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問題我相信很多從事臨床工作的人都會比較困擾。小朋友喜歡旋轉,就是他需要前庭刺激嗎?而且是強烈的前庭刺激,一直要求快速的旋轉。首先我們要去解讀這個現象,這個現象就代表他對刺激的需求量很大,或者說也許他對刺激接受的門檻很高,很弱的刺激根本就被擋在門檻外面,他根本接受不到。要很強烈的刺激才有辦法過門檻。
我們就要從最基本的概念,從感覺調控的概念先去說明。感覺調控就是刺激量太多或太少的問題,再怎麼尋求刺激量都還是不夠,或者再怎麼樣逃避刺激量都還是太多,這都是感覺調控的問題。
感覺調控處理的處理原則其實很簡單,刺激少了就滿足,刺激多了就減少。
所以說小朋友一直要求快速的旋轉,理論上我們應該就是滿足他。但實際操作上是不可以這樣做,為什麼這樣講呢?我再次強調,前庭刺激是所有刺激裡面最強烈的刺激,而旋轉又是前庭刺激裡面最強的刺激。旋轉的前庭刺激,它會造成很多的副作用,最典型的副作用就是癲癇。所以說一個小朋友一直要求旋轉,我們不可能照單全收,就給他無限制旋轉的前庭刺激,這有可能會引發癲癇。
如果他過去就有癲癇的歷史,或是過去曾經有癲癇的高危險的歷史,包括高熱驚厥等等。再次強調旋轉的前庭刺激,我們在臨床治療上,沒有人會把它拿來當做一個持續性的治療模式,它只是一個短暫的、一過性的。也就是說一般我們的做法是這樣,小朋友需要旋轉的前庭刺激的時候,我們會用旋轉的前庭刺激先給他滿足,旋轉的前庭刺激比較能夠跨過小朋友對於刺激接收的門檻。一旦接收到前庭刺激的信息之後,大腦就會激活。大腦一旦激活之後,他對刺激的接受能力會提升,也就是他對於刺激接受的門檻會下降。
所以過去對他而言沒有效果的前庭刺激,可能在神經激活度增加,對於刺激接受門檻下降了之後,他就可以接收到了。簡單來講,旋轉的前庭刺激比較像開路先鋒,有點像是攻城武器,把那個大門撞開之後,你還繼續拿攻城武器去攻擊裡面的士兵嗎?那就沒有意義了,殺雞不用牛刀,這個時候你用其他的常規的武器效果會更好,也就是說,我建議是的做法是先給旋轉的前庭刺激,把他神經激活度先拉開之後,就開始換成其他的,比較弱一點的前前庭刺激,比較安全的比較弱的前庭刺激,包括水平跟垂直的前庭刺激。
那這個量怎麼掌握呢?我們再次強調,前庭刺激到位,前庭的神經解剖路徑,隨著它的內側體系會連到下頂小葉、中央後回,在左腦就連到語言區。所以傳統的做法就是聽聲音。理論上小朋友的神經激活度拉高,眼睛變得比較有神,對外界的多功反應會變得強很多。如果你的觀察敏感度沒那麼高的時候,最簡單的方法就是聽聲音。小朋友聲音開始出來了,不管是笑聲、自言自語等等,通常代表他的前庭系統激活,而且把他的語言區都激活了,所以代表有效果了,我們就可以開始換其他的感覺刺激了。
以上為陳達德醫師口述,經小編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