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玲:人內心的恐懼源自什麼?

2021-03-02 成都熊玲心理諮詢機構


     

恐懼,是人類最原始的負性情緒。最早的人類,只是與生命受威脅作鬥爭,跟充滿恐怖的大自然共存亡。因此人性本善,人心深處都是脆弱的;人性也本惡,人為戰勝恐懼而練就了殘酷。脆弱是依賴殘酷保護的,你不殘忍就被殘酷毀滅,弱肉強食是人類原始生活的寫照。所以人類的進化,是以人的恐懼與戰勝恐懼需要為動力的。渴望強大或絕對安全,也幾乎是人類永恆的集體無意識情結。

當今,我們仍遇著各種不安的情緒,因我們身處和感受著另一種生命恐懼(精神生命。如現代人的亞健康,說明人們對壓力、對空虛的恐懼。如抑鬱症者,會因恐懼無意義而自殺),因我們的世界總是存在另一種「弱肉強食」的威脅。也因此,人在變化無窮的大千世界裡,總歸是渺小和脆弱的,不僅生命很脆弱,心靈也很脆弱,所以我們對脆弱本身抱有恐懼,所以才有那麼多人抱持對權力的瘋狂追求,對宗教的絕對幻想與信仰。這都是為了安撫那顆弱而膽怯的心,因此說,人內心的恐懼源自人脆弱的本質。


恐懼感包括擔心、懼怕、被威脅感、不安、焦慮等。在負性情緒中,恐懼是最常易出現的。因為來自生活方方面面的困難與矛盾太多太多——擔心長得不好看、擔心不能勝任工作、擔心朋友背叛自己、擔心配偶在情感上拋棄自己、害怕生病、害怕孤獨、害怕窮困潦倒、害怕別人對你印象不好、焦慮考試不及格、焦慮高考落榜丟面子、害怕失業等等,無以窮盡。

因恐懼而導致的心理疾病可算是繽紛多採,如對人恐懼、異性恐懼、對物恐懼、廣場恐怖懼、動物恐怖懼、高空恐懼、社交恐怖等。


恐懼感通常與當事人幼年及青春期經歷和挫折體驗有關,日常處理建議:1、面對現實、接受事實。首先要確定你害怕的是什麼?對於已經存在的恐懼事件,與其逃避,不如正視它並改變它。觀念上要明確,只有面對才能消除恐懼。2、放棄消極無效的行動,採取積極行動。有了觀念的改變,才有望建立克服恐懼的信心。有恐懼傾向的朋友應該好好想想,採取些什麼方法措施來防止恐懼的加深,在紙上一一列出來,並「由易到難」地排列出來,一步一步地做到。3、對於潛在的危險、威脅、恐懼等,最好的辦法是,從心理上做最壞的打算。通常,為了消除中學生的高考焦慮,心理醫生會與來訪的學生一起討論高考失利或落榜的後果及其落榜以後的打算,道理就在於此。把失敗考慮在前,有利於以放鬆的心態參與競技。這樣,你就有足夠的心理準備應對不測。

著名的哲學家羅素提出過這種緩和恐懼情緒的技巧,即:只要你堅持面對最壞的可能性,並懷著真誠的信心對自己說「不管怎樣,這沒有太大的關係」,你的恐懼情緒就會減少到最低限度。

點擊左下角   閱讀原文,了解更多心理諮詢師詳情。

相關焦點

  • 卡倫·霍妮:什麼樣的內心衝突會把人逼瘋
    由於深受生活環境的影響,我們總是與自己想成為的人背道而馳,於是產生了這些足以主宰我們人生的內心衝突。作為新弗洛伊德主義的主要代表人物,卡倫霍妮相信,人都有成長的願望,會一直願意成為一個更好的人。因此,她認為,只要改變了產生衝突的條件,就能真正解決它們。
  • 淡黃色+淡綠色,關注你內心居住的小孩
    PSTD 一般發生在經歷過嚴重創傷的人身上,這種遭遇會使人生產深度恐懼和無助感。  隨著時代進步,恐懼症花樣更多了。 以上不過是幾大類,還有細分比如:無手機恐懼症,掉頭髮恐懼症,鏡子恐懼症,失眠恐懼症,密集物體恐懼症等等等。 那麼我們人的恐懼心到底是從哪裡來的呢?因天生膽子還是其它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 國外心靈漫畫治癒無數人:幸福是一項內心的工作
    幸福是一項內心的工作。不管你在哪兒,不管你在做什麼,留在愛中。多一點愛,少一點恐懼。多一分悠然,少一分掌控。用這樣的方式去愛——讓你愛的人感到自由。你做什麼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做。
  • 夢境解讀 | 內心的決擇
    MF:
  • 如何克服心中的恐懼?3種應對方法
    小故事裡有大智慧這裡是每日商道春節假期即將結束,很多人將陸續返崗復工。一方面,可能希望生活能趕快恢復往常。
  • 華為讓人恐懼
    什麼是水軍?就是華為做了一件事情,他會找無數的號來堆積好的評論,這些評論幾乎都不是從內心發出來的,而是違背其意願,甚至違背良心的。小到三無小號,大到很大的大V.那麼華為發生了一件不那麼好的事情呢?同樣的,華為會立馬又出動水軍策略,瘋狂把負面信息擺正,在下面瘋狂帶節奏。你看到的東西都是你想讓你看到的東西。我今天為什麼又想寫一篇華為的文章。
  • 哥斯拉:日本人靈魂深處的陰影與恐懼
    哥斯拉之所以經久不衰,與其喚起了人們內心深處的某種共鳴有關。雖然最近上映的《哥斯拉》是美國拍攝的,但哥斯拉誕生於日本。作為日本流行文化的符號之一,將哥斯拉的形象帶入到日本的語境中去解讀可能更易理解。電影藝術源於生活,電影情節也必然與現實世界存在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 即使如此,他們的內心還是充滿了感激和愛——這本書幫助美國人打贏「二戰」
    讀書幫美國人贏得了「第二次世界大戰」。這是我從《當圖書進入戰爭》這本書裡得出的結論。因為閱讀,美軍士兵們雖然身處地獄般的戰場,內心卻還能感受到這個世界的美好。一個好故事,就能治癒一點戰爭的創傷,讓這些昨天還是學生、工人或農夫的男人,有勇氣能堅持到戰爭結束。
  • 每個人內心都應該住著個「沙克爾頓"(含視頻)
    這個100年前的故事值得所有人拜讀,不僅僅是創始人,我覺得每個人內心都應該住著個「沙克爾頓」。沙克爾頓(Ernest Shackleton),英國南極探險家。他以1914—1916年帶領「堅韌號」船的南極探險的經歷而聞名於世。
  • 支配人行為的多半是恐懼,而不是對生活的愛-日記DAY7
    支配著人的絕大多數行為的動力是恐懼,而不是對生活的熱愛。恐懼窒息了生命的好奇和熱情。讓生命局限在一個狹長的車道上,平庸地運轉。將人們團結在一起的,多數時候不是愛,而是恐懼和自私。控制人,奴役人的不二手段是:製造恐懼。恐懼驅使人甘願躲避在生命的牢籠裡,獲取某種安全感。裁剪甚至消除自己的天性。
  • 《後YQ時代末日決戰——當恐懼焦慮壓頂時》
    他鏗鏘有力地說道:「首先,請允許我表明自己的堅定信念:我們唯一值得『恐懼』的就是『恐懼』本身——這是一種難以名狀、盲目衝動、莫須有的、毫無緣由的『恐懼』,可以使人們轉退為進,陷入癱瘓,所需的努力全都喪失奮勇前進的力量。」 當時,美國正陷入全球《經濟大蕭條》(The Great Depression)的泥沼中。富蘭克林 • 羅斯福總統的這一篇演講,的確是振奮人心!
  • 認知三部曲|人與人最大的差別是什麼?
    行業裡有很多這樣的人。比如史玉柱。最慘時,欠了一屁股債,什麼都沒有。靠一個腦白金,重新崛起。因為他在整個營銷上的認知水平,領先了一個時代。即便失去所有財富,甚至所有隊伍,就憑他對營銷的理解,也是那個時代無人可望其項背的。只要他活著,隨時可翻身。絕境當中,他真正擁有的核心武器,根本不是資源,而是認知。想想騰訊這些年的發展。
  • 看似無限風光,其實內心也相當悽涼
    在東歐,很多國家基於對蘇聯的痛恨和恐懼,更對俄羅斯心懷不滿。  在敘利亞,去年土耳其突然背後一刀,悍然打下了一架俄羅斯戰機。這被認為是韓戰後,北約國家第一次直接擊落俄羅斯戰機。  但到2016年,形勢陡然逆轉:川普上臺,對普京惺惺相惜。普京看好川普,是一個公開的秘密。他夸特朗普「非常聰明,才華橫溢」。
  • 日本老兵口述第一次殺人,恐懼到手腳發抖,但最終還是砍了下去
    這其中到底是依靠什麼來迅速改變一個人的心性的呢?二戰老兵富永正三,曾在自己的回憶錄中,口述了自己是如何從一名日本的普通青年,到毫不敬畏生命的過程。富永正三在大學畢業後,先是進入了一家糧食供應公司工作,在26歲的時候他接到了軍隊服役的文件。通過體檢後,富永正三拿到A等測試報告,隨後加入軍隊並被派往侵華戰場。
  • 彎道駕駛的時候恐懼從何而來?信心又是什麼來幫你建立的?
    有時候生活中一些恐懼來的莫名其妙,甚至不合邏輯,就像謝耳朵曾經說「恐高症根本就是不準確的描述,高有什麼可怕,人們怕的是從高處摔下去」
  • 焦慮(恐懼)障礙的最新分型
    。 根據精神醫學領域基礎研究、臨床觀察、流行病調查以及大數據分析的結果,兩大國際權威機構先後對焦慮症的診斷分型進行了調整,首先是美國精神病學協會(APA)於2013年發布了《精神障礙診斷統計手冊》的第五版(DSM-5),此後,經過多年的努力,2019年世界衛生組織(WHO)終於發布了《國際疾病分類》的第十一次修訂本(ICD-11)。在以上兩大分類系統的最新版本中,焦慮(恐懼
  • 弗蘭克·富裡迪 | ​ 恐懼的政治
    在布希有關恐懼的花言巧語上也沒有什麼差別。他的觀點得到了其他利益集團甚至是其反對者的呼應。2004年總統選舉中,在克裡的宣傳裡訴諸恐懼的東西絲毫不比他的對手少。「克裡和他的支持者將採用和布希總統同樣的利用公眾對安全問題的恐懼的策略,有時他們還會採用煽動性的指控為這恐懼火上澆油」,關於2004年總統選舉的一份有預見性的分析指出。
  • 越南人:中國海軍背後的「X因素」,將成為美國恐懼的存在
    近日越南媒體《soha》援引美國《國家利益》網站發布了一篇報導,仔細看下來就一個重點:中國海軍了不得,背後還要令人吃驚的存在,一種「X因素」將促使中國進一步建立新軍事力量,甚至成為美國都恐懼的存在。先不說讓美國恐懼的存在究竟是不是存在,就越南媒體這麼認認真真地發表這樣一篇報導,著實令人驚訝。不會是有人說瞎話,竟然還有人真的認認真真地相信並且被嚇到吧?
  • 被拋棄的恐懼---國際時事點評
    西方崇尚的是森林法則,沒有任何西方國家願意與弱者打交道而得罪強者。       更加深層次的是,印度經濟發展遇到瓶頸後,也想通過戰勝一個大國立威,就象我國1979年那樣,將所謂第三軍事強國,第一軍事強國保衛下的第三軍事強國打的落花流水,才決定了我國四十年和平,印度也想如此,因為它得到了英美的支持,有冒險的衝動。
  • 高我一般會在什麼情況下與我連結,我又如何能主動連結高我?
    很多朋友們對高我的理解都存在很大的誤區,認為連結高我很複雜,需要去花錢報課、需要修行到什麼境界才能連結,其實不是的,連結高我其實只是一個基本靈性常識,不是什麼高深莫測的東西,高我其實就是那個最高版本的你自己,本身還是你,你跟你自己說話難道還需要你付費,或者搞什麼很複雜的儀式麼?那肯定不可能對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