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周邊友好 共促亞太繁榮

2021-02-18 新華網

原標題:特稿:深化周邊友好 共促亞太繁榮——寫在習近平主席出席亞太經合組織第二十六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對巴布亞紐幾內亞、汶萊和菲律賓進行國事訪問並在巴新同建交太平洋島國領導人會晤之際

這是11月10日航拍的巴布亞紐幾內亞首都莫爾茲比港。新華社記者 白雪飛 攝

東海之濱奏響開放華章,大洋海岸擘畫合作藍圖。進博會大幕甫落,中國外交再啟新程。

11月15日至21日,習近平主席將對巴布亞紐幾內亞、汶萊、菲律賓進行國事訪問,並在巴新同建交太平洋島國領導人會晤。其間,習近平主席將於11月17日至18日出席在巴新莫爾茲比港舉行的亞太經合組織(APEC)第二十六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

夯實周邊友好,深化南南合作;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推動亞太經濟一體化進程。無論國際風雲如何變幻,中國一如既往為世界貢獻開放包容、合作共贏的正能量。

這是11月9日在巴布亞紐幾內亞首都莫爾茲比港航拍的APEC大廈,在這裡將舉行峰會最為重要的領導人會議。新華社記者 呂小煒 攝

守望相助 做島國人民真誠朋友

「我們的世界本身就是一座島嶼。」2014年,習近平作為國家主席首次訪問太平洋島國地區,引用島國人民常說的一句話,道明中國與太平洋島國守望相助、命運與共。

時隔4年,再度不遠萬裡。巴新是人口最多、面積最大的太平洋島國,這將是中巴新建交42年來中國國家元首首次訪問。巴新外長帕託將其稱為「巴新人民翹首以盼的盛事」,並表示巴新方面將竭盡全力確保訪問圓滿成功。

自2014年中巴新宣布建立戰略夥伴關係以來,兩國關係進入發展快車道,成為中國同太平洋島國關係以及南南合作的典範。巴新是中國在太平洋島國地區第二大貿易夥伴和最大投資對象國,雙方在「一帶一路」框架下合作有聲有色。今年上半年,巴新正式加入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並成為太平洋島國地區第一個與中方籤署「一帶一路」建設諒解備忘錄的國家。

「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中國一直為提升巴新自主發展能力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從指導當地民眾種植菌草和旱稻到派遣醫療隊提供免費診療服務,從合作開發瑞木鎳礦項目到援建莫爾茲比港機場高速路升級改造,中巴新合作碩果遍布這片「天堂鳥棲息之地」。

訪巴新期間,習主席將同巴新領導人就發展雙邊關係以及共同關心的國際和地區問題深入交換意見,共同見證籤署多個合作協議。中國駐巴新大使薛冰介紹說,雙方有望在政治、經貿、經濟技術合作、金融、基礎設施和人文等領域達成豐富成果。

會老友、見新朋。4年前,習近平主席在斐濟同建交太平洋島國領導人舉行集體會晤,一致同意建立相互尊重、共同發展的戰略夥伴關係。此次巴新之行,習近平主席將再次同建交島國領導人舉行集體會晤。習近平主席將發表重要主旨講話,宣布中國支持島國發展、擴大同島國合作的重大舉措,描繪新時代雙方關係發展藍圖。

「太平洋島國是中國周邊重要國家,也是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重要沿岸國。習主席此訪將進一步推動中國同巴新以及島國地區關係發展,促進地區和平穩定、發展繁榮。」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研究員陳鳳英如是說。

這是11月9日在巴布亞紐幾內亞首都莫爾茲比港航拍的巴新國際會議中心,在這裡將舉行APEC工商領導人峰會。新華社記者 呂小煒 攝

親誠惠容 為周邊外交開拓新局

隔海相望,友誼綿延。此次訪問,是習近平作為國家主席首次訪問汶萊。

「和平之邦」汶萊與中國有著密切的歷史文化聯繫。中文建交27年來,兩國關係一直被視為大小國家平等相待、和睦相處的典範。2017年9月,汶萊蘇丹哈桑納爾來華進行國事訪問,習近平主席此次訪文,將實現兩國元首短期內歷史性互訪。當前,中文戰略合作關係處於歷史最好時期,政治互信不斷加深,務實合作更是生機勃勃。

汶萊對「一帶一路」建設一直抱有積極姿態,希望借中國發展「東風」推進實現「2035宏願」,促進經濟多元化發展。汶萊不但是亞投行21個首批意向創始成員國之一,還是中國企業在東南亞投資活躍之地。運營汶萊唯一深水港摩拉港貨櫃碼頭、興建汶萊第一座跨海特大橋大摩拉島大橋、成立第一家在汶萊經營的中資銀行……近年來,中文合作全面開花。今年第一季度,中國更是成為汶萊第一大遊客來源地。

訪文期間,習主席將同蘇丹哈桑納爾舉行會談,就中文關係和共同關心的地區國際問題深入交換意見,全面部署和規劃兩國各領域互利合作。

這是2015年4月17日拍攝的距離汶萊首都斯裡巴加灣29公裡的摩拉港貨櫃碼頭。新華社記者 鄭捷 攝

群島國家菲律賓是習主席此次越洋之旅最後一站。過去兩年,中菲關係全面改善發展引人注目。從外交、經貿等領域雙邊磋商全面恢復到新的海上合作機制正式啟動,從中國企業掀起赴菲投資合作熱潮到中國躍居菲第一大貿易夥伴、第二大遊客來源地……中菲合作呈現「政經雙熱」新特點。

從卡利瓦大壩等基建項目的積極合作到人民幣與菲律賓比索直接交易兌換的加速推進,再到海上和空中直航接連開通,中菲在「一帶一路」框架下合作亮點紛呈。菲律賓貿易和工業部長拉蒙·洛佩斯認為,「一帶一路」倡議對菲律賓而言「十分有益」,其與菲律賓「大建特建」計劃相對接,將為中菲合作創造更多機遇。

訪菲期間,習近平主席將同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舉行會談,會見索託參議長和阿羅約眾議長。兩國領導人將就中菲關係發展作出新的戰略規劃。杜特爾特總統表示,習主席訪問將進一步促進菲中關係發展,讓兩國友誼如「繁花盛開」。

東協是中國周邊外交的優先方向,也是「一帶一路」的首倡之地和「示範田」。在中國-東協戰略夥伴關係15周年之際,習近平主席對汶萊、菲律賓的訪問無疑具有更廣泛的地區意義。北京大學東協國家研究中心主任翟崑認為,習近平主席此訪將提升中國-東協戰略夥伴關係質量,提高中國-東協命運共同體水平。

7月11日,在巴布亞紐幾內亞首都莫爾茲比港,當地民眾跳起傳統舞蹈,歡迎中國海軍和平方舟醫院船。執行「和諧使命-2018」任務的中國海軍和平方舟醫院船11日駛抵莫爾茲比港,開始對巴新進行為期8天的友好訪問並提供人道主義醫療服務。新華社發(江山 攝)

開放包容 為區域合作再注動力

亞太經合組織已走過近30年歲月,開放、包容、合作是其與生俱來的基因。面對單邊主義、保護主義、逆全球化思潮此起彼伏的新形勢,作為全球經濟增長重要引擎的亞太如何應對,備受關注。

此次APEC會議以「把握包容性機遇,擁抱數位化未來」為主題,「互聯互通」「區域經濟一體化」「可持續和包容增長」等會議議程關鍵詞,已表明亞太各經濟體對未來合作的方向抉擇。中國前APEC高官、國際問題研究基金會戰略研究中心執行主任王嵎生認為,新形勢增強了面臨發展需要的亞太各經濟體推動貿易自由化、深化夥伴關係的呼聲,從這個角度看,APEC面臨著發展新機遇。

與會期間,習近平主席將出席APEC工商領導人峰會並發表重要主旨演講,在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上發表重要講話,出席工作午宴和APEC領導人同工商諮詢理事會代表對話會,深入闡述中方立場主張,推動亞太合作健康、穩定發展。此外,習近平主席還將同與會有關成員領導人舉行雙邊會見。

2017年11月11日,在菲律賓馬尼拉一家商場,消費者使用GCash電子支付系統付款。與阿里巴巴合作的GCash被稱作「菲律賓版支付寶」。新華社記者 秦晴 攝

從今年年初博鰲亞洲論壇宣示擴大開放一系列新舉措,到不久前進博會發出共建創新包容的開放型世界經濟的倡議,堅持開放合作的中國聲音、中國作為在世界引發廣泛而積極的迴響。柬埔寨皇家科學院國際關係研究所所長金皮對此次APEC會議上的中國貢獻滿懷期待:希望中國為APEC維護多邊貿易體系的努力「注入重要動力」。

APEC今年正式開啟2020年後合作願景的討論。在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研究員陳鳳英看來,2014年APEC北京會議批准的《亞太經合組織互聯互通藍圖》以及正式啟動的亞太自貿區進程,與未來亞太合作發展方向相契合,將對APEC長遠發展產生積極影響。

「中國是亞太經合組織重要成員,也是眾多國家和地區最大貿易夥伴,希望看到中國推動亞太經合組織更好應對當前挑戰。」澳大利亞經濟學家詹姆斯·勞倫斯森如是說。

從周邊到亞太,從南南合作到全球治理,習近平主席此次越洋之旅將開啟中國與世界合作共贏、攜手發展的新篇章。

來源:新華社

文字記者:謝琳、郝薇薇

參與記者:楊敬忠、郝亞琳、薛飛、楊柯、袁夢晨、毛鵬飛

相關焦點

  • 習聲迴響 中國將像地瓜一樣紮根亞太、建設亞太、造福亞太
    習近平表示,中國將始終紮根亞太、建設亞太、造福亞太,在謀求自身發展的同時積極帶動亞太國家共同發展,為本地區人民創造更多機遇。一邊聽演講一邊劃重點:習主席在演講中首先提到,當前亞太總體保持平衡發展態勢,但也面臨挑戰,處在發展關鍵當口。
  • 74家海外僑團倡議以「全球促統、攜手圓夢」為主題共同深化海外反「獨」促統運動
    中國統促會常務理事、浙江省政協常委、西班牙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會長徐松華以「全球促統、攜手圓夢」為使命,迅速起草了《關於以「全球促統•攜手圓夢」為主題,共同深化全球反「獨」促統運動的倡議書》。1月26日,在杭參加省政協十一屆四次會議的部分臺港澳及海外僑團代表聯合在倡議書上簽字響應。倡議書在網上發布後,引起廣泛關注,海外統促會及有關僑團負責人紛紛表示籤名呼應。
  • 以發展促和平——維護世界和平穩定的中國方案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按照「貧窮不是社會主義」「要致富,先修路」等樸素的道理,通過大量的基礎設施等民生工程建設,有效促進了國內地區間的協調發展,維護了本國社會的和諧穩定,在自身發展的同時加強與周邊國家的合作共贏,為實現東亞地區近代以來前所未有的和平與繁榮作出重大貢獻。
  • 創新促繁榮丨菁英導師帶你感受百年杜邦的科技創新!
    青年人是社會創造的新力量,也是社會發展的中流砥柱,同時杜邦也希望能夠發揮其社會使命,攜手青年人參與到社會創新的過程中來。 杜邦希望在此過程中能激發青年人的活力和創新力,培養青年人的核心競爭力與創造力,開拓青年人的眼界與理想,使青年人認識並承擔起創造美好社會的使命。
  • 促進世界和平與繁榮
    中俄兩國人民要攜手共同維護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成果,促進世界的和平與繁榮。75年前,我們經歷了戰火紛飛的年代,當前,新冠肺炎疫情有如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給世界各國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造成巨大威脅,對全球公共衛生安全帶來巨大挑戰。病毒無國界,疫情是各國共同敵人。人類面對公共衛生嚴峻挑戰,團結合作是最有力的武器。
  • 白天大使在第33屆亞太圓桌會議中國大使館主題晚宴上致辭談中美貿易戰
    6月25日,白天大使出席中國駐馬來西亞使館贊助的第33屆亞太圓桌會議主題晚宴並致辭。
  • 雅爾達體制與二十一世紀亞太和平
    理解戰後雅爾達體制,對於認識今年9月在我國舉行的紀念世 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閱兵活動之於維護21世紀亞太和平的意義,是十分必要的。日本前幾年提出的「周邊事態」的範圍主要指向中國臺灣和東南亞一帶,這大體上也就是19世紀日本明治至20世紀30年代日本對朝對華侵略戰爭前後的地域範圍。而「周邊事態」所涉範圍推展的邏輯結果,必然是日本20世紀40年代的「大東亞共榮圈」。其間,中國臺灣位處核心地帶,而釣魚島則被日本視為控制臺灣的前沿基地。一國要成為政治大國,是有條件的。什麼是大國?
  • 張文木:雅爾達體制與二十一世紀亞太和平
    理解戰後雅爾達體制,對於認識今年9月在我國舉行的紀念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閱兵活動之於維護21世紀亞太和平的意義,是十分必要的。日本前幾年提出的「周邊事態」的範圍主要指向中國臺灣和東南亞一帶,這大體上也就是19世紀日本明治至20世紀30年代日本對朝對華侵略戰爭前後的地域範圍。而「周邊事態」所涉範圍推展的邏輯結果,必然是日本20世紀40年代的「大東亞共榮圈」。其間,中國臺灣位處核心地帶,而釣魚島則被日本視為控制臺灣的前沿基地。
  • 我國成功發射亞太6D衛星
    我國成功發射亞太6D衛星中國在航天領域繼續深化國際服務
  • 上合組織秘書長在塔吉克斯坦上合組織友好合作中心成立儀式上致辭
    當今的現實情況明確表明,需要各國國家組織和社會組織共同努力,為後代保留一個區域穩定、安全和繁榮的空間。《上合組織至2025年發展戰略》明確指出,上合組織成員國將致力於促進非政府組織、非營利協會及成員國公民間發展文化和人道主義聯繫,在上合組織觀察員國和對話夥伴國參與下共同開展文明對話。同時,他強調,除此之外,還可以成立上海合作組織睦鄰友好合作委員會或其他具有類似職能的機制。
  • 李晨:亞太再平衡戰略中的美國軍事同盟(下)
    在1982年的英阿馬島戰爭中,英國雖然在馬島周邊擁有相對的海空優勢,但仍有多艘主戰艦隻被阿根廷擊傷擊沉。這也表明,阿根廷軍隊具備擊中英國航空母艦的能力,而一旦英國航空母艦被擊中喪失戰鬥力,英軍將完全喪失戰役主動權。因此,如果在西太平洋爆發海空衝突,僅在戰役層面,各方都面臨著極高的風險;戰略層面的衝突升級風險則更為顯而易見。這種風險進一步強化了各方重視管控危機,避免衝突的戰略。
  • 副總統彭斯在2018亞太經合組織首席執行長峰會上發表講話
    這是一部印度-太平洋地區進步的歷史,講述我國與你們全體攜手共進,改善我們各國公民的生活,迎來為所有的人提供機會的新時代。在這個地區的各個地方,千百萬人民擺脫了貧困;發明和創業加速發展;獨裁統治紛紛垮臺,民主政體風起雲湧,取而代之;從馬來西亞到馬爾地夫,各國公民意氣風發,重新把握未來,堅持自己的獨立自主。
  • 美國防部出臺「亞太穩定計劃」重塑亞太平衡?
    原標題:「亞太穩定計劃」重塑亞太平衡?    今年5月初,美國國防部宣布支持一項未來5年內向亞太地區投入75億美元的「亞太穩定計劃」,這些投資將用於升級軍事基礎設施、進行進一步的軍事演習以及部署更多部隊和艦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