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射傳感器的原理及其應用

2022-01-24 機械工程文萃


雷射傳感器是利用雷射技術進行測量的傳感器。它由雷射器、雷射檢測器和測量電路組成。雷射傳感器是新型測量儀表,它的優點是能實現無接觸遠距離測量,速度快,精度高,量程大,抗光、電幹擾能力強等。光和雷射器雷射是20世紀60年代出現的最重大的科學技術成就之一。它發展迅速已廣泛應用於國防、生產、醫學和非電測量等各方面。雷射與普通光不同,需要用雷射器產生。雷射器的工作物質,在正常狀態下,多數原子處於穩定的低能級E1,在適當頻率的外界光線的作用下,處於低能級的原子吸收光子能量受激發而躍遷到高能級E2。光子能量E=E2-E1=hv,式中h為普朗克常數,v為光子頻率。反之,在頻率為v的光的誘發下,處於能級E2的原子會躍遷到低能級釋放能量而發光,稱為受激輻射。雷射器首先使工作物質的原子反常地多數處於高能級(即粒子數反轉分布),就能使受激輻射過程佔優勢,從而使頻率為v的誘發光得到增強,並可通過平行的反射鏡形成雪崩式的放大作用而產生強大的受激輻射光,簡稱雷射。①高方向性(即高定向性,光速發散角小),雷射束在幾公裡外的擴展範圍不過幾釐米;③高亮度,利用雷射束會聚最高可產生達幾百萬度的溫度。①固體雷射器:它的工作物質是固體。常用的有紅寶石雷射器、摻釹的釔鋁石榴石雷射器(即YAG雷射器)和釹玻璃雷射器等。它們的結構大致相同,特點是小而堅固、功率高,釹玻璃雷射器是目前脈衝輸出功率最高的器件,已達到數十兆瓦。②氣體雷射器:它的工作物質為氣體。現已有各種氣體原子、離子、金屬蒸氣、氣體分子雷射器。常用的有二氧化碳雷射器、氦氖雷射器和一氧化碳雷射器,其形狀如普通放電管,特點是輸出穩定,單色性好,壽命長,但功率較小,轉換效率較低。③液體雷射器:它又可分為螯合物雷射器、無機液體雷射器和有機染料雷射器,其中最重要的是有機染料雷射器,它的最大特點是波長連續可調。④半導體雷射器:它是較年輕的一種雷射器,其中較成熟的是砷化鎵雷射器。特點是效率高、體積小、重量輕、結構簡單,適宜於在飛機、軍艦、坦克上以及步兵隨身攜帶。可製成測距儀和瞄準器。但輸出功率較小、定向性較差、受環境溫度影響較大。利用雷射的高方向性、高單色性和高亮度等特點可實現無接觸遠距離測量。雷射傳感器常用於長度、距離、振動、速度、方位等物理量的測量,還可用於探傷和大氣汙染物的監測等。精密測量長度是精密機械製造工業和光學加工工業的關鍵技術之一。現代長度計量多是利用光波的幹涉現象來進行的,其精度主要取決於光的單色性的好壞。雷射是最理想的光源,它比以往最好的單色光源(氪-86燈)還純10萬倍。因此雷射測長的量程大、精度高。由光學原理可知單色光的最大可測長度L與波長λ和譜線寬度δ之間的關係是L=λ/δ。用氪-86燈可測最大長度為38.5釐米,對於較長物體就需分段測量而使精度降低。若用氦氖氣體雷射器,則最大可測幾十公裡。一般測量數米之內的長度,其精度可達0.1微米。它的原理與無線電雷達相同,將雷射對準目標發射出去後,測量它的往返時間,再乘以光速即得到往返距離。由於雷射具有高方向性、高單色性和高功率等優點,這些對於測遠距離、判定目標方位、提高接收系統的信噪比、保證測量精度等都是很關鍵的,因此雷射測距儀日益受到重視。在雷射測距儀基礎上發展起來的雷射雷達不僅能測距,而且還可以測目標方位、運運速度和加速度等,已成功地用於人造衛星的測距和跟蹤,例如採用紅寶石雷射器的雷射雷達,測距範圍為500~2000公裡,誤差僅幾米。目前常採用紅寶石雷射器、釹玻璃雷射器、二氧化碳雷射器以及砷化鎵雷射器作為雷射測距儀的光源。它基於都卜勒原理測量物體的振動速度。都卜勒原理是指:若波源或接收波的觀察者相對於傳播波的媒質而運動,那麼觀察者所測到的頻率不僅取決于波源發出的振動頻率而且還取決于波源或觀察者的運動速度的大小和方向。所測頻率與波源的頻率之差稱為都卜勒頻移。在振動方向與方向一致時多普頻移fd=v/λ,式中v為振動速度、λ為波長。在雷射都卜勒振動速度測量儀中,由於光往返的原因,fd=2v/λ。這種測振儀在測量時由光學部分將物體的振動轉換為相應的都卜勒頻移,並由光檢測器將此頻移轉換為電信號,再由電路部分作適當處理後送往都卜勒信號處理器將都卜勒頻移信號變換為與振動速度相對應的電信號,最後記錄於磁帶。這種測振儀採用波長為6328埃(┱)的氦氖雷射器,用聲光調製器進行光頻調製,用石英晶體振蕩器加功率放大電路作為聲光調製器的驅動源,用光電倍增管進行光電檢測,用頻率跟蹤器來處理都卜勒信號。它的優點是使用方便,不需要固定參考系,不影響物體本身的振動,測量頻率範圍寬、精度高、動態範圍大。缺點是測量過程受其他雜散光的影響較大。它也是基都卜勒原理的一種雷射測速方法,用得較多的是雷射都卜勒流速計(見雷射流量計),它可以測量風洞氣流速度、火箭燃料流速、飛行器噴射氣流流速、大氣風速和化學反應中粒子的大小及匯聚速度等。

聲明:部分內容來源於網絡,僅供學習、交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不妥,請聯繫刪除。

商務合作、投稿、技術服務合作聯繫方式:微信號:baitexing QQ:316454486

覺得文章不錯,就點個在看

相關焦點

  • 雷射測距傳感器的原理及應用
    雷射測距傳感器是先由雷射二極體對準目標發射雷射脈衝,經目標反射後雷射向各方向散射。
  • 壓力傳感器的工作原理及其應用
    、油井、電力、船舶、工具機、管道等眾多行業,下面就簡單介紹一些常用傳感器原理及其應用。1、應變片壓力傳感器原理與應用     力學傳感器的種類繁多,如電阻應變片壓力傳感器、半導體應變片壓力傳感器、壓阻式壓力傳感器、電感式壓力傳感器、電容式壓力傳感器、諧振式壓力傳感器及電容式加速度傳感器等。但應用最為廣泛的是壓阻式壓力傳感器,它具有極低的價格和較高的精度以及較好的線性特性。下面我們主要介紹這類傳感器。
  • 雷射測距傳感器的原理及應用剖析
    雷射測距傳感器是先由雷射二極體對準目標發射雷射脈衝,經目標反射後雷射向各方向散射。
  • 雷射傳感器應用於距離測量
    雷射傳感器有幾種配置,其中一些檢測存在,而其他則測量距離。接近式雷射傳感器(也稱為雷射光電傳感器)通常用於檢測零件的存在。
  • 雷射傳感器的測距方法及其優勢
    雷射傳感器技術目前是一種具有高速、高精度性能的檢測應用。先進的雷射傳感器包括堅固的獨立式外殼,精確的雷射發射器,線性成像器和用戶可配置的輸出特性。雷射傳感器無需外部控制器進行調節。操作員能夠簡易地將雷射傳感器放置在所有位置,包括設備的不可接近範圍或惡劣環境,並根據其它應用軟體進行各種必需的調整和配置。  1.雷射傳感器測量距離方法  雷射傳感器的主要組件之一是線性成像器,線性成像器是由排成一行的數百或數千個像素組成的,先進的雷射傳感器是基於光學三角測量原理工作的,其結合了線性成像器。
  • 雷射傳感器在工業製造中的應用
    利用雷射的高方向性、高單色性和高亮度等特點可實現無接觸遠距離測量。雷射傳感器常用於長度、距離、振動、速度、方位等物理量的測量,還可用於探傷和大氣汙染物的監測等。總之,雷射傳感器的應用領域越來越廣泛了,下面介紹兩種雷射傳感器主要原理和應用。
  • 機載雷射雷達(Lidar)基礎原理與應用
    機載雷射雷達作為航測服務行業常用的手段,大家想必對機載雷射雷達有些好奇,現在帶大家了解一下機載雷射雷達的基礎原理與現在的應用。機載雷射雷達是一種可以精確、快速獲取地面或大氣三維空間信息的主動探測技術,應用範圍和發展前景十分廣闊。
  • 一文讀懂傾角傳感器原理及其應用
    傾角傳感器用於各種測量角度的應用中。例如,高精度雷射儀器水平、工程機械設備調平、遠距離測距儀器、高空平臺安全保護、定向衛星通訊天線的俯仰角測量、 船舶航行姿態測量、盾構頂管應用、大壩檢測、地質設備傾斜監測、火炮炮管初射角度測量、雷達車輛平臺檢測、衛星通訊車姿態檢測等等。
  • 新書推薦 | 傳感器原理與應用
    2.4.3 液位測量2.5 電位器的原理與應用2.5.1 電位器式傳感器的工作原理2.5.2 電位器的分類2.5.3 使用時的注意事項2.5.4 電位器傳感器的應用小結習題第3章 電容傳感器的原理與應用3.1 電容傳感器的工作原理及類型3.1.1
  • 三維雷射掃描儀與其中的傳感器技術應用
    導讀:三維掃描技術,又稱實景複製技術,是一種集光、機、電和計算機技術,多傳感器集成和多種測量原理為一體的綜合性對地高新測量技術。
  • 一文了解雷射測距傳感器:原理、選型、應用
    下面我們通過3個實際應用案例,來說明雷射測距傳感器的典型應用場景。 精確有序,分毫不差——宜科OSM40高性能光電傳感器助力AGV智能化升級AGV是現代物流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物流產業巨大的市場潛力,以及智能製造產業化升級,推動AGV面向高速聯動前後輸送分揀工藝。
  • 深度解讀雷射傳感器
    雷射技術與應用的迅猛發展,已與多個學科相結合,形成新興的交叉學科,如光電子學、信息光學、雷射光譜學、非線性光學、超快雷射學、量子光學、光纖光學、導波光學、雷射醫學、雷射生物學、雷射化學等。這些交叉技術與新的學科的出現,大大地推動了傳統產業和新興產業的發展,使得雷射器的應用範圍擴展到幾乎國民經濟的所有領域。
  • 雷射位移傳感器的應用有哪些?
    雷射位移傳感器是利用雷射技術進行測量的傳感器。它由雷射器、雷射檢測器和測量電路組成。雷射傳感器是新型測量儀表。
  • 雷射原理及應用分享
    根據這一現象,他們提出了"雷射原理",即物質在受到與其分子固有振蕩頻率相同的能量激勵時,都會產生這種不發散的強光--雷射。1960年5月16日,美國加利福尼亞州休斯實驗室的科學家梅曼宣布獲得了波長為0.6943微米的雷射,這是人類有史以來獲得的第一束雷射,梅曼因而也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將雷射引入實用領域的科學家。
  • 《飛行時間(ToF)傳感器技術及應用-2020版》
    報告大綱:1. 3D成像和傳感概念內容包括視覺的重要性、主要3D成像和傳感方法及原理(包括雙目視覺、結構光和飛行時間)、3D成像和傳感應用示例、3D成像和傳感模組及核心元器件示例。ToF傳感器技術及分類內容包括ToF傳感器分類、iToF與dToF技術對比、iToF攝像頭工作原理及iToF技術挑戰、dToF雷射雷達工作原理及dToF技術挑戰、dToF技術發展方向、SPAD vs. APD、CMOS圖像傳感器 vs. SPAD圖像傳感器、CMOS圖像傳感器技術趨勢等。4.
  • 每天積累一點光學乾貨:雷射傳感器工作原理及功能
    學習要靠積累,今天跟大家帶來的光學知識乾貨是雷射傳感器工作原理及功能,希望有興趣的朋友們學習一下,如果您喜歡,也可以轉發給自己的同學或朋友哦。
  • 自動駕駛傳感器:雷射雷達篇
    今年1月7日,上交所受理了禾賽科技的上市申請及公布了招股書,順利的話禾賽科技有可能成為國內第一家成功上市的雷射雷達公司。顯然隨著這些事件的到來,未來智能汽車的自動駕駛場景也將跨越更實質性的一步,作為傳感器之一的雷射雷達究竟你了解多少呢?自動駕駛車還有哪些傳感器呢?接下來我們會為大家開啟一輪關於傳感器的「新知」系列,而這一切,自然先由雷射雷達開始。
  • SLAM技術及其在測繪領域中的應用
    基於SLAM技術可以對視覺信息和雷射雷達數據進行三維重建與地圖構建,這些三維模型及地圖在測繪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尤其是更加精確的三維模型數據,對於精確測量和高精度導航等方面有著重要的意義。因此,本文從測繪領域的視角對SLAM技術的發展、原理及其在測繪領域的應用進行了論述和討論,且對SLAM技術在測繪領域的應用前景進行了展望,為國內外測繪和機器人方面的研究人員提供了重要參考。
  • MEMS壓力傳感器及其應用
    傳統的機械量壓力傳感器是基於金屬彈性體受力變形,由機械量彈性變形到電量轉換輸出,因此它不可能如MEMS壓力傳感器那樣做得像IC那麼微小,成本也遠遠高於MEMS壓力傳感器。相對於傳統的機械量傳感器,MEMS壓力傳感器的尺寸更小,最大的不超過1cm,使性價比相對於傳統「機械」製造技術大幅度提高。
  • 位移傳感器的應用領域有哪些?常用位移傳感器的應用簡介
    位移傳感器的應用範圍相當廣泛,常用在工業自動化或者建築橋梁等方面。位移傳感器根據位移量的大小輸出大小不同的電信號,然後能判斷位移量的大小。常用的有應變式位移傳感器,磁致伸縮位移傳感器,光柵位移傳感器,雷射位移傳感器,角度位移傳感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