大差別。「盛名」之下的德國軍鍬小說中把「德國工兵鍬」描繪成了一種肉搏利器,。的確,這種不佔編的武器在肉搏中有不俗表現,以致德國、蘇聯等許多國家都將使用軍鍬格鬥的技巧寫進了教材,並且在部隊中進行相關訓練。中國的軍用鐵鍬
  • 逆天工兵鏟!錳鋼鍛造,一鏟9用,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
    在1942—1943年的史達林格勒巷戰中,就有一位名叫科斯洛夫的年僅19歲的新兵,在一次戰鬥中用工兵鏟消滅了10名德國兵。科斯洛夫力氣很大,拿著磨利了的工兵鏟就直接朝著德國人的腦袋和脖子招呼,基本都是用開瓢的方式幹掉了敵人。那次肉搏戰中,手持工兵鏟和衝鋒鎗的士兵們把德國人打了個落花流水。
  • 跟中國工兵鏟一比 瑞士軍刀就是個渣!
    最近在美國視頻網站上有一段解放軍工兵鏟的視頻讓西方人大跌眼鏡。中國的工兵鏟功能強大,網友驚呼在它面前,瑞士軍刀就是個渣。
  • 中國「工兵鏟」功能霸道國外走紅,秒殺瑞士軍刀!
    解放後又由於歷史原因,共和國曾在全國各地大搞備戰備荒、深挖洞廣積糧等軍事策略,進行了大量地下掩體工事的建造工程,就是從那時起工兵鍬才正式納入我軍軍用裝備範疇,之前一直沒有統一的、真正的軍用工兵鏟,一直使用非常常見的長木柄鐵鏟。
  • 中國「工兵鏟」功能霸道國外走紅,秒殺瑞士軍刀
    工兵鏟,經三代鏟改進為摺疊兩次,手柄為類三角流線型,有鏟、鎬、撬棍(刺),鋸、刀的功能,在生產工藝上,採用上好淬火高碳鋼,增加強度、抗磨損、抗腐蝕、耐高溫。解放後又由於歷史原因,共和國曾在全國各地大搞備戰備荒、深挖洞廣積糧等軍事策略,進行了大量地下掩體工事的建造工程,就是從那時起工兵鍬才正式納入我軍軍用裝備範疇,之前一直沒有統一的、真正的軍用工兵鏟,一直使用非常常見的長木柄鐵鏟。
  • 世界上操一把也不會少一把的兵工鏟在這裡
    解放後又由於歷史原因,共和國曾在全國各地大搞備戰備荒、深挖洞廣積糧等軍事策略,進行了大量地下掩體工事的建造工程,就是從那時起工兵鍬才正式納入我軍軍用裝備範疇,之前一直沒有統一的、真正的軍用工兵鏟,一直使用非常常見的長木柄鐵鏟。可謂工兵鏟不止在國內,甚至在全世界都影響意義深遠。
  • 瑞士軍刀你過來一下,我保證不用中國工兵鏟打死你……
    視頻戳這裡:最早的工兵鏟其實是民用的鐵鍬,現在的是根據軍人實戰和訓練經驗研製的,對於野戰的軍人來說非常實用。生產這樣的工兵鏟,需要268個工序,48個檢驗環節,質量相當有保證。看完就開始各種驚嘆:天了嚕,還有什麼是這把工兵鏟做不到的嗎?
  • 9.18-20 第九屆南京房車展Glamping奢華露營區展商推薦:漢道工兵鏟
    工兵鏟雖然普通,但卻能成為備受歡迎的單兵裝備!why?
  • 解放軍兵工鏟堪稱最強單兵工具,沒有它不能幹的,外國已賣瘋
    ▲老外測評中國工兵鏟,一鏟可以劈斷大腿骨進行了大量地下工事的建造,就是從那時起工兵楸正式納入我軍軍用裝備範疇。後來被外國人得知中國這款萬能工兵鏟後,看的兩眼放光。在蘇聯軍隊的訓練中就有工兵鏟格鬥和投擲工兵鏟等項目。
  • 《凡仙》逆天神器乍現 再掀戰場風雲
  • 我的釣魚包裡有兩件神器,醜陋而實用
    這樣組裝出來的神器馬上顯身,並且是在作案現場。本人用此遮風擋雨,打狗嚇蛇,效果很不錯,用著很順手的說。它的優點就是很輕便,不壓肩,處處又能派上大用場。一般勢利眼的黃狗一見此神器只好遠遠的抱怨幾句,從來不敢靠近,安逸喲。野外肯定要走小路,穿灌木叢,夏天樹木茂盛,難免草叢中沒有小小龍打架談戀愛,他們都有保護色,誰能看見他們啊?沒有辦法,邊走邊用此神器戀愛中的小花小翠們放個信:本大人從此路過,閒雜蟲等快快避開。大太陽,下大雨,咱就靠這小小的雨傘抵擋了。話說這傘著實有點小,不過咱不談戀愛不約小蜜,一個人其實也夠了。
  • 用瘋狂的射速「統治」戰場,堪稱逆天神器—加特林M134
    堪稱逆天神器—加特林:      在1862年,理察·喬登·加特林發明了一種利用手搖曲柄、多槍管、機械自動裝填的速射武器,被命名為「加特林機槍」 其射速可超過200發每分鐘——現在看起來很慢,但在單發步槍的時候這是無法比擬的速度。不僅成為世界機槍史上的一個重大成就,其獨特的設計結構,至今仍保留在許多軍用產品中,它們的統稱就是加特林機槍。
  • 一條中國軍工鏟視頻263萬瀏覽,老外9年來挖墳不斷...
    今天圈哥就給小夥伴們安利這一款紅遍老外圈而大部分小夥伴卻渾然不覺的中國軍工鏟。9年來,這個名為Chinese Military Shovel WJQ-308(HQ + Full length)的視頻在YouTube上越來越火。究竟這把中國軍工鏟有什麼神奇的魅力呢?
  • 飛翔的工兵鍬:煎雞蛋,削腦袋,我軍特種兵的萬能大殺器!
    在特戰兵進攻作戰途中,我們遇到了傳說中的工兵鍬投擲殺敵技術,一名特種兵使用一支工兵鍬,準確的投擲到五米外豎立的一塊厚木板上,工兵鏟深深的扎入木板,如果將木板靶子換成敵人的人體,這一鍬,敵人就斃命了。我國軍隊的工兵鍬已經發展了三代。它比民用鐵鍬更加輕便、結實和鋒利。都有個共同特點,就是具有刃面,鏟一側刃為刀,使用熱處理工藝淬火,硬度極高,能夠輕易斬斷直徑4毫米的粗鐵絲,手臂一樣粗的樹幹,可以一鏟斬為兩截。
  • 驚險:維和士兵一鍬剷出個未爆彈
    道橋中隊指導員張文彬對營區進行地毯式搜排10月31日,第20批駐剛果(金)維和工兵分隊汽車二班的6名戰士在班長徐斌的帶領下,像平時一樣開始了一周的忙碌。發現未爆彈位置「哎,班長,你怎麼停下來了?」舉著相機的劉盼旭不解地問道。
  • 特種兵4大作戰神器:第1一箭擊碎大象頭骨,第2能殺敵能烹飪
    工兵鏟:多功能工兵鏟能夠做到很多事情,野外生存的時候,它能夠用於挖戰壕、砍樹、殺敵、烹飪、釣魚等,攜帶也很方便,背在身上即可。早期出口到國外的時候,也獲得很好的口碑,且受到效仿,現在工兵鏟的款式眾多,功能也增加不少,特種兵單兵作戰的時候,攜帶一把工兵鏟即可搞定。
  • 掃雷方法有很多種,為什麼中國工兵還要用手挖?|輕武專欄
    謝爾曼上安裝的錘擊式掃雷器為後方部隊開路 戰時快速排雷方法,早期就是坦克或者裝甲車為了防止踩中地雷,許多坦克會在前方安裝了滾壓式掃雷器用來提前碾爆地雷,二戰期間瑪蒂爾達和謝爾曼坦克上安裝了錘擊式掃雷器,前方會有許多像流星錘一樣的鐵鏈不停的拍打地面引爆地雷,還有的更為簡單直接的挖掘式掃雷器,在坦克前方安裝像推土機一樣的鏟子,一邊行駛一邊將土裡的地雷鏟到兩旁
  • 中國特種兵最強冷兵器:十字弓弩「最變態」,一箭打碎大象骨頭
    1.91式匕首槍:如圖所示,如果對該槍械不熟悉的朋友,單是觀察其外形,肯定以為它只是一把普通的多功能軍用匕首;其實不然,該武器內有乾坤,在刀柄內部安裝有發射裝置,刀刃口對準敵軍,按動刀柄上的按鈕即可發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