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走」蘇聯空間站?—電影《太空救援》背後的驚天陰謀和歷史真相

2021-02-21 航天愛好者

1985年3月10日,「挑戰者」號太空梭準備在甘迺迪航天中心執行一個大膽的任務:與失去控制的蘇聯「禮炮7號」空間站強行對接並捕獲,將其收到太空梭的貨艙中後再返回地球,以此竊取蘇聯的航天技術和數據。1982年發射的「禮炮7號」空間站原計劃在1985年3月進行一次太空人長時間停留,但2月11日莫斯科郊外的任務管制中心突然與空間站失去了聯繫,這便給了美國人插手的機會……本文作者Saturn V,原載公眾號「軍武次位面」,轉載已獲授權。


「禮炮7號」空間站

上述這一切聽起來相當瘋狂,到底是不是確有其事?至少對於俄羅斯導演克裡姆•斯彭科來說這足夠真實,以至於在電影「太空救援」中得到了戲劇性的呈現。美國的太空追蹤裝置沒過多久便注意到「禮炮7號」已經失控,幾小時之後五角大樓提出了一個大膽且誘人的計劃。當時「挑戰者號」太空梭正在進行發射兩個通信衛星的最終準備工作,既然如此為什麼不發射一個空的貨艙呢?把「挑戰者號「送到「禮炮7號」的軌道上後把空間站從軌道上帶下來,這樣美國便能竊取到蘇聯方面敏感的軍事機密。(這也可以算是具有大質量下行能力的可返回式太空飛行器的巨大優勢所在,主頁君注)在對「偷取」「禮炮7號」的政治後果進行幾個小時的權衡之後,美國國家安全局局長林肯•福勒在午夜給總統羅納德•裡根打電話並告知此計劃,在經過一番猶豫後,裡根給「偷」蘇聯空間站開了綠燈。實際上,這個任務完全符合裡根的「戰略防禦計劃」(該計劃通常被稱為「星球大戰計劃」),該計劃旨在建造對蘇聯彈道飛彈攻擊的防禦網,同時還包括摧毀和俘虜蘇聯衛星。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已經在1984年10月進行了一次彩排任務,「挑戰者號」提前發射到「禮炮7號」的軌道上並回收了一顆小型間諜衛星,作為秘密在軌道上捕獲「不合作」對象的第一步。

太空梭軌道器貨艙

蘇聯會如何回應這樣一個直接「偷」走空間站的挑釁性行為?兩個超級大國之間的關係在1979年因蘇聯入侵阿富汗,美國在歐洲增加部署核武器以及裡根啟動「戰略防禦計劃」計劃之後一直處於低谷。當時克裡姆林宮的領導人是73歲的康斯坦丁•切爾年科(Konstantin Chernenko),在勃列日涅夫逝世僅15個月後,切列年科便作為前任領導人勃列日涅夫的第一門徒被任命為蘇共總書記。但到了1985年初,切爾年科的病情已經惡化到他幾乎無法管理蘇聯,而美國也深知此點,因此在莫斯科掌舵人不足的情況下,蘇聯應不會對「偷取」禮炮7號的行為進行直接的核打擊報復。由於準備時間很短,NASA選擇了兩位有實際蘇聯空間站操作經驗的太空人,法國人讓•盧普•克雷蒂安(Jean-LoupChrétien)和派屈克• 波德裡(Patrick Baudry)。二人曾在蘇聯接受短期訪問「禮炮7號」空間站的訓練。法國太空人的加入引起了蘇聯軍事情報部門對「挑戰者號」飛行真實目標的懷疑。蘇聯軍事情報部門於2月24日正式將擔憂通告了蘇聯國防部長索科洛夫。很快蘇聯政府和太空部門官員會議決定必須要在美國下手之前,儘快執行「禮炮7號」的救援任務。

電影中的延日尼科夫和薩維林赫

蘇聯當時正在研製「暴風雪號」太空梭,但是首飛還至少要等上好幾年的時間因而趕不上「禮炮7號」的救援。這項艱巨的任務最終還是落到了「聯盟號」飛船和兩位經驗豐富的太空人身上:曾在禮炮六號和禮炮七號執行過4次短期任務的弗拉基米爾•延日尼科夫(Vladimir Dzhanibekov)和1981年在禮炮6號積累了積累75天常駐經驗的維克託•薩維林赫(Viktor Savinykh),薩維林赫更是原計劃3月份前往「禮炮7號」執行長期任務機組中的一員。但救援任務無法在NASA發射「挑戰者號」之前準備完成,不過1985年3月10日病重的切爾年科去世,他留下的權力真空使得蘇聯對「禮炮7號」被「偷」的反應變得不可預測。出于謹慎五角大樓在發射倒計時前幾小時取消了任務,並由NASA官方對外宣稱是由於技術原因。不過美國並沒有放棄,「挑戰者號」重新搭載了一個空間實驗艙模塊,並於1985年4月29日由一組不同的機組人員發射,以便與失控的「禮炮7號」空間站進行近距離接觸。機組人員的任務是在實際捕獲前對空間站進行拍攝檢查,為重新安排在6月份的「偷取」任務做好準備,同時軌道器貨艙中的空間實驗艙模塊亦可對攜帶物體再入返回地表進行很好的模擬。

空間實驗艙模塊

不過這次蘇聯的火箭搶先一步完成準備,6月6日聯盟T-13飛船成功發射。兩天後太空人延日尼科夫和薩維林赫利用新開發的雷射測距技術,手動控制聯盟飛船和「禮炮7號」的不受控旋轉同步並成功完成對接。但即使這樣也沒有阻止NASA和美國政府繼續對「禮炮7號」打算盤。美國人確信蘇聯的救援行動最終將會失敗,他們希望至少有一名太空人死亡,因此甚至在「發現號」太空梭的軌道器中空缺出一個位置以便搭載倖存的太空人。這樣NASA將一箭雙鵰,不僅「偷」到寶貴的空間站,還可通過拯救蘇聯太空人來向國際社會表現出美國的善意。然而在接下來的幾天中,俄羅斯人展示了能被永遠稱讚的「一蹴而就」的精神。面對著極低的溫度和逐漸升高的二氧化碳濃度,延日尼科夫和薩維林赫想方設法恢復了禮炮七號的電力,並逐步修復了失控的空間站。在蘇聯電視臺向全世界播放了兩位太空人的成就後,「發現號」太空梭在6月17日發射的任務改為部署四顆墨西哥通信衛星,「偷取」蘇聯空間站的計劃徹底破產。

完整手動對接流程

如果你覺得剛才所說的故事十分瘋狂且很像陰謀論,那是因為這段被「太空救援」電影戲劇化描述的歷史確實是沒有任何證據佐證的陰謀論。(想打人麼?哈哈,作者在地球對面,你能拿他怎麼樣啊?主頁君注)電影裡的描述可以追溯到一個叫做「禮炮之戰:太空偵探」的俄羅斯紀錄片,正如「太空救援」電影本身一樣,儘管總的來說特效,演員表演等的質量都不錯,但劇本基於的歷史故事卻是來源自虛假的調查新聞。事實上只需要進行一些基本的事實調查,便可發現「太空救援」電影講述的歷史故事實際上漏洞百出。

影片對接片段

確實「挑戰者號」太空梭在1985年冬末有一個被取消的,並載有法國太空人的任務,但是「挑戰者號」並非在飛行當天由於政治原因在發射倒計時幾小時前取消。STS-51E原定於2月20日發射,部署NASA的第二顆跟蹤和數據中繼衛星(TDRS-B)以及加拿大宇航局的Anik C-1通信衛星。法國太空人波德裡和克雷蒂安於1984年3月開始在休斯頓進行太空梭任務訓練,主要目標是繼續進行一系列由克雷蒂安在1982年「禮炮7號」任務中開始的超聲心動圖實驗。但波德裡是和其餘太空人一起在1984年8月被分配到的STS-51E任務,比蘇聯控制中心失去「禮炮7號」的聯繫要早數個月。TDRS-B衛星的故障最終迫使NASA在1985年3月1日取消了這次任務,此時「挑戰者號」已經被推上了LC-39A的發射架兩周之久。「挑戰者號」在對外宣稱發射前6天的3月4日被送回太空梭垂直整合設施,並在3月7日重新放平以安裝為STS-51B任務準備的Spacelab-3空間實驗艙模塊,安裝完成後「挑戰者號」於4月29日重新發射。

此段完全不符合歷史,從無軌道器如此接近「禮炮7號」 


STS-51E取消之後,NASA將除波德裡以外的機組人員重新分配給1985年4月中旬發射的「發現號」太空梭的STS-51D任務,原來的51D機組除載荷專家沃克以外都順移到了預計六月份發射的STS-51G任務。波德裡也被重新分配到51G任務,原因是因為在51E取消的時候,沃克的藥物加工實驗設備已經安裝在「發現號」太空梭上,因而沒有多餘空間放置波德裡的超聲心動圖設備。執行STS-51G任務的「發現號」太空梭在1985年6月4日推上LC-39A發射臺,並於次日,聯盟T-13飛船發射的前一天,在貨艙中安裝了墨西哥,阿拉伯和AT&T的通信衛星,並非紀錄片中所述的「四顆墨西哥通訊衛星」。

STS-51B任務(上)和STS-41G(下)的傾角

聲稱兩個「挑戰者號」太空梭的任務,1984年10月的STS-41G和1985年5月的STS-51B,接近「禮炮7號」空間站的軌道是沒有完全沒有根據的。首先此種變軌並大幅度接近空間站不可能不被蘇聯發現,其次軌道機制使得「挑戰者號」不可能接近「禮炮7號」,兩次任務飛行軌道傾角為57°,遠高於禮炮的51.6°傾角。不管那次任務,太空梭軌道器都沒有足夠燃料來完成5.4°的軌道傾角變化。最為關鍵的是通過「偷取禮炮7號」來竊取蘇聯軍事機密這一動機並不成立,和1970年代三次代號為「金剛石」的載人間諜衛星空間站不同,「禮炮7號」是民用空間站,蘇聯不僅公開發表了許多所得實驗數據,更包括部分空間站設計細節。無論美國能從「禮炮7號」的捕捉任務中收集到什麼信息,都不足以為此任務產生的巨大政治風險所正名。

在「太空救援」電影中有提到,「禮炮7號」長13.5米,最大直徑4.15米,因而能放入長18米,最大直徑4.6米的太空梭軌道器貨艙內。事實上在1986年最後一次「禮炮7號」的載人任務後,蘇聯提升了該空間站的軌道以希望有一天和美國太空梭尺寸類似的暴風雪太空梭可以回收。尺寸合適是否意味著美國太空梭就能輕而易舉地「偷取」呢?其實不然。首先美國太空人需要太空行走來移除空間站外層設備,比如巨大的太陽能電池板和空間站的各種天線使空間站能放入貨艙,接下來美國太空人還必須要從空間站內卸載大量設備減輕質量。太空梭軌道器的最大再入返回載荷約為14.4噸,但1982年「禮炮7號」的發射質量便接近20噸,經過三年多次補給後空間站早已遠超20噸。當然這一切還是在軌道器有能力抓住並穩定不受控旋轉的空間站,並有辦法控制拆卸後的空間站正好對準軌道器貨艙的前提下。這一系列操作對於準備充分的暴風雪太空梭機組人員來說已經足夠具有挑戰性,更不用說對只知曉部分設計細節的美國太空梭機組人員,類似的任務幾乎不可能完成,搞不好還會搭上機組人員的性命。

軌道器和「禮炮」空間站等比例對接圖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如果蘇聯沒有拒絕裡根政府在1984年1月提出的聯合模擬太空救援任務,那麼用來「偷取空間站」的「挑戰者號」太空梭本來是可以幫助蘇聯救援「禮炮7號」。如果聯合模擬任務可行,裡根很可能會在年初的美國國情諮文演講中宣布,因為正是1984年年初的國情諮詢中裡根宣布建立現在國際空間站前身的「自由空間站」計劃。未經證實的報告表明聯合太空救援提議在1985年初再次提出,很可能是在美國發現「禮炮7號」不受控旋轉後,不過又被蘇聯拒絕。可以說蘇聯從一開始便對美國太空梭的軍事用途有著高到難以置信的偏執,比如相信軌道器能夠變軌潛入大氣層後將核彈扔到莫斯科上空,這一偏執也是1976年蘇聯決定發展暴風雪太空梭的一個關鍵因素。此外太空梭於1985年1月執行的第一個保密美國國防部任務(STS-51C),也進一步加深了蘇聯對太空梭其他軍事用途的懷疑。

「自由空間站」設計圖(看起來很眼熟是不是?)

令人惋惜的是,在冷戰結束近30年,大量冷戰時期的太空設計用途徹底解密,就連美俄的「太空婚姻」都已持續20餘年的今日,俄羅斯拍的「太空救援」電影依然保留了蘇聯時期瘋狂的偏執。這恐怕便是常說的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吧。平心而論,「太空救援」是一部拍攝水平蠻高的電影,聯盟T-13飛船救援任務本身,尤其是延日尼科夫和薩維林赫驚天的完美配合手動操作對接,以及臨危不亂的性格,都是蘇聯乃至全世界太空人的楷模。而這個大膽的空間站救援任務,也是俄羅斯接近乃至持平阿波羅13號的傳奇,本身就值得以一部紀錄片來回味。然而在蘇聯的偏執和改編的大旗掩蓋下,「太空救援」從嚴謹的紀錄片變成了一個虛構故事的典範。

發射量逐漸減少的質子M(綠線)和聯盟(紅線)火箭

而這背後,或許也透露著俄羅斯對蘇聯時代航天事業的一種病態懷念。隨著印度和美國SpaceX作為廉價發射商的逐步崛起,俄羅斯的商業太空發射市場被逐漸蠶食,唯有載人航天苦苦支撐,但這一壟斷也預計要在2020年徹底結束。國際上的制裁更對俄羅斯航天雪上加霜,不僅新火箭的開發遙遙無期,維持現役聯盟和質子M火箭質量都成問題。或許俄羅斯人真的很懷念那個佔據半壁江山,勢與西方世界爭雌雄的太空競賽時代吧。

(全文完)

iPhone用戶打賞清掃這裡,打賞都將轉給作者本人。

該作者往期文章:

下一站,火星(上)

下一站,火星(下)

他在月球上飆過車,飛過4種飛船,6次進入太空,他是太空人中的傳奇

2017年全球航天發射集錦和盤點

2017的物理諾獎頒給了發現引力波的LIGO三劍客——對宇宙真理的百年追逐(下)

又一次發現引力波的LIGO——對宇宙真理的百年追逐(上)

如何不回收第一級火箭 ——15年的SpaceX歷程

不就是一塊石頭麼,看我把它推回去! ——回顧NASA胎死腹中的小行星重定向任務

想了解更多的航天科普新聞,請關注我們的公眾號「航天愛好者」!

歡迎各位愛好者投稿,各抒己見,暢所欲言!

歡迎訪問我們的網站:www.spaceflightfans.cn

最新的航天新聞聚合和發射預報

相關焦點

  • 俄羅斯航天電影正確排序《天際行者》《太空救援》《搏擊太空》!
    「真實的歷史,震撼的故事!」《太空救援》改編自上世紀80年代真實歷史事件,不但打破了俄羅斯多項票房紀錄,連總統普京都讚不絕口,豆瓣7.7分,IMDB7.3分。而在俄羅斯,《太空救援》無疑是震撼人心、鼓舞民心的,但是《太空救援》僅僅是俄羅斯航天電影三部曲中的一部,並且它也不是口碑和評分最好的一部!
  • 《王牌特工:特工學院》致敬的17部電影
    邦德在意外中還得知了金手指即將實施的一個驚天計劃:他策劃用飛機撒播毒氣使銀行的駐軍死亡,然後炸開銀行,利用一枚小型核彈致使世界各國保存的黃金受到輻射汙染而不能進入流通,這樣黑市的黃金交易將獲得十倍以上的巨額利潤!邦德雖然得知了金手指的全盤計劃,可是人在牢中,無法通知外界。最終金手指的陰謀能否得逞?《007之太空城》
  • 陰謀集團的背後究竟是誰?
    這個陰謀集團的本事我們在大選中已經充分領教過了,那麼這個陰謀集團的背後呢? 背後操縱這個陰謀集團的那隻巨大黑手究竟是誰?它到底有什麼目的?從老布希葬禮事件來看,Q似乎在是復仇,而一切似乎是從甘迺迪總統被暗殺開始的。
  • 悲壯、悲情、悲憫:美蘇爭霸時期太空探索三部曲
    這樣一個預期壽命4年以上,載人任務非常順利的空間站卻在1985年2月11日出了大問題——因為電源問題,空間站成了斷線的風箏,和地面失去了聯繫。當時地面上誰也不知道空間站是個什麼狀況。電影指揮中心至少知道空間站是豎著旋轉的,而歷史上是等兩個太空人上了太空,才發現空間站才發現空間站是翻滾狀態。
  • 探訪暴風雪號太空梭,謹以英雄的名字紀念蘇聯太空工程
    ,反應前蘇聯奇蹟般拯救完全失控的空間站禮炮七號的俄羅斯電影《太空救援》同日上映目前全世界可以比較自由安心得觀看前蘇聯載人航天最後精華「暴風雪號」太空梭的地方在德國小鎮施派爾,雖然這裡僅僅是一個一般外國遊客根本不會去的小地方,但卻是全世界最大的交通及科學技術博物館,連航空航天最強國美國也少有類似的博物館可以與之相匹敵《美國八大航空航天聖地和他們的鎮館名器》
  • 2024年的太空,天宮空間站真的是唯一麼?
    蘇聯雖然在登月競賽中失敗,但建立近地軌道空間站上卻後來居上,以長期的堅持和努力獲得了更多的經驗和技術,20世紀90年代美國要建立空間站,也首先啟動了太空梭-和平號聯合計劃,將航天員送上和平號空間站,獲得太空長期工作生活的經驗,為建立國際空間站打好了基礎。
  • 揭911事件真相:或隱藏驚天大陰謀?
    也就是說,美國人5年前對伊拉克、薩達姆大開殺戒,沒有任何站得住腳的理由。把戰爭理由在說得遠一點,911事件造成幾千名美國人喪生,三棟大樓倒塌,應該是這場戰爭,以及此前的阿富汗戰爭的真正原因。嚴格來說,我今天要寫的文章,只是介紹一個美國人拍攝的紀錄片。這部紀錄片2004年完成時,取名為《911InPlaneSite》,後來,編導製作了第二版,取名為《Loose?
  • 12部超級震撼的宇宙太空電影
    ——齊奧爾科夫斯基人從未比在太空行走時顯得更為渺小或更為偉大。——蔡斯宇宙,人類最後的疆域。——《星際迷航》這12部裡程碑之作,也恰恰反映出太空電影的各種形態,有天馬行空的無羈幻想,有緊貼現實的科學指南,有將高科技信手拈來作視聽原料,也有把探索精神貫徹到一絲不苟,有熱鬧火爆的特效爆米花,也有幽閉清冷的黑暗沉思錄,其中為數不少改編自知名科幻原著,證明太空電影總在從其他藝術形式中汲取養料。
  • 驚天陰謀!刺殺女州長,奪取密西根州,引發內戰!
    驚天陰謀,直接暗殺州長根據臥底搜集的證據,自認為是」起義推翻暴政「的福克斯,一開始希望招募200名武裝民兵,直接攻入密西根州政府總部,或是掃射、或是攻佔狹持人質,其終極目的,就是,達到歷史影響力! 背後是美國內戰陰影FBI表示,除了與福克斯一樣滿腦子陰謀論的武裝民兵外,陰謀組織裡還得到了炸彈專家、黑客、與熟悉州長宅邸環境的房地產經紀人的協助。因此除了被聯邦檢察官以」陰謀綁架「重罪起訴的主謀6人外,另外還有7人,因各式不等的涉案情節被密西根州立檢查官起訴。
  • 天宮一號變身太空武器突襲美國?巨大陰謀浮出水面
    至今,這些物品仍被展示著:當中體積最大的是在空間站上為太空人提供氧氣保證的槽罐,其他一些殘骸還包括冰箱、水箱以及艙門等。真正的威脅,其實是這個傢伙國際空間站是地球上空最新的一個載人空間站。目前,為執行建設和運行空間站任務而專門研製的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將於2019年6月踏上太空旅程。中國已為自己的空間站準備好了名字:「天宮」!具體各艙也有名字:核心艙為「天和」,實驗艙I為「問天」,實驗艙II為「巡天」,貨運飛船為「天舟」。各艙都是獨立的飛行器,完成對接後協同開展科學實驗。
  • 太空中有漂浮著的人類遺體嗎?
    送萊卡「上天」的前蘇聯宇航局曾對萊卡的死因做出官方解釋:在氧氣耗盡之前,萊卡經歷了長達一周的繞地飛行,最後「被安排安樂死」。而在蘇聯解體後大量歷史資料被挖掘出來,人們發現,萊卡其實在進入軌道5個多小時後便死於高溫。介於蘇聯從一開始就沒有準備讓萊卡活著回來,萊卡的屍體連同太空飛行器在發射5個多月後終於在近地空間被瓦解,碎片也許依然漂浮在近地軌道中。
  • 版貿專欄| 「禮炮七號」——戰鬥民族拯救失聯空間站實錄(2018年第3期)
    蘇聯時期,「禮炮七號」空間站因電源故障失聯,但航天員以大無畏的勇氣和精湛的技術挽救了「禮炮七號」空間站,創造了人類歷史上的奇蹟。 這一傳奇已改編為熱映電影《太空救援》更多史實細節就藏在這本宇航日記中☟1985年6月6日聯盟T-13號飛船載著兩名蘇聯航天員飛向禮炮七號發射升空——弗拉基米爾·賈尼別科夫和維克託·薩維尼赫。兩位太空人憑藉精湛的技術操作和非凡的勇氣膽識實現與空間站精準對接,為後續空間站的維修奠定了基礎。這是人類首次成功對接非合作太空飛行器。本書由太空人的航空日記組成,記錄了他們從接受任務到飛船升空,從手動對接到恢復控制,最終成功降落返回地球的全過程。
  • 紐西蘭在世界地圖中缺失的驚天陰謀
    ▼ 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的地圖達爾比告訴阿德恩,紐西蘭總被世界地圖遺忘其實是一個驚天大陰謀:澳大利亞想搶走遊客、英國想擺脫橄欖球全黑隊(All Blacks)、法國嫉妒紐西蘭的葡萄酒業。   籤證 紐西蘭籤證可以選擇自辦和代辦。一般籤注較多為2年多次前往,每次停留不超過30天。  匯率 紐西蘭的貨幣單位是紐西蘭元(NZ$)。匯率約為4.4189左右(匯率浮動變化)。
  • 從逆天援救到分崩離析,裡根如何在八年間擊垮了蘇聯?
    上世紀80年代的時候,蘇聯看似蠻霸無雙,但已經有了衰敗的影子。可即便如此,蘇聯依舊在1985年6月完成了一段今日看來依舊是神跡的演出,那就是拯救失控的禮炮七號。這件事後續改編成了電影《太空救援 Салют-7》。
  • 《高堡奇人》真實的生活和虛幻的歷史
    德國和日本在美國大陸的傀儡國發展的十分繁榮,在看似歌舞昇平的背後卻醞釀著一個驚天陰謀。法西斯二戰勝利後,德日不斷鞏固自己在美國大陸的統治,德國人率先研發出原子彈,日本的戰略威懾力遠不如德國。這就是《高堡奇人》所描述的「高堡世界」。
  • 美國機密文件 五角大樓UFO事件真相(圖文)
    進入公眾號可查看全部歷史消息!美國高度機密的「第51區」向來都是人們對於外星人是否存在的爭議所在。有很多民眾都確定自己親眼所見過「UFO」,並對美國政府和NASA這一「隱瞞世界真相」的做法做出過抗議和示威,但是美國政府卻極力強調所謂的「UFO」只不過是最新研發的武器?五角大樓UFO事件竟是美國的陰謀,一份秘密文件將揭開真相。
  • 世界八大陰謀論:911為美國政府策劃
    雖然官方認定奧斯瓦爾德是刺殺甘迺迪的唯一真兇,但是超過70%的美國人認為此事絕不會如此簡單,其背後一定隱藏著巨大的陰謀。一些專家表示現場的彈道痕跡顯示,奧斯瓦爾德當時開槍地點和甘迺迪遇刺時的角度不對應,因此在別的什麼地方一定有人還開了幾槍。當時美國中央情報局正因甘迺迪總統解決古巴「豬灣事件」的方式而對其極為不滿,因此有很多人都將矛頭指向了中央情報局。
  • 全新揭秘:911的陰謀——重返16年前
    我們可以譴責乃至懲罰反人類的報復手段,但卻無法徹底消除歷史遺留的矛盾,反恐戰爭越反越恐成為一種惡性循環,我們必須尋求新的出路。       新的出路在哪裡?答案還難以尋覓。我們能夠做的是拋棄帶有明顯價值傾向的西方話語模式,否則我們就無法探明中東複雜政治與戰爭的歷史真相。
  • 俄羅斯解密檔案:韓戰背後的歷史真相
    蘇聯解體是上個世紀影響最大的歷史事件之一,隨著蘇聯這個龐然大物的轟然倒塌,其造成的漣漪不斷蔓延到世界各國、社會各界,尤其是蘇聯解體後,很多隱秘的歷史真相也開始浮出水面。20世紀90年代,俄羅斯聯邦總統檔案館和對外政策檔案館公布了一批關係涉及朝鮮半島問題的重要檔案。
  • 印度歷史規律:你行我也行?高官妄言8年後造出空間站,趕超中國
    據印度媒體《歐亞時報》1月17日報導稱:最近,印度原子能和太空發展部長吉滕德拉·辛格在議會上宣布,印度的第一個空間站將於2030年建成,而期待已久的印度載人航天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