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派與右派之爭丨聖經是否教導基督徒政治與信仰要分離?

2021-02-23 晨修晚禱

有些基督徒認為我們的信仰與政治應該分開,基督徒不應該參與政治,也不應該議論政治。

那請問你讀過舊約的士師記、和眾大小先知的書,哪一個沒有參與當時的政治?

那摩西呢?他不同時是以色列人的政治領袖嗎?

還有新約中的施洗約輸、彼得,包括主耶穌自己,哪個沒有斥責當時掌權者(包括法利賽人)的邪惡?!

所以我們的信仰祈願神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我們就無法避開世上的政治環境。傳福音就必須基於聖經的真理來指出世界裡的罪惡和人類如何脫離被罪惡挾制的途徑。

一個忠於聖經真理的基督徒和教會,就會明白參與政治是基督徒的社會責任之一!

當代福音派領袖、英國聖公會牧師斯託得在分析教會與政治的關係時曾這樣說:"一個真正的基督徒的社會觀應該含括了社會服務與社會運動。在某些事情上,我們必需藉助政治運動,才能解決人們的疾苦受迫。當我們力圖減少人世疾苦時,也應考慮到助長那些事情的背景因素。

.

所以如果我們真愛自己的鄰舍,也願意服事他們,我們就應該站在他們的立場,提出或採取一些政治性的行動。"

一個主內的肢體這樣說:    

"基督徒,請擯棄我們的空談,坐而論道不如起來行道!請把你「愛神愛世人」的口號落實到行動:愛神,請你為那些踐踏上帝神聖法則的人大聲說「不」;愛人,請喚醒那些正走在地獄路上的迷惘中的人,敦促他們悔改、悔改,快快悔改。上帝說:「我何時指著惡人說:他必要死;你若不警戒他,也不勸戒他,使他離開惡行,拯救他的性命,這惡人必死在罪孽之中;我卻要向你討他喪命的罪。」(結3:18)

所以,你該明白:我關心的,從來都不是政治。我關心的,是神設立的法則有沒有被「政治綱領」所篡改。我擁護的也不是某個黨派某個領袖。今天川普和他的政黨行在神的旨意中,我可以旗幟鮮明地支持他;明天他們的準則行為偏離了神的教導,我一樣會聲色俱厲地譴責他。"

另一個基督徒這樣說:

"看政治各種亂象,不過是教會在堅守真理原則失敗後的現實反映。當錯誤的觀念沒有被及時糾正,罪惡就註定發生。當不再給孩子洗禮,也不將信仰交給孩子,教育就被共產主義奪走;當不再反對女牧師,女權主義就泛濫成災。當不再責備政治罪惡,政治腐敗就惡貫滿盈。死亡不是一瞬間,而是漫長的過程。"

難道今天我們還看不清這一切的事實有教會和基督徒的失職嗎?猶如我們的一個同工姐妹所言:"美國的衰敗已經進行了幾十年,今天的亂象應該讓基督徒醒來,從政治層面到個人層面為主發聲,抓緊時間做沉船堵漏的工作,以爭取救人的時間。否則一些人的血債有可能算在我們這些不為堅持真理而發聲的基督徒頭上!"

在過去的文章中我們曾從理論上分析了美國左右派的內容,但是今天張洵弟兄結合美國的現實情形更生動地解釋了美國左右派的行為和組成,同時讓更多的基督徒看清我們的信仰同承擔的社會責任而參與政治並不衝突。

其實今天在美國當基督徒因為愛鄰居而參與政治,實際上也是為上帝的真理為人所知,為基督信仰爭取自由呼吸的空氣和教會應有的主權而參與政治!

因為張洵弟兄的文章較長,我們分上下兩集發表:

一一〈晨修晚禱〉小編

相關焦點

  • 左派和右派是什麼意思?
    督政府的失敗並沒有改變基本的政治生態—雅各賓派和保王派繼續存在,而大多數最初支持督政府的人則改變為支持獨裁者,最後導致了皇帝政權—拿破崙·波拿巴的誕生。也是在這個時候,法國國內有關左派和右派的政治光譜概念開始流傳至歐洲各地。由於法國的大軍不斷攻克並強佔法國之外的領土,左派和右派的分界再次改變為對法國大革命的態度,這大部分是由在政治上的結盟所判定。
  • 本次美國大選反思之——,標誌著屬靈戰爭的開始,基督徒如果繼續退讓,將死無葬身之地
    本次美國大選反思之——,標誌著屬靈戰爭的開始,基督徒如果繼續退讓,將死無葬身之地對於本次美國大選,除了前二天認為的是場政變的總結外,還有其他許多特點,代表其他美國社會的走向,我接下來將慢慢向大家介紹,今天要講的是,這次大選是屬靈戰爭的開始,事關基督信仰的生存。
  • 基要派和自由派之爭:信仰的詮釋學分析
    基要派基於基督信仰的某些信條或者原則要點,以此作為解釋框架,對世界對人作出了系統解釋,具備了基督信仰的詮釋特點,儘管基要派並不怎麼情願承認。因此我們有理由認為,基要派乃至靈恩派與自由福音派,都是在詮釋自己的基督信仰,並將之應用於屬靈屬世的國度。根據1910年美國長老會會議議決,把基要派持守歸納成五點:1.《聖經》屬靈,永無誤謬性。2.耶穌基督乃由童貞女所生,並具有神性。3.「因信稱義」的教義。
  • 《聖經》與美國立國
    當第一批「天路客」(pilgrims) 在普利茅斯登陸之前,曾一同在船長的倉室裡寫下了五月花號公約 (Mayflower Compact) ,人稱它是「美國的出生證明」;在公約中,他們斷言是為了「榮耀神和拓展基督教的信仰」而來。這份1620年所寫的政治性合約是1606年的屬靈之約的反映。「天路客」是一群主張政教分離、對英格蘭教會的改革已經絕望的基督徒。
  • 《聖經》是信仰紛爭的仲裁者?
    耶穌為什麼寧願立聖教會,而不立《聖經》,為信仰問題的仲裁者?原因很簡單,因為《聖經》是一部書,不是一位「者」。它雖記載聖道,卻始終是一個文本,不能像聖教會一樣,在實際紛爭中,就事實主動作出裁決。當然,由耶穌創立的聖教會,亦不是一般尋常機構;正如聖保祿宗徒(使徒聖保羅)教導:「這家就是永生天主的教會,真理的柱石和基礎。」
  • 磐石之上 14 基督徒的屬靈交戰
    信徒的信仰歷程有「因信而來的喜樂平安」(羅15:13),同時又有《西敏斯特信條》(Westminster Confession)中所稱的:「持續而無法和解的爭戰」(a continual and irreconcilable war)。新約聖經視基督的降世(包括他的道成肉身、在世的生活、他的死、他的復活和他的升天)為劃分歷史的時刻。
  • 冷思考:華人基督徒為何對川普如此痴迷?陷入了怎樣的誤區?
    有不少基督徒對此深信不疑! 但,我要告訴弟兄姊妹,這類「挺川」的PS照片明顯是違背了聖經,甚至有「偶像崇拜」之嫌疑! 按照常理,對於混亂紛雜的美國大選或其它國際時事,每個人都可以有自己的看法,最終也要為自己的決定負責。這是一個觀點的表達問題。 但在某些極端川粉那裡,是否「挺川」,竟然成了基督徒身份認定的新標準。這不是加拉太書裡被保羅批判的割禮派的再現嗎?不是在因信稱義之外再添加某些人為的東西嗎?
  • 改革宗信仰宣言之歷史簡介
    此信條與〈海德堡要理問答〉和〈多特信經〉(Canons of Dort)一同被認為全荷蘭改革宗教會信仰基礎,迄今仍約束北美改革宗教會信徒。德布利乃為蘇格蘭東南部地區說法語教會之英勇牧師,曾於一五六七年在瓦倫欣地方殉道。此信條約分三部分:三位一體的神與從聖經中獲得認識神的知識(一至九條),基督創造與救贖之上(十至廿三條),以及聖靈在教會,並藉教會成聖之工(廿四至卅七條)。
  • 臺灣基督教屆呼籲:用更高眼光看馬習會,基督徒當走出政治框架
    但臺灣基督教屆對此表示理解支持讓我們聽聽以下聲音「中華基督教兩岸交流協會」副理事長歐陽家立長老,從事多年和大陸基督教交流的他表示,作為基督徒和教會領袖,其願意以聖經信仰的主要內涵角度,來發表一點看法。歐陽長老進一步指出,教會不會站在政治的角度思考事情,但對於耶穌的登山寶訓所言:「製造『和平』的人有福了…。」(太5:9),我們必須肯定所有「製造和平」的人,禱告神祝福和平的契機,能夠給兩岸人民帶下屬天的膏油、黑門的甘露。教會不參與政治,但是教會是「傳和平為福音」(弗2:17),神是「和平的神」(帖前5:23)。
  • 退群、反科學:川普神操作的政治基礎
    它是美國白人基督徒的大聯盟,他們掩蓋了教義和階級的分化——古怪的是,他們現在由當今最不虔信宗教的總統之一來領導。如果越來越多的政黨成員擁有越來越多離奇的超自然信仰,那麼這個黨派在自身的政治和政策中對虛幻持越來越開放的態度,這不是理所當然的嗎?
  • 【基督教新聞】它是世界上第一個基督教國家 經戰爭又戰敗 基督徒含淚和教堂道別、戰地使徒拚命搶救靈魂
    (圖/Google地圖、亞塞拜然國防部臉書)亞美尼亞,這個世界上第一個「基督教國家」,因與亞塞拜然長年的領土之爭,於今(2020)年9月底爆發激烈戰爭。一邊,是痛不欲生的身影,另一邊,則有「賣命」給福音的生命。在戰爭期間,有一群基督徒,於前線發送食物、傳揚福音,在這一天之內恐有數十人傷亡之處,這群「戰地使徒」,為主和死亡之戰「搶救靈魂」。
  • 從日本王牌飛行員,到信仰耶穌的反戰基督徒——淵田美津雄
    淵田美津雄分享聖經從這裡可以看出,軍國主義國家對待戰俘是何等殘酷。他被關在戰俘營的單人牢房裡,只有1.5米寬。他所受的待遇十分殘酷恐怖,以致他對日本守衛恨之入骨。他的仇恨越來越加增,他活著的唯一目的就是要報復那些迫害他的人。有一天戰俘營裡不知從哪裡來了一本聖經,在俘虜中流傳,傳到他時,他熱切的閱讀,當讀到耶穌說:「父啊,赦免他們!因為他們所做的,他們不曉得。」這話融化了他心中的仇恨,取而代之的是耶穌的饒恕和喜樂。他在獄中領悟了耶穌的真理後,認識到人類不應該相互憎恨和殘殺,應該去愛你的仇敵,效法耶穌愛人如己的精神!
  • 以色列(3):人文政治與軍事
    圖案是一個由橄欖圍繞的猶太教燈臺,下方寫著「ישראל‎」是希伯來語「以色列」之意。過去3,000年來猶太教燈臺一直是猶太教的象徵,源自於聖經舊約中的《出埃及記》、《撒加利亞書》以及新約《啟示錄》。七支燭臺表現與古代猶太精神一脈相承,燭臺是敬愛的上帝,在漫漫長夜裡,給那些浪跡天涯、受盡磨難、身懷亡國之恨的猶太人帶來無盡的安慰。燭臺兩旁的橄欖枝代表猶太民族對和平與安寧的嚮往。
  • 西班牙左派當家,會如何糟蹋西班牙?
    不管新政府的政黨構成如何,左派政府是確定無疑的。左派政府有左派的好處,但也有局限,尤其是會給西班牙社會經濟的長期發展埋下一些隱患。左派右派格各有所長各有所短,那左派當家,到底會遇到一些什麼樣的問題呢?這一政黨一直以「釋放政治犯」為任何政治合作的基本前提。在第一次選舉的第二天投票中,ERC黨領導人魯夫陽突然表示「不反對」,也並沒有要求新政府釋放政治犯,理由是:如果ERC不讓步,那西班牙可能就是一個右派政黨。對加泰隆尼亞獨立政黨來說,左派政府只是可有可無的無害政府,而右派政府,則是加泰隆尼亞獨立黨派的噩夢。
  • 《聖經筆記》005:死海古卷與七十士譯本
    聖經中的最大預言是耶穌生平,無論是徵兆、地點、家族、主要的事工,等等,在舊約中都有清晰的預言。我們把問題縮小一下:舊約寫作都是在耶穌降生之前完成,並無基督徒的刻意篡改,就可以證明舊約預言了耶穌生平,而不是歸納總結了耶穌生平。 第一個角度是《希伯來聖經》。《希伯來聖經》的目錄如下:1.  妥拉1.
  • 問題:關於戰爭聖經怎麼說?
    回答:很多人犯了個錯誤:他們相信聖經說的「不可殺戮」,並把這個戒命應用在戰爭上。聖經確實說「不可殺人」(出埃及記20:13)。
  • 【名人信仰】拿破崙一世
    拿破崙生於18世紀,正是無神思想猖獗時代,他一生充滿了軍事勝利和政治獨霸的野心,迷信於命運和星象之說,毫無虔誠的基督信仰。他僅僅知道宗教乃是維繫社會風化與秩序的要素,所以當他出徵埃及時,他曾攜帶《新約聖經》和《可蘭經》,作為政治上的藉助。但他慘敗之後,被囚於聖赫倫那島,開始感悟到世事之虛空,便開始常常讀聖經,並與他隨從人員談論基督信仰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