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人是全社會尊崇的職業」--三重解讀!

2022-01-07 軍士club

2021年8月1日起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軍人地位和權益保障法》第一章第一條開篇即說,「為了保障軍人地位和合法權益,激勵軍人履行職責使命,讓軍人成為全社會尊崇的職業,促進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第四條又重複了一遍:「軍人是全社會尊崇的職業。國家和社會尊重、優待軍人,保障軍人享有與其職業特點、擔負職責使命和所做貢獻相稱的地位和權益,經常開展各種形式的擁軍優屬活動。一切國家機關和武裝力量、各政黨和群團組織、企業事業單位、社會組織和其他組織都有依法保障軍人地位和權益的責任,全體公民都應當依法維護軍人合法權益。」

據此可知,軍人是全社會尊崇的職業是確定的,為了讓軍人成為全社會尊崇的職業,國家專門出臺了法律,並在好幾個法律裡反覆強調此點。

臺灣省大師李敖曾經反覆說過:中國人很多事的不順,板子其實應該打到語文老師身上的,因為他們常常講得不清楚,讓很多人引起了誤解,最後以誤傳誤,貽笑大方。

那麼,關於軍人地位的很多認識、很多誤解,很有可能問題也是出在沒有正確、全面、辯證而又系統地理解「軍人是全社會尊崇的職業」上。

「軍人是全社會尊崇的職業」,第一層的含義應是:軍人作為一個職業,理應得到全社會的尊崇。

國之大事,在祀與戎。中國自有文字記錄開始,就包含著對軍人的崇敬之意。從屈原的《國殤》到商鞅的變法,無不體現著對軍事工作和軍人的崇敬之意。

西方也是一樣的,據說瑞士軍事理論家約米尼曾經說過,「如果軍人地位不如大腹便便的商人,那麼這個國家的滅亡,就一點都不冤枉。」

新中國的成立,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基礎和源起都在於有一支強大的人民軍隊,在於改變了自弱宋以來存在的「好男不當兵、好鐵不打釘」的不優良傳統。

軍人職業理應得到全社會的尊崇,即使在和平時期、在準備打仗的時候,至少有這麼四個方面的理由

第一,軍人職業是唯一的向死而生的職業。除了軍人之外,沒有其他任何一種正常職業是要直面死亡,甚至是要隨時做好犧牲準備的。

第二,軍人職業是唯一為集體而準備的職業。在強大的軍事系統面前,每個軍人都只是一顆螺絲釘,哪顆螺絲釘都不能少,可並不是哪顆螺絲釘都可以長期保留和升級成長。

第三,軍人職業是唯一伴隨著斷代淘汰的職業。科技的進步、年齡的增長、裝備的改變、戰法的調整,乃至於編制體制的變化,隨時可能讓前一刻還是香餑餑的崗位,一轉眼就被棄若敝履。

第四,軍人職業是唯一永遠直面擔當的職業。軍人犧牲不僅在戰場,搶險救災、應急處突、疫情防控、文明衛生等等建設,無不把軍人擺在前面,讓軍人衝在前面,靠軍人築起最放心的陣線。

軍人職業受到尊崇,是國家和民族向上向前發展的應有之義,是每個享受軍人庇護個體的良心體現。

其次,軍人職業受到尊崇,並不意味著所有的軍人都應受到尊崇,嚴格意義上講,只有表現出應有的職業素養的軍人,才能得到全社會的尊崇。

一方面:尊崇是靠作為、靠表現爭取來的,不是靠喊出來,或者靠乞求得來的。有為才有位,有良好的表現才會有相應的地位。

北宋以來,一直到國民黨軍隊,中國的軍隊地位其實一直都是很低的,中國人民解放軍之所以能成為「最可愛的人」,靠的不是各種制度、機制的保障,而是中國軍人的完美表現,是新中國軍人鮮血與汗水相伴的付出。

哪怕是在郭徐流毒時期,或者說在軍人地位受到各種不良思潮衝擊的階段,東南沿海地區的軍人都是受到尊崇的。

理由很簡單,作為軍事鬥爭準備的第一線和抗洪防臺的重點地區,人民群眾直接享受著軍隊的保護,經常看到軍人的付出。

另一方面:尊崇是有差別的,也應該有差別。不是所有的牛奶都叫特侖蘇,自然也不是所有的軍人都是職業的。

現實中,也存在著不少不把從軍當成職業,不想當職業軍人,甚至於給軍人職業抹黑的「偽軍人」,他們就不應該得到尊崇。

相比於守衛在邊境海島,備戰在基層一線的官兵來說,同樣是「朝九晚五」,幹著與地方一樣的服務保障工作的軍人,在可尊崇度上,其實也應是有所不同的。

沒有重點就沒有政策,沒有重點就沒有差別,把曾經不太正常的軍人尊崇倒金字塔正回來,應該是軍人尊崇的目標。

再次,國家和社會的尊崇,應該落實到最具有職業的軍人身上。公平與效率,是現代社會管理追求的目標。把資源用在最需要、最值得的人身上,是兼顧公平與效率的最佳方案。

很多戰友之所以難以感受到尊崇,很大程度便是受到尊崇的公平與效率不足之上,而新政之下的各種措施,便是針對著這些不足而來的。

比如:鼓勵長期服役,並做到服役時間越長、保障條件越好。什麼軍人能長期服役呢?想投身於軍人職業,並且適合軍人職業,也表現出相應職業素質的軍人,讓他們擁有較長的服役期,得到較好的保障,就是對他們的回報。

再比如:增加邊遠艱苦地區、基層、主官待遇保障和福利係數,眾所周知,這些崗位的付出,要遠遠高於大機關和駐城區部隊,他們享受的待遇,卻要遠遠差於後者,增加他們的待遇保障和福利係數,本身就是一種公平。

還比如:增加豬悅的退役安置方式,讓不適合轉業地方工作的職業軍人,有了另一種選擇,也是一條可行的道路。

軍人應該是全社會尊崇的職業,軍人應該表現出得到尊崇的職業素質,軍人必將得到全社會的尊崇。

相關焦點

  • ​專稿丨國家意志回應社會對軍人的尊崇
    慄戰書說,會議審議通過了退役軍人保障法。要認真學習宣傳、貫徹實施這部重要法律,堅持服務優先,依法加強管理,鼓勵和引導各方面共同關心關愛退役軍人,讓軍人成為全社會尊崇的職業,厚植強軍興軍根基。2020年11月1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退役軍人保障法》通過,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據統計,該法律在草案公布徵求意見的當天,就有26000多人參與,提出54000多條意見。人們高度關注這部法律,不僅表明全民國防意識普遍增強,而且表明軍人這一特殊職業越來越受到社會尊崇。
  • 職業軍人的尊崇地位,從何而來?
    的確,當前在醫院、機場、車站等很多公共場所,確實都有「軍人優先」的標誌,這是國家對軍人奉獻的一種肯定,賦予給軍人優先的一種權利。但是反過來想,倘若軍人在社會中,已經擁有了較高的社會地位,那麼還需要國家號召社會來尊敬、尊崇軍人嗎?顯然,以前軍人在社會上的地位,還達不到這樣的程度。
  • 如何讓軍人成為全社會尊崇的職業?這份「紅頭文件」給出了這樣的答案
    有多少人把「擁軍優屬」想窄了今年4月中旬,和部隊常年打交道的濟源市雙擁辦主任李華,感到自己肩上的擔子重了許多——按慣例,往年「八一」前夕才召開的雙擁工作座談會,今年卻由市委副書記、雙擁工作領導小組組長賈宏宇主動提議:時間改在上半年召開。
  • 你的尊崇,我的光榮!這座城市的「特別遇見」屬於軍人
    該市黨委和政府以真心、真情、真誠做足做好「優待遇、給機遇、厚禮遇」的大文章,提升軍人職業尊崇度,譜寫出一曲新時代擁軍讚歌。盛夏的豫西大地,熱浪襲人。熱浪中奔走的是匆忙的擁軍腳步。7月下旬,平頂山市委市政府組織的10餘支擁軍小分隊趕往軍營的同時,一支特殊小分隊也悄然啟程。
  • 首任軍人退役事務部掌門人是何來歷?曾解讀退役士兵安置改革
    其實,早在2012年,春節前夕,民政部走訪慰問解放軍官兵,向在保衛祖國、建設祖國中作出巨大貢獻的解放軍指戰員、武警部隊官兵,以及全國烈軍屬、革命傷殘軍人、轉業復員退伍軍人和軍隊離退休幹部,致以崇高敬意和新春祝福時,時任民政部副部長孫紹騁在走訪隊伍中。2016年,時任民政部副部長孫紹騁,還專門解讀了退役士兵安置改革。
  • 港城大地掀起尊崇軍人熱潮
    、中央軍委國防動員部聯合印發《立功受獎軍人家庭送喜報工作辦法》,努力營造尊重關愛功臣模範的濃厚社會氛圍,凝聚強國興軍的磅礴力量,連日來,湛江各地退役軍人事務局、人武部大力開展「送喜報進家門」活動,讓尊崇之光照亮美麗港城,湧動著融融暖意。
  • 尊崇之路越走越廣
    尊崇之路越走越廣「要關愛退役軍人,他們為保家衛國作出了貢獻」「組建退役軍人管理保障機構,維護軍人軍屬合法權益,讓軍人成為全社會尊崇的職業。」這是雄渾響亮的號角,這是溫暖人心的深情!在習近平總書記的親自部署、親自推動下,兩年前的今天,退役軍人事務部這個共和國「最年輕」的部委正式成立。
  • 把退役軍人安置好,就是最好的徵兵宣傳
    「讓軍人成為全社會尊崇的職業」聯席會議並講話。省軍區機關、鄭州軍事法院、鄭州軍事檢察院、軍委審計署鄭州審計中心有關領導參加調研,省退役軍人事務廳趙宏宇書記、劉國棟廳長及黨組成員全程陪同。徐政委一行參觀了省軍休中心、省退役軍人事務廳機關,省退役軍人事務廳領導介紹了相關情況。爾後,軍地領導共同參加「河南省軍地聯合落實『讓軍人成為全社會尊崇的職業』聯席會議」。
  • 尊崇之光照亮退役之路
    從組建退役軍人事務部,到研究制訂《退役軍人保障法》;從出臺退役軍人安置優待政策,到促進退役軍人就業創業;從開展「最美退役軍人」學習宣傳活動,到為烈屬、軍屬和退役軍人等家庭懸掛光榮牌……退役軍人服務保障體系加快推進,政策制度體系不斷健全完善,退役軍人獲得感、幸福感不斷增強,「讓軍人成為全社會尊崇的職業」深入人心。
  • 工資VS職業吸引力!
    以1955年為例,當時舉國上下對軍人地位的認同和軍人職業對全社會的吸引力達到空前高度。當時,無論是國家實行軍銜制帶來的強烈榮譽感,還是由供給制為薪金制帶來的優厚物質待遇,以及整個社會對軍隊的厚愛對軍人的尊崇等方面,都在大幅提升著軍人職業的吸引力,使其真正成為全社會最尊崇的職業。
  • 退役軍人事務部舉行退役軍人保障法新聞通氣會
    本次新聞通氣會重點圍繞做好退役軍人保障法的宣傳解讀和貫徹落實,介紹在移交接收、退役安置、教育培訓、就業創業、擁軍優撫、優待證制發等方面的工作安排,並回答記者提問。通氣會由辦公廳有關負責同志主持。曹舒昊 攝政策法規司有關負責同志介紹了退役軍人保障法的出臺背景、制定過程、重大意義及下步宣傳貫徹落實舉措等。退役軍人保障法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部專門規範退役軍人保障工作的基礎性法律,在退役軍人工作法治建設史上具有裡程碑意義。
  • 軍人出行依法優先工作一周年回訪:從高鐵乘行感受社會尊崇
    從高鐵乘行感受社會尊崇——全國鐵路系統推行軍人出行依法優先工作一周年回訪廣州南站為執行任務官兵開闢綠色通道■ 陳琰瑜  記者孫興維網絡配圖。在全國鐵路系統推行軍人出行依法優先工作一周年之際,記者來到廣州南站,實地探訪「軍人依法優先」給官兵出行帶來的新變化。走進車站,記者看到,售票大廳、進站口、候車大廳、檢票口都設置了醒目的「軍人依法優先」標識牌,東、西兩個平臺都開設了專門的軍人安檢通道,《關於軍人依法優先相關法律條款的公告》在安檢通道附近展板上公布,並在大屏幕上滾動播出。
  • 關注 | 服務軍人軍屬!首個機場軍人VIP休息室開放
    「先生請走這邊,機場為軍人專門設置了免費貴賓休息廳!」10月31日,貴州遵義茅臺機場,帶隊執行公務的武警仁懷中隊指導員靳大帥和3名武警戰士剛剛走進機場大廳,一名機場工作人員就主動趕過來進行引導。從沒進過機場貴賓廳的靳大帥和幾名戰士在機場受到優待,這讓他們很興奮:「幸福來得太快啦!十九大報告中提到,要讓軍人成為全社會尊崇的職業。今天我們在機場就感受到了。」
  • 2021年1月1日起, 全體退役軍人將享受以下四大福祉!
    《退役軍人保障法》出臺後,全國政協委員、國防大學聯合勤務學院郝萬祿教授對《退役軍人保障法》的看點進行解讀。小編歸納了四個和我們貼身利益最緊密的看點,內容如下:全體退役軍人將享受以下四大福祉!問:軍隊是為打仗而生的,按照您剛剛解讀的退役保障與服現役貢獻掛鈎的原則,對參戰退役軍人是不是應該在保障上有所傾斜呢?
  • 退役軍人事務部:成立107天,多項工作穩步推進
    在此基礎上,啟動制定《退役軍人保障法》,著手起草《關於加強新時代退役軍人工作的意見》,搭建做好退役軍人工作整體思路的四梁八柱。  孫紹騁部長說,為了實現讓軍人成為全社會尊崇的職業的目標,事務部分兩個方面展開工作。  一是目標指引,二是問題導向。
  • 《軍人地位和權益保障法》,給你硬核保障
    很多人甚至已經忘記了它最初的出處——2017年10月18日,十九大報告指出,「組建退役軍人管理保障機構,維護軍人軍屬合法權益,讓軍人成為全社會尊崇的職業。」從2016年開始,「軍人優先」飽受爭議,到2017年「軍人依法優先」逐步成為共識。
  • 現役和退役軍人免費乘坐市內公共運輸工具,為濮陽點讚!
    把「讓軍人成為全社會尊崇的職業」落到實處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指出,要讓軍人成為全社會尊崇的職業。軍人得到全社會的尊崇,不僅是軍隊激發戰鬥精神、保持強大戰鬥力的關鍵所在,更是黨和國家事業永續發展的安全之基。
  • 周振武任湖北省事務廳廳長,另有兩省兩自治區事務廳掛牌(附致退役軍人的公開信)
    時培偉說,退役軍人是黨和國家寶貴財富,是維護改革發展穩定大局的重要力量。我們的職能定位,就是努力創建「三個機關」;我們的職責,就是維護軍人軍屬合法權益;我們的目標,就是讓軍人成為全社會尊崇的職業。要提高政治站位,不折不扣地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堅定扛起做好退役軍人工作的使命責任,把退役軍人當親人,當兄弟姐妹,帶著感情做工作,把黨和政府的溫暖傳遞到每位退役軍人。
  • 以色列如何尊崇退役軍人
    全社會普遍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已形成了崇軍尚武的良好風尚。圖:以色列國防軍每位烈屬家庭有一名聯絡員以色列實行全民義務兵役制,「寓兵於民、全民皆兵」,人人都有軍旅經歷,從軍與入學、就業一樣是百姓生活的一部分。軍人與平民身份轉換、軍人融入社會相對便捷。
  • 景縣退役軍人事務局舉行櫻花頂業電器有限公司為景縣退役軍人捐贈淨水機儀式暨退役軍人服務卡發放儀式
    各鄉鎮退役軍人服務站站長,退役軍人代表,愛國擁軍志願者聯合會部分成員單位代表參加了活動儀式。政府副縣長曹維新同志出席儀式,並為退役軍人代表發放了淨水機捐贈牌和擁軍優屬服務卡。深圳櫻花頂業電器有限公司副總劉林是河北景縣人,劉林同志的父親是一名退役軍人,劉林同志對景縣,尤其是對景縣的退役軍人有著深厚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