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線一線:交通運輸系統已經進入戰時狀態,這是一場必須拼、必須贏的阻擊戰!

2021-12-24 養護與管理

中央赴湖北指導組成員許寶利:這是一場必須拼必須贏的阻擊戰

許寶利是中央赴湖北指導組成員,交通運輸部運輸服務司二級巡視員、道路客運管理處處長、部直屬機關工會委員會委員。1月27日(正月初三),武漢「封城」第5天,新冠肺炎疫情到了最嚴重的時候,許寶利奉命從北京趕赴武漢。

中央赴湖北指導組下設7個組,許寶利和交通運輸部派出的另外3位同事都被分在了保障組,重點任務是加強對一線工作的指導,協助湖北省、武漢市做好疫情防控交通運輸保障工作。

除了協調解決大大小小的緊急運輸保障問題,連日來,許寶利還起草提交了20份報告,總字數超過10萬。


今年是他從部隊轉業到交通運輸部工作的第30個年頭。「以前出差調研有年輕同志執筆,如今全部要自己動手,好像又回到了從前。」年近60歲的許寶利笑著說,「這是一場必須拼、必須贏的阻擊戰!」


白天外出調研、晚上參加例會、深夜整理材料,許寶利每天的行程安排得滿滿當當。「他有些基礎病,忙起來總是忘吃藥。」許寶利的妻子天天打電話,提醒他按時吃藥。

1月22日,交通運輸部啟動疫情防控二級應急響應後,建立了聯防聯控機制,許寶利擔任運輸保障組執行副組長。當日,許寶利所在的運輸服務司道路客運管理處會同貨運處,起草並發出了做好應急物資運送保障準備工作的通知。「這是交通運輸部向全國交通運輸系統印發的第一份應對疫情防控工作的文件。」許寶利說,隨後他們又根據部聯防聯控機制要求發出了兩份明傳電報,首次提出了「三不一優先」政策,組織各地儲備應急運力、開展應急運輸人員培訓等一系列工作。

當兵13年,練就了「膽子大、作風硬」。正月初二傍晚,許寶利得知被抽調進入中央赴湖北指導組時,他想起了1983年大學畢業時在填寫畢業志願書的時候,第一志願就是:到前線去。「能夠上前線,是我一生的夢想。沒想到,這個當年沒能實現的願望今天終於實現了。我內心當時很是激動也深感使命光榮。根本沒有一絲的恐懼,更沒有退縮。」

「以前參加過國務院工作組,這是我第一次參加中央指導組,能在關鍵時刻擔此重任,心裡只想著如何完成任務、不辱使命。」許寶利說。當天晚上11點,許寶利忙完手頭工作回到家,連忙回放大年初一的新聞聯播,反覆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將要點記在了本子上。當妻子發現他反覆看新聞時,許寶利說出了實情。「她沒攔我,只問了去幾天。我說:『只有出發的命令,沒有回來的時間表。』她就立馬幫我收拾衣服去了。」愛人的理解和支持讓許寶利感到心裡很踏實。

儘管思想上有所準備,但到武漢後的所見所聞,還是讓許寶利心裡「捏了一把汗」。

眼前偌大的武漢三鎮,與印象中的機場內外熙熙攘攘、城市街道人山人海形成了鮮明反差,最熟悉的幾個長途汽車站都是大門緊閉,許寶利感受到了沉重的擔子,他深知,保障湖北特別是武漢市疫情防控物資需要是重中之重。當前最關鍵的問題是把黨中央的決策部署和交通運輸部的各項工作安排落實落地,工作抓小抓細。

在中央指導組第一次全體會議上,他向國務院領導莊嚴表態:交通運輸系統已經進入戰時狀態,做好戰前動員,運力儲備充足,時刻聽從召喚,請領導放心,我們一定將中央的決策部署落實到湖北省特別是武漢市交通運輸系統第一線,保證完成應急物資和醫療人員運輸任務。

走進防護服生產車間,來到車站碼頭,深入社區街道,趕赴部隊醫療隊駐地,與省、市交通運輸部門同志商量工作……在最危險的地方,許寶利開啟了連軸轉的工作模式,他講的最多的幾句話就是:交通工具可以一時停運,但交通人一刻也不能停歇。病毒傳播途徑要切斷,應急運輸通道不能斷。壓實基層防控責任,補齊工作弱項短板。落實要實之又實,細之又細。

要堅定必勝信心,要進入戰時工作狀態,用戰時的舉措、戰時的速度與時間與疫情賽跑。他每天早上不到7點就起床,常常凌晨2點才休息。


許寶利是個「老工會」,自2009年起就擔任部運輸服務司(道路運輸司)分工會主席。他熱心細緻、認真負責,為大家解決了很多實際困難,是全司幹部職工信賴和依靠的「知心人」和「老大哥」。同樣,他把他的細心和耐心帶到了疫情防控一線。醫護人員出行難問題是否解決?應急物資接收、裝卸、保管、配送責任有沒有落實?援鄂車輛駕駛員隔離設施有沒有到位?一線員工返崗通行怎麼保障?每到一處,許寶利分秒必爭,摸清實情,現場辦公。

2月3日,5個進鄂應急物資中轉調運站全部設置完成,其中一個距武漢350多公裡。在此之前,許寶利一一進行了實地督導,協調解決了衛生防疫人員不足等多種困難。其中武漢周邊的4個,他去了兩次。


「你告訴他,我們是中央指導組的」是許寶利第一次說「大話」。原來,一些地方特別是農村地區擅自「封路」,影響不少應急物資運輸車輛通行。2月1日,一輛往返於安徽合肥和仙桃之間運送防護服原料的貨車途經仙桃市某地時,被當地村民攔了下來。

「中央指導組的一位領導向我反映說司機已經被困幾個小時了,當地就是不放行。情急之下,就讓貨車司機表明了我的身份,沒想到這招管用。」許寶利說,處理緊急問題有時還需要「亮劍」。


同時協調湖北省武漢市有關部門和企業,快速解決援鄂醫護人員滯留機場問題;協調解決各地勸返湖北省籍應急車輛問題;幫助口罩生產企業解決運輸生產設備問題……類似的協調溝通、指導督導還有很多。武漢「封城」以來,水陸空郵「生命大通道」日夜不停,2萬多名醫護人員、數百萬噸物資裝備從四面八方馳援武漢。

在做好保障組工作的同時,許寶利堅持連夜總結當天調研情況,將地方經驗和問題及時向交通運輸部報告。


「交通運輸是生命線,保障政策晚出臺一天,應急物資晚運到一天,很可能影響成千上萬人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很多工作要力爭做在前頭,戰時狀態就要有戰時的打法。」許寶利說。

連日來,湖北省交通運輸系統廣大幹部職工在生死考驗面前,表現出了臨危不懼、英勇頑強的大無畏精神。


「我們行業的廣大黨員幹部經受住了第一階段的考驗,政治合格、作風過硬,是一支可以讓黨和人民群眾放心的隊伍。」許寶利感同身受地說,「我們做的這點事、冒的這點風險,和那些日夜奔波在路上的司機相比,和那些捨身忘己在防疫一線的交通人相比,實在是微不足道。」


當前,湖北特別是武漢的疫情防控到了最吃勁的關鍵階段。「更大的考驗還在後面,決不能有半點鬆懈。疫情形勢依然十分嚴峻,企業復工復產、農民工返崗就業需求不斷加大,未來一段時間交通運輸保通保暢工作依舊繁重。」許寶利說,「每個人都履職盡責、發揮作用,就一定能打贏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

王淑芳工作室:營運車輛聯網聯控系統上線搭建農民工返崗跨省包車管理

2月10日,黨的十九大代表、「全國三八紅旗手標兵」、中國交通通信信息中心運輸信息化事業部總經理王淑芳徹夜未眠。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企業復工復產在即,農民工返崗運輸保障任務艱巨。當日下午2點多,王淑芳工作室接到交通運輸部運輸服務司來電,「明天上午10點,全國重點營運車輛聯網聯控系統上線農民工返崗包車管理功能,能不能實現?」「能!」接到任務的王淑芳語氣溫柔而堅定。

此時,留給他們的時間不足18個小時。王淑芳帶領工作室團隊,與時間賽跑,連夜對系統客運接駁功能模塊進行技術改造,同步開發測試,如期上線應用。上線僅3天,該功能就服務農民工返崗包車42趟次,搭建起農民工返崗跨省包車管理的實時信息共享通道。


全國12328交通運輸服務監督電話系統、全國重點營運車輛聯網聯控系統、全國網際網路道路運政服務系統……這些面向社會服務的系統,猶如一座座「同心橋」,連接起交通人與人民群眾同心戰「疫」、守望相助之心,匯聚起眾志成城、共克時艱之力。

作為這些系統的技術開發和保障團隊,王淑芳帶領工作室團隊堅定信念,衝鋒在前,當好服務和保障百姓出行、重要生產生活物資運輸、防疫物資運輸車輛調度和在途運輸、網上業務辦理的技術排頭兵。

24小時在線 保暢12328

「您好,我有一批口罩想捐贈到武漢,請求協助運輸。」


「我有一輛輕卡貨車,如有運輸醫療物資需要,願意無償提供運輸服務。」


疫情發生以來,各地12328電話系統相繼開設「疫情防控物資運輸保障專線」「疫情防控物資捐助協調專線」,每天都會接聽很多這樣的來電。


電話兩端,攜手戰「疫」。據統計,截至2月16日,12328電話共受理疫情防控有關電話業務22.07萬件。每一次焦急的詢問、每一回熱心的捐助、每一個溫馨的建議,都讓王淑芳深有感觸:「沒想到12328電話能發揮這麼大的作用。」
  

保障全國12328電話系統穩定運行,王淑芳和工作室團隊全力以赴,24小時技術值守。

為了更好發揮12328電話傾聽民聲、暢通民意、匯集民智的作用,王淑芳帶領工作室團隊對疫情期間的12328電話業務進行大數據分析,發現百姓主要關注的問題集中在疫情路況、公共運輸疫情防護等,並在高速公路收費站、服務區、公交車等公共場所加強防護措施等方面給出建議。團隊及時將這些信息分析上報,為管理部門提供了決策支持。

「我的道路運輸證在2月5日已過期,現在無法通過系統正常發起業務申請。該怎麼辦呢?」2月7日,司機田師傅通過全國網際網路道路運政服務系統客服QQ群求助。

按照線上業務辦理規定,道路運輸證超期需要去辦事大廳窗口辦理。考慮疫情期間情況特殊,王淑芳主動與業務主管部門和車籍所在地運管部門溝通協調,帶領團隊加班修改程序,對系統業務流程進行優化調整,確保疫情期間辦事人只需在「網上服務廳」辦事。


該系統可謂「臨危受命」。系統於去年12月31日上線試運行, 按照正常工作流程,試運行期間只需收集問題,正式運行前一次性解決。「疫情就是命令,我們直接把試運行當成正式運行。」王淑芳帶領工作室團隊白天保障系統使用,每天晚上8點後進行技術改進,確保問題絕不過夜。


工作室成員劉利靜是負責系統開發的工程師,也是2歲孩子的媽媽。她回憶:「在一次次哄著孩子說工作馬上就完卻又一次次食言的過程中,娃學會了新的表達方式——『媽媽工作完了沒?』」

「特殊時期,我們不只是技術團隊,還是服務窗口。」王淑芳這樣要求工作室團隊成員。每天,線下服務電話不斷響起,大家手機裡300多人的客服QQ群、與各省系統技術對接的微信群、與各省業務管理部門對接的微信群常常「刷屏」,王淑芳和工作室團隊成員總是第一時間回應技術問題。

線上線下24小時技術值守和服務協調,業務諮詢「件件有回覆」,待解決問題「件件有跟蹤」,已解決問題「件件有記錄」。截至2月16日,共辦理業務12700多件,「相當於群眾少跑了一萬多次」。


「業務辦理非常快,給業戶節約了時間,節約了成本!」「對初進系統的企業很細心的指導,審驗速度快。」「服務人性化,一件事網上一次辦好棒。」……1400多條評價,好評率達到99.16%,這讓王淑芳和工作室團隊成員一掃疲倦。「這既是對我們的評價,更是對我們的期待。」王淑芳說。 

對於交通運輸信息化領域的領路人王淑芳來說,疫情期間怎麼讓信息化發揮作用,如何做得更多,是她時刻思考的問題。

全國重點營運車輛聯網聯控系統在疫情期間承擔著運輸保障的重任。隨著疫情變化,「兩客一危」車輛上線率1月22日開始明顯下降, 2月9日開始逐步上升,目前仍處於低位。數量雖不多,但每一車都是群眾生產生活的必需品、重要的防疫物資,每一車都是人們安全暢通出行的願望,不容有半點閃失。「此時的聯網聯控系統,聯的是信息,通的是信心。」

受疫情影響,一些企業陸續向王淑芳發來求助信息,提出如何實現線上車貨快速匹配、疫區車輛精準跟蹤等實際難題。憑藉技術保障聯網聯控系統的經驗,王淑芳工作室幫助企業加強疫區車輛管理,提高運輸組織效率。

與中化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合作,聯合打造危化品運輸車輛管理服務系統,在疫情期間給石化行業企業免費提供預約排隊、疫區車輛查詢、運輸車輛調度等信息服務。


與新希望集團運荔枝科技公司合作,聯合打造冷鏈運輸信息調度平臺,通過線上線下聯合,為疫情地區提供義務運輸服務。截至2月16日,王淑芳工作室配合運荔枝公司,保障運輸各類民生、防疫物資95車次,累計超過1500噸。

2月1日以來每天值班在崗、手機24小時在線,運維管理多個系統,做好工作室疫情防控……已經連軸轉的王淑芳總覺得還不夠,她說:「我們不能像醫生一樣奮戰在最前線,不過團隊開發管理的信息系統能在疫情防控中發揮作用,也算是儘自己微薄之力吧。」

冰雪終將消融,靜待繁華盛開。「我將帶領團隊,不忘初心,把服務廣大人民群眾的使命放在首位,放在心裡。」目前,王淑芳正帶領工作室團隊奮鬥在交通運輸信息系統應用升級整合之路上,以信息化手段守護好抗擊疫情的座座「同心橋」。

選擇了記者職業,選擇了交通行業,就要隨時準備出發。1月21日交通運輸部啟動應對新冠肺炎疫情應急響應以來,全國青年文明號、中國交通報社採編中心的20多位採編人員聞令而動,迅速投入應急宣傳報導工作,深入宣傳黨中央決策,及時報導部黨組舉措,採訪一線的感人事跡,為交通運輸行業疫情防控工作加油鼓勁,為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力量。

據不完全統計,1月24日至31日報紙休刊期間,採編中心為報社新媒體平臺提供原創文字稿件及圖片、視頻75篇(張、個),多個視頻在微博、抖音等平臺上反響強烈;2月1日恢復出報以來,採編中心每天承擔了全社50%的版面任務。截至2月15日,採編中心「大交通」微信公眾號刊發了36篇原創稿件,多篇報導被交通運輸部及相關領域微信公眾號轉載。  

1月22日中午,綜合考慮了湖北疫情的發展和應急宣傳報導的需求後,老家在湖北孝感的盧銳反覆勸說父母同意,毅然退掉了當天下午回家過年的高鐵票,留在北京參與應急宣傳報導;林芬取消了到張家口過春節的計劃;王姍姍也取消了回大連為90歲姥姥祝壽的行程。

1月24日報社緊急成立駐部應急新聞報導小組後,採編中心在京的林芬、王姍姍、盧銳、馬士茹從1月25日(大年初一)開始到部值守。在京外的劉玢妤、張雨涵、閻語、薛彩雲等與民航、鐵路、郵政快遞等相關部門、企業保持24小時聯繫,隨時給報社新媒體平臺提供新聞稿件;張雅凌、王曉萌、苗蕾等積極參與「大交通」微信公眾號的採寫和編發工作。  

隨著疫情防控工作有序展開,應急宣傳報導任務越發繁重,採編中心動員全體人員進入工作狀態,有條件的立即改籤車票、機票提前返京。1月31日開始,採編中心返京人員迅速投入出報工作。


節前堅守到1月23日的毛劍1月27日(大年初三)晚上就從山西老家回到了北京,按要求居家隔離期限一到,立即重返駐部記者工作崗位;劉興增1月28日(大年初四)乘坐10個多小時的高鐵,從福建老家趕回北京,全面統籌採訪和出報工作。

2月1日,剛從山西老家返京兩天的楊紅巖深入北京四惠交通樞紐採訪,連夜撰寫長篇通訊——《我們全力以赴,一定能扛過去》,深入報導了北京交通運輸部門統籌市民通勤和疫情防控的舉措,受到部領導充分肯定。

「今天白天總理答應的兩萬副護目鏡,山航剛剛送到了!」1月27日22時許,劉玢妤撰寫的一則消息在朋友圈刷屏。這是採編中心「大交通」微信公眾號積極策劃、及時宣傳交通運輸行業疫情防控工作的一個縮影。

「大交通」微信公眾號開闢《交通戰「疫」》欄目,由本報記者通過電話或微信,深入採訪一線工作人員,推出了《我們的站,我們的戰》《我送救命物資進武漢》《我們參與火神山醫院建模》《郵車開不到的地方,我們抱著包裹跑》等日記體形式有深度有溫度的稿件,感動了無數讀者。


採編中心還成立了評論小組,撰寫了《同舟共濟堅決阻擊疫情 科學施策貢獻交通力量》《一手科學防疫情 一手統籌保運輸》《生命之火 為愛燃燒》等多篇評論,較好地引導了行業疫情防控輿論。

20多天來,駐部應急小組一天都沒有休息,熬夜到凌晨是常態,採寫了各類稿件50多篇,馬士茹累倒了;「大交通」微信公眾號團隊經常深夜還在採訪寫稿、討論策劃,劉玢妤也累倒了。在澳大利亞探親的莊妍,千方百計購買口罩,快遞給同事做好防護。王姍姍每天自駕車幾十公裡到報社上班,順路還採購了一批新鮮蔬菜分給同事。

鋪設有形的行之道路,交通人是先行官;架起無形的愛之橋梁,交通人是急先鋒。採編中心全體人員將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讓黨旗在防控疫情鬥爭第一線高高飄揚」重要指示精神,始終保持頑強的奮鬥精神和戰鬥力,堅守在疫情防控宣傳報導的前線,為交通運輸行業疫情防控工作的全面勝利作出更大貢獻。

湖北交通運輸系統廣大黨員幹部積極響應交通運輸部黨組關於充分發揮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的號召,擔當作為、衝鋒在前。黨員幹部把投身疫情防控戰鬥作為踐行初心使命、體現責任擔當的試金石和磨刀石,在疫情防控鬥爭中主動請纓,當先鋒、做表率。

「師傅,您是從哪裡過來啊?車上人員需要量下體溫做下登記。」在隨嶽管理處天河口所聯防聯控檢查點,站所黨支部副書記王應明每引導一輛車,就要重複一遍這樣的話語。從早8點到晚8點,每天工作近12個小時,他已經持續工作10多天了。隨嶽管理處養護三站技術主管安健夫婦,一個在隨州市三裡崗管理所堅守一線,一個在監利縣荊嶽大橋守衛著橋頭堡。

作為進出武漢的重要咽喉,京珠管理處武漢南收費站防控壓力巨大。武漢南所負責人彭向東始終堅守。戰「疫」前線,主動延長值班時間,至今一日未休,帶領員工一同抗擊疫情。

劉豔是武漢南所的收費監控主任,自從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費站工程併網切換過渡期開始,她每天工作十幾個小時。疫情發生後,她又捨棄與家人團聚的機會,主動要求堅守在監控室,時時關注現場動態、及時傳達各類信息,保障防疫物資車輛通行暢通。

2月7日,天剛蒙蒙亮。在106國道崇陽縣天城鎮謝家坳路段的卡點,崇陽縣交通運輸局地方海事局局長葉雄已經值守了一個通宵。這個卡點每天要排查車輛1000多輛,登記和測量幾千人的體溫。他簡單洗漱後來到青山水庫查看船舶封航值守情況,隨後沿著雋水河督查沿河渡口碼頭的封閉值守情況。中午返回後,又同村幹部一起進入幫扶村謝家坳村開展疫情防控工作。下午4點趕回辦公室審核信息並上報,隨後返回謝家坳卡點替換值守人員,這時已經接近下午6點了……近期,他每天的工作都是這樣的節奏。

黃岡是疫情的另一個重災區,湖南、山東共派出459名醫護人員支援黃岡。市運管處黨員幹部阮成威、蔡婷等5人帶領出租汽車司機志願者負責醫護人員每天的接送任務。他們每天要完成45次接送任務,一天24小時連軸轉。


「我出生、成長在這裡,我愛這個地方。」京港澳高速公路湖北鳳凰山收費站工作人員諶毅在日記中這樣寫道,「武漢!加油!湖北!加油!這股熱血,給了我們鋼鐵般的力量。生逢和平年代,卻遇看不見的刀光劍雨,14億人的點滴奉獻,凝聚成磅礴力量,雨過天晴,必是更美好的生活。」

非常時期,不凡擔當。疫情當前,交通運輸部直屬機關幹部職工在關鍵時刻挺身而出、衝鋒在前,堅守崗位、奮勇擔當,展示了新時代交通人不辱使命、敢打必勝的堅定信念,譜寫了新時代交通人勇於作為、無私奉獻的感人篇章。部直屬機關工青婦組織號召廣大幹部職工、交通巾幗、交通青年積極投身疫情防控阻擊一線。他們或默默付出、擔當作為,充分體現了「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守望相助精神;他們或為交通運輸提供技術支持保障,心裡裝著一張張「防疫地圖」,力保全國交通運輸正常有序運行;他們或逆向而行在一線採寫感人事跡,為交通運輸行業疫情防控工作加油鼓勁。當前疫情防控工作到了最吃勁的關鍵階段,廣大交通人將積極開展「戰疫在行動、建功新時代」活動,竭盡全力「用情送關懷、用心送服務、用力送保障」,堅決打贏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

武漢勝則湖北勝,湖北勝則全國勝。湖北省交通運輸廳廳長朱漢橋表示,湖北交通人將更加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同心協力、眾志成城、英勇奮鬥、共克時艱,堅決打贏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

資料來源:交通運輸部官網、交通新聞網、網易新聞、搜狐新聞

本期編輯:于洋

聲明:《養護與管理》所推送的文章除無法確認外,都會註明作者和來源。感謝原創作者的辛苦創作與智慧奉獻。部分文章資訊來源於網絡,所以推送時未能與原作者取得聯繫,如涉及版權問題,請作者直接與中國公路學會養護與管理分會秘書處聯繫,我們會在48小時內予以處理。

轉載《養護與管理》文章,請務必註明出處:養護與管理微信公眾號

相關焦點

  • 打贏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對人民防空的啟示
    中國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本著對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高度負責的態度,採取了最全面、最徹底、最嚴格的防控舉措,經過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戰,目前全國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本土疫情傳播已基本阻斷,我們必將率先打贏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
  • 杜絕麻痺思想厭戰情緒僥倖心理鬆勁心態 慎終如始落實好常態化防控交通運輸措施
    6月15日,交通運輸部召開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會議,傳達學習中央有關精神,研究部署疫情防控有關工作。領導小組組長、部黨組書記楊傳堂、部長李小鵬出席會議並強調,要堅決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和黨中央決策部署上來,切實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杜絕麻痺思想、厭戰情緒、僥倖心理、鬆勁心態,時刻繃緊疫情防控這根弦,慎終如始、堅定信心,切實做好北京市近期聚集性疫情防控相關工作,落實好常態化防控交通運輸措施,繼續抓好「外防輸入、內防反彈」工作,為打贏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
  • 尋找和發現塔山阻擊戰四縱前方指揮部遺址
    如果說,塔山堡、鐵路橋、白臺山、打漁山等四個主要的戰場遺址和陣地遺蹟的找到,加上塔山阻擊戰紀念館和烈士陵園、老戰士墓地,已經初步構成了葫蘆島市塔山阻擊戰紅色旅遊線的話,那塔山阻擊戰炮兵主陣地和東野四縱前方指揮所遺址,就是這條紅色線路上缺少的最重要的兩個地點! 70年了,如果我們再不去找,這些阻擊戰的重要遺蹟可能湮滅。
  • 山東交通運輸系統嚴防死守戰「煙花」
    7月27日,山東省交通運輸廳安委會下發《關於切實做好防範應對颱風「煙花」相關工作的緊急通知》,要求全省交通運輸系統各級各單位立即進入戰時狀態,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原則,立足防大汛、防大風、搶大險、救大災,確保交通運輸安全,保障防汛防颱風運輸需求。
  • 官媒明確:各地不能隨意宣布進入「戰時狀態」
    央視新聞:濫用「戰時」,適得其反!「全時空轉入戰時狀態」「一律進入戰時狀態」「立即進入戰時狀態」……連日來,「戰時狀態」成為高頻詞。起因是,由於出現散發疫情,多地有關部門便一聲令下,宣布進入戰時狀態。「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聞令而動,迅速出擊,通過精神動員和制度安排應對疫情,當然值得讚許。
  • 河南交通運輸行政執法綜合管理系統常見問題
    《河南交通運輸行政執法綜合管理系統》是交科院研發的一套全面的文書製作系統。
  • 目前已至…壽光進入戰時狀態!
    但一手颱風登陸遼寧在歷史上只有一次,且強度僅為熱帶風暴,這也就意味著一旦「巴威」登陸遼寧,它將再刷新紀錄,成為1949年以來登陸遼寧的最強一手颱風。目前登陸地點還存在一定不確定性,我們也將持續關注颱風動態。
  • 一個連隊,一面旗幟,一場跨越千裡的視頻連線
    據了解,該連在抗美援朝金城阻擊戰中,首創以86發破甲彈擊毀敵坦克11輛的輝煌戰績;在上甘嶺戰役中,以176發炮彈擊毀敵火炮11門、汽車25輛,殺傷敵人百餘名,擊毀敵汽油庫、彈藥庫各一座,湧現出一批英模單位和先進個人,連隊被志願軍政治部授予
  • 省縣聯動協同作戰 媒體融合彰顯合力——甘肅新媒體集團啟動「戰時」機制全力講述抗疫故事(下)
    ——甘肅新媒體集團啟動「戰時」機制全力講述抗疫故事(下)玉門市融媒體中心記者連線酒泉玉門馳援武漢醫護人員陳娟的視頻報導
  • 準軍事化管理 純人性化服務——鏖戰病毒只為贏,看似無情卻有情
    這是一場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阻擊戰,也是一場事關師生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的保衛戰。學校迅即從假期狀態轉入戰時機制,是因為這是一場必須打贏的戰爭;準軍事化於外而人性化於內,是因為責任必擔的政治性、使命必達的戰鬥力,守好責任田,護好一校人。  生命至上,師生至上。
  • 一日為祖國當兵 一生為人民而戰——退役軍人投身新冠病毒疫情阻擊戰特別風採述評
    在退役軍人事務機構的統一部署下,他們聽黨指揮、聞令而動、奮勇當先,雖然身上戎裝已經不再,但永遠不改的是,軍人一樣的忠誠、軍人一樣的出徵、軍人一樣的作風,軍人一樣的奉獻與犧牲。伴隨初心的跳動出徵,到阻擊戰最需要的地方去。我們雖然不再是軍人,但軍人忠於黨、忠於人民、忠於祖國這個最高道德準則永遠銘刻於心。一位退役軍人說:「我曾經來自人民,現在又成為人民的一員。
  • 央視:「戰時狀態」變「應急狀態」是一種糾偏
    「全時空轉入戰時狀態」「一律進入戰時狀態」「立即進入戰時狀態」……連日來,「戰時狀態」成為高頻詞。起因是,由於出現散發疫情,多地有關部門便一聲令下,宣布進入戰時狀態。「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聞令而動,迅速出擊,通過精神動員和制度安排應對疫情,當然值得讚許。
  • 【微分享】必須安裝限速器 廣東清遠綜合整治混凝土運輸車輛
    ,達到「規範管理、安全有序」目標,清遠市住建局、公安局、生態環境局、交通運輸局及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聯合出臺了《關於印發<清遠市混凝土運輸車輛綜合整治專項行動工作方案>通知》(清建〔2020〕126號)。
  • 麟湖戰「疫」丨多維度呈現油車港力量,努力交出「兩手抓、兩戰贏」滿意答卷!
    這是一次全民皆兵的行動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疫」這是非常時期經受的非常考驗疫情期間
  • 軍人榮譽必須要有儀式感!
    帶兵育人,你是組訓施訓的排頭兵、戰友身邊的貼心人;為戰務戰,你是刻苦鑽研的兵教頭、克敵制勝的刀尖子。七載從軍路,你腳步鏗鏘;青春獻軍營,你果敢擔當。你以實際行動向我們詮釋,這就是新時代的好班長!樓船夜雪掛吳鉤張暉頒獎詞:執著手中槍,百步能穿楊;胸懷報國志,練就強中強。
  • 武漢擬提拔10名戰「疫」一線表現突出幹部
    當前,武漢疫情防控工作正處在最吃勁的關鍵階段,能不能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是對各級領導幹部政治素質、宗旨意識、全局觀念、駕馭能力、擔當精神的一次重大考驗。疾風知勁草,烈火煉真金。3月3日,武漢市委組織部報請市委同意,擬提拔10名奮戰在疫情防控一線,表現優秀、業績突出、群眾公認的幹部,以激勵更多黨員幹部在戰「疫」一線衝鋒陷陣、拼搏奉獻。
  • 獨家 趙小蘭:美國交通部長、運輸部長還是交通運輸部長?
    換言之,美國的Department of Transportation(以下簡稱為DOT)到底應該譯為交通部、運輸部還是交通運輸部呢?這三種譯法孰對孰錯?還是各有千秋?本文試著探討一下這三種譯法哪一種最為準確、妥當。筆者認為,英文單詞Transportation有「交通、運輸」等意,這恐怕是造成翻譯趙小蘭頭銜混亂的重要原因之一。
  • 進入戰時狀態,監所防疫緊急行動!
    全省司法行政系統要深入貫徹落實彭清華書記「把疫情防控作為當前最重要、最緊迫的任務來抓」的指示要求,迅速進入戰時狀態,嚴格落實戰時管理,全面落實防控措施,堅決確保疫情防控絕對安全。一是深入落實聯防聯控機制。
  • 巡天遙看一千河——武漢天河機場戰「疫」的日日夜夜
    巡看天河戰瘟神——1月23日至2月29日的38個日夜,讓我們透過天河機場這段異常繁忙的「時間窗口」,見證這場史無前例的疫情防控阻擊戰。11月28日,滿載醫療防疫物資的貨運飛機在武漢天河機場卸貨。「必須不折不扣落實好任務,這是我們頭等大事!」吳成凱在給李俊等同事部署任務時,聲音提高了八度。23日一上午,他的電話幾乎被打爆,既有各家航空公司,也有來問詢信息的親朋好友。時間一分一秒過去,航班一架一架地飛走……到上午10點,離港航班正式停運:繁忙的飛機跑道一下變得空空蕩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