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崇榮信仰問答-我知道裝備自己很重要,但是我不知道如何去裝備自己.特別是面對許多的哲學、科學、聖經、真理、人際問題等

2021-02-07 同路人4567

請問:我知道裝備自己很重要,但是我不知道如何去裝備自己。特別是面對許多的哲學、科學、聖經、真理、人際問題等等大學問,請你給我一些的提示。


答:我從前就像你這樣,不知道要怎麼樣,後來就慢慢變成這樣了。所以年輕人要奉獻為主工作,只要謙卑的盡力而為.神會帶領你。我一直買書,藏書幾千本,同時有一個習慣:不看那些容易看的書,專看理論的書,幾千本書中多數是理論性,很難讀的書,讀了頭昏腦漲的。所以人家問我問題,人家從那個角度思想,我聽了會知道是從那裡來的,是那個宗教的,是那個時代的哲學,我回答的時候,我知道怎麼用上帝的道去處理這些問題,當然我還是非常有限的,但是我盡所能被主使用,為這個時代賜下神的答案。許多關於哲學、科學、神學、人際問題的學問,你需要一段的時間去摸索,好好裝備自己讀書看書思考,但是最重要的是聖經。有一些人一天到晚摸聖經,講的卻完全是自己的思想,還有一些講的好象是哲學科學,全部用聖經的原則去處理那些學問,用聖經的原則去處理世界所有的學問,你變作世界的光;但是如果你一天到晚抓聖經,卻完全用自己的思想去看聖經的話,結果會越看越黑暗,很危險,求主幫助我們,給我們愛主的話,吸收主的話,溶化研究思考,晝夜思想,然後用神的話去面對各樣的知識學問,才懂得怎樣去光照這些東西。

我看很多書,也見很多人,發現沒有一門人間的學問會超過聖經的偉大,沒有一種人間的哲學會跨越聖經的道理,沒有一種人間的思想會超越聖經那永恆的智能。聖經實在是太偉大,越看越發覺它的寶藏。



問:我感到興趣的是,為什麼在奧古斯丁死了以後就再也沒有偉大的思想家出現了呢?請你分析一下。


答:我也不知道,為什麼他死了以後就沒有人出來。你怎麼知道這個人死了以後還有這樣的人出來呢?歷史有很多教訓我很驚奇的!為什麼呢?巴哈(Johann Sebastian Bach,1685~1750年),知道這個人嗎?他是風琴大師,他的風琴音樂發展到最高的境界,他死了以後,風琴音樂和他一同埋葬,以後沒有出幾個人能夠在他的成就之中有三分之一的成就的。巴哈以後最大的風琴師是誰呢?巴哈死了以後九年,韓德爾死了,韓德爾死了以後再沒有大的風琴師了。瑟薩爾·富蘭克(CesarFranck,1822~1890年)在法國,以後奧地利再一個就是安東,布魯克納(Anton Bruckner,1824~1896年),接下來到今天沒有什麼偉大的作曲。Oratorio(聖樂)最重要的人是韓德爾(George Frideric Handel,1685~1759年),一七三二做(Esther),一七三九做(IsraelIn Egypt),一七四一寫「彌賽亞」,以後一直再寫(Samson 1743年),寫(Judas Maccabaeus 1746年),-直再寫(Solomon 1749年),再寫其他的著作(Semele 1743年),一直到一七五九的時候,他離開世界。以後韓德爾死了,他做了二十六個(Oraltorael)死了。接下去,貝多芬只有一個短短的,海頓只有寫兩個,是受他影響的,莫札特一個都沒有,孟德爾頌寫了兩個,以後再下去整個歷史加起來也沒有超過二十個。所以他一死了,(Oratorio)就跟他一同埋葬了。誰知道(Billy Graham)如果死了,可能再沒有福音派的人可以帶領一、二十萬人的布道大會呢?所以:歷史告訴我們很多人做了一些事以後,接下去就差不多沒有人可以做他的事。為這個緣故,如果你能做,快

快做,誰知道你可能就是現在的奧古斯丁呢?





相關焦點

  • 福音派重要真理
    且讓我們在此鄭重指明,大多數之福音派基督教(至少在歐洲)排斥「基要派」這種稱號,因為在許多重點上他們不同意自稱是基要派人士的那些看法。問題是,這些重點很難清楚提出,因為基要派從未明確地界定本身跟福音派的差異,或者出版一套能廣為接受的教義性作品,當筆者現在反過來要區別福音派和基要派的信仰,無疑也會犯拘泥於成見,或是不分青紅皂白的錯誤。
  • 《聖經》是信仰紛爭的仲裁者?
    耶穌為什麼寧願立聖教會,而不立《聖經》,為信仰問題的仲裁者?原因很簡單,因為《聖經》是一部書,不是一位「者」。它雖記載聖道,卻始終是一個文本,不能像聖教會一樣,在實際紛爭中,就事實主動作出裁決。當然,由耶穌創立的聖教會,亦不是一般尋常機構;正如聖保祿宗徒(使徒聖保羅)教導:「這家就是永生天主的教會,真理的柱石和基礎。」
  • 【名人信仰】拿破崙一世
    拿破崙生於18世紀,正是無神思想猖獗時代,他一生充滿了軍事勝利和政治獨霸的野心,迷信於命運和星象之說,毫無虔誠的基督信仰。他僅僅知道宗教乃是維繫社會風化與秩序的要素,所以當他出徵埃及時,他曾攜帶《新約聖經》和《可蘭經》,作為政治上的藉助。但他慘敗之後,被囚於聖赫倫那島,開始感悟到世事之虛空,便開始常常讀聖經,並與他隨從人員談論基督信仰問題。
  • 耶穌行神跡被大祭司釘死,靈恩派行神跡被唐崇榮用石頭打死
    主耶穌已經在列國中興起了神國的得勝者,滿有能力趕鬼治病行神跡的使徒,勢死捍衛聖經真理的新婦戰士,他們要延續主耶穌門徒的生命,不顧惜自己的性命,要與撒但決一死戰!隨時準備為捍衛原始福音殉道!(馬可3:22-23)意思是說:「魔鬼不會從人身上趕出汙鬼,不會醫治人身上的疾病」    唐崇榮是耶穌的勁敵,是耶穌怒斥的毒蛇種類。    在華人基督教裡,出了一條那麼兇狠褻瀆上帝的毒蛇,不但是華人基督教的悲哀
  • 《聖經》與美國立國
    不論是維吉尼亞的憲章或新英格蘭的憲章,都在說明同樣的目標,無疑地,這是一塊蒙受基督教遠見所賜福的土地。[49] 美國的真正的偉大來源,近來大都被世俗主義的煙霧塗抹掉了,功勞給了那些不該居功的人。但是,如果我們讀歷史,我們就知道美國乃是建基在基督和《聖經》的話語上的。
  • 《主必定快來》——當前的重大鬥爭;強解聖經
    如果天主教或其主義再受了法定的權力,則逼迫之火,勢必復燃,攻擊凡不肯犧牲良心及真理以順從那流行異端的人。這種罪行已將要實現了。  上帝既賜我們亮光指出當前的危險,我們若疏忽不儘自己的每一分力量去傳給人,我們在祂的眼前怎能清白無辜呢?我們能忍心讓他們去應付這場嚴重的危機,不予警告麼?
  • 【悟思想@電子所】沐信仰之光 品真理之甘
    歡迎大家來到宇航裝備工程部黨支部信仰書屋,我是黨支部書記王海燕。2021年黨支部將在信仰書屋平臺開展「讀原著,學原文」主題黨日活動,每季度通過「海燕帶你讀原著」向黨員同志們推薦優秀的理論學習讀物。第一季度我要向大家推薦的是《共產黨宣言》這本書。1848年發行的《共產黨宣言》是馬克思和恩格斯為共產主義者同盟起草的綱領。是關於科學共產主義第一個綱領性文件,標誌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
  • 我知道如何編程,但我不知道該寫什麼程序
    他們已經投入時間學習了一兩種程式語言的基礎知識,他們覺得做編程練習很舒服,但他們不知道如何應用他們所學的東西。通常會出現類似於 "我知道怎麼編程,但我不知道該寫什麼程序" 這樣的說法。回答通常是 "做編程挑戰","為開源項目做貢獻",或者 "做一個遊戲"。做編程挑戰是很好的心理練習,但對一個人學習如何創建一個新的程序沒有什麼幫助。貢獻給一個開源項目是一個進步。
  • 趙明 | 實踐哲學語境中的法律真理問題
    現代社會從根本上說已是一個由法律規範建構而成的抽象社會,生命規範卻常常在人們的意識中隱而不彰。     在與分析實證主義法學論辯過程中,富勒關於「法律是什麼」的回答,可以說既是「去法律規範的陌生化」,也是「去生活世界的陌生化」,他試圖在自己的法哲學體系中將法律規範系統與現代人的生活世界融合為一體:法律規範系統乃是我們生活實踐的共同創造,它本身就屬於我們的生活世界,與我們的生活世界是一體共在的。
  • 我在荒島當總督
    按《聖經》所說,靈薄獄是天堂與地獄的中轉站、候判所,在那裡安置著兩類人:其中一類是未受施洗的胚胎、嬰兒因早夭所以不存在罪惡,但因為原罪無法順利升天。兩個版本的魯濱孫起初都是依靠西方基督教信仰的強大力量,面對一個人的荒島以《聖經》為精神指引。
  • 過程哲學是一種新的系統理論
    作為管理者,我們一開始經營組織時,根據的是社會、全球和環境的廣泛需要,是為了更高的目標去實現「共同利益」,但壓力和日常管理危機迅速將我們還原為很不系統的管理者。我們像消防隊員一樣,哪裡有火情就跑到哪裡。開始時,我們是理想主義者,希望我們能對社會和地球帶來正面影響。最終,我們變成了實用主義者,只治標,不治本,很少去思考或解決那些問題本身。
  • 如何知道自己的極限1RM
    昨天的文章說了RM的概念,就有人提問「如何知道自己的1RM」,針對這個問題,我給出幾個建議,大家根據自己的情況來選擇
  • 深度解讀:QAnon 陰謀論與你我何幹?
    筆者彙編相關新聞和分析所寫《QAnon陰謀論與你我的距離》一文刊登之後,留言區有多位發出批評的聲音,認為文章引述的新聞媒體立場有問題,可能報導的事實並非實際。甚至也有人擔心參與1月6日MAGA遊行的許多他們的朋友,是不是被文章暗示為陰謀論的相信者?
  • 基要派和自由派之爭:信仰的詮釋學分析
    布爾特曼提出「消解神話」對今天的基督徒如何理解上帝的大能和神跡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他主張應將神話看作基督信仰的象徵性符號,從而解碼符號與當前的歷史關聯,以獲得信仰的啟示。布爾特曼的「消解神話」旨在於破除信眾對神的大能和神跡的迷戀和僭越式模仿,以消解信眾的神話式思維。
  • 科學無法解決人性善惡的問題
    時常,人們對我提出科學家應該多多關心社會問題,特別是要考慮科學對於社會的影響。人們似乎相當普遍地認為,只要科學家們對於錯綜複雜的社會問題加以關注,而不是成天鑽在枝尾末節的科學研究之中,那麼巨大的成功就會自然到來。 我以為,我們科學家是很關注這些社會問題的,只不過我們不是把它們當作自己的全職而已。
  • 左派與右派之爭丨聖經是否教導基督徒政治與信仰要分離?
    有些基督徒認為我們的信仰與政治應該分開,基督徒不應該參與政治,也不應該議論政治。那請問你讀過舊約的士師記、和眾大小先知的書,哪一個沒有參與當時的政治?那摩西呢?他不同時是以色列人的政治領袖嗎?還有新約中的施洗約輸、彼得,包括主耶穌自己,哪個沒有斥責當時掌權者(包括法利賽人)的邪惡?!
  • 牧者分享丨基督信仰能夠幫助我們更加理解世界
    每個人都在尋找生命的意義:我從哪裡來,我要到哪裡去,我的歸屬究竟在何處?每個人也在努力地認識這個世界,它從哪裡來,它的歸屬又如何?這茫茫人生探險的旅途中,一張地圖就顯得格外重要了。世界給我們提供了很多的地圖,有科學的,有宗教的。從規模來看,基督教當然是這其中最完美的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