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作戰飛機完成新一輪AIM-120 F3R改進型中距空空飛彈掛飛試驗

2022-01-23 裝備參考

電話 | 010-82030532    手機 | 18501361766

微信 | tech99999    郵箱 | yw@techxcope.com



轉自:全球航空資訊    作者:張洋


據雷神飛彈與防禦公司網站2021年12月10日刊文,2021年12月10日,美國雷神飛彈與防禦公司透露了「先進中距空空飛彈」(AMRAAM)「型態、掛裝匹配和功能翻新」(Form, Fit, Function Refresh,F3R)改型發展工作的一些進展。該公司與美國空軍一起,成功完成了改進型飛彈的一系列最新載飛試驗。在試驗中,多架F-15、F-16和F/A-18戰鬥機在空對空攔截配置下,搭載1枚裝有儀器儀表的系留式AMRAAM F3R飛彈進行了試飛,且F/A-18F戰鬥機還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穆谷角靶場進行了試射。

AMRAAM已列裝41個國家和地區,由F-15C「鷹」、F-15E「攻擊鷹」、F-16「戰隼」、F/A-18C/D「大黃蜂」、F/A-18E/F「超級大黃蜂」、F-22「猛禽」、歐洲戰鬥機「颱風」、JAS-39「鷹獅」、帕納維亞「狂風」和「鷂」等戰鬥機使用,也是唯一已獲準在F-35聯合攻擊戰鬥機上使用的中距空空飛彈。雷神飛彈與防禦公司正在對該型飛彈進行持續改進,增大射程,其最新型別已採用GPS輔助導航和雙向數據鏈(譯者註:指AIM-120D型)以提高整體效能。AMRAAM F3R飛彈進一步採用改進的制導電路和新的軟體,以應對快速演進的威脅。該改進型飛彈的研製更多地使用了數位技術,例如通過基於模型的系統工程來升級飛彈制導艙段中的15塊電路卡,並使用一種名為「仿真-模擬」(emulation simulation,縮略詞為M-Sim)的工具來仿真電路卡上的硬體,以使軟體設計人員能夠持續快速構建、測試軟體並將其集成到硬體中。作為F3R工作的一部分,雷神飛彈與防禦公司還規劃改造AMRAAM飛彈的設計,以適應新的部件,確保飛彈領先於新的威脅。同時,還將為飛彈引入新的處理機,能綜合更先進的算法並可以更快速地計算。

雷神飛彈與防禦公司正在為美軍生產第34生產批次(Lot 34)的AMRAAM飛彈。該生產批次採購合同由美國空軍授出,總金額約5.18億美元。雷神飛彈與防禦公司將使用各項數位技術,實現更快速和成本更低的製造。該公司還表示,將AMRAAM F3R飛彈綜合到數型第五代和第四代戰鬥機需要經過大量的測試。前述成功完成的一系列最新載飛試驗是迄今為止最艱難的測試,對F3R硬體和被稱為「系統改進計劃」3F(SIP SF)的持續維持計劃下開發的軟體更新壓力很大。從這些測試中收集的數據將用於微調軟體,該軟體將在2021年年底進行進一步測試,在2022年進行實彈試驗。AMRAAM F3R飛彈預計從2023年開始交付。

此外,AMRAAM飛彈也是「國家先進地空飛彈系統」(NASAMS)的基線武器,允許用戶在空對空和地面發射交戰中使用相同的、無需改動的飛彈。在2021年9月進行的一次實彈演習中,挪威皇家空軍使用NASAMS發射了一枚增程型AMRAAM(AMRAAM-ER),命中並摧毀了一架高速靶機。增程型AMRAAM使用了挪威北歐彈藥公司(Nammo)製造的火箭發動機,具有更大的射程和射高。雷神飛彈與防禦公司正在與挪威國防部和工業界合作,開發增程型AMRAAM的新改型,該改型被稱為AMRAAM-E2,將採用雷神和北歐彈藥公司聯合開發的進一步改進型火箭發動機,以及雷神與挪威康斯堡公司合作開發新的控制作動系統。該改型將被集成到NASAMS。


相關焦點

  • 【裝備發展】AIM-120D-3!美軍完成新一輪AIM-120最新改進型中距空空飛彈掛飛試驗
    綜合以往信息和AIM-120系列飛彈改型編號規律,我們確定該改型的正式編號就是AIM-120D-3。雷神公司與美空軍一起,成功完成了AMRAAM F3R或AIM-120D-3(以下將採用AIM-120D-3編號)飛彈的一系列最新載飛試驗。
  • 世界先進中距空空飛彈比較
    FMRAAM先進中距空空飛彈是美國AIM-120先進中距空空飛彈的改進型(圖為瑞典鷹師戰鬥機)雷聲公司AIM-120先進中程空對空飛彈AIM-120C-5「高級中程空對空飛彈」成品飛彈於2000年5月開始向國際用戶出售。該型飛彈是美國向國外空軍出售的最先進型「高級中程空對空飛彈」。AIM-120C-5飛彈除了有適用於「聯合打擊戰鬥機」的切梢翼和鰭型飛彈外,還有其他型號的飛彈,這些飛彈包括有一個大功率火箭發動機、改進彈頭和新的、以往的型號沒有的軟體組,大大提高了飛行員的生存能力,提高了飛彈的殺傷力。
  • 美國AIM-120空空飛彈(下) 最初主要為了打米格-23
    這種飛彈對比過去的中距飛彈有如下特點。  ▲ 蘇聯米格-23戰鬥機。  體積、重量都比較小,適合在多種戰鬥機上使用 原來美國的「不死鳥」(AIM-54)中距飛彈重達466千克,直徑381毫米,長4.3米,只有F-14飛機可以使用。
  • 【武器庫】美國AIM-120先進中距空空飛彈:「發射後不管」的開山鼻祖
    AIM-120先進中距空空飛彈(AMRAAM)是最早服役的具有「發射後不管」和多目標攻擊能力的第四代中程空空飛彈
  • 擊落眾多米格機的AIM-7「麻雀」中距空空飛彈前世今生
    ,同時也外銷到了多個北約國家,是世界上裝備使用最為廣泛的中距空空飛彈。該型飛彈於1955年正式服役,如今仍在美軍序列中,在它長達多年的服役過程中,曾擊落過眾多的米格系列戰鬥機,其中就包括米格-25以及伊朗的F-4戰鬥機等,總的來說,其性能先進,經過眾多實戰的檢驗,是一款難得的好裝備,同時AIM-7空空飛彈也經歷了多次更改,外形從最初型號到最終型號的變化很大,其中使用最為廣泛的是AIM-7E型。
  • 美軍升級AIM-120空空飛彈 應對中國先進武器威脅 繼續保持優勢
    這些帶彈試飛對於評估軟體升級的性能,同時驗證飛彈滿足所有飛機通信接口的要求至關重要。」F3R計劃是為現役的AIM-120C-8和AIM-120D-3研製的,而它們已經代表了同款飛彈的頂流。其中,D型已經具備了一些顯著的優勢,包括具有第三方定位功能的雙向數據鏈。就是一枚AIM-120D,在今年早些時候的「遠射」測試中,被美國空軍稱為「已知射程最遠的」空空飛彈。
  • 美國AIM-120空空飛彈的早年歲月(上) 海灣戰爭期間一彈未發
    ,一種格鬥型,一種超視距型。後來美國分別給以編號,即AIM-132和AIM-120,後者稱為「先進中距空空飛彈(AMRAAM)」,音譯為「阿姆拉姆」。1980年北約擬參加研製,並初步決定中距彈由美國負責,格鬥彈由北約幾個國家負責,研製出來後互相採購使用,沒想到由於種種原因,結局是各幹各的。
  • 【裝備發展】歐洲「流星」中遠距空空飛彈在瑞典空軍中達到作戰狀態
    2016年7月11日,瑞典空軍司令馬斯·赫爾格森少將(Maj Gen Mats Helgesson)在英國範堡羅航展上首次透露:MS20版本配置的JAS-39「鷹獅」戰鬥機已可配裝歐洲飛彈公司(MBDA)的「流星」(Meteor)中遠距空空飛彈作戰
  • 「颱風」誤射AIM-120不了了之,實際情況遠比想像的危險
    我們再來看看這次誤射AIM-120事件,之所以說這件事很兇險,是因為通常情況下,AIM-120這種雷達制導空空飛彈發射,機載雷達都要穩定跟蹤目標,才能發射,否則扣扳機也發射不出去。AIM-120初期型號線圖,注意尾舵有切根處理。從上面情況來看,空戰時發射中距空空彈的一個前提是機載雷達要穩定跟蹤目標。那麼,這架「颱風」跟蹤的是誰呢?不好說。
  • ​超遠距獵殺:美國AIM-260遠距空空飛彈項目曝光
    該飛彈編號為AIM-260,未來將代替AIM-120「阿姆拉姆」先進中距空空飛彈,成為美國空軍、海軍、海軍陸戰隊三軍聯合空中戰術打擊飛彈。 研製背景這次在賴特-帕特森空軍基地舉行的開放日活動主要是為了幫助美國空軍裝備司令部與國防承包商之間的交流,共享更新和潛在的新發展機會,同時這次活動也是向媒體開放的。
  • 印度為何巨資新購老式R-27空空飛彈?只一個理由,打殲-20
    根據歷年採購數據,印度庫存的中距空空飛彈最多不過2000-3000枚,主要是R-27、R-77等,均分到250架蘇-30MKI戰鬥機,每架不過8-12枚。更重要的是,俄制空空飛彈的保質期較短,一般只有10多年,掛飛壽命更短,例如R-77飛彈只有50小時。也就是說,蘇-30如果想掛R-77進行訓練,最多20多次後,這枚飛彈就會到壽命,必須報廢或大修。
  • 印軍最先進空空飛彈,號稱作戰性能亞洲第一,超越美軍AIM-120
    其最先進的戰機為蘇-30MKK,由於北約武器和蘇制武器接口不合,其主力俄制制空戰機無法使用西方空空飛彈。而俄羅斯方面能夠提供給印度的空空武器性能不高,如R-27中距空對空飛彈就是典型的性能低下。在這樣的背景下,印度方面不僅缺乏先進的戰機,更是缺乏先進的空對空飛彈。現在,這種困境有了改變。
  • 美空軍宣布研發AIM-260遠距空空飛彈
    Anthony Genatempo)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美空軍正在研製代號為AIM-260的遠距空空飛彈,該彈的射程將超過雷神公司的AIM-120先進中距空空飛彈(AMRAAM),目的是對抗中國研製的霹靂15空空飛彈。
  • ​共和國的霹靂-霹靂12空空飛彈
    其實在較早的時候,我國發展過一款半主動雷達制導的中距空空飛彈——霹靂4。霹靂4是中國自行設計製造的第二個空空飛彈,也是中國自行設計製造的第一個半主動雷達型空空飛彈,以航空工業部所屬第六一二所(現為洛陽光電技術發展中心)和株洲航空發動機廠為主,於1966年3月開始研製,1980年11月完成樣機部件地面定型試驗。
  • 中國霹靂-霹靂12空空飛彈
    霹靂4是中國自行設計製造的第二個空空飛彈,也是中國自行設計製造的第一個半主動雷達型空空飛彈,以航空工業部所屬第六一二所(現為洛陽光電技術發展中心)和株洲航空發動機廠為主,於1966年3月開始研製,1980年11月完成樣機部件地面定型試驗。1981年7月轉入第二階段研製,1984年生產出首批整彈樣機、發射裝置以及地面維護設備。1985年因其性能不能滿足使用要求而停止研製。
  • 世界第一種實用垂直/短距起降飛機——鷂式戰機發展史
    在隨後5周內,原型機共懸停試飛21次,共懸停時間35分鐘,算是順利完成了第一階段試驗。緊跟著第二階段地面滑行試驗也順利完成,直到1961年3月13日,第三階段常規飛行試驗時,才遭遇到非常多問題:例如縱向穩定性差;放下起落架後,方向穩定性不足;在複雜地形條件下產生強烈的低頭力矩,必須拉滿操縱杆才能維持機頭水平;發動機渦輪葉片脫落等等。
  • 美軍新一代超視距空空飛彈AIM-260曝光,使用多種先進技術,以求對PL-15優勢
    美軍當前的超視距空空飛彈AIM-120「阿姆拉姆」美國媒體報導,美國空軍武器計劃執行官安東尼 吉納普將軍6月20日在採訪中表示
  • 蘇制戰機殺手,實戰戰果最多的超視距飛彈:AIM-120推出新版本
    ,不僅大量裝備美軍各型戰鬥機,而且還出口到全球各地。近年來,不管是2019年的印巴空戰還是敘利亞土耳其邊境附近的一系列空戰,AIM-120都充分發揮了其優異性能,擊落了多架蘇制戰鬥機。與此同時,美軍也在不斷改進這款經典的主動制導中距空空飛彈,除了提高其射程外,還包括其導引頭和抗幹擾能力等方面。
  • 美國將向日本提供AIM-120C-8空空飛彈 一枚接近200萬美元
    120C-8空空飛彈和配套部件以及技術支持,以「幫助日本保持強大有效的自衛能力」,「確保亞太地區的政治穩定和經濟進步」。AIM-120系列飛彈是美國於1990年代研製的「先進中距離空對空飛彈」(AMRAAM)計劃產物,定位於中程空中作戰或防空作戰,具有「途中引導」和「射後不管」的雙重追蹤模式。
  • 美軍戰鬥機不靠雷達就能發射AIM-120擊落靶機,原因卻是安了「貓眼」
    有趣的是,其中的核心組件卻是來自退役的F-14戰鬥機的AAS-42紅外傳感器的發展型。1998年的另一次測試中,AN/AAS-42則成功探測了1架42km外迎頭接近的F16戰機。洛馬公司增加了IMU慣性測量單元,使用大幅面二維紅外焦平面陣列更換了其傳感器,這是一種中距被動式長波(LWIR,8-14微米)紅外傳感器,具有更遠的探測距離且對空掃描視場足夠大,主要探測的是戰鬥機蒙皮氣動摩擦加熱紅外輻射和發動機熱輻射,據說其對飛機類目標探測距離可達到50千米,但未證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