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敵後插入敵人心臟,偵察敵情、伺機而動……這是朝鮮戰場上一支來自中國的「特種部隊」。
1950年11月,在朝鮮戰場上著名的新興裡戰鬥中,中國人民志願軍第27軍全殲美陸軍最精銳部隊——第7機械化步兵師加強團31團(號稱「北極熊團」),並繳獲其團旗。其中,27軍中有一支「特種部隊」,入朝首次作戰就端掉了「北極熊團」的指揮部。志願軍老兵李昌言就來自這支部隊。
「我們沒見過帳篷,就知道那是個篷子。」回憶起70年前的那場戰鬥,李昌言坐在家中的床上向記者講述起那個夜晚。儘管今年已有92歲的高齡,但他仍思路清晰,記憶猶新。1950年9月,正在上海駐紮的李昌言跟隨部隊北上。11月,部隊進入朝鮮鹹興。入朝第3天,22歲的李昌言被任命為第27軍80師239團2營4連連長。「在鹹興北道新興裡地區休整待命時,團首長和營首長來到4連,詢問我是否準備好打仗。」李昌言說,在得到肯定的回答後,營長從圖桶中拿出地圖,鋪在地上,用紅藍鉛筆指向一個點。「營長告訴我們,我們所在位置向前10裡有敵人,但不清楚是李承晚的部隊還是美軍。」李昌言說,營長命令4連邊偵察邊前進,根據情況殲滅敵人,並掩護兄弟部隊渡過右側的豐流裡江。「接到命令後,我和指導員隨即研究任務並進行了分工,我帶1排和2排從山坡左側前進,指導員帶3排從右側和我們相距30米並排前進。」李昌言說,剛出發不久,1排1班長報告說前方發現一個篷子,裡面有燈光。李昌言命令一排立即包圍敵人,但這時一名戰士不小心踩到了敵人扔掉的空罐頭盒上,發出的聲音驚動了敵人。戰士們隨即開火,帳篷裡的8個美軍陣亡4人,2個負傷,2個投降。李昌言隨後派2名戰士將戰俘送往營部,讓上級了解情況。就在4連繼續前進時,敵人的多枚照明彈突然升空,一剎那黑夜猶如白晝。李昌言接到3排長報告,前方又發現幾棟房子。在李昌言下令奪取房子後,雙方隨即發生了激戰。「我們運用『三角戰術』:3個人一組形成一個三角隊形向前衝,分散敵人攻擊,減少傷亡。三排一個急衝鋒,佔領了那幾棟房子,俘虜敵人十餘名。」李昌言說。端掉這幾棟房子後,4連的戰士們發現每間屋中都有電話、報話機,牆上還掛滿了作戰地圖,桌上擺著作戰文書。後來4連的戰士們才得知,他們端掉的是「北極熊團」的指揮部。4連端掉指揮所後,並沒有停止腳步,繼續前進時,他們發現了美軍停炮場。「我帶領戰士們一鼓作氣突入停炮場,搗毀敵炮兵營指揮所,俘虜40餘名敵人,繳獲12門榴彈炮。」李昌言說。從傍晚出發,李昌言帶領4連邊走邊打了近10個小時。就在4連準備繼續前進時,營參謀長帶著撤退的命令追上了4連。「參謀長告訴我,只要看到紅、綠兩發信號彈就回撤。」李昌言回憶,就在接到命令的幾分鐘後,他們就看到了信號彈。入朝後的第一次戰鬥,4連以犧牲2人、傷1人的代價,殲滅美軍40多人,俘虜50餘人。戰後,4連被授予「新興裡戰鬥模範連」稱號,李昌言榮立二等功。新興裡戰鬥剛剛結束,李昌言又接到上級指示,要求4連擔任「尖刀穿插連」,深入敵佔區,偵察敵情,並接應兄弟部隊,全力攻打敵人。按時到達目的地後,李昌言率領4連戰士艱苦作戰兩天兩夜,擊退敵人的三次進攻,終於頑強地守住了陣地,保證了其他部隊的順利進攻。1951年5月,4連到達了前線附近的734高地。這是位於朝鮮三八線附近一座並不起眼的山頭,和它西南面的上甘嶺遙相呼應。由於我軍佔據734高地這個居高臨下的制高點,這對敵人非常不利。因此,敵人在白天藉助飛機炮火的支援將制高點搶了過去,而到了夜晚,27軍的戰士又將它奪了回來。為了爭奪制高點,大大小小的戰鬥打了多少次數也數不清。採訪中,令記者印象深刻的是,李昌言說到自己部隊的番號時,聲音高亢洪亮:「我所在的部隊是中國人民志願軍第27軍80師239團2營4連。」而他聲調最為低沉的一句話是:「我的那些戰友現在都不在了。」李昌言,1928年生,山東榮成人。1944年7月參加革命工作,1946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50年11月至1952年11月參加抗美援朝戰爭。其間,入朝首次作戰就端掉美軍第7機械化步兵師加強團指揮部。戰後,李昌言所在連被授予「新興裡戰鬥模範連」,李昌言榮獲二等功。原文刊載於《參考消息》10月15日特別報導版,原標題:紀念抗美援朝70周年·老兵訪談錄(41) | 首戰端掉美軍加強團指揮部——記志願軍老戰士李昌言致無可替代的你:
在看是了解 點讚是態度 分享是美德
點亮星標不走散
獨一無二的參考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