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絕密飛行
1941年,隆冬時節。
350餘架日本零式戰機如蜂群一般,衝向燈塔國在遠東的戰略港口夏威夷珍珠港。
航母上、軍港機場內,很多戰機根本來不及起飛,就被猛烈的轟炸氣浪掀翻,迅速起火燃燒、爆炸,化為灰燼。
面對這次偷襲的巨大戰果,海軍司令山本五十六內心沒有一絲喜悅,他對日本天皇說「一旦日美戰爭爆發,日本最多堅持半年。」
一向狂的沒邊兒的山本之所以有這樣的結論,是因為他曾留學哈佛大學,知道日本與燈塔國的實力相差不是一丁半點兒:總體來看,日本的工業產值僅佔世界的3.8%,而燈塔國工業產值世界佔比高達38.7%。在美國汽車名城底特律一條街上跑的汽車比全日本汽車都多。而燈塔國參加二戰以後裝備生產的情況,印證了山本五十六的看法:1941至1943年,美國生產坦克2.9萬輛。整個二戰期間,美國生產戰機26萬架,超過了法西斯同盟國的總和。燈塔國之所以有這樣強大的實力,都得益於其強大、最完備的工業製造體系,簡稱「工業基建能力」。有了這樣的「工業基建」,許多民用製造工廠可以快速切換到軍事裝備生產。而彼時,舊中國真的是一窮二白,幾乎沒有裝備生產能力,許多主力部隊,就連「漢陽造」都做不到人均一把。許多武器裝備,都需要進口和外援。犧牲十幾萬人的赴緬甸遠徵軍,最主要的作用,也只是為了保住滇緬公路這條外援的生命線。
舊中國在工業基建上的缺失,讓戰時軍民付出了巨大的犧牲。像燈塔國在上世紀四十年代的完備工業體系和基建能力,我們在80年之後才初步建成。
然而,燈塔國的觸角,早已伸向並開闢了「平行世界」的戰場,他們依賴於小小的一方晶片,構建了虛擬的網際網路帝國。毫不否認,中國在「平行世界」的技術與燈塔國依然存在代差,但是發展非常快。
華為是中國科技逆襲的縮影。華為雖然沒有上市,但是美國智庫給華為的估值已經高達1.3萬億美元,超過蘋果、亞馬遜、特斯拉、微軟等高科技公司的市值,這讓燈塔國開始恐懼...在市場上真刀真槍地打,打不過華為,於是,燈塔國開始暴露出無賴的本性。華為反擊說:我們有備胎,我們的海思可以自主設計高端晶片。
燈塔國一看,禁令沒有起作用,於是更加齷齪,說:華為設計的晶片,是讓臺積電代工製造的,臺積電用了美國晶片技術。所以,臺積電不能給華為代工生產晶片。
於是,華為晶片徹底斷供。關鍵的癥結,就在於中國沒有能夠生產高端晶片的光刻機...
此後,燈塔國新任老闆不但沒有放鬆對華為的晶片禁運,而且變本加厲!
華為只能忍痛賣掉榮耀手機!!!
但是,華為會屈服嗎?絕對不會,因為任正非已經開始秘密啟動了一項技術戰略布局。
就在這關鍵的時刻,在約談之後的馬老師,表現出「馬已今服」的姿態,依託阿里平頭哥半導體公司,震撼出手:生死看淡,不服就幹!
一場沒有硝煙的晶片反擊戰,就此拉開帷幕...
以上為節選內容,內幕文件共兩部分!
這是一篇從頂級圈層流傳出來的內幕文件,由於全文涉及到太多敏感問題和人物,無法公開全文發送,有興趣的朋友點擊下方公眾號名片,關注博文論道,在公眾號對話框回復 55,即可查看全文:
點擊下方公眾號名片關注
後臺回復「55」獲取全文
後臺對話框回復關鍵字:
55,可獲取深度好文《
晶片反擊戰打響!繼華為之後,沉默已久的馬雲終於出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