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擁有一次舒適的戶外露營體驗?帶上這些裝備就夠了!

2021-02-12 兩步路

說起戶外露營,大多數人都會想到浪漫星空、驚豔的日出或日落等場景,的確,露營是親近自然的好方式,能深度體驗到大自然帶給人的放鬆。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小編

不過,睡在山野裡可不比睡在家裡的舒適大床上,不合適的露營裝備,會直接影響我們的旅途和心情,所以,一套睡著舒服的裝備十分重要。

但現實是,面對市場上五花八門的露營裝備,我們往往看到眼花繚亂也無從下手,尤其是看到價格的時候。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小編

也許你會告訴自己,先買個便宜的用用吧,反正以後總是要再買的,還是放下這種想法吧,因為最後你會發現,這是在浪費自己的錢。

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哪些必要的露營裝備是值得投資的。

1、大背包:OSPREY戶外登山徒步長途旅行運動背包70L、凱樂石大型背包65+10L

2、露營裝備:黑冰鴨絨睡袋B系列、 挪客戶外冬季單人露營鵝絨羽絨睡袋、兩步路雙人三四季帳篷、三峰單人帳篷、挪客防潮墊、挪客野餐墊地布、兩步路定位對講機、挪客摺疊椅

3、戶外炊具:火楓磐石分體式爐頭、火楓戶外套鍋、保溫杯、高山氣罐

因為是露營,相較於當日往返的行程,所攜帶的東西會較多,選擇尺寸稍大的,才有足夠的空間存放露營中所需的各種必需品。

65+10L的超大容量,可放心攜帶你所需要的露營裝備。

不僅如此,其QAS背負系統2.0,在背部增加了兩根鋁合金管,即使多物品的大重量,也能穩固支撐,同時將重量分攤至腰腹,減輕肩膀壓力。

想要在戶外睡得像家裡被窩那樣舒服,一款溫暖舒適的睡袋太重要了,說不定它就決定了你的睡眠質量。

它最大的特點是「信封式」設計,在完全展開的情況下,既可做被子又能當睡墊,合起來也能打開腳部拉鏈,不悶腳,「上下透氣」更舒適。

400g白鵝絨溫暖一整晚,20D 400T的面料和內裡,親膚柔軟,不僅可以與肌膚直接接觸,同時還能有效的防鑽絨和防潑水。

黑冰是戶外用品圈的知名品牌,十分注重品質帶給用戶的感受,本款睡袋以90%的含絨量與650+的蓬鬆度,帶來極佳的睡眠體驗,睡在裡面,身體沒有被壓的重量感。

Teflon拒水處理的羽絨,即使戶外雨雪天氣潮溼,睡袋仍舊能保持乾爽舒適的睡眠體驗。

睡袋使用的是安全類別B類的面料,屬於可直接接觸肌膚類,使用更安全。

如果說房子是城市裡固定的家,那帳篷便是戶外移動的家,家的質量好,我們露營也會更放心更安心。

雙Y型帳篷是在魚脊帳的基礎上改進的,空間更大,輕鬆自立,擁有良好的抗風性及封閉性。

三種玩法,讓你的露營體驗更豐富:

外帳+地布=遮陽蓬,夏日抵擋紫外線與熱能;

單獨內帳可做涼亭,輕薄網紗材質,適合夜晚看星星,還能防止蚊蟲;

內帳+外帳+地布=防風移動家,露營時,享受單獨小窩,舒適愜意。

這款超輕帳篷,雙Y型帳杆設計,可實現帳篷自立,很容易把帳篷搭建的飽滿漂亮。帳杆是7001鋁合金製成,作為常用於航空業的7系鋁合金,其韌性超強。

帳篷空間可輕鬆躺下兩個成年男子。耐磨麵料,抗風、防雨、防紫外線性能好。同時收納後輕便體積小,攜帶方便。

雙面氣嘴是它最大的特點,充放氣的速度飛快。如有一面漏氣,也不妨礙另一面的正常使用,可放心睡臥坐躺。

8cm的充氣厚度,舒適隔潮,同時耐磨防水,收納體積小,只有930g,露營中攜帶十分方便。

戶外露營不能頓頓都吃壓縮餅乾或者零食,能在山野裡做頓熱乎乎的新鮮飯,也是一種特別的體驗,那就需要專業的戶外炊具裝備了。

無懼高海拔、起風與低溫環境,帶預熱管的設計均能保證正常使用;輸出功率可達3600W的猛火,可與家用燃氣媲美,熱氣騰騰的美味不是問題。

摺疊收納方便,壓縮後尺寸近127*132mm,打開後直徑達260mm,大尺寸與良好的承重力,家用鍋具均能使用。

1個煎鍋加1大1小燉煮鍋,煎炸炒煮燜爆的露營美食均不在話下,一套搞定多種美味;

三個鍋疊加重量僅1斤多,收納小巧便攜,露營攜帶輕便無負擔。

經過硬質陽極氧化後的鋁材質,耐腐蝕、耐高溫、耐磨,穩定性更好,經久耐用。

一款優秀的保溫杯,需要既保溫又保冷,這樣才適合露營的多種環境。

飛劍真空雙層保溫杯,10°以下與41°以上均可保冷保溫達12小時。

杯身通體由食品醫療級304不鏽鋼打造,抗菌且安全無毒,食品級矽膠圈密封良好,倒置不漏水。

衝鋒衣屬於戶外必備的衣物之一,不論是露營還是徒步登山,也不論天氣是下雨還是下雪,一款專業的衝鋒衣都能護你周全。

魯濱遜衝鋒衣採用專業防水的科技面料,結構緊密,暴雨情況下,點滴不沾,直面雨雪;納米微孔面料又保證了衣服的透氣性,能及時排除溼汗。

內裡為抗靜電的抓絨,親膚無刺激,為你在寒冷天氣提供溫暖呵護。

戶外運動免不了流汗,如果衣物內層的汗液不能儘快蒸發掉,不僅溼溼的貼在背上不舒服,同時還容易導致感冒,尤其是要在戶外露營時,遠離城市醫療環境,更要注意這些問題。

凱樂石速乾衣採用專業運動比賽服科技面料,導溼排汗的性能非常棒。同時彈性面料,柔軟細絨內層,穿後沒有束縛感,保暖功能也很贊。

顛覆傳統雨衣只能做雨衣的功能,三峰三合一多用雨衣,既可以在雨天做雨衣使用,罩住背包與自己,還能作為戶外天幕,在突遇陰雨天時,搭起來作為小天幕帳篷,遮風擋雨。

同時,去戶外野餐時,可以鋪在地上做野餐布,或作為露營帳篷的地墊,減少帳底磨損,一物多用,值得擁有。

都說細節體現用心,本款手套也勝在細節的出彩——

指尖採用觸屏面料,方便手指觸屏操作;掌心採用PU革貼片,耐磨止滑性能非常好;手碗口採用彈力設計,可以方便穿脫。同時抓絨面料,保暖透氣性能強。

戶外露營搭帳篷什麼的,還能帶上護手,用處多多。

露營不能沒有光。

銳頭燈白黃光雙光源照明,遠近光源可調節,聚燈模式+泛燈模式,共7檔調光類型,異常情況下可進行SOS求救,應用場景相當廣泛。

它只需一節5號電池,在不同的光類型下,可連續使用9-75個小時,其重量僅有48g,攜帶完全沒有負擔,同時還具備防水功能,是夜跑、登山、徒步、露營必不可少的工具。

又能做充電寶,還能放音樂,還是營地燈,這樣的多功能寶貝可以來一打。

6600mAh鋰電池,持久為手機續航,可持續播放音樂20-25小時,照明時長8-157小時。

一手可握,恰到好處的尺寸,可輕鬆放入包內,隨身攜帶,為露營必備單品。

都說身體和靈魂,必須有一個在路上,能在路上一直陪伴你的,就是這些裝備了,所以選擇一套適合自己的很重要。

歡迎推薦出來,與大家分享你的使用體驗!

相關焦點

  • 帶上這些露營裝備,提升你的露營 Level | SOLO
    Powie 在年初的那篇潮流趨勢預測種提到過一個現象——人們開始去露營聚會,甚至是舉行戶外婚禮。其實,這也得益於國內露營地和以露營或戶外為主題的酒店/度假村數量的增多(所謂的網紅露營?),讓露營小白們在體驗戶外美景的同時,不用拋棄城市的生活方式。
  • Tips | 新手如何整理露營裝備!
    對第一次露營的人來說,露營裝備的行前準備會是頭大問題。因為沒有經驗,也不知道將來還會不會再露營?面對琳琅滿目的露營裝備,不知哪些該購入,哪些只要商借就好。而且可能連對自己喜歡怎樣的露營風格都還沒有概念,就算銀彈充足,也不知該如何下手。我認為,初次露營,別太焦急,稍安勿躁,先從最簡便的裝備開始,日後再循序慢慢購入即可。那麼,我們就來簡單介紹露營新手可能需要的基礎裝備嘍!
  • 推薦 | 新手如何整理露營裝備?有這11條就夠了!
    對第一次露營的人來說,露營裝備的行前準備會是頭大問題。因為沒有經驗,也不知道將來還會不會再露營?面對琳琅滿目的露營裝備,不知哪些該購入,哪些只要商借就好。而且可能連對自己喜歡怎樣的露營風格都還沒有概念,就算銀彈充足,也不知該如何下手。那麼,我們就來簡單介紹露營新手可能需要的基礎裝備嘍!
  • 盤點新手戶外露營必備裝備
    ,小白玩家在做露營準備時,面對五花八門的露營裝備很容易手足無措。今天小編就帶大家盤點下新手露營究竟需要帶哪些裝備,帶你從0-1加入露營大軍。首先是遮蔽系統:帳篷和天幕,戶外的庇護所,選購時需根據季節天氣挑選,夏季注意防曬防蟲通風,冬季注意保暖防風等。購買時需留心帳篷上的三季或四季標識,冬天露營選四季,其他時節選三季。
  • 戶外露營裝備清單
    腰帶要厚實,肩帶應有襯墊並可調,背包防雨罩最好也帶上,沒有的話用雨布罩一下也可以,然後才能出發。60 升以上(一般負重 20-30 公斤):適合體力很好的男生,不在乎裝備的重量,出門喜歡把零零碎碎都帶上,也適合多日的長線活動或者冬季活動或者個別女漢子。
  • 明星都擁有的露營裝備有什麼可買的?
    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網友姨丈最近發現,一眾活在聚光燈下的明星們,最近也紛紛走進了原野中,開始頻頻曬出自己的戶外生活。我們熟知這些明星在熒幕前光鮮的形象,在鎂光燈後每一個平凡的日常裡,他們也是普通人,喜歡穿著舒適的衣服,和家人朋友一起出遊。在這場藝人圈子裡的露營潮中,有像張震嶽這樣原生態的戶外玩家,也有像Selina這樣對一切都感到新鮮的露營小白。
  • 【戶外知識】徒步登山,必帶哪些戶外基礎裝備?
    登山前,面對複雜的戶外裝備,究竟什麼要帶、哪些又是最要緊的基礎裝備?往往讓許多徒步小白瞬間頭大!這些徒步者最離不開的基礎裝備,你都帶了嗎?徒步登山,一雙好的徒步鞋會帶你走向更好的山野。作為戶外基礎裝備的必備品,徒步鞋直接影響著山友們的行走體驗。
  • 戶外必備的露營裝備清單 菜鳥新手你GET了嗎?
    節目中展現出的一系列野外求生手段,讓人們嘆為觀止的同時也心動不已,周末,野外露營便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當然我們不需要生吃動物充飢,也不需要把自己埋在一大推枯葉裡防水保暖。我們需要的是一張戶外必備的露營裝備清單,作為菜鳥新手的你快來get新技能吧。既然是露營那麼我們想到的第一件物品當然是帳篷。
  • 【戶外知識】露營必備裝備都有什麼?
    ,那必然就會說到露營要用裝備,俗稱露營三件套:帳篷、睡袋、防潮墊。此外,還有一些其他的必備裝備,今天一一為大家介紹。在野外露營,帳篷是我們通常想到的最重要的裝備。不同種類的帳篷可以適應不同的需求,帳篷一般包括3秒速開宿營帳篷,家庭基地式宿營帳篷,登山宿營帳篷,遮陽篷/客廳帳/天幕帳等類別。
  • 徒步登山,必帶哪些戶外基礎裝備
    戶外出行前,面對複雜多樣的戶外裝備,究竟要帶什麼?哪些又是最要緊的基礎裝備?這往往讓許多徒步小白瞬間頭大,面對各種裝備無從選擇!很多時候由於攜帶裝備不夠,或者裝備不對,而導致戶外之行有所遺憾。戶外徒步登山時,最離不開的基礎裝備都有哪些?你都帶對了嗎?
  • A+微課 帶著孩子去露營(裝備清單)
    原文出處 | 童遊列車編輯 | Connie很想帶著孩子去露營,也下定決心想開始去露營了,但卻不知道該如何去準備。只有帳篷和睡袋就夠了嗎?帳篷又該怎麼選擇?裝備要怎麼買才適合全家人?是要慢慢買,還是要一次到位買全套?我們以親子露營的角度,為大家提供基本的裝備清單,讓新手家庭輕輕鬆鬆帶著孩子去體驗大自然。帳篷:帳篷的選購重點是人數,若是一家四口請選五~六人帳,帳篷內帳大小約在270*270cm以上為最舒適,另外還要考慮到防風以及耐水係數,以及之後的保固和維修。
  • 徒步登山,必帶哪些戶外基礎裝備?
    這些徒步者最離不開的基礎裝備,你都帶了嗎?徒步登山,一雙好的徒步鞋會帶你走向更好的山野。作為戶外基礎裝備的必備品,徒步鞋直接影響著山友們的行走體驗。 戶外背包分解圖 | photo by OSPREY裝備選得對還要能都帶的走,唯一的解決辦法,就是在你擁有專業的戶外背包後的巧妙裝包技巧。
  • 高級露營玩家裝備篇!國慶一起去阿納果Glamping,野餐、星空、徒步,僅剩8席!
    >等戶外活動在國內深受都市人的喜愛,這些貼近大自然的休閒旅行方式,不僅僅是一場娛樂享受的旅行,還意味著一種敢於冒險、尋找自我的生活方式。城市人嚮往又野又奢的露營生活,一場放鬆舒適的露營,離不開兼具實用性與便捷性的裝備,好的裝備既能抵抗自然環境的不確定性,又能增加露營的舒適感及體驗感。
  • 如何選擇露營睡袋 |R&R
    對於汽車露營來說,優勢是你不必擔心裝備的重量,也不用擔心如何把裝備塞進背包裡,這樣你就可以隨心所欲地選擇舒適寬敞的帶絨的裝備了。露營睡袋和背包睡袋有什麼區別?一般來說,露營睡袋提供了足夠的空間,而背包睡袋卻相對輕便舒適。如果你想用一個睡袋去滿足露營和徒步,那可以選擇背包睡袋,因為如果你要把它裝在背包裡,你需要它舒適量輕。閱讀《如何選擇適合背包旅行的睡袋》,了解更多關於背包旅行的知識。
  • 參加新疆戶外俱樂部組織的初級露營活動清單
    因此,選擇什麼裝備和如何選擇裝備,是我們應該去考究的一個問題。下面來看看徒步活動基本裝備的清單,包括穿著用品及裝備用品等。根據出行計劃,選擇合適的裝備。裝備用品篇:一、背包篇1、大背包(短途露營或者走長線的必備,以背著舒適且能承重為佳,45-80L不等)2、小背包(短途或長途備用,有一定的背負,15-30L不等)3、腰包或挎包(長途出行時放隨身小東西用
  • 非凡 | 這些頗有復古味道的露營裝備,你都知道嗎?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我們,一起暢遊非凡人生一次有趣的露營體驗不僅充斥著激情
  • 一套露營裝備的基本清單是怎樣的
    本文結合廣大驢友經驗以及實際使用體驗,介紹常規露營基礎裝備。讓儘可能多的初級戶外愛好者明確需求和預算,能夠獨立選擇一套適合自己的裝備。著急買一套裝備去露營的朋友可以直接翻到最後,有現成的裝備清單,也可收藏慢慢看。
  • 裝備清單 #露營有什麼一定要帶的東西?
    之前推薦了9家營地給大家,很多小夥伴已經開始躍躍欲試想要體驗這樣的新生活了所以,最近被問的最多的問題就是:我第一次露營,要準備什麼?這個問題真的是好大,哈哈哈哈,我今天就試著幫大家解答一下(文中所有裝備都是以我體驗過的或我已有的裝備為經驗寫的,非大佬裝備黨,也不是一味追求便宜黨,所以裡面寫的價位以我普通能接受的價位為準,提到的一些裝備問題也是,你要說幾千幾萬的裝備能解決問題,那還是你厲害,不要槓。
  • 【桔瓣推薦】夏季露營裝備知多少--文末有福利!
    --      基礎裝備普及篇     --露營裝備從下到上(從地面開始)依次使用的是:地布→帳篷→防潮墊
  • 戶外露營良伴——Snowline輕量化椅子體驗
    才入戶外坑的時候特別喜歡去雪山之上,所以養成了每次戶外出行都會攜帶一把摺疊椅的習慣,可以坐在帳篷前坐看雲捲雲舒,享受那愜意的戶外時光。這期間體驗使用過較多型號的多種類戶外椅子,有輕量化的小馬扎、三角凳、也有可背靠的舒適性月亮椅,舒適的太重,太輕的又不舒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