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益美君
人生不過3萬天,到底該如何度過,才能不負此生?
有人終其一生,碌碌無求;也有人用自己的行動,給出了答案。
十年寒窗,只為一朝。面對高考,她將目標定為了國防科技大學。
夢想近在咫尺,但未曾料到,還沒出發,就已夭折。
因為招生名額有限,身處廣西的她連機會都沒有得到。
最終,韋慧曉進入了排名全國第一的南京大學大氣科學系修讀氣象專業。
支教結束後,韋慧曉又前往西藏地勘局區域地質調查大隊當志願者,並且成為了該大隊首位到阿里、那區地區考察的女隊員。
她在無人區裡穿梭,在湍急的河流中前行,在陡峭的懸崖上攀爬……
「八千裡路雲和月」,披星戴月,風雨兼程。
2008年,汶川地震,她第一時間成為志願者支援四川。
北京奧運會舉辦,經過重重選拔,她又成為國家遊泳中心「水立方」的志願者。
憑藉出色的表現,她獲得了「北京奧運會、帕運會優秀志願者」稱號。
研究生畢業後,韋慧曉留校繼續讀博,但心中的軍旅夢,卻燃燒得越發熱烈。
得知34歲是博士生特招入伍的最高年齡,她便早早做好了安排。
「起點不能選擇,但走哪個方向、怎麼走是可以選擇的。」
面對人生最後的一次機會,她誓要緊緊握住。
2011年10月,韋慧曉如願接到了來自部隊的電話。
2012年1月,她終於穿上了夢寐以求的軍裝,成為了我國首艘航母遼寧艦的一員。
但一切才剛剛開始,無論是「女博士」還是「職場精英」的頭銜,在這裡都沒有任何意義。
34歲「高齡」的她,不得不去和剛成年不久的新兵競爭。
沒有絲毫退路,她必須得更優秀、更出彩。
第一次天文航海考試,她只得到了62分,堪堪及格。
她不氣餒,主動找成績好的同學請教。
沒有好的底子,她就付出數倍,甚至數十倍的努力。
一年之後,她從最初的吊車尾,變成了優秀學員代表。
她和年輕的小夥子們搶著擦地板、打掃衛生,學習保養設備,逐漸對艦船上的每個角落、每個工作都了如指掌。
出海暈船,她吐到膽汁都出來了,但每次吐完,她馬上回來繼續作業,再吐,再回來,直到身體適應。
03
▼
回首過往,從「偏遠山區的不知天高地厚的少年」一路走到現在並不容易。
但眼觀星辰大海,心有繁花似錦,她咬著牙,一路披荊斬棘挺了過來。
抉擇來源於自身的能力,強大的背後是持之以恆的付出。
以夢為馬,不負韶華,「每天把自己的天花板頂的高一點」,她就這樣一點點,一點點地爬到了頂峰。
人生起起伏伏,一次次的堅守,一次次的華麗轉身,才能成就完美蛻變。
對自己的人生負責,追求屬於自己的無限可能,才不辜負來這世上走一遭。
願你我在未來的人生路上,都能乘風破浪,一往無前。
中國 · 深度 · 解析
-
沒有雞湯,
沒有無病呻吟,
每篇文章皆精選!
點擊圖片查看
德國人的「止咳開關」!每天一顆,7天告別老咽炎!比中藥管用,比西藥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