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洞朗危機的戰術問題02-山地作戰的炮兵應用

2021-03-03 生命方舟安全指南

昨天的《洞朗危機的戰術問題》受到廣大博友好評;今天,我們進一步談談戰術的細節:山地作戰的炮兵應用。

中、印,是兩個擁有核武的大國;大陸核武在數量上佔有優勢,但並非(美俄那類)碾壓式壓倒優勢;無論雙方誰搞核訛詐,都不會奏效;因此,兩國間為一段邊界衝突而爆發全面戰爭的概率為0。

大陸核武對印佔有優勢

印度核武較落後,但也足以使雙方的核訛詐,都不會奏效…

當今世界總體形勢決定,中印之間發生大規模局部戰爭的概率也很低:畢竟雙方的經濟都要靠與西方貿易,西方目前不願發生新的大戰,率先動武的一方會遭其嚴厲制裁;看看核武堪比美帝的俄羅斯就知道:制裁甚至會動搖普京的執政基礎…

西方目前不願發生新大戰,是資本的意志…普京冒天下之大不韙,川普也救不了他…

大國沙文主義,往往要拿政治生命,甚至生命…來下賭注的

中印雙方非常清楚:自己這類人口眾多(尤其是窮人眾多)的社會發生動亂是什麼後果…

雙方都非常清楚:自己這類人口眾多(尤其窮人眾多)的社會發生動亂意味著什麼…

所以,即便發生邊境武裝衝突,雙方也會心照不宣的控制自己的軍隊,將其維持在「低烈度邊境衝突」模式,類似1980年代中越邊境戰爭:交戰區域僅限於國境縱深十幾公裡,主要表現為炮兵交戰,地面部隊進入敵方縱深不過幾百米~幾公裡,且多表現為偷襲、捕俘、騷擾、破壞…打完就撤,不給國際社會留下「侵略」的把柄。

「低烈度邊境衝突」,主要就是炮戰

印巴衝突中,炮兵乃「雷神之錘」…

順便說下:洞朗地區,多處海拔超過4000米,接近直升機地效升限;在如此惡劣的自然環境中,「黑鷹」的性能都會大打折扣;至於中、印兩軍的那些Mi8/Mi17/Mi171…洗洗睡吧。

Mi8/Mi17/Mi171 的高原性能…洗洗睡吧

所以,什麼空軍制勝、核平新德裡、再版偷襲珍珠港、炸平印軍機場、飛彈夷平城市、布雷封鎖印港…正打得酣暢淋漓,你媽叫你去吃飯,吃飽喝足再繼續打電玩吧。

空軍制勝、核平新德裡、再版偷襲珍珠港、炸平印軍機場、飛彈夷平城市、布雷封鎖印港…

儘管再次爆發類似1980年代中越邊境戰爭的漫長 「低烈度邊境衝突」的可能不大,但軍人不可將自己的生命寄托在僥倖之上;政治家怎麼談是他們的事,軍人還是要從戰術上做好打仗的準備。

而有可能的 「低烈度邊境衝突」,在雙方克制空軍使用的情況下,主要以炮兵作戰為主(中越邊境戰爭90%以上傷亡是火炮造成),所以,首先要考慮的就是山地作戰的炮兵應用。

我們先來看看洞朗衝突地區的地圖:

「突出部」的地緣態勢:就像一個大拇指,伸進了螃蟹鉗子

可以發現, 洞朗衝突地區,位於高原山地突出部頂端,這一突出部正面平均寬度約32km,縱深約100km,有些高達4000多米的高峰…整個形狀,就像一個大拇指,伸進了螃蟹鉗子;其西側、南側、東側,全是印軍…從戰術層面上看,地緣態勢對PLA非常不利。

如果本人扮演印度東部軍區司令官,為在戰場態勢上獲得戰術優勢,會做以下臨戰部署:

4個155mm榴彈炮營(FH77B),分別部署於「突出部」東、東南、西南、西北…四個方向

8個前進火力陣地,每陣地1-2個105mm榴彈炮連

整個「突出部」完全處在師/團炮兵火力覆蓋範圍內

印度火箭炮,與PLA的03式系出同源:俄式「龍捲風」…但使用TATA底盤

這樣的戰場部署,對於「突出部」裡面的部隊而言,非常兇險;類似戰場態勢,所能聯想起的戰史:法萊斯口袋、阿登反擊(突出部戰役)、孟良崮戰役、長津湖戰役…對於「突出部」裡面的部隊, 都不是什麼好事,大多是兇多吉少。

這個「突出部」很像整74師於1947.05.14三面受敵的戰場態勢

但是,萬一政治家腦子拗上了,非要玩「一寸山河一寸血」…軍人也沒辦法:用軍隊的句話說…就算天上下刀子,也得往上衝!

如果統帥下定決心「一寸山河一寸血」,手下明知是包圍圈也得往裡衝…

在如此不利的戰場態勢下,作為PLA的戰場炮兵指揮官,將做何種應對呢?

9個炮兵火力基地,每個基地初始兵力1個自行加榴炮營

別以為有裝甲就不用防禦工事了,此乃美軍版坦克掩體&自行火炮掩體示意圖

100mm迫擊炮,是PLA特色口徑:威力稍遜於120mm口徑,但重量較輕

05式自行加榴炮有裝甲,在三面受敵的情況下,生存力明顯高於牽引火炮

大陸在制導炮彈方面,領先於印度

05式自行加榴炮,其射程比印軍FH77B遠…紅圈為其遠程全裝藥彈的打擊範圍

這次無論打不打,估計俄軍工都要大發一筆:紅土地M有155mm版…印造不出只好買,漲價!

上千輛無防護的卡車滿載炮彈和油料,擠在204過道上,就是排著隊挨彈片…

04步戰,車載武器站太重、擠佔了載重量,炮彈運送量有限

性能較落後的89式裝甲輸送車,可提升運輸量

說來說去,又繞回後勤保障這個死循環裡…

最後24公裡,要靠筋肉的力量…

中越邊境戰爭,一名傷員往往使一個班失去戰鬥力…

重型火箭炮,不適合進入彈片橫飛的「突出部,只能部署在深遠縱深(橙色三角)

如果真打起來,將能看到雙方不同底盤的山寨版「龍捲風」對轟場面…一定極為壯觀

……

再談談山地作戰中,火炮種類選擇:一般來說,榴彈炮、迫擊炮…非常適合山地作戰;而加農炮、火箭炮不太適合山地作戰,參見下圖:

一般來說,榴彈炮、迫擊炮…非常適合山地作戰;而加農拍、火箭炮不太適合山地作戰

最後,再畫張圖,解說一下:為何兩面受敵非常被動?…這本是個非常簡單的常識,但通過跟帖發現,竟有那麼多人不理解為何「腹背受敵」那麼可怕?…真是考驗IQ啊!比比看,誰的IQ更低?

不多說,看圖吧:

「腹背受敵」是非常可怕的

更多信息敬請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生命方舟安全指南」

相關焦點

  • 觀察 | 洞朗中印邊界對峙:一個洞察龍象之爭的地方
    中印軍隊此次在洞朗地區的對峙已超過一個月,雙方都在增兵,緊張還沒有緩和跡象,更有可能升級。中國外交部再三呼籲印度軍隊撤出中國邊界,但印度軍方聲稱,準備打一場持久戰。印軍悍然越界,究竟出於什麼戰略動機?中印邊界爭端為何轉趨激烈?兩國的較量會否演變為戰爭?今晚9:40《皇牌大放送》將為您播出《洞朗戰雲——中印邊界對峙全解析》。
  • 由中印洞朗對峙事件看加快西藏鐵路網建設
    最近,中印邊境不太平,對峙事件吸引了世人的目光。三哥最近就像渾身摸了印度神油一樣,有點癲狂的表現。
  • 大家關注的中印洞朗事件,結果有五種可能
    近日,有印度高官發表言論稱,關於洞朗事件,印度始終願意與中方談判解決,並建議通過雙方邊界問題特代會議機制展開。同時印方還抨擊中國拒絕對話並威脅印度。在邊界問題上,印度將自己裝扮成受害者並不鮮見,洞朗事件不是印度第一次倒打一耙,更不會是最後一次。
  • 解放軍在洞朗的「秘密行動」,被印度發現了!
    中國的工程能力短時間內在洞朗地區前所未有地開足馬力運轉起來,快速打造出解放軍的常駐能力,以及支持軍事對抗的能力。  本來中國在洞朗地區只是修一條方便邊防軍季節性巡邏的公路,印軍悍然越過已定邊界加以阻撓,陡然提高了中國在該地區的安全風險。雖然中國停下了最後一小段公路的建設,但解放軍在洞朗地區的存在水平發生質的變化,從例行的巡邏固邊變成實際有效控制。
  • 關於美軍炮兵山地作戰的思考
    一、炮兵山地作戰的必要性美軍未來作戰對象要麼是新興國家和實力相近的對手,要麼是跨國活動的恐怖分子集團,或者二者兼有,但無論對手如何千變萬化,有一點幾乎可以肯定,未來作戰多半在敵對國或敵對分子熟悉的環境中發生,對手會試圖以「地利」抵消美軍的技術優勢。
  • 中印衝突加劇,全面解析中印兩軍邊境地面作戰力量
    文章稱,解放軍陸軍的優勢主要表現在防禦縱深廣闊,需要防禦的戰略重點少,地勢上居高臨下,戰術保障距離短。解放軍的劣勢主要表現在4個方面,一是前沿作戰力量薄弱;二是高原持久作戰對人員素質與裝備性能要求高;三是作戰力量投送周期長;四是高原保障困難。此外,巴基斯坦在印巴邊境可以牽制印度陸軍北部戰區、西部戰區、西南戰區以及南部戰區的大部分作戰力量。
  • 中印邊境問題的來龍去脈
    中印邊境戰爭的作戰地區在高原山地,飛機坦克等現代化裝備無法展開,完全是輕步兵對決,補給也十分困難,而印度之前的「前進政策」則成為了印度軍隊的災難。此後,中國軍隊順勢而下,在東、西兩線大獲全勝,僅僅1個月時間,中國就收復了藏南地區。據統計,中國擊斃擊傷印軍4885人,俘虜3968人;中國邊防部隊陣亡722人,負傷697人。
  • 獨家|洞朗事件倒逼中國加強西藏基建,規模之大超出印度想像
    由於中印邊境高原山地眾多,中國在加強前沿道路建設的同時注重直升機起降場所的修建,使解放軍對前沿地區持續巡邏與快速反應能力明顯提高。除了增強邊界地區的軍事建設,中國還制定了一系列機場、鐵路、高速公路等基礎設施建設方案,上述方案在2017年至今的兩年時間裡進展順利。今年11月29日,印度陸軍前上校VINAYAK BHAT發布衛星圖,再次解析中國在西藏自治區的軍民兩用設施建設進展。
  • 中印洞郎衝突緣由
    印度這次狗急跳牆的起因是中國在中印錫金段的洞朗地區修一條公路。公路直接威脅著印度本土與東北部七省連接的戰略安全走廊——西裡古裡走廊。有些人看問題根本不看本質,只會根據一些表象跟著瞎嚷嚷。一、此次中印衝突的本質。
  • 聽外交部辭令,推測中印對峙可能的結局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小編先帶大家看看,近期,外交部就「中印對峙事件」做了些什麼?7月18日,據《印度快報》報導,在上個星期,中國外交部舉行了一個閉門吹風會,向多國駐華外交官通報目前中印洞朗對峙形勢以及中國主張。值得玩味的是,部分20國集團外交官被單獨通知,這裡面又有沒有更深刻的含義呢?而印度與不丹的外交官被拒之門外,只能通過多方打探,才能探知一二。
  • 中印山地部隊大比拼,切不可小視印度山地部隊
    聲明:除《踢館》外,講武堂所刊登文章均為授權轉載,目的是提供多樣化看問題的視角,不代表堂主完全認同文章觀點由於印巴和印中邊境有大量地區是高原山地地形
  • 高海拔山地作戰研究
    相比之下,美國陸軍並沒有真正的高海拔山地作戰經驗,其山地作戰手冊仍聚焦於低、中海拔地區的作戰行動,並強調使用直升機進行作戰。然而由於地理環境因素,在超過1.3萬英尺(3965米)的海拔後,稀薄的大氣將使直升機引擎無法提供足夠動力輸出,令其戰術性能顯著降低;而且高海拔山區的氣象條件非常不適於直升機升空,因此美軍傳統的直升機戰術並不足以應對這種作戰環境。
  • 為什麼印度在這次對峙中,沒有洞朗事件那麼強硬
    而拉吉夫·甘地的政治目的也通過此次事件暴露無遺,他想繞開國內問題,通過激化中印邊境問題的方法,在國內樹立起勝利者的形象,提高自己的政治威望。不過此時,戈巴契夫被國內問題纏身,並不能給予印度有效支持,這次中印衝突在發生後不久就被淡化了。莫迪的算盤:坐收漁利2017年1月,川普正式入主白宮。
  • 重磅推薦 | 有多少人知道中印洞朗地區衝突的歷史真相?
    ,今天來為大家介紹一下其中的歷史源由及未來走勢等,本文將論述以下十點問題:一、此次中印衝突的本質。印度這次狗急跳牆的起因是中國在中印錫金段的洞朗地區修一條公路。公路直接威脅著印度本土與東北部七省連接的戰略安全走廊——西裡古裡走廊。有些人看問題根本不看本質,只會根據一些表象跟著瞎嚷嚷。一、此次中印衝突的本質。
  • 有人撩撥中印對抗
    這是中國人關心的問題,也是印度人關心的問題,同時極力希望印度能在南亞、印度洋方向進一步「遏制中國崛起」的國家也很關心這個問題。如果這兩個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能形成「角力」的狀態,美日澳在太平洋一線會在壓力上減輕不少。於是,在這個時候,美國人拿出了中印雙方近期在洞朗附近兵力調遣的衛星圖,引起了新一輪關注和緊張氣氛。
  • 終於找全了:中印「洞郎對峙事件」全過程
    本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親,向你推薦西藏最大的文學原創平臺《格桑花開》帶你觸摸西藏的靈魂和溫度中印洞朗對峙事件是指2017年6月16日,印度邊防人員在中印邊界錫金段越過邊界線進入中方境內,阻撓中國邊防部隊在洞朗地區的正常活動。
  • 印度的洞朗噩夢竟然這麼大,一不小心八個邦就沒了!
    近日,印度軍方就洞朗地區局勢再次強硬發聲,稱印軍已經準備好應對在洞朗地區出現的任何情況。
  • 獨家|洞朗對峙印軍略佔優勢?大量細節揭穿印度三大謊言
    印媒原文報導截圖2017年夏季發生的洞朗對峙事件至今已結束兩年多時間,此次事件直觀體現了中印邊境地區複雜的歷史
  • 中印對峙比上次更嚴重?我軍3款新武器將起重要作用
    隨著中印關係的持續惡化,印度除了部署無人機外,似乎還通過加強軍事設施來鞏固與中國的邊界。消息人士稱,中印雙方都在向靠近拉達克東部的後方基地運送重型裝備和武器,包括火炮和戰車。報導稱,與以往的僵局不同,最近的邊界摩擦不是由突發事件引起的,而是新德裡計劃中的行動。印度士兵還蓄意煽動與中國士兵的衝突。如果印度不能儘快制止這種挑釁,將對中印關係產生影響,甚至可能超過洞朗對峙的強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