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衛帝國蒼穹—Ta 152系列戰鬥機的故事(下)

2021-02-20 燃燒的島群




1944年7月,RLM決定中止布洛姆·福斯和梅塞施密特公司的高空戰鬥機項目,只保留了福克·沃爾夫的Ta 152C和Ta 152H項目投入量產。Ta 152的量產工作於1944年11月正式開始,雖然這比Fw 190D-9的大規模增產僅晚了2個月,但是直到1945年1月27日,德國空軍才接收了第一架Ta 152。糟糕而困難的一線生產狀況,以及飛機組件交付中產生的諸多問題,對Ta 152未能實現大規模量產造成了嚴重的負面影響。福克·沃爾夫公司在緊鄰波蘭的德國城市科特布斯(Cottbus)的飛機總裝工廠也隨著蘇聯紅軍的迅速逼近而終止了生產,對Ta 152的量產工作造成了相當的打擊。

1944年12月,譚克博士親自駕駛一架無武裝的Ta 152H,從朗根哈根機場飛往科特布斯飛機總裝廠,以進行進一步的飛行測試。在途中,譚克博士的座機遭遇了2架美軍P-51「野馬」戰鬥機的攔截。面對美軍戰鬥機的攔截,譚克博士制訂了一個非常「簡單」的逃生計劃:譚克博士按下了MW-50燃料噴射推進裝置的按鈕,然後駕駛著Ta 152加大油門開始加速飛行,不一會兒他就已經看不到身後「野馬」 的影子了。

駕駛Fw 190的譚克博士,身為飛機設計師的他同時也是一位試飛員,經常親自試飛戰機以檢驗設計可行性



‍‍

最初完成生產的第一批Ta 152H,於1945年3月由德國空軍的JG 301戰鬥機聯隊第三大隊(III./JG 301)所接收。JG 301聯隊是德國空軍著名的「野豬聯隊」(Wilde Sau)中的一支,在1945年以前主要執行夜間截擊作戰任務。但隨著盟軍越來越逼近德國本土,JG 301聯隊也不得不開始承擔晝間防空任務。

JG 301聯隊由I、II、III、IV四個戰鬥機大隊組成,第三大隊是唯一一支成建制接收Ta 152H的作戰單位,大隊飛行員們在此前的空戰中吃了太多的虧,因此也將勝利的希望寄托在了這種新型戰鬥機身上。原本計劃中第三大隊將接裝35架Ta 152H,但隨著戰局的發展,補充足額的Ta 152已無可能,最終第三大隊裝備的Ta 152H也只有16架,不到預定換裝數量的一半,第三大隊也只能拿Fw 190A-8補充剩下的空缺。

JG 301戰鬥機聯隊第三大隊接收的Ta 152H

在換裝過程中,第三大隊也對Ta 152H進行了空戰對抗測試,模擬空戰結果表明,Ta 152H在高空,特別是6000-8000米的高度上,能夠力壓Fw 190A-8,在空戰中佔據了絕對優勢。Ta 152的盤旋纏鬥性能十分突出,一位有著豐富戰鬥經驗的Fw 190A-8飛行員很輕易地就被駕駛著Ta 152H-0的飛行員在盤旋格鬥中咬尾,而駕駛Ta 152H的飛行員此前僅僅駕駛過它兩次。

與Fw 190A-8相比,Ta 152H在做急速迴旋動作時更難陷入螺旋,進入螺旋的情況一般也只會出現在低速(大約250km/h)情況下,此時推桿俯衝即可改出螺旋;

Ta 152H的起降性能優秀,滑跑400米即可升空,起飛後很快能進入空戰狀態。

作為高空截擊機,Ta 152H的一大關鍵指標就是爬升速度。根據德軍的測試,Ta 152H能在8分鐘內爬升至7000米高度,15分鐘爬升至11000米。不過,根據雷希林機場試飛站的報告,在以600km/h的速度急速俯衝時,機體會產生強烈的震動。

由JG 301聯隊長弗裡茨·奧夫海默中校(Obersleututant Fritz Aufhammer)駕駛的Ta 152H-1測試用塗裝,由於Ta 152H外形過於特別,為了防止在試飛時被友軍高炮火力誤擊,特別將機體塗成了鮮豔的紅色

戰爭末期,盟軍戰鬥機經常低空掠襲德軍前線機場,盟軍戰鬥機飛行員特別喜歡尾隨德軍飛機到出發的機場,在德軍戰機的起降過程中發起突襲。在這樣的情況下,僅僅依靠機場的警衛高炮群是不夠的,必須要有戰鬥機在機場上空盤旋,保護正在起降的飛機。JG 301聯隊第三大隊特別編成了一支Ta 152H指揮部小隊,專門掩護大隊其他Fw 190戰鬥機的起降。(曾經有作者提及JG 301的Ta 152還要為Me 262噴氣式戰鬥機部隊提供護航,但實際上Ta 152連保護JG 301聯隊的駐地機場都已經十分吃力,保護Me 262更是無稽之談)

曾經在JG 301聯隊指揮部直轄部隊服役的德軍戰鬥機飛行員威利·雷施克軍士長(Willi Reschke)在他所著的JG 301/302聯隊戰史中回憶道:「Ta 152在戰爭的最後時間裡保護了我的生命,沒有它優異的性能,我在和擁有絕對優勢的盟軍戰鬥機的戰鬥中倖存下來的可能性是非常微小的。」

威利·雷施克軍士長(Willi Reschke,1922-2017),少數幾位駕駛Ta 152H作戰並取得戰果的德軍王牌飛行員,1945年4月20日獲頒騎士十字勳章

1945年3月2日,美國陸軍第八航空隊準備對德國的工業基地進行新一輪的轟炸。1232架B-17和B-24重型轟炸機從位於英國本土的基地起飛,由774架P-47和P-51戰鬥機護航飛往德國。他們的主要目標是位於德國薩克森州的伯倫(Böhlen)、開姆尼茨(Chemnitz)和馬格德堡(Magdeburg)的工業區。

面對盟軍轟炸機群的大規模來襲,接到情報的JG 301聯隊出動了全部四個大隊的兵力準備迎敵。裝備了新式的Ta 152H戰鬥機的JG 301聯隊第三大隊的飛行員們早已躍躍欲試,希望用手中的這把「利劍」將入侵帝國領空的敵機一一斬落。

由於Ta 152H的數量嚴重不足,JG 301聯隊決定採用以下的迎敵策略:由Fw 190A-8和Bf 109G-10作為攻擊盟軍轟炸機的主力機型,而Ta 152H則憑藉自身的高空性能優勢負責為擔任主攻手的福克沃爾夫和梅塞施密特戰鬥機護航,驅散美軍的護航戰鬥機。

第三大隊的飛行員們此前都專職負責攻擊盟軍的重型轟炸機,儘量規避與護航戰鬥機的戰鬥,這也使得這些Ta 152的飛行員們很缺乏對付戰鬥機的空戰格鬥經驗,但他們還是充滿了信心,想與盟軍的P-51「野馬」戰鬥機一較高下。

組成編隊準備迎擊盟軍重型轟炸機群的Ta 152H編隊

12架Ta 152H在編隊指揮官赫爾曼•斯塔爾(Hermann Stahl)中尉的率領下,陸續從機場上滑跑升空,組成鬆散編隊的第三大隊的Ta 152們持續爬升至8000米高空。在這一高度上,他們遇到了來自JG 301聯隊第四大隊的一隊Bf 109G-10,Ta 152編隊一開始並沒有留心這些友軍機的行動,繼續前往地面引導站指示的接敵地點。但接下來發生的事情,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

Bf 109對著Ta 152編隊開火了!

機載無線電裡傳來了嘈雜的呼喊聲:

「梅塞施密特在攻擊我們!他們到底在幹什麼?!」

「各機注意,我們遭到了友軍機的攻擊,注意規避!」

原來,外形獨特的Ta 152被這些Bf 109G當成了美軍的新式戰鬥機,很快咬了上去,第三大隊的Ta 152飛行員們因為這突如其來的誤擊搞得手足無措,編隊瞬間混亂了起來。更要命的是,由於Ta 152H和第四大隊的Bf 109採用的是不同的無線電通訊頻率,無法用無線電告知這些梅塞施密特打的是自己人,Ta 152的飛行員們又不願意擊落自己人的戰鬥機,只能依靠飛機自身的性能東躲西逃。

在Bf 109G編隊的「奮勇作戰」下,第三大隊的Ta 152編隊很快被驅散,再也無法繼續參加對盟軍轟炸機群的截擊任務,JG 301聯隊第三大隊的Ta 152中隊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成編制出擊,就此迎來了如此戲劇性的結局。

而誤擊了友軍的Bf 109G編隊很快也遭遇了災難:在追擊Ta 152的過程中,一隊為美軍轟炸機護航的P-51D戰鬥機注意到了德軍的混亂,紛紛俯衝迎敵,這些梅塞施密特沒有注意到美軍戰鬥機的來襲,在混亂的空戰中被「野馬」打下了13架Bf 109G,整場截擊行動演變成了一場巨大的災難。

表現截擊B-24重型轟炸機的Ta 152H編隊的繪畫,遺憾的是,Ta 152H從來都未能在實戰中以編隊形式集中截擊盟軍轟炸機群

1945年3月14日,JG 301聯隊迎來了一位特殊的客人:德國第一航空軍司令迪特裡希·佩爾茨(Dietrich Peltz)少將。佩爾茨將軍此時接受了希特勒的命令,要求他總體負責德國空軍的本土防空作戰,為此,他特別到德國空軍的各個戰鬥機聯隊視察,作為唯一一支擁有Ta 152H的部隊,JG 301聯隊也是他重點關注的對象。視察部隊期間,佩爾茨將軍還專門試駕了雷施克軍士長的Ta 152H,他也因此成為了戰爭期間駕駛過Ta 152H的德國飛行員中軍銜最高的一位。不過,此人作為一名轟炸機部隊的指揮官,對於依靠戰鬥機挽救帝國的蒼穹已經不抱太大希望,在他的組織下,德國空軍在戰爭末期開始實施空對空撞擊作戰,讓年輕的德國飛行員們以近乎自殺的形式為即將覆滅的第三帝國殉葬。

試駕Ta 152H-1的迪特裡希·佩爾茨(Dietrich Peltz)少將



1945年3月14日,雷施克駕駛Ta 152H,在地面截擊雷達的指引下發現了一架正在執行高空偵察任務的英軍「蚊」式偵察機。「蚊」式的偵察機型號飛行速度在670km/h以上,要抓住它可是相當困難的一件事情,但雷施克認為Ta 152H有能力做到。於是他駕機追了上去,憑藉Ta 152H優秀的高空高速性能,這架蚊式偵察機離他越來越近。就在敵機即將進入開火距離時,Ta 152的Jumo 213E發動機突然發生故障,發動機掉了鏈子,雷施克只能選擇放棄追擊,只能眼看著這架蚊式逃之夭夭了。

德·哈維蘭「蚊」式雙發重型戰鬥機,憑藉670km/h以上的高速性能,蚊式也經常作為高速偵察機在德軍佔領區實施前沿偵察

由於盟軍對德國工業區的轟炸日益猛烈,以及蘇聯紅軍已經佔據了肩負Ta 152H量產工作的科特布斯飛機總裝廠,JG 301聯隊已經無法獲得任何補充。到4月12日,Ta 152戰鬥機在JG 301聯隊的部署情況為:

聯隊指揮部直轄中隊:編有7架,實際可出動3架

第三大隊:編有6架,實際可出動3架



1945年4月12日,JG 301聯隊指揮部接到情報:在距離他們駐地8公裡外的一個鐵路調度場,有兩架敵機正在進行低空掃射攻擊,希望他們能起飛迎敵。收到情報後,JG 301聯隊立刻起飛3架Ta 152H迎敵,這3架起飛的Ta 152H中,由瑟普·薩特勒軍士長(Ofw. Sepp Sattler)駕駛的飛機因為突發故障而墜毀,薩特勒本人不幸身亡。威利·雷施克軍士長與JG 301聯隊長弗裡茨·奧夫海默中校(Oblt Aufhammer)組成編隊前往截擊。

起飛後不久,他們就發現了正在低空飛行的敵機:兩架英國霍克「暴風」式戰鬥機。這兩架「暴風」式戰鬥機來自皇家紐西蘭空軍的第468戰鬥機中隊,原本只是在做簡單的「打掃地面」的雜活的他們遭遇了Ta 152的截擊,瞬間就成為了2對2的超低空死鬥。

英國霍克「暴風」(Hawker Tempest)戰鬥機,在大英國協軍隊中主要用於對地攻擊行動

「暴風」式戰鬥機有著非常良好的低空飛行性能,最高飛行速度可達695km/h,英軍曾經用它來攔截德軍往英國發射的V-1巡航飛彈。不論是對地攻擊,還是截擊德軍的Me 262噴氣式戰鬥機,「暴風」都有著優異的戰場表現。但是,這次充當了「獵物」的是「暴風」:雷施克軍士長的Ta 152H死死咬住了一架「暴風」 的尾巴,30毫米機炮和20毫米機炮的一輪點射,將這架「暴風」的尾翼徹底打爛,並在大幅度的翻滾中墜入了地面,另一架「暴風」眼見形勢不對,迅速脫離戰鬥逃走了。

與「暴風」進行低空格鬥的Ta 152H

威利·雷施克軍士長當日駕駛的Ta 152H-1「黃色1號」座機塗裝

巧合的是,這架「暴風」的墜毀地點離先前墜地的薩特勒軍士長的Ta 152殘骸不足百米。「暴風」的飛行員:紐西蘭空軍的O.J.米切爾準尉(W/O O.J. Mitchell)的遺體被德軍飛行員們以最高的禮儀,與薩特勒軍士長的遺體合葬在了一起。



由於美英盟軍將進攻柏林的優先權讓給了蘇軍,西線的美英軍隊都停下了朝柏林推進的腳步,航空兵部隊也不再繼續在柏林附近空域活動。因此,包括Ta 152在內的德軍戰鬥機部隊,在戰爭最後的日子裡主要面對的是蘇軍的戰鬥機。

蘇軍雅克-9戰鬥機,安裝了一臺克裡莫夫V-105(1180馬力)液冷發動機,武器裝備為1門20毫米施瓦克機炮+1挺12.7毫米機槍,在戰爭中後期成為蘇軍的主力中低空戰鬥機

這一時期,德軍飛行員們遇到最多的是蘇軍的雅克-9戰鬥機,作為蘇軍在二戰中裝備最為廣泛的戰鬥機型之一,雅克-9在柏林戰役期間承擔了確保柏林上空制空權的任務。在柏林戰役期間,Ta 152H與雅克-9發生過數次低空交手,約瑟夫·基爾軍士長(Obfw Josef Keil)和威利·雷施克軍士長駕駛的Ta 152H各取得了2架雅克-9的擊落戰果。根據雷施克軍士長的回憶,雅克-9在Ta 152H面前「處於令人絕望的劣勢」。

截擊蘇軍雅克-9戰鬥機的Ta 152H

約瑟夫·基爾軍士長(Obfw Josef Keil),在戰爭中取得16架擊落戰果,其中駕駛Ta 152H取得了5架戰果,是駕駛Ta 152H取得擊落戰果最多的一位德國飛行員

但此時,德國空軍的各戰鬥機聯隊已經在此前盟軍的大空襲中損失慘重,不僅難以補充新飛機和飛行員,航空燃油的補給也被切斷,局部的戰術性勝利猶如強弩之末,戰爭的失敗已毫無懸念。

德國投降後,JG 301聯隊所屬的剩餘的Ta 152H全部向英軍投降,其中,由雷施克軍士長駕駛的Ta 152H-1被英軍接收後,轉交給了著名的英國試飛員:皇家海軍航空兵的艾瑞克·布朗(Eric Brown)上尉試飛。

艾瑞克·布朗(Eric Brown)上尉,英國皇家海軍航空兵試飛員,曾經試飛過包括Me 262、Ar 234、Ta 152在內的487種各式飛機

這為試飛過諸多盟軍和軸心國戰機的試飛員在體驗過Ta 152的飛行性能後留下了這樣的評價:

「Ta 152H過分突出的長鼻子和機翼,似乎會延伸到無限的邊際。Ta 152H-1的性能與同期的盟軍活塞螺旋槳戰鬥機一樣好,某些方面還要更為突出。在3萬英尺(9145米)高度下,噴火式戰鬥機是更好的選擇,而在3萬英尺以上,Ta 152H擁有絕對的優勢,它能夠勝任德國人要求的一切戰鬥性能。幸運的是,對盟軍而言,它來得太遲了,沒有在對盟軍戰機的空戰中發揮任何作用。」

戰後被英軍接收的Ta 152H

被英軍轉交給美軍測試的Ta 152H-0,以「外國設備FE-112」的編號進行標記和試飛

如今保存在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博物館(NASM)下屬的、俗稱「銀山」(Silver Hill)的保羅·E·加伯(Paul E. Garber)保存、復原和儲存設施內等待修復的Ta 152H-0



「德國的飛機製造企業,特別是福克•沃爾夫,在研製性能優秀的高空用戰鬥機(延長翼展型)上付出了很多努力。他們唯一忽略掉的、我已經提出過勸告的事情,就是發展一種可靠的加壓型駕駛艙。不過,加壓型座艙基本未能在實戰中起到過什麼作用。

德國的航空發動機工業未能成功製造可靠的高空用航空發動機以及渦輪增壓系統。同時,在航空材料方面,德國航空工業也存在著巨大的短板。

原型機的生產、試飛和各項試驗……在那個艱難的環境下,我們已經竭盡全力。在戰爭即將結束的時候,作為試飛員的我們不得不在空中測試飛機結構的完整性和可靠性,因為在地面完成機體壓力測試已經毫無可能。

關於「是否能基於加裝GM-1動力噴射裝置的Fw 190D-9,從而以風險更小的方式來研製一種高空用戰鬥機」的問題,我的回答是:No。Fw 190D-9,這種比Ta 152 H提早了幾個月投入量產的機型,從來都無法替代Ta 152 H的地位。

我,作為原型機測試飛行員,已經做了所有能做的事情,來確保Ta 152能在盟軍戰鬥機和轟炸機大舉來襲之前儘快完成試飛,進入量產。」

漢斯•桑德爾(Hans Sander)

福克•沃爾夫公司原型機測試部門

首席測試工程師和首席試飛員



主要參考資料:

韓磊.《決死天空:二戰末期德國晝間空戰》

高智.《屠夫之鳥:二戰德國Fw 190戰鬥機戰史》

Dietmar Harmann.《Focke-Wulf Ta-152》

Malcolm.V.Lowe《Focke-Wulf Ta 152》

Wolfgang Wagner《Kurt Tank :Focke-Wulf`s Designer and Test Pilot》

「燃燒的島群」是一個專注於太平洋戰爭和中日戰爭回顧的軍史網,首創於2000年5月,2005年至今論壇在線,2016年轉戰各種自媒體平臺。本站力求依據翔實準確,點評角度獨到,不吹不黑不噴,已完成作品包括珍珠港11篇、中途島7篇、巨獸之亡14篇、制勝神器5篇等,歡迎新老朋友們持續關注。

相關焦點

  • 守衛帝國蒼穹—Ta 152系列戰鬥機的故事(上)
    Fw 190V-32,Ta 153項目的唯一原型機1943年10月,帝國航空部公布了新的規定:「新戰鬥機的型號名稱將包含其主任設計師名稱」,這對於那些為第三帝國設計戰機的飛機設計師們來說,無疑是巨大的鼓勵和榮譽。
  • 第三帝國天空最後的守護神---Ta-152高空戰鬥機
    Ta-152是納粹德國在二戰末期由Fw-190發展的一種高空高速活塞戰鬥機,與作為「快速解決方案」的Fw-190D相比,Ta-152
  • 末日的守門人:Ta-152戰鬥機
    本次帶來的是來自吧友@雞雞復稽稽 (我也不是很清楚要怎麼稱呼)的戰機類作品Ta-152式戰鬥機在1942年夏天,德國航空部正式下令用「Ta」編號來取代「Fw」命名福克-沃爾夫公司的飛機,為的是突出公司總設計師譚克的貢獻,第一個用"Ta"命名的飛機是Ta 211雙發夜間戰鬥機,即後來的Ta 154飛機,編號更改的原因是避免與Jumo 211發動機混淆。
  • 「長鼻子多拉」——Fw 190D系列戰鬥機的故事(上)
    在Fw 190系列戰鬥機中,有一種外形與先前的Fw 190的外表截然不同的型號。顯著加長的發動機整流罩、修長的機身,似乎都在強調著自己的「與眾不同」。在第三帝國毀滅的前夕,它批量進入德軍一線戰鬥機部隊服役,成為了早已破敗不堪的帝國蒼穹的「守門人」之一。
  • 守衛!新的疆域《帝國守衛戰》新關卡解析
    《帝國守衛戰》(Realm Defense)即將解鎖新的疆域,讓我們跟隨者可愛迷人的愛月櫻,還有魚躍成龍的鯉助,一起守衛新的家園吧!  阿特拉世界中,每個世界都有4種不同的防禦塔。想要好好的守護櫻花之國,順利通關接下來的關卡,掌握這四種防禦塔是必不可少的本領。
  • Ta.152H戰鬥機的戰後經歷 送到美國接受測試 嚇出盟軍一身冷汗
    Ta.152由Fw.190發展而來,與p-51、「噴火」並列被譽為終極活塞戰鬥機。這張珍貴的彩色照片,忠實記錄了當時該機編號和塗裝的顏色。Ta.152H配備一臺Jumo213E發動機,H代表「高空戰鬥機」,發動機上方安裝一門MK108型30mm機炮(備彈90發),兩側翼根各安裝一門MG151/20型20mm機炮(各備彈175發)。
  • 永遠年輕的帝國雄鷹——梅塞施密特Bf 109戰鬥機(下)
    所以大多數劃分了優勢作戰高度的戰鬥機都會選擇安裝其中之一,這種選擇還會與其增壓器設置相匹配。但是有一個經典的例外,那就是Ta 152 H戰鬥機,它同時裝備了MW 50以及GM-1設備。當然,這是二戰後期德意志黑科技追逐性能極限的產物之一,其配置肯定無法大量運用到Bf 109這種大批量生產的戰鬥機上。
  • 夭折的「德味蚊子」 ——二戰德國Ta-154戰鬥機小傳
    但是,經歷了種種磨難之後,該項目最終夭折,只給後人留下了一段唏噓的歷史,後世的軍事愛好者只能從小說、電影、遊戲中細細品味這隻第三帝國的「德味蚊子」:Ta-154戰鬥機。 ▲遊戲《戰爭雷霆》中出現的Ta-154A-1戰鬥機 Ta-154的歷史,還要從德國本土的夜間防空作戰說起。
  • 瓶子君152暗中觀察 | 關於崩壞系列的N個事實,艦長知道多少?
    不知瓶子君152艦長對崩壞系列的故事究竟暗中觀察了多久,竟然挖掘出了這麼多關於「崩壞」的秘密呢~關於這些事實,瓶子君152艦長已經製作了三期解說視頻,分別是《關於崩壞系列的五個事實》「基礎篇」、「進階篇」和「趣味篇」。嗯,既然艦長在休伯利安就任已久,那麼在觀看視頻之前,就讓愛醬先來考考艦長如何?
  • 大愛屠夫之鳥,存世Fw 190系列戰鬥機精美大圖
    迪森國家軍事歷史博物館館藏的 Fw 190A-6/R6,機翼下掛裝30毫米MK108炮艙。原在倫敦帝國戰爭博物館懸掛展覽的Fw 190A-8。這架飛機非常特殊,它是米斯特組合飛機(Fw 190+JU 88)的一部分,二戰結束後作為繳獲品被拆開後運到英國,但下半部分的JU 88卻就此失蹤,從沒到達目的地。
  • 兵器 F-14「雄貓」戰鬥機的故事
    近日,在伊朗迪茲富勒空軍基地的航展上,世界上最後一批尚能飛行的F-14「雄貓」戰鬥機悉數登場,再次勾起了軍迷對這款經典戰機的美好回憶。  「雄貓」戰鬥機誕生於上世紀70年代,是美國軍工巨頭格魯曼公司的招牌產品,也是世界上第一款第三代戰鬥機。1986年美國大片《壯志凌雲》中,湯姆?
  • 日之丸下——太平洋戰爭中被日本俘獲的盟軍飛機(2、戰鬥機)
    戰鬥機1、霍克颶風MK IIB(Hawker Hurricane MK IIB)(2架,英國/荷蘭)著名的颶風戰鬥機,曾經作為不列顛和地中海RAF的主力。雖然在1942年初已經在歐洲落伍,但是卻是東南亞盟軍能夠獲得的最先進戰鬥機,尤其是颶風MK IIB擁有12挺7.7mm機槍火力極強,但是受困於極大的數量劣勢無力翻盤(日本陸軍真的就這兩桶水……)。
  • 二戰德國空軍戰鬥機的代名詞,Bf 109全系列型譜
    在整個二戰時期,Bf 109戰鬥機始終是德國空軍戰鬥機部隊的中堅力量,從戰爭爆發的第一天起奮戰始終,直到戰爭結束的最後一刻。 早期型號:Bf 109 A/B/C/D 很多資料認為Bf 109A 是最初計劃生產的版本,僅在引擎罩上方裝有2 挺MG17 型7.92 毫米機槍,相比同期英國「颶風」、「噴火」戰鬥機裝備的8 挺7.7 毫米機槍,火力相當貧弱,因此沒有投產,直接被Bf 109B 系列所取代。
  • 《TERA》公測前夕最大版本「蒼穹行動」今日上線
    今日,《TERA》公測前夕最後一次大規模版本更新——「蒼穹行動「正式上線,激烈的公會戰即將打響!
  • 股票指標庫 TA-Lib 安裝方法
    ](http://ta-lib.org/)下載的安裝包其實也是32位的,如果你的系統平臺是64位的,也無法正確安裝。www.lfd.uci.edu/~gohlke/pythonlibs/從上面下載的這個:TA_Lib-0.4.17-cp27-cp27m-win_amd64.whl然後在windows的cmd裡面輸入命令:pip install TA_Lib-0.4.17-cp27-cp27m-win_amd64.whlubuntu 下
  • 蒼穹之聯合艦隊
    徵服的本能此刻在他們體內甦醒,為了獲得更雄厚的探索外星的資源儲備,他們將目光投向了其它那些由來自不同的地表文明所擁有的空港……面對急劇惡化的態勢,各宇宙空港進行了武備擴張,其中之一就組建了以「蒼穹之聯合艦隊」為名的宇宙艦隊。新銳的「長門」號,「陸奧」號戰艦建成入役時即前後分別擔任艦隊旗艦,而艦隊司令長官則在如城堡般巍峨的艦隊指揮艦橋內坐鎮。
  • 拜佔庭成了「敗仗庭」(下):屢戰屢敗為何還能成為千年帝國?
    這種制度就為拜佔庭帝國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優秀兵源。然而,「自毀長城」這種故事並不僅僅發生在中國歷史上。在巴西爾二世死後,那個名為「敗仗庭」的詛咒,又通過拜佔庭帝國「人和」不足的缺口開始發威了!在巴西爾二世的後繼者特別是羅曼諾斯三世皇帝眼中,帝國的外部已經足夠「安全」。而對於那個無法有效控制的強悍軍隊,才是眼中釘。
  • 「動物殺手」 蘇聯SU-152
    不好意思~~     大家可能也看煩了元首的「動物園」系列,這次咱們換一個口味。那就是蘇聯的SU—152坦克殲擊車!!先上幾張圖片,然後咱們再聊!!個人覺得SU-152要比ISU-152好看一些!(只是我個人感覺,勿噴!)。簡單介紹一些這個車吧。
  • 紅色帝國的終極螺旋槳戰鬥機 ——拉-11
    這兩型戰鬥機在偉大的衛國戰爭中表現優異,為擊敗德國空軍立下頭功,讓拉沃契金的名號響徹蘇聯的天空。二戰結束後,拉沃契金又在拉-7戰鬥機的基礎上進行一系列改進,最終孕育出拉系戰鬥機的最終傑作——拉-11戰鬥機。 ▲拉-11戰鬥機作為拉沃契金螺旋槳戰鬥機的終極作品,出現在遊戲《戰爭雷霆》中 拉系列戰鬥機的始源,還要從西班牙內戰說起。
  • 被馬斯克送入太空的科幻神作——《銀河帝國》系列究竟有什麼魅力?
    《銀河帝國》系列在歷經60多年後再次在一夜之間轟動全球。而這位「矽谷鋼鐵俠」的太空夢也正是從閱讀科幻小說開始的。馬斯克從小深受阿西莫夫《銀河帝國》系列作品和道格拉斯·亞當斯《銀河系漫遊指南》等科幻作品的影響,對太空充滿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