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新聞】它是世界上第一個基督教國家 經戰爭又戰敗 基督徒含淚和教堂道別、戰地使徒拚命搶救靈魂

2021-02-13 歸正福音

亞美尼亞與亞塞拜然今年9月底爆發激烈戰爭。(圖/Google地圖、亞塞拜然國防部臉書)

亞美尼亞,這個世界上第一個「基督教國家」,因與亞塞拜然長年的領土之爭,於今(2020)年9月底爆發激烈戰爭。一邊,是痛不欲生的身影,另一邊,則有「賣命」給福音的生命。在戰爭期間,有一群基督徒,於前線發送食物、傳揚福音,在這一天之內恐有數十人傷亡之處,這群「戰地使徒」,為主和死亡之戰「搶救靈魂」。

兩國經40多天的炮火往來,中間多次同意停火、卻又繼續交火…,傷及數以千計的軍兵和平民;上(11)月經俄羅斯居中斡旋,雙方達成停火協議,終撥雲見日現和平曙光。但對戰敗方亞美尼亞而言,必須忍痛「割地」,居民也只得向所珍愛的家園及教堂噙淚而別…。亞美尼亞總理說:「對我個人和對國人來說,都是無法形容的痛苦。」

 

衝突再起 仍需代禱

兩亞紛爭「剪不斷、理還亂」,經過一個月的短暫休兵,再度需要眾教會肢體迫切為其和平代禱。

 

據最新消息,俄羅斯國防部12日發表的聲明指出,兩國前幾日(11日)在納卡地區的哈德魯特(Hadrut)又違反協議,以自動化武器交火。雙方互控是對方先發動攻擊和挑釁,亞塞拜然總統Ilham Aliyev甚至揚言,要「以鐵拳擊碎亞美尼亞部隊」。

停火協議1個月後,「兩美」11日又傳交火衝突。(圖 / 亞塞拜然國防部臉書)

 

亞美尼亞 世界第一個基督教國家 境內約九成五是基督徒

《聖經》哥林多前書12:26-27教導我們:若一個肢體受苦,所有的肢體就一同受苦;…你們就是基督的身體,並且每一個人都是作肢體的。

 

在這片戰爭地土上—納卡,絕大部分的住民是基督徒亞美尼亞人。換言之,這裡充滿「基督的身體」。因著此次戰敗,他們必須對自身家園、還有教堂,忍痛道別。

 

「信徒在衝突中掙扎,平民在受苦和死亡,前線附近地區已經有許多難民。情況非常糟糕,沒有任何改善的跡象。」敞開的門指出,「從種族來看,亞美尼亞人都是基督徒,亞塞拜然人都是穆斯林。但是,亞塞拜然也有少量基督徒,其中大多數是從伊斯蘭教歸信基督的。」

 

事實上,亞美尼亞是歷史上公認,第一個將基督信仰「列為國教」的國家。

 

經過兩位使徒:猶達.達陡和巴多羅買(一般相信他就是拿但業,耶穌十二門徒之一)的努力,基督教在亞美尼亞傳播開。並於西元301年時,由亞美尼亞王國的梯裡達底三世(Tiridates III)把基督教定為國教。

 

基督教成為亞美尼亞國教的那年,埃奇米阿津主教座堂(Etchmiadzin Cathedral)也開始建起,它是亞美尼亞第一座教堂,同時也是世界史上最早的大教堂(cathedral)。當地多數信徒使用亞美尼亞式教堂,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教堂。

 

據學者考證,亞美尼亞(Armenia)字源是來自希伯來聖經中的「亞蘭(Aram)」,亞蘭是挪亞(Noah)眾子中「閃」(Shem)的第五個兒子。亞美尼亞人深信其為挪亞的後裔,加上考古學者於亞拉臘山發現《聖經》中挪亞方舟的遺骸,更加堅定亞美尼亞人的信仰;亞美尼亞的國徽上,也有挪亞方舟停於亞拉臘山的圖案。

 

目前,該國基督徒比例高達約九成五;歷史上,亞美尼亞曾歷經近百萬人喪生的宗教大屠殺,至今仍堅持信仰,成為傳福音國家;有基督徒至當地宣教,被亞美尼亞信徒傳福音的熱情所感動。

 

敞開的門(Open Doors)表示,身處今年血腥戰爭的亞美尼亞教會,「在前線附近向人們分發食物。甚至,一群運送食物的基督徒只差20分鐘,就被炸彈擊中。雖然此服事相當危險,但教會說,這是向戰地附近的人們,分享福音的好時機。」

 

請為亞美尼亞「戰爭止息、教會復興、福音廣傳」代禱。

 

為亞美尼亞與亞塞拜然的5個禱告

1.為兩國當局祈禱,停止軍事衝突和無謂殺戮。

2. 為基督徒的安全禱告,盼其能團契聚會,並有機會與鄰居分享耶穌的盼望和平安。

3. 禱告基督徒能與周圍的人分享在他們心中盼望的緣由(彼得前書3:14-15)。

4. 祈求民族主義不會淹沒雙方內心的基督之愛。

5. 求神介入,使和平在兩國中間。

 

你們就是為義受苦,也是有福的。不要怕人的威嚇(或作:所怕的),也不要驚慌;只要心裡尊主基督為聖。有人問你們心中盼望的緣由,就要常作準備,以溫柔、敬畏的心回答各人。彼得前書3:14-15

相關焦點

  • 君士坦丁與基督教丨電影
    戴克里先下令焚毀教堂和《聖經》,用苦刑和死亡來脅迫基督教徒放棄他們的信仰,由於基督教的勢力日增,而且教徒拒服軍役,拒不崇拜羅馬的神,所以3世紀時基督教仍被帝國當局視為威脅而加以迫害。其中,戴克里先對它迫害的規模較大,一部分堅持基督信仰的教徒被處死,教會財產被沒收,文獻被燒毀,集會被禁止。但是,帝國當局既無法消滅初創時期的基督教,如今教會已成為一支巨大的社會力量,就更不能阻止其傳播了...
  • 頭條 伊斯蘭教的黑暗歷史與基督教世界
    BYRAYMOND IBRAHIM | 基督郵報撰稿人2015年02月18日|12:02 PM美國總統巴拉克·海珊·歐巴馬最近譴責中世紀基督教歷史,以此替當代伊斯蘭教背書,這展示了西方世界有多少人在基督教歐洲和伊斯蘭歷史問題上是如此可悲而無知(或者說故意進行欺騙)。
  • 十字軍:基督教世界的反攻 | YoungVienna
    那麼基督教在西方的復興最初是以傳教的形式進行的。剛才已經談到了幾個歷史背景,第一是阿拉伯人的擴張,第二是阿拉伯人在政治上的分裂,第三是突厥人的興起,第四是基督教世界的形成和蠻族的基督教化。第五就是西方世界的基督教復興。這種基督教復興,我剛剛說了,首先體現為傳教,而且這種傳教並不是和平的傳教,相反它是武力的傳教。
  • 王志勇牧師 || 美國與基督教國家
    圍繞 2020 年美國總統大選,目前美國基督教立國與基督教文明的理想正在遭受敵基督者瘋狂的攻擊!這是一場無時無刻不在進行的「文化戰爭」!那些享受著美國基督教國家與文明所帶來的自由與法治保護的人,卻矢口否認美國是基督教國家和文明!不管是伊斯蘭教徒,還是****,以及美國本土生產的社會主義者,他們同心合意,一同起來,利用各種手段,包括虛假新聞和打砸搶等暴力恐怖行為,要顛覆美國的基督教傳統。
  • 基督教是怎樣徵服韓國的
    轉自【大象公會】   東亞的韓國,為什麼會成為一個遍布十字架,且最熱衷對外傳播基督教的國家?文|朱不換地球上哪個國家的基督徒傳教最熱情?在世界上任何一個大城市,都能遇到來自韓國的傳教者。韓國基督教向海外派出了兩萬多名傳教士,甚至滲透到了阿富汗、伊拉克、約旦這類伊斯蘭教國家。傳教積極,是因為信教熱烈。1940年代,還只有2%的韓國人信仰基督教。到2014年,已有30%韓國人信仰基督教,基督教已成為韓國的第一宗教。
  • 基督教日本化:「無教會運動「,如何成為軍國主義工具?
    內村說:「我們的基督教是愛國的。愛國當然不是討厭外國人。愛國就是相信該國家的天職並在全部事業上表現之……我們不能滿足於從外國直接進口的基督教,我們必須為來自歐美的基督教更添一層光輝。」關於「兩個J」,內村自己說,「我在青年時代經常告訴我的外國朋友,我有兩個愛的J,一是耶穌(Jesus),一是日本(Japan)。耶穌和日本相比,我不知道愛哪個更多。
  • 基督教的罪惡
    也正是因為這個排斥其他所有信仰行為的理論存在,所以才導致了歷史上無數的宗教戰爭。而也正是因為這些宗教戰爭,將敵對勢力不斷消滅,所以才有了如今嫉妒教的地位。以下摘錄部分基督教徒在歷史上犯下的各種罪行。他的下場也比較慘,他在和一位有夫之婦通姦的時候被她的暴怒的丈夫抓住並殺死了。恐怖的11世紀————權掌百萬賤民的教堂1095年 –教宗烏爾班二世煽動法蘭克人討伐在當時文明程度更高的穆斯林世界,就此開始了長達五個世紀的戰爭。「強盜匪徒們都來做我的馬前卒!」– 教宗烏爾班二世對他的嘍羅們這樣講道.
  • 《基督教的戰爭不會停止》直到天地廢去,人類終結才會結束
    讓信徒明白為什麼基督教的戰爭沒完沒了。    基督教的戰爭是永遠不會停止,直到天地廢去,神要終結人類,主耶穌把執行衪的命令,跟隨祂的門徒提到天堂;把與神為敵,褻瀆聖靈,反對神跡的毒蛇種類丟進地獄。所有在教會中的靈魂塵埃落定,屬神的歸神;屬撒但的歸撒但。這樣基督教的戰爭才會因此而結束。   從耶穌行第一個神跡開始,基督教的戰爭直到如今,到將來都不會停止。
  • 道教、佛教與基督教、伊斯蘭教的區別!
    基督教與伊斯蘭教都是一神教。上帝或真主是唯一。而道教和佛教不是一神教,你可以拜不同的神。道教和佛教注重的是一個「修」字,即注重個人修為,在修行的過程自己領悟,即「悟道」。而基督教和伊斯蘭教則注重的是一個「信」字。即相信上帝或真主的存在。只要相信存在和每天祈禱,就能獲得佑護,就能提升靈魂。道教修的是現在,通過修行得道成仙。
  • 猶太教、基督教、伊斯蘭教 初步
    這篇文章簡要介紹猶太教、基督教、伊斯蘭教基礎知識以及它們之間的初步關係。有了這基礎我們才有可能比較深入地了解伊斯蘭教和穆斯林國家的困擾。  世界上近來頻繁的恐怖襲擊多數是伊斯蘭激進分子所為。是伊斯蘭教教導他們這樣做的嗎?
  • 基督教與佛教的五大不同, 看完之後你到底要信哪個?
    佛教、伊斯蘭教與基督教是當今世界的三大宗教,伊斯蘭教對中國人影響甚微,而佛教與基督教卻深深的影響著我們,大到國家前途,小到個人三觀,無時無刻不在左右我們的生活。那麼,佛教與基督教能否殊途同歸,兩者有何本質不同,其核心教義與存在目標到底是什麼,本文嘗試從五個方面進行分析對比,以達拋磚引玉之效,敬請您的閱覽。
  • 十字軍東徵:基督教世界對伊斯蘭教世界發起的長達200年的戰爭
    一、「十字軍東徵」的戰爭原因:對伊斯蘭世界的嫉妒這場曠日持久戰爭的主角分別是,西歐天主教陣營、東方的伊斯蘭陣營,以及拜佔庭東正教陣營。我們從每一方的勢力來看一下,這場世紀之戰,為什麼會打起來。(一)西歐的天主教陣營十字軍東徵就是它正式挑起來的。它的中心是羅馬天主教廷,東徵參與者包括法國、英國、神聖羅馬帝國等西歐世俗國家。
  • 基督教的起源及其世界化
    這些宗教裡面的很多洗禮的儀式就是後來宗教裡的儀式的一種延續,還有比如密特拉教理主張人人皆為兄弟,信徒在根本上是平等的,這些都是對後來的基督教的關於聖禮和教義的發展產生了影響,或者說起到一定的幫助。這樣一來內核是希臘哲學和各類哲學組成基督教基本性的宗教觀念和靈魂,東方神秘宗教則提供了基督教外在的崇拜儀式,東西方宗教—哲學的這種結合為基督教的誕生準備了內在和外在條件。
  • 臺灣基督教屆呼籲:用更高眼光看馬習會,基督徒當走出政治框架
    1月4日上午,各家媒體發布「馬習會」新聞,引起全球各主要媒體的報導與評論,各界紛紛以「歷史性的」、「建設性的」、「深遠長期的」、「締結和平的」、「拭目以待的」…等,加以肯定的評論,或以「政黨利益的」、「拉高政績的」、「賣臺的」…等,逕行否定的批評。
  • 基督教歷史
    早期教會在某種意義上,可以說基督教始於耶穌基督的來臨。誕生時期:公元1世紀30—40年代由其使徒以領受聖靈為「靈召」以耶路撒冷為中心開始傳教,建立初期基督教教會。4 0年代後期,隨著保羅等人向非猶太人的傳教,教會相續在敘利亞的安提阿、埃及的亞歷山大、羅馬、君士坦丁堡等地建立教,在思想信仰上和組織結構上逐步走向完備。
  • 6位基督徒領袖對匹茲堡猶太教堂屠殺的回應
    美國基督徒領袖和大型教會牧師譴責匹茲堡猶太教堂周六發生的槍擊事件,向受害者和家屬表示聲援。
  • 基督教、天主教、東正教之比較
    主後七世紀中葉起,東正教勢力被趕出了巴勒斯坦,敘利亞及北非一帶,以致後來它的影響僅限於希臘、南斯拉夫、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及俄羅斯等地。因此,蘇聯等國多信東正教。基督教基督教被稱為「新教」、「更正教」。更正教亦叫抗羅教——The Protestant Church。
  • 有教無派,那才奇怪:美國基督教的派別
    基督教本身,教派林立。據估計,世界範圍內,基督教教派有上萬之多,也有人說是兩三萬、三四萬,這個跟所用標準有關係,很多所謂教派,就是一個獨立教會,也算自稱一派了。要從大的區別講,基督教下面主要就是三家,天主教,東正教,新教。天主教和東正教的分離發生在11世紀,那時東方的基督徒,他們在當今土耳其、東歐一帶,不承認大西邊兒羅馬城裡教皇的權威,兩造就分了家了。
  • 基督教歷史上的罪惡說明了什麼?
    我讀了幾本關於鴉片戰爭、義和團的小冊子,上海出版的。它們使我這個20來歲的人第一次知道了「基督教」這個詞,並認為它太壞了。我全盤地接受了官方歷史學家們的觀點,認為傳教士是在大炮和不平等條約的保護下,到中國進行文化侵略,他們是帝國主義侵華的急先鋒,在中國做了許多傷天害理的壞事。
  • 基督教、伊斯蘭教、 佛教、道教 的區別
    1.基督教   基督教是世界上信仰人數最多的宗教。⑷基督教的教義與制度基督教以《舊約全書》為基本經典,稱為《聖經》。其教義是:創世說:宇宙和萬物都是上帝創造的,它"無所不在,無所不能,全善、全智、全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