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涅槃:一行就是一根骨頭

2021-12-09 榴花詩社

 

榴花詩刊2020(15)總91

 

本期目錄

經典誦讀】 

 馬貴祥、邢虹

古韻新風

 劉玉紅、黃娟、王勤、安家石(國畫:晉琴改)、陳高山、陳夢霞、楊海浪

現代詩歌

 向明、陳玉明、張瀾、李乃起、梁繼志、沈曉燕、洪安峰

詩歌創作與研討

 席幕蓉、宇秀、張曉平

散文 

 吳利民

小說

 曾淑貞 

【榴花詩社藝術動態

 榴花詩社、劉壽純、藩培芳、祝君、安家石

經典誦讀 

 

馬貴祥

國家一級演員、教授,《讀中國》海外系列活動朗讀藝術總指導。從藝40年,塑造了眾多藝術形象,主演過多部話劇、廣播劇、電視劇,因飾演話劇《鼓王》中鼓王獲國家文化部第六屆文華表演獎。

邢虹(加拿大溫哥華)

錦瑟[唐]李商隱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託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古韻新風

劉玉紅(北京)

 

無題二首

其一

葦花雪落露汀洲,月夕霜朝又一秋。

孤棹輕舟寒水畔,雲山不見水空流。

其二

碧雲浩浩雪茫茫,小舸空洲枉斷腸。

松菊江邊荒應盡,人間易得滿頭霜。

黃娟(湖北荊州)

 

1、生日梅開

年年燈若舊,日月豈蹉跎。

肩瘦壠頭雪,心藏綠水波。

噙香詩未少,捻管意常多。

欣我今添歲,梅開春又歌。

2、卜算子  寒夜寄遠

    誰唱那時歌,誰在樓頭等。誰謂寒雲月半彎,笑我孤單影。

    夢也無從寄,夢也未曾醒。夢裡儂心與君心,猶是當時景。

 

王  勤(風清,安徽合肥) 

 

1、歲末抒感

駒隙催人老,疫中又一年。

塵飛滄海後,足踏暮雲前。

顧影難逃世,談空未了緣。

枕邊留蝶夢,窺見碧羅天。

 

2、生查子  落葉

一陣落花風,一片翻飛蝶。覆地漫成茵,恍是心頭結。

朝夕競繁華,浮世添生滅。彈指即光陰,幾度芳菲歇。

 

3、蝶戀花  屯溪老街

青瓦粉牆三百座。簷角光陰,劃破雲煙朵。宋韻徽風吹不墮,木樓明暗街燈火。

石板路中輕走過。一襲青衫,或是前生我。故事塵封和夢鎖,恍然聽得虛空破。

 

4、蝶戀花  庚子冬遊長臨河老街

黛瓦青磚天杳邈。穿越時空,如赴黃昏約。「丁」字長街聲錯落,馬頭牆上雲飛卻。

閱過繁華歸寂寞。世事蒼涼,塵淡風低掠。街角光陰斑駁著,誰家老樹生梅萼。

 

5、浣溪沙  夜讀

書若良儔燈若媒,會心文字供依偎。蒼冥深鎖夜如圍。  

一紙荒寒何日散,三春消息幾時回。餘生莫使我心違。

安家石(安徽蚌埠)

1、題晉琴改老師寫意水仙

其一

清寒一紙淡無痕,素女簪花對晨昏。

冰影但教常作伴,春心未老寫芳魂。

其二

淺淺清清已絕塵,楚腰夢斷待何人。

素心欲吐又無語,月影東窗淡淡春。

其三

清魂照水瘦三分,綠蕊香痕誰似君。

絹素漫成無處寄,茫茫窗外雪紛紛。

2、庚子冬日有懷

其一、

幾度寒來幾度春,座空只待有緣人。

溪樓風滿宜留客,翰墨神超每絕塵。

雨過林煙芳可歇,心生鳳蝶夢猶真。

悠悠千載白雲意,醉臥南山月一輪。

 

陳夢霞:步韻和《庚子冬日有懷》

寒極則生知近春,鵲簷報與折梅人。

笛風四望溪樓客,雪硯三餘麴櫱塵。

墨欲凝時鴻正可,言將歇處句成真。

合冰未斷南枝意,入指素煙弦上輪。

 

其二、和陳夢霞兄

凍雷偶作欲驚春,小萼凌寒香襲人。

一縷朝陽心已暖,千山野徑色無塵。

橫溪清影憐枝瘦,斜屋稀聲聽雪真。

向此蕭疏如久住,青燈古壁演勾輪。

 

陳夢霞:再和《庚子冬日有懷》

消息君家小萼春,殷勤乃報個中人。

凍雷琴笛驚花語,放雪鶴翎清月塵。

知爾已收三弄妙,撩吾當寄一枝真。

天南天北共勝絕,邀酒隔空來幾輪。

 

其三、再和陳夢霞兄

庭雪催梅欲報春,分明已醒畫中人。

清寒側側驚鴻影,玉蕊纖纖無俗塵。

身後孤山香久冷,眼前紅袖淚應真。

空教千裡飲明月,安得攜行乘羽輪。

陳夢霞:三和《庚子冬日有懷》

一樣姿情一樣春,從來先與寫詩人。

挹香袖裡孤山月,催雪鞭頭庾嶺塵。

芒屐溪橋驢共瘦,玉瓶棐幾墨隨真。

未闌嘉意東風盡,煮酒青簾小畫輪。

 

其四、三和陳夢霞兄 

    庚子將盡,昨復如春,今又驟寒,友或喟然曰:「天欲雪。」餘答之:「甚佳。」或謂:「關雪何事?」友笑曰:「汝莫能知也。」嘗欲約酌,唯待雪時,方得其趣耳。 

梅君莫急報新春,有酒無寒實惱人。

前約圍爐期雪夜,今看覆蓋已生塵。

聲聲笛暗竟三弄,碌碌情孤唯一真。

滕六若能憐飲者,封江阻巷沒椎輪。

寫意水仙   作者:晉琴改(河北石家莊)

 

陳高山(湖南湘潭)

 

1、串聯

——次韻一塵不到處同題

湛旱違時憶亢陽,青春何故賦荒唐。

旗風捲起塵埃滿,步履量來夢魘長。

史論春秋多褒貶,事關家國看興亡。

愚忠今日誰堪省?莫笑強顏嘆鬢霜。

註:「湛旱」句:漢王充《論衡·明雩》:「湛之時,人君未必沉溺也;旱之時,未必亢陽也。人君為政,前後若一。然而一湛一旱,時氣也。

                    

2、尋梅(新韻)

狂歌未解頤,漫步綠楊堤。

岸闊江流瘦,風高雁影低。

稠雲催暴雨,野渡緊寒衣。

尋到梅相伴,何妨兩腿泥。

 

3、滿江紅    泰山探海石

海在何方?昂首問,雲天萬裡。聞道是、波翻浪湧,怒龍遊戲。浩蕩無垠浮日月,深沉難測幾無底。更神奇、變幻奮鯤鵬,垂雲翼。

    吾本是,彌天器。平生願,雲帆濟。奈時乖命蹇,苦尋無計。目染耳濡欽孔孟,此心不改朝天際。信有期,造物感精誠,衝霄起。

楊海浪(安徽舒城)

 

小東坡吟五章

自命一地曰「小東坡」,擬作小築於此,閒來作歌,題曰《小東坡吟》。

1、多閒

多閒老使君,多病不憂貧。

鞅掌曾經事,而今間隙身。

六旬開外歲,三世過來人。

廬阜安逃晉,桃源難避秦。

蹄涔藏大塊,蝸角遠洪鈞。

贏得霜毛盛,奇零藉壽椿。

 

2、孟冬

寒薄孟冬杪,策韁驢不嘶。

雲頭千嶂湧,雨腳萬絲垂。

楓塢紅猶綻,畬田綠尚滋。

柴門崖斷處,野店客來時。

蘚徑松蘿障,罌槽石鼎支。

未驚雞犬走,但見犢羔嬉。

呼酒翁為保,將茶孫作廝。

小醺成大樂,積癖任多疵。

得句無空壁,濡毫有舊池。

權將抵債去,留彼十行詩。

 

3、嗜竹

骨瘦肉無餘,由來偏嗜竹。

猗園割一隅,息土壅三簇。

錦籜上扶搖,玉鞭下匍伏。

半年成綠叢,二載蔭白屋。

安榻置青奴,迎階班稚僕。

攬風揚野濤,逗雨喧潛瀑。

不以舉蕭蕭,焉能矜肅肅。

虛腔罔古今,隱几噓幽獨。

清簟席琴床,長筵陳簡牘。

無心傷渚宮,有思哦淇澳。

相樂自區區,緣情聊碌碌。

何當邀七賢,齊把浮生牧。

 

4、約醉

有子酒初醇,曾邀尋共醉。

不須憑雁書,業已搖驢轡。

霜去凍梅蹊,雪來開歲瑞。

趲程怱復怱,得意恣還恣。

物我或能忘,醁醽安可棄。

縑巾至丈庭,雲幾陳雙器。

一缻見高陽,三觥傾鼎餌。

興高情絕瑕,容赧韻多致。

銀粟五更停,玉暉千峰伺。

言歡半據床,扶困時交臂。

今夜勿扃扉,面山和月寐。

 

5、病足

病足合閒行,起身過五更。

為嫌曦幕皺,卻有雪橋明。

六七松茅舍,兩三雞犬聲。

瀑流凝玉磬,潭面鏨銀鉦。

星墜寒林黮,煙彌長阪平。

霧峰酣鶴臥,風澗囈猿鳴。

驀地千巖燦,倏然百鳥驚。

怯光魈影遯,破晦赤緹生。

袂舞鮮暾色,襟開眾壑晴。

胡靴暖盈露,酸鼻嚏沾纓。

白髮晨暉亂,絲絲凇沫清。

陳夢霞(河北石家莊)

 

1、大雪日閒題

節翻物物歲年真,氣變玄冥景入貧。

冰合鏡虛雲上影,葉飄徑滿腳前塵。

帚風掃盡秋痕跡,霜瓦何佔雪所因。

正待山原一塗白,捲簾時色不嶙峋。

 

2、初冬與人

冬色初於放眼中,整巾仍許此時風。

雁歸雲路信猶在,葉塞溪橋秋未窮。

荷卷垂殘真處讀,菊章抱萎摯情通。

林楓自合斜陽約,蒼鬢何須索老紅。

 

3、小雪次日

時候經行小雪中,渚林聲色入眸窮。

畢逋鵲尾敲黃葉,蕭瑟蘆花動白風。

已得秋寒階石寡,復來氣肅柳亭空。

寂寥向水邀琴處,筱竹有吟青不同。

 

4、冬吟

枯葉滿溪濱,未看梅一新。

徘徊多少意,惆悵去來人。

催雪嘆時酒,擁爐吟往春。

往春今歲異,入句不精神。

 

5、冬吟之二

大廓沉寒寂,花期秘色中。

信知微妙相,安得暢和風。

熱腹杯長注,凍詩爐不融。

空堂歲年滿,春勢待來鴻。

 

6、祝英臺近

    瓦頭霜,蹊徑葉,鴉木斜陽腳。零碎風煙,織得流年箔。斷經殘緯交陳,蛇鱗蝶跡,費猜讀、不知哀樂。     歲寒琢,又翻春魘餘驚,圍爐何自若。槐路塵花,未暖寒鄰柝。秉時無兆來天,夢迷嬌雪,一笛徹、九寰梅萼。

 

7、壺中天

    時光迅羽,又一年將去,知誰為節。換夢西風留客面,眉萼鬢花寒雪。去者無憑,來時不約,拈指流沙洩。捫胸思後,有何關這日月。    幾寸感慨生涯,何人還憶,倒屣相應接。解笑塵中空自誤,默向一琴三迭。非醉非醒,似閒如靜,唯得蛇鑽窟。悄然藏夜,直教心也休歇。

 【現代詩歌

向明(臺北)

 

1、拜月者 

拜於一葉之萌

拜於一葉之歿

而愛情的季候仍如此難測

且指北無針、這裡仍是

非光的光,非冷的冷

 

諸神實已遠避

當西方開始一種君臨,一種肅穆

巨夜即已粉碎,有人踏陰影而來

拾掇而來,仰止而來

恆虔、如萬葉之合什

 

如萬葉之合什

於天籟中、捧接你的白,你的靈

而無歌,無語,無顏色

你是誰?誰又是你

我是那山,木然卻引頸

作者:六十年前寫的一首詩,被人認為觸動他某種感受,而寫出一本詩集,出版時特別向我道謝,我覺得受寵若驚,也覺得慚愧。

編者:本期隆重推出向明先生六十年前之作,年輕時代的向明先生已見詩心老成。而今先生年屆九旬,創作熱情不減,形成䢛然的詩風詩觀,極為可貴,並不是所有有成就的詩人都能得到涅槃。曾經滄海,譽滿天下,謗滿天下,皆是浮雲。

 

2、侵擾

軟木塞說

快將我從瓶頸放飛

 

黑煤渣說

我的清白何時得還

 

紅蘋果說

誰讓你一吻就咬破我的臉蛋

 

保險套說

我給你保險,誰為我保全

 

老烏鴉說

不說啦,說什麼都要檢點

 

3、你不能(外一首)

你不能

禁我不打噴涕

如果你能不製造

那麼多不安的過敏源

 

你不能

阻止我向人伸手

我不是向誰討錢

純想藉此拓展人緣

 

你不能

要我蒙著眼睛不看

我的辨識能力並未退化

只有時聚焦不良會散光

 

你不能

讓我在你的權威下就犯

我是一塊非常頑固的鐵

就是溶成漿仍火花四濺

 

4、碎琉璃

本來是一片平疇湖面

沒有晨鳥的眾聲喧譁

也無昏鴉的無端訴怨

安靜如廢棄的一宮闕

 

誰知會激起搗毀的風潮

那料憑空倒出侵凌冰雪

湖面碎成無數菱花鏡片

恆河沙數的我頻頻出現

 

5、陌生

我會成為他的什麼?

他會成為我的什麼?

都不知道

草叢的社會不必知道

 

大家都在躡著腳求生

惟恐一個噴嚏

卡住了喉嚨

 

是也,應無所住

始而能,生其心

向明先生近作手稿,圖片由作者提供

陳玉明(安徽蚌埠)

 

1、雲(2020-12-3) 

高高在上的格局

隨風飄蕩的個性

註定,你

今生無家可歸

 

2、哀樂(2020-12-3) 

我的辦公室緊鄰城市的主幹道

不同的殯葬車幾乎每天都有經過

相同的是播放同一首哀樂

 

以前只知道生生不息

現在才明了死死不止

何止是生命


張瀾(天津)

 

1

我寫詩,因為懶

那些跳躍的文字

因陋就簡,一次次

規避了描述的

紛繁

 

我寫詩,因情懷萬千

那些泛濫的思緒

在狹小的胸腔裡

或橫衝直撞

或迂迴婉轉

 

於是,不得不

迫使筆

提煉些許感受

安撫心田

 

我的率真,源自

簡單

我的詩,源自

 

2問與答

月亮

睡著了嗎

 

沒有,我一直

忙著,照亮

眾生的夢

 

花兒

睡著了嗎

 

沒有,我一直

試圖,開在

他人的夢裡

  

3遠與近

其實,很遠

遠的,近在

眼前

 

恍若,很近

近的,遠在

天邊

 

似乎知無不言

卻,分明

意猶未盡

 

本來默默無語

仿佛,窮盡了

萬語千言

 

遠,之近

近,之遠

 

4不知

偶爾低頭寫詩

時而憑欄悵望

 

雖然

這喧囂的紅塵

不會因我而清朗

 

字裡行間的滲透

總是紛繁了夢想

連篇累牘的泛濫

同樣迷醉了過往

 

禁不住詩魔的蠱惑

耐不住情懷的激蕩

 

心,每每單刀赴會

在水裡降溫

在火裡綻放

 

一會兒熱浪席捲

一會兒秋水深涼

 

不知,如此的

不屈不撓,究竟是

拷貝了虛妄,抑或

疊加了惆悵…

李乃起(山東日照)

 

網名儒音,中詩網認證詩人。從小習詩,作品眾多,屢有獲獎。詩觀,以詩修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1、大雪

壓抑的情結釋懷雲霄

暢酣淋漓,鬚髮飛揚

空樽銀盞

傾不盡萬語千言

醞釀千年的痴痴梅香

 

以我的寂寞渲染留白

諦聽來自遠古深處的憂傷

撕碎的諾言

宛如片片折翼的羽毛

灑灑脫脫的承載

折摺疊疊的對望

 

如同深埋的荒野渴望陽光

落魄的飛鳥

跌跌撞撞的詩行

漫過紅塵短暫的寧靜

一草一葉的感動

漫山遍野地珍葳

 

2、拿什麼給你

即便文字柔成絲縷

也無法編織厚重的感動

在期許的夜晚

掛一簾幽夢

 

拿什麼給你

我早已凋零的天空

在小鳥依人的花叢

撐一片偉岸的彩虹

 

拿什麼給你呀

你的乳血柔情

漫過紅塵柵欄

綴滿南山的楓葉

東籬的霜紅

 

拿什麼給你啊

我的詩魂落魄

兩手空空

 

你說只要有把雨傘相依相擁

哪怕荊棘劃破易逝紅顏

沒有花環的祝福

煙雨迷濛

 

3、挽留

趁我還沒冷漠

去意尚沒轉向

請用你的遠握

扯住我的衣裳

 

爬過疲憊的山坡

淌過歲月的風浪

留下的只是回味

掩飾了表情的滄桑

 

遠方已經迷途

初心何處擔當

到處風花雪月

不再家國情殤

 

我想走出幻境

找回失落的暖陽

那裡有跪拜的親情

五穀雜糧的爹娘

 

拋下落魄詩箋

背起空空行囊

遠方有一條小徑

連接故鄉的惆悵

 

念我尚沒轉身

南山還在張望

請給我一個擁抱

踏著滿地落香

  

4、那個冬天的雪

一場雪的思念

漫無邊際地伸長

深淺的腳印

沒有盡頭地遠望

 

那冰雪離斷的懸崖

溘然鬆手的暖陽

 

我成了泥濘小徑

你化作蒼白的山梁

 

每看到雪花就會憂傷

就想起那個冬天

飄飄灑灑的羽毛

飛往天堂的迴響

 

5、如何落筆

不敢落筆

我怕筆尖不夠柔長

稍一淺薄

便會劃破你的眺望

 

那麼多交織

和霜葉碰撞

怎不蘆花酩醉

踉蹌斜陽

 

拿什麼鑲嵌諾言

與生命同框

為你鋪墊風雨彩虹

渲染黃昏偉岸

夕照晚唱

 

我的愛人

別讓我落筆

許下落雪的燭火

虛無飄渺的意象

梁繼志(山東德州)

 

小菜園(外一首)

無地可種,父親還是忙

他常說,閒著會生病

從早到晚,經營小院一畝三分地

 

一畦韭菜,翠綠著農家的希望

一壟茄子,圓滿著生活的夢想

一架絲瓜秧,眼瞅著爬上了天空

一樹紅燈籠,洋溢著甜蜜芬芳

 

閒不住的八十歲

總是習慣,面向東方

咳嗽破曉黎明

菸袋鍋裡的火苗

悠靜地與星星對話

 

搓玉米

歲月,風乾了玉米棒子

顆粒,星羅棋布

母親,一雙繭手彈撥

 

色橙橙的鍵盤

流淌著快樂的旋律

流淌著幸福的憧憬

流淌著辛苦的慰藉

 

母親,搓下飽滿

堆積成豐收的燦爛

拱橋的身軀,仿佛

致謝,民以食為天的日子

汗滴禾下土

沈曉燕(安徽懷遠)

 

1、紫藤花開

春風才打開窗口

大地把一池蛙鳴趕進草長鶯飛

一米陽光

像個頑皮的孩子

把微笑以及細碎的光影串起

掛在了藤架

一團紫霧

正一寸一寸地勾勒

四月最靈動的丹青水墨

 

清脆的鳥鳴

被一粒相思喚醒

三生痴纏

只嫁東風

循環一幅絕版的背景

 

烏桕,掏出所有的相思

雕刻銀色的花

輕輕舉起

像舉起滿天繁星

 

思念長滿青苔

以一闕最動人的詞

滋養葳蕤的四季

直到異鄉的明月

輕叩柴門

喊出彼此的乳名

天上的星星不語

懷中的星星也不語

任由春風

把一架紫藤的思念

放下又拿起

 

2、讓寂靜的春天沸騰

如果蕾切爾醒來

是否會夜夜失眠

因為

流浪的地球

霧霾下的故鄉

以及

丟失了鳥鳴的春天

 

不知道是哪個早晨

驀然發現

浪花捲走了清澈

儘管河流沒有改變方向

山巒依舊挺立在水邊

像一位美人秀髮落盡

衣衫不整

 

桃花擺開十裡紅妝

不知向誰打探

蜜蜂的蹤影

璀璨的星河淹沒在城市的燈火

 

人類的覺醒

有時低於小鳥的鳴叫

徵服索取

仿佛

一匹脫韁的小野馬

人對自然的敬畏

低於被碾踏的塵埃

 

「還我一片藍天」

一聲蒼涼

一段廢墟中站立的悲愴

不是怒吼

也不是咆哮

那是隘口古道的繁華

在呼喚

一個寂寞的名字——

「樓蘭」

 

3、清明雨

雁鳴叫醒春天

刺破寒意

從鵝黃到青綠

流水按下細雨的回聲

今夜的星空下

一張張欣慰的面容

因一縷春風的陪伴

多了明媚的味道

 

城市,鄉村,河畔田野

柳枝輕拂海棠正豔

那些熟悉的

陌生的

守護春天的背影

漸漸清晰

在清麗的詩行

在蛙鳴和麥浪嬉戲的季節

歸來

和我們一起呼吸

在這片熱戀的山水間

 

捧出一碗人間的煙火

天空便交出思念的淚

一半給流水

一半給山巒

你可以在季節中

繼續逆行

我只在每一個發芽的春天裡等你

 

4、半夏

雨後

只一陣不再乾涸的蟬鳴

那些熱鬧的綠肥紅瘦

紛紛,躲進了一個叫江南的詞裡

 

姜半夏,合歡皮

以一株草的虔誠

拯救腳下的城池

無論痞結癰毒

夜臥不寧

 

一池伸開腰肢的荷

齊刷刷舉起夏日清歡

不再理會風和雨

誰更狂熱,誰更恣意

 

輕握半夏、晚霞

站成一道最別致的景

像兩滴雨

一路平行

安峰(臺灣)  

圖片由作者提供   洪安峰(右)

禪機妙悟三首       

 

1、淨而雅

含露吐芬芳

怡珠玉自賞

淨潔卓然

款款繾綣譜歌曲

 

陽光關注

月影眷顧

情韻~

滋滋慈愛聲

映入心目昭天下

 

翠綠在心頭

漣漪渡怨愁

冉升了

飄見了仙靈

依依徘徊望宮闕

            

獨樹一格

呼應自然美

情愫~

雅致迎風潤凡間

 

2、海芋

愛上藍天

樂在大地

一股韻

共吟溫馨話淨潔

 

流露著雅氣

播放著芬芳

招展

有煦風拍掌

引心靜似聆罄聲

 

迎晨曦

映夜月

形象享花壇

獨幟

啟衷情共浴優遊

 

仰天談小說

俯地論故事

呼應雲嵐

詠頌逸閒入夢鄉

 

3、木屋千秋            

躲在山中

避在谷壑

聽鳥聲傳訊息

喜了悟靜可養心

 

遠距衢道

近離商埸

賞艷紅

運轉心與眼

樂頓覺動以養身

 

蔥籠吟陽光

溪泉唱天韻

山容騷客

水納墨人

雲飛嵐騰舒肝腸

 

吐一胸悶

露一口氣

泰然

心靈迎月慶歡顏

洪安峰先生書法 圖片由作者提供

詩歌創作與研討

本刊新詩版代表人物相關評論選讀


初心 

席慕容(臺灣)

 

我一直相信,生命的本相,不在表層,而是在極深極深的內裡。

它不常顯露,是很難用語言文字去清楚形容的質素,我們只能偶爾透過直覺去感知它的存在,像是從靈魂深處隱約傳來的呼喚。

總是在無法預知的時刻——或是從書頁間的一個段落,或是在人生長路上的一處轉折,那感動忽然來臨,我們心中霎時充滿了可能是伴隨著刺痛的狂喜,也可能是一種神聖而又甘美得無法言傳的戰慄。恍如有種悲憫從高處對我們俯視,又恍如重逢那消逝已久的美好世界,那生命最初始的對一切美好事物似曾相識的鄉愁。

是相對忘言,是很可能一說即錯的邂逅。

因為,這感知的「直覺」,也是種很難去界定的東西。我們只知道它是與生俱來的本能,只能被激發,卻不能去刻意培養,更不會隨著年齡與知識的累積而增長。

它是「初心」,是上蒼分配給每一個個體的天賦,是讓我們在恰當的時刻能夠短暫地參透天機的觸角;有人得到的多,有人得到的少,有人參透的範圍很深很廣,有人卻只分得一處小小的角落。

我想,我是屬於後者。

然而,即使僅只有一處小小的角落,我也常在那難得的時刻突然來臨時慌亂得不知所措,更不會用言語去清楚形容,非得等到時間慢慢過去,等到自己逐漸安靜下來之後,我才可能在燈下用文字來試著為那些已然消逝了的光影造像。

我多麼希望,在不斷地衡量、判斷與取捨之後,能夠找到一種最精確的方式來表達出這種感動,以及我對於能擁有這種感動的生命的珍惜。

這就是我所有的詩以及散文的創作動機。

臺灣的詩人向明說:「詩人越天真,寫出來的詩越可貴。」我深以為然。「天真無邪」如夏日初發的芙蓉,可貴的就是那瞬間的飽滿與潔淨,但是,人生能有幾次那樣的幸福?只要是不斷在成長著的人,心中就會不斷地染上塵埃。讀詩、寫詩,其實就是個體在無可奈何的沉淪中對潔淨飽滿的「初心」的渴望。

我逐漸領悟,這「渴望」本身,也能成為詩質。飽經世故之後的我們,如果能夠在滄桑無奈之中還堅持不肯失去天真,恐怕是更為可貴的吧。正如同向明先生大部分的作品,最令人低回之處,幾乎都是從這樣的基調中出發的。 

老詩骨——致向明先生

   

宇秀 (加拿大溫哥華)

你很瘦

完全沒有虛胖的肥肉

像你的詩

一行就是一根骨頭

讀起來倒並不硌牙

還蠻適合在口腔裡行走

只是不經意,就戳到誰的胸口

 

你必刪繁就簡,因為太瘦

也正因為太瘦

你沒有花哨和裝飾的餘地

只有刀斧留痕

當各色笑容腐爛的時候

骨頭健在

除非碎裂,除非化為灰燼

 

假若許多年後

被窯變成骨瓷的碗盤

你會樂意盛一盤空心菜

還是一碗紅燒肉

或者什麼都不,一任淨空

賦閒在玻璃櫃裡

靜觀路過的或專程的看客

 

你不會刻意恭候吧

骨的質地裡終究沒有柔軟的字眼

如何哈腰?又如何點頭

2018年四月臺北,右起:宇秀、秀實、向明、王婷、張國治  圖片由作者提供

 

人性之我   疫菌之禍

——讀天津詩人張瀾《我》

張曉平(遼寧撫順)

 

    詩‖張瀾(天津)「多少情懷源自於我/多少文字闡述於我/多少爭論肇端於我/多少殺戮起始於我/多少仇恨疊加於我/多少歷史篡改於我/多少罪惡隱匿於我/多少謊言彰顯於我//:多少情懷源於自我?而不是源於大我!揭穿自我「詩人"目光與胸懷的短淺和狹隘。因為,遞進著多少文字闡述於我;而不是闡述於「我」。讀到此,令餘感到,詩作者灸穴有數,醫道莫測。

    多少爭論肇端於我,餘不知詩音們感受如何,餘的的確確為當下詩壇,感到面紅耳熱 。一個簡簡單單的我,一個腦洞殘缺,可悲可憐的我。

    多少殺戮起始於我,分明在針貶人性的惡,不禁令人壓抑,卻又無力辯駁 。大凡社會所提倡的,皆為社會所缺失的 。多少仇恨疊加於我,揭示出深入靈魂,又醜陋於舉止傷風敗俗 ,無道無德。

    從一個小且絕不簡單單的我,再到大社會妖風四起 ,興風作浪 ,這一幕幕 ,令人不寒而慄 ,然卻千真萬確。

    「多少歷史篡改於我的 ,多少罪惡隱匿與我,多少謊言彰顯於我 ……」詩作者這把柳葉刀,無情的伸向歷史,令人語塞。倘若一個人得了腫瘤 ,若他拒絕手術 ,不用我說 ,我相信那意味著什麼。    

    「茫茫人海摩肩接踵/究竟,誰才是我?/渺渺紅塵你掠我擄/請問,爭個什麼!」//除了佛菩薩,或與佛菩薩有緣的修行人之外,其他都是我。難道我不是時時在掠,刻刻在擄 嗎?不用掩飾,內心的良心會還原一切,誰敢拍著良心說 :我沒爭,我沒奪……

    「放眼天下/小至一己之我/大至一我之國/嗚呼哀哉,豈/一個『我』字/了得…」從個體那個我,乃至地球村左鄰右舍,嗚呼哀哉 ,豈一個「我」字了得?!痛快 !人性的 「疫菌」就是我!餘身為詩圈外之客,讀之卻動容興奮於踱步不止,於是乎便誕生了這一紙閒文。

 

散文

節儉美筵

吳利民(安徽馬鞍山)

 

    我的母親一生節儉。母親將「節儉」過成了花,美而不嬌。

    裁縫鋪裡廢棄的小花布片,母親如獲至寶。將其拿回來,利用閒暇之餘,借舅母的縫紉機,一片片的修剪和拼湊。被母親修剪後的那些呈三角形形狀的各色花布,像春天裡綻放的絢麗的花朵。再穿過母親的聰慧的巧手,將「三角形」巧妙地串聯起來,便可見那一對對好看的枕套悄然生成。即使是一堆碎花布條,母親也會給我做個好看的毽子。她找來橡皮筋,將碎布條整理好,籠絡一起用橡皮筋紮緊「根部」,一個美麗的毽子好像「活潑」的「大公雞」在空中飛舞。母親認為,扔了可惜,不如讓美麗重生。

    母親有一雙廚藝的好手,讓全家人享受好口福,而且成本低。

    秋成,別人家的紅薯地已被主人翻遍,並帶去了所有的紅薯,留下了綠葉紅藤。母親帶著我和二姐去撿漏。撿回了主人丟棄的藤葉。母親將葉子摘掉,再撕掉藤上那薄如蟬翼的紅皮,露出淡淡的淺綠的胴體,如同新生兒般嬌嫩與伶俐。然後,洗淨,瀝乾水分,撒上粗鹽(小時候家裡沒有細鹽),用手輕輕拌勻,讓鹽味散開,再找來一個乾淨的菜罈,將醃製好的青藤置入其中。時隔不久,便是餐桌上一道上好的菜餚。無論是吃乾飯還是稀的,都是不可缺席。吃上一根,賽過山珍海味,飯也會多添。看上去綠綠的,吃進去嫩嫩的,脆脆的,入胃後不免要牽腸掛肚,魂牽夢縈。

    買回來的帶皮冬瓜,母親只棄掉冬瓜瓤和籽,冬瓜皮是不舍扔掉。冬瓜自然是做炒菜,而瓜皮卻也是母親手中的好食材。她將瓜皮洗淨,切成塊狀,然後放進醬缸裡合著醬汁。過了幾天,取出,透著蠶豆醬的鮮味,瓜皮的自然美味。「嘎嘣」一聲,會讓你饞涎欲滴,朝思暮想。

    小時候,豆腐坊的豆渣可是良心豆渣,那是不賣的,老闆要麼留著自家吃,要麼慷慨送人。因為是鄰居,又是老主顧,母親也常常會受到老闆饋贈。在沒有機器運行的年代,手工製作出來的豆渣很細膩,很實在,豆香撩人。母親用菜籽油和豆腐乳的汁或者板鴨的滷汁,與豆渣合炒,香味撲鼻而來。這是我兒時最喜愛的一道菜。父親打趣,美其名曰「雪花菜」。還別說,真像冬天飛揚的雪花,只是未落窗臺,而是潛入我們的胃,也誘惑著胃。

    菜罈裡的鹹菜見底,惟餘鹹菜汁在壇底晃蕩。母親買上一塊豆腐,取出適量的鹹菜汁,添加適宜的佐料,就著米飯的蒸氣,不用多餘的灶火,米飯熟了,豆腐也熟了。香味十足,令人大快朵頤。

    我們穿小的衣服,母親從來未亂扔過。若是外衣,母親便洗乾淨,疊整齊送給需要的人。或者留一些給全家人做鞋穿。若是襯衣,母親會給上衣袖口處接上新的一節,增加袖子的長度,褲子便在褲口處重新接長褲腿。這樣又可以穿上一季。實在不能穿的內衣,母親又做了抹布。

    家裡爐子可以燒煤,也可以燒柴火。母親帶著我們去拾柴,實則是撿殘落的枯枝,只為節省家裡的開支。母親不僅以身作則地給我們上了節儉的課,拾柴的過程母親還會告訴我們做人的道理。比如以「火要空心,人要忠心」的諺語來告誡我們做人要誠實,做事要執著,不要貪婪,懷一顆節儉而乾淨的心。

    節儉這條路上,母親一直是個勤懇而又誠實的踐行者。節儉是一道風景線,母親是風景裡的主角,時光的攝影師留住了一切美好與感動,記憶的底片隨時可以複印。

    美國思想家愛默生說:「節儉是你一生中食之不完的美筵 。」

    「儉以養德。」節儉是美德。母親留給我們一生也受之不盡的傳統美德,更是財富。我們接過母親的接力棒,將節儉進行到底。

(本文刊載於2020年12月4日《安徽法制報》副刊版)

 

小說連載

 

福地 (原創●榴花詩刊首發)

           

 作者:曾淑貞(臺灣)

   (前續榴花詩刊】2020(14總90

福地九(上)

 走進內灣村落感覺很樸實、溫馨,首先被街頭的菱角所吸引,老闆說:

 「菱角都是官田來的!」

 「官田」是阿扁總統出生地,如今一些人讓社會人心「喜悲」!

  講到官田菱角就要講起歷史悠久的「葫蘆埤」,它是250年前挖啊、墾啊,才成為灌溉蓄水用的「番子田埤」,後來因開發道路貫穿其中,酷似綁著帶子的葫蘆稱之。「葫蘆埤」周邊廣大的菱角田園,常有農夫的小舟經過,成了新南瀛八景「菱香舟影」,這豐富的生態依依旎旎的延續著生命。

    官田是好地方,官田的菱角名氣響徹全臺,庚子年10月3日才在「葫蘆埤」自然生態公園,舉辦臺南官田區第24屆的「菱角節」活動。記得那天擠滿人群。不明:

   「有菱角粥、菱角魚丸、菱角蛋卷……,吃一碗菱角粥吧!」

   「那邊在辦理慈善活動﹣﹣菱角拍賣。」

   「有體驗活動製作菱角吊飾、菱炭吸附包、藍染貓頭鷹菱炭精油香包、菱炭蚊香、菱角胺基酸肥皂、菱炭水耕盆栽、菱殼炭環保植栽等,玩的吃的……划船採菱都有。」

    全臺菱角種植面積約500公頃,產量5千多公噸,官田就種植了3百多公頃,面積、產量居臺南及全臺之冠。誰都知道年年採收菱角時節,所到之處亭臺花木官田樂,城郭蘭渚城市香。

    這內灣老街賣菱角、地瓜……的年輕的老闆又說:

   「隔壁的香菇也是新社來的,還有超甜超好吃來自深山自然成長的冬菇、有機段木……菇!」感覺很近人意的香菇店老闆:

   「真的很香,順便買一包!」她們3位看到隔壁有鮮花店:

   「先拍照再說!」打著赤腳,戴著鬥笠,很開朗和氣的女老闆娘也和他們合照。愛穿長褲,總是微笑的蘭妹妹說:

   「內灣的名字的由來你知道嗎?」住附近的蘭:

   「老闆,我們3個要去逛老街了!」蘭:

   「因為「油羅溪」流經這裡彎曲成一個新月的形狀,而溪旁的內灣又恰巧被兩山合抱,站在「油羅溪」的吊橋上回頭看,內灣像一個小海灣。」

    「油羅溪」是頭前溪流域的上支流之一,水源來自新竹縣尖石鄉的李棟山、油羅山、鳥嘴山、帽盒山、向天湖山等山群間。「油羅溪」很美也是以前她小說的地景,每回經過橋上都多看一眼;「油羅溪」自古即以清澈的水、豐富魚蝦與雅石、「內灣垂釣」……等等景致馳名。邊逛邊聊,她:

    「她們內灣這裡也有溫泉!」不明:

    「對!距離老街只有5分鐘車程,溫泉大庭園區比美南洋風情。有SPA、親子戲水、湯屋區,有大型停車場,幾棵千年神木、幾百年的梅花樹形成的「梅園」……。」蘭妹:

   「旅客 都知道,內灣老街有詹、範……阿姨野薑花粽,選用野薑花根部研磨成粉,純手工現制,糯米用野薑花葉包起肉餡、香菇、菜脯、蝦仁、瘦肉……等等,清香透了!」她:

   「我要去吃一顆野薑花粽和一個客家菜包和柿餅和買一包鮮草幹……!」蘭:

   「我要去看「桂蘭堂」的老闆製作大、中、小枝的毛筆!」不明:

   「我要去內灣戲院前照相!」她:

   「都在附近,等一下我要到失戀博物館!」不明:

   「我不去,在戲院前逛逛就好!」蘭:

   「那去吃冰淇淋,戲院斜前方那自製多樣冰淇淋吃了想再吃!」3人各自去所好的商店。他們去喝飲料……那枝都不能用10多年了還吃冰淇淋!

    她慢慢走向失戀博物館,生命和愛情何著為重!人生若沒了愛情,不知還有意義嗎!建水壩,洪水衝刷挖空了地基,部落沒了,要命還是要愛情,應是先顧好命才有愛情!失戀博物館說是:在這裡我們收集失戀紀念品,與之相隨的愛情故事,希望透過展覽的方式,學會讓愛情放下,給心碎的人一個安置過往的地方……。曾經失戀人,春情蕩漾,何退晚樓花前。念不盡紅葉染溪煙,撕不了日曆又春天,洗不完散步時撫肩……。

    她逛到一賣柿餅的商店:

   「請問內灣有人文故事嗎?」看起來愉快約50多歲的老闆:

   「有啊!」老闆給了本小冊子也說了故事:

    這裡也是文人聚會的小村子!「內灣」早年是泰雅族生活的地方,清末,先有十二戶客家人來到此地開墾,他們因爭地和原住民發生衝突。日人來了之後為了山林資源,在1907年左右用武力趕走了原住民,內灣於是逐漸變成客家人居住的聚落。她:

   「天啊!」

    日人覺得內灣的氣候和日本九州島酷似,小棵小棵種啊種啊;便在內灣滿山種植同九州島品種的櫻花,「櫻花部落」就成為內灣的新名字。

    內灣山裡的大樹砍伐下來後,往往會利用一種由兩根六尺長,當地人稱作「木馬」的運具,沿著林道拉下山,再運回日本。她:

「怎麼運啊」

「一船一船!」

    「橫山鄉內灣村是個三面環山景致宜人的地方。」不明剛才提到:

    「街尾知名漫畫家劉興欽老師也是內灣人,他將內灣村創意成為漫畫小鎮。」

    內灣日據時代就物產豐盛,純樸的客家小村莊屬林業、石灰業、水泥業的重鎮。1951年日政府興建了直達內灣老街的鐵路,內灣成為新竹區少數擁有商店、戲院、酒館等娛樂行業富裕的小山村。

    1970年以後林業政策改變,礦藏漸枯竭,內灣逐漸沒落,戲院等改業,人口漸移。到1995年,新竹縣政府開始對內灣進行形象塑造、商圈規劃,以客家小鎮以及螢火蟲為主題,在加上沿途風景極佳的內灣線小火車,內灣小山村又成為觀光重鎮,如今一天天富裕起來。

    有點像拜拜團的一群人邀約幾位朋友南行,二部遊覽車快到「福安宮」時,看見關仔嶺溫泉山莊的招牌,數十人到了關仔嶺崁頂「福安宮」時,多部份人去拜拜。

    她和葉仔及不明被「福安宮」前面一片花林迷住,先走過去看到那些藏在浮霧中的樹、花,似乎它們有一種尊顯感,看景的人也同群仙坐看清涯縹緲中,仙人飲清露帶朝霞也不過如此!不多久,迎面來了很像阿潤同學的人;老實的阿潤和李清端麥仔茶來給她們。

    「你怎麼在這裡?」阿潤:

    「我坐在第2車,看到妳的名字還以為是同名!妳們照片拍好沒?我先帶妳們去臺灣第一位土地公那邊祈福!「關仔嶺」除了溫泉聞名外,這「福安宮」和屏東車城福安宮、臺北烘爐地南山福德宮齊名,是臺灣三大土地公廟。」

    「「福安宮」在哪啊?」阿潤:

    「那邊啊,我帶妳去!」她:

    「土地公在室內?」葉子:

    「這主祀天地人三界的土地公,聽說有兩百多年歷史。」從小學起就表現最老實的阿潤同學:

    「這土地公很靈!」土地公前一群人在排隊,一個個輪流跪拜許願,屋子裡的矮矮小小間土地公屋。土地公被關在鐵門裡,他身旁有一放錢的箱子:

    「我也來求福!」輪到她了,她跪下先給土地公錢再和土地公說話。後來她們2個去後面逛又站在高處望。她:

   「大自然真的很神奇,這視野真的很驚人!遠山迎人近,仙子採藥中的感覺。」大自然規律變化!人類愛大自然﹣﹣春來微風徐徐,藍天白雲,千草、百木、淡濃花朵萬山生;夏秋來時蕉果熟、稻滿垂……,萬寶事物皆可成,這得於自然之道呼。而水旱災、饑荒、病毒肆虐,天災?人禍嗎?順道乃自然之法則!

    「11點多了,中午吃便當後先到觀音佛祖前!」幾個年紀大的夥伴說:

    「這便當的雞腿太大了吧!」葉子:

    「我也吃不完!一站站距離很近,停車拜拜上車唱歌,快下車拜佛祖了。」

    「看這佛祖周邊整片平原都是香蕉園!」她:

    「香蕉外銷到日本!」葉子:

    「香蕉樹長過香蕉就死了、倒了,旁邊至少長出一棵小的香蕉樹!」

    「那種幾棵香蕉樹就可成為蕉園!」她:

    「哇!妳看每棵香蕉都結了,農夫防蟲害也一串串套好了袋子!」邀她們來的阿琳同學,他賢慧節儉的客家妹妻子:

    「妳看旁邊那棵樹被長滿綠白碎花的藤蔓蓋滿了樹梢!」來遊覽才認識的葉子:

    「上回我在慈湖附近看到綠白碎花的藤蔓,滿山坡盤根闖蕩,身影高高的在一大片矮樹綠葉頭頂上。」她:

    「對啊!那怎麼辦!是生態,可是一片樹林會被纏枯到死!」不明:

    「應該像處理蟑螂一樣,發現一棵時就處理掉!」 她:

    「有時一隻蟑螂打不到!」幾位遊伴走過來,李清:

    「你們去哪呀?」不明:

    「3瓶100元,這瓶椰子水留給你。我們在佛祖附近廣場全逛一遍,看到賣古早大、小鐮刀、各式菜刀、肉刀、水果刀的老闆!」打鐵匠汗流滿身,鐵錘一錘一錘的用力,水一次一次的冷卻、定型,再在火爐前一錘一錘的用力錘的畫面又在眼前。

    領隊在叫上車,剛剛他們在煙霧中花了好多時間,拜拜二字與誠心從各自到團隊都盡興了!

    在車上聽領隊囑咐,又不少人點歌,一長串的歌曲號在電視銀幕上,不明:

   「明天有安排去安平老街也要去參觀DDG-925德陽軍艦!」

   「我喜歡逛老街!軍艦、硬硬、粗粗的鋼鋼鐵鐵我不喜歡!」不明:

   「妳甚麼街都愛逛,從19歲到臺北逛到現在!」她:

   「22歲時一件洋裝1890元,穿在模特兒身上!」不明:

   「妳確實有眼光!」她:

   「年輕時看上眼就買。」不明:

   「要你看上眼不容易!穿穿收收一晃就30年還能穿!妳真的很優……沒人能學!」

   「那你為何時常突然對我大聲!」

   「我講話本來就大聲!」

   「沒穿過非牛仔褲……不像文人斯文有情,你很嚇人!」

    不知不覺就到了飯店。女領隊:

    「晚上有大餐也有安排吃宵夜唱歌……!用完餐就可下來唱歌!」

    晚上八點之後,唱歌吃宵夜的同遊越來越多,琳哥的朋友,他們警界的朋友唱歌跳舞吃東西……,一圓桌人喝酒後又小群小群人歡唱。李清不說話也不願照相,不知懷何酸辛!

    「好好的夜晚怎麼了?白天都在唱悲情歌曲!」

    「妳是說歌不好聽?」

    「我沒說,不過你唱歌很流水!」

    「我三餐吃飯都傷腦筋?」

    「不會自己煮啊,沒事的事!紅葡萄酒好喝這瓶我們喝?」

    「酒OK!飯自己煮也對!子宮卵巢都拿掉了,隨她出去天天開心就好?」

    「是啊,不然她在家會憂鬱症!」

   「多去看遠綠才好!可是她大部分在牌桌上!」

   「50歲了尊重她的想法,還是勸她?」

   「說過了!」

   「說過就好,好好過,愛自己就是愛家人、愛朋友!」

    「異性朋友都是假的!」她:

    「年輕時是假的,50歲後就是真的!」

    「那我何時單獨約妳多日遊!」

    「那晚上怎麼辦?不要為自己那一小根添自己和她的麻煩,該約的他不約,他那一根應該特別不同!」

    「妳不是都答應我約妳出遊?妳喜歡我的為人!」

    「那不同,2天以上大夥各自有伴才行!」

    「妳不是迷迷糊糊的人嗎,開車、坐捷運錯路、前一站就下車再等下一班車!」

    「我選擇對很多事和某些言語是迷迷糊糊的,誰和你說我前一站下車?」

    「昨天「長榮桂冠酒店」是要在「松江南京」站下,同學們等你很多分鐘,笑死了說妳穿得雅雅的姍姍來遲!」

    「說實在,愛情﹣﹣我選擇模模糊糊的,太執著不就會想不開,想不開不就憂鬱症,憂鬱症不找醫師只吃安眠藥就有可能不要命,不要命就是斷魂大漢溪……!」

    「看妳沒膽,摩託車也不敢坐,妳怕鬼嗎?」

    「你喝醉了!說真的天地間有鬼!但沒甚麼怕的!」

    「堂堂正正大男人沒騙人數十年,怕甚麼鬼,說真的活鬼才怕真鬼!」

    「今天不要扯政治!30年輕時曾想跳下髒水去,但還沒選定哪一條河流,晚上睡覺就作夢!

    「夢甚麼?」

    「記得那晚改完作文簿快12點,睡時有一比我年輕美麗,長發穿白衣群的女孩來找我,她說:

『妳想跳下那條橋嗎,來,我牽妳走!』

「好的!」

『妳小心慢慢走!』

    「這是甚麼橋,水很冷、很深、臭、有細菌嗎?」

    『是中興橋,端午節才過,水是溫的,我跳過了就在去年中秋節的夜晚!』

    「我迷迷糊糊一下就過去了是嗎?」

    『是啊!妳看,一群烏鴉正飛過,妳聽很多嗚咽聲、妳聽狗若狼叫的聲音、妳聽橋下船裡有人打鼾的聲音、妳聽船裡有人作愛的聲音、妳聽他們吵架的聲音、妳聽他們起來上衛生間的聲音……,不要被他們幸福的人發現了!』

    「烏鴉很多妳覺得牠們很美嗎?」

    「牠非吉祥鳥!」

    「是嗎?妳有吃端午節的粽子嗎?吃完再說,我這裡還有,妳長得很美,怎麼滿臉是眼淚?」

    『我結婚半年時,他和我不認識的人在床上!』

    「就是為了這小事!」

    「她翻身要拿小手巾和她擦眼淚,伸手時她醒了。五歲、6歲的孩子聽到聲音在叫媽媽,原來大事是發生於「女人認或不認」的問題!」李清:

    「喝啊,一人還一杯,女鬼都很美嗎!」

    「你想見是嗎?」

     今夜同伴喝酒是太平盛世現況,開心又划拳,甚麼萊克多巴胺豬要進來都忘了,明朝就「德澤廣被」了!有部分人開口罵:

    「都是假的!」又有人回勸:

    「開心的日子,不要管那些是人是豬的!」

     直到10點飯店說要關音響才滿意的回房。她:

    「12月就多買些豬肉起來吧!」沒去唱歌的不明:

    「是,以後就只吃雞鴨鵝肉和山豬肉,這包肉乾給妳吃!」

    「哪有那麼多山豬肉可吃,人類到底在生物界扮演甚麼角色!」山豬生養五千年,一朝成補片,白皙瓷盤畫,跆拳獵犬狂奔!散步原野晃遊深山,白雲仙境僧窗清泉,圍繞寺院宿,同知幽蘭香。萬僧山中老,青松見繁衍,姓山--山林民間文學皆通曉,夫一毛孔擠多根粗毛,妻一席庾郎亮麗黑毯,雨霜來輕墜落。盆子紅,血漿冷,燙了撕了剁了,本是無言語,木魚音節續念,愛我護我滿山,她嚼厚皮醉紅酒,延年益壽!

     次晨,領隊上車來:

    「大家物品有帶齊嗎?今天先到默娘公園、億載公園、德陽艦、老街。臺南「水仙宮」知道嗎?是直轄市市定古蹟,也是昔日臺灣府城七寺八廟之一。廟內主祀水仙尊王,即「一帝兩王二大夫」的大禹、寒奡、項羽、伍子胥和屈原。該廟所在地過去是府城五港之一的南勢,該廟由當地商人合資興建……。大家繼續唱歌。」她:

   「不要睡覺了,默娘公園到了!」遊覽車領隊:

    「拍完照逛一逛,9點10分上車。」不明:

    「幫我拍。」

    「同學,我們來合照。」

    「很好看。」

    「幫我獨照一張。」拍照又花了大部分時間,來到安平港,……大家在德陽艦上拍安平港照片,不明坐上艦長椅子當艦長過癮一下。阿潤:

    「妳看,那裡有「德陽艦」功績和戰史!」安平港口德陽艦前身是美海軍DD-837,為了紀念美國海軍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為國犧牲的艦長名命名。

    1945年5月服役艦長的妻子擔任命名夫人舉行擲瓶儀式。

    1946年2月參加大西洋艦隊,執行加勒比海及墨西哥灣訓練和巡航任務。

    1961年1月部署於古巴關塔那摩灣,執行岸轟任務。

    1972年6月參與越戰,榮獲Battle Star獎章。

    1977年10月由臺海軍(接艦官兵107名)接收,命名「德陽」。

    1978年1月抵臺擔任臺海護衛及各項演習,還曾參加中美獵鯊演習和敦睦遠航任務。

    1989年12月 進行武進三號改裝工程,後由DD-925改為DDG-925,意為飛彈驅逐艦。

    1994年12月 加裝雄風二型反艦飛彈。

    1997年10月 納編海軍131艦隊。

    2005年4月 高雄新濱碼頭除役,為老陽字號唯一完整保存之軍艦。

    2009年1月 正式停泊於安平港口。

    2011年4月 正式對外開放參觀。

    2015年2月 安平定情碼頭,德陽艦園區正式啟用。

    10點多終於來到喜歡的安平老街,一街上都是這2車來的人,大夥也不知逛到哪!臺南安平古堡、天后宮很出名,老街的「椪糖」是臺南懷舊站,父母正帶著小朋友蹲在那學做「椪糖」。鐵罐傳來摳嘍摳嘍的聲音,是糖葫蘆來了,麥芽糖站也到了,感覺回到小時候看戲的廟口。安平啞巴麵店、安平老街盧經堂、陳家蚵卷、蝦餅、安平劍獅、永泰興蜜餞、龍鬚糖、狀元糕……一家一家逛過,應有盡有!

    對她們來說最吸睛的就是「府城香餅」,香餅店很多家,走進2家各買了幾個,裡頭有薄薄一層黑糖或砂糖,表麵粉白細得討人喜歡。它是在安平老街才看到,臺南特色名產,這買碰餅的一群人問老闆:

    「聽說碰餅是以前坐月子吃的真的嗎?

    「以前的人生完小孩沒錢買雞坐月子,於是想出了這種小點心,搭配麻油和姜來進補。..」

    「說是麻油熱鍋後,將碰餅中央敲破,打進一顆土雞蛋再壓扁煎熟。」

    「應該很香。」

    「營養是甚麼就不知道了!」

    「買回去當零食吧!」小組小組的分散的繼續逛街繼續聊。據說是有一「寶來香」餅鋪,是由第一代王文榮老闆從家鄉福州來臺,落腳在府城五條港,娶妻後租屋於「水仙宮」廟旁,就是現在的「寶來香」店鋪。後來「水仙宮」成了市集,「寶來香」餅店開店至今已近百年歷史。

    「吃點甚麼吧,我們回頭去吃豆花!」她:

    「走吧!」他們在點豆花。

    「我吃常溫紅豆豆花!」不明:

    「我吃綠豆冰豆花!」李清:

    「我吃芋圓花生冰豆花!」等啊等啊!半小時還沒製作好!

    「和老闆說外帶吧!」正在製作最後一杯時,看老闆拿一滿是英文的紙盒包,往豆花盤倒入乳白色液體!

    「請問老闆你加的是甚麼!」

    「是鮮乳!」她客氣柔聲的:

    「你沒說要幫我加鮮乳!」李清:

    「你不喝鮮乳嗎!」她小聲:

    「我愛喝呀!不喝來路不明不知品牌的鮮乳!」

    「上車時間快到了!」心想,世界多國還在疫情呢,亂吃不行!他們提著豆花去等車,司機的車子還沒開過來,他們在花臺吃都有奇異鮮乳的豆花,她把豆花綁好偷偷放進路邊垃圾桶,她沒嘗到臺南的豆花,在看面細細的碰餅!李清同學:

    「浪費,女鬼會來找妳!」

    今夜她在看看那幾個若人面細皮碰餅,想起坐月子時,她爸媽算好時間,養了10多隻土雞,開車載來臺北!她的媽媽也來臺北10多天,後來一起回苗慄坐月子,滿月時孩子寄父母養,放心地回臺北上課。苗慄的外婆、外公帶孫子到3歲。她放假驅車回鄉下看孩子,她媽媽沒讓她和孩子洗過澡操過心!每次要離開苗慄的家門時,孩子是快哭斷小小的腸子!今夜又寒風、陰雨綿綿,她思念起留不住的雙親,想起這數不完的恩情又淚眼模糊起來!

   (下奎輝部落下回待續)

榴花詩社藝術動態

1、祝賀:榴花詩社榮獲2020「愛心詩社」稱號。


2、祝賀:劉壽純加入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


3、祝賀:安家石受聘為《南來北往》雜誌藝術顧問


4、祝賀:潘培芳(沈青)人物作品參加2020年12月12日──12月18日在山東威海僑鄉美術館《靜觀八荒》中國畫名家三人展

5、祝賀:祝君篆刻作品入展《第五屆全國篆刻邀請展》

6、祝賀:由心連心慈善家協會於2020年12月27日下午在食為天大酒店七樓多媒體演播大廳成功舉辦安家石書畫作品「文化助殘」公益拍賣,所酬得善款將用於愛心助殘。

7、安家石國畫作品再度榮登(臺)《石觀音》雜誌2020第63期封面


8、安家石應西石城謝家祠堂作

《榴花詩刊》

總    編:安家石   執行主編:陳玉明

經典誦讀:邢  虹

古典詩詞:陳夢霞、王  勤

現代詩歌:陳玉明

散    曲:李明科

散    文:吳利民  祝    君

小    說:曾淑貞

美    術:潘培芳(沈青)

書法篆刻:曹少飛  楊華祥

藝術攝影:劉壽純 

詩歌顧問:綠   蒂   胡建業

藝術顧問:晉琴改   趙言齋

刊頭題字:安家石

主辦單位】  榴花詩社

聯合資訊】 榴花詩社聯盟「中國日報網書畫藝術頻道、安徽省江淮詩書畫研究院、安徽省中國新山水畫研究院」詩書畫藝術創作基地、中華詩詞論壇江淮風雅、中國文藝協會(臺灣)、安徽省炳燭詩書畫聯誼會、蚌埠詩詞楹聯學會、國禮書畫院、清華美院徐豪工作室。

榴花詩刊公眾服務宗旨

向海內外推介、發掘當代有潛力和獨特藝術風格的詩人、詞人、散文家、書畫篆刻藝術家的優秀作品,介紹藝術名家的創作理論與代表作,致力於經典的傳承與交流。

 

歡迎朋友們關注  榴花詩社  藝術動態,並積極投稿。 

榴花詩社創立於1931年,《榴花詩刊》創刊於1932年。

投稿信箱:190472901@qq.com        

非常感謝您的互動,歡迎您的推薦、轉發、關注,共進藝事!! 

榴花詩刊】精彩回顧:

海內外眾家傾情之作【榴花詩刊】2020(14)總90期

【榴花詩刊】2020(13)總89期

【榴花詩刊】2020(12)總88期

【榴花詩刊】2020(11)總87期

【榴花詩刊】2020(10)總86期

【榴花詩刊】2020(9)總85期

【榴花詩刊】2020(8)總84期

【榴花詩刊】2020(7)總83期  眾家同題賦桃花

【榴花詩刊】2020(6)總82期

【榴花詩刊】2020(5)總81期

【榴花詩刊】2020(4)總80期

相關焦點

  • 中國一老轟炸機鳳凰涅槃,量產服役後,對付十萬噸航母易如反掌!
    武器/導航坐席和相應配置 可轟-6K最核心的改進,也堪稱鳳凰涅槃的過程,不是在載彈量或者換發動機,而是電子設備的改進。以往中國的空對面飛彈不是鷹擊-83就是KD-63,只能對3000噸以內的艦艇達到「一發入魂」的破壞力。而在面對10萬噸核動力航空母艦或者擁有「宙斯盾」系統的驅逐艦時,不僅威力不足,而且突防能力極弱。當掛載鷹擊-12超音速反艦飛彈時,末端速度可以達到4馬赫左右,如此高的速度進行突防,威力更大,更適合對大型艦艇進行打擊。
  • 鳳凰涅槃:中國崛起,就是對逝者最深沉的哀思!
    那就是提升救災能力,實現偉大復興。 ——導航:北鬥具備了獨有的搜救技術很多人記憶猶新,搜救人員拿著生命探測儀在一片片廢墟中、縫隙裡緩慢、艱難地探測。它探測的是受害者的心跳,距離遠了發現不了。這種搜救雖然有效,缺點也顯而易見,時間長,搜救慢,效率低!
  • 十年,鳳凰涅槃永昌城:北川縣人武部踐行抗震精神紀實(下)
    點擊閱讀:十年,鳳凰涅槃永昌城:北川縣人武部矢志踐行抗震精神加強全面建設紀實(上)十年涅槃  砥礪奮進震不垮的北川人武部同樣,置身於這場鳳凰涅磐、浴火重生的大時代,該以怎樣的精神狀態和歷史擔當交出一份合格答卷?需要思想的叩問更需要靈魂的壯遊!需要內心的喚醒更需要鏗鏘的前行!
  • 涅槃的新生 臺電Tbook 10S鳳凰系統初體驗
    鳳凰系統裡面預裝有高效文本編輯器、郵箱、WPS office等常用辦公軟體, 可以對文字、數據進行有效的整理,搭配臺電Tbook10S 的磁吸鍵盤,能夠連結滑鼠,支持Ctrl+A/C/V等經典快捷鍵,對待日常的文字輸入,數據處理卓卓有餘了,唯一受不了的就是WPS太多廣告跳出來了。  這款二合一,鍵盤和平板的結合圖,文字處理沒有鍵盤還真不習慣,單純摸屏幕會讓人發瘋的。
  • 部隊攝影師回憶餘旭:你是涅槃的鳳凰,已向著太陽飛去
    餘旭,這張也是你喜歡的,記得七年前,出版殲擊機女飛行員紀念郵票時,你最後選定就是這張照片。「你是涅槃的鳳凰,已向著太陽飛去」。
  • 鳳凰衛視是中年男人的司令部
    但最吸引中年人的軍事亞文化製造者,是鳳凰衛視。在這個電視臺裡,你甚至可以COSPLAY聯合國秘書長。01鳳凰衛視:中年男人的作戰室鳳凰衛視的軍事節目,就是你老爹的作戰司令部。手握指揮棒,實時匯報戰場情況 在董嘉耀的指揮棒下,這個節目給觀眾營造了極度真實的代入感,仿佛此時此刻你就是美國陸軍四星上將喬治·巴頓,而主持人董嘉耀就像你的參謀長,不停地匯報前線的戰況。
  • 「鳳凰計劃」讓報廢衛星重生
    這是頗受世人關注的「鳳凰計劃」的首次項目試驗,該計劃於2012年推出,很有可能達到「一石三鳥」的效果,甚至引發新的太空武器革命。早在2012年,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DARPA)就啟動了一項代號為「鳳凰」的研究計劃,旨在對太空報廢的衛星進行維修或回收,以實現太空資源再利用,降低太空開發成本。
  • 《三國戰紀》手遊:一款經典的涅槃
    上個世紀90年代,在我們的童年回憶裡有一款無法抹去的經典遊戲—《三國戰紀》那個時候,小夥伴們三五成群,或談論隱藏關卡,或談論衝關心得,或談論連擊技巧,為的就是在放學後一起去街機廳去通關一把
  • 2016年 鳳凰飛行線
    走在吉布地街頭到處可見中國援建的建築,吉布地人民宮就是最具代表性的地標建築,是中國20世紀70年代末剛剛與吉布地建交時援建的,這裡已經成為中吉友好的象徵。潘基文秘書長一行,觀看了全息幻像導覽,走進演播室體驗新聞製作流程,其間劉長樂總裁向他介紹了華語傳媒在二十年間日新月異的發展變化,以及作為全媒體國際傳媒集團的鳳凰衛視,秉持著媒體人激情、紮實與創新的專業主義精神,向世界持續輸送高品質文化產品的理念。觀看鳳凰衛視全球記者站分布圖時,潘基文秘書長特意找到鳳凰駐韓國記者站的位置。
  • 冒險島涅槃火焰介紹與取捨選擇
    火花系統是目前冒險島這款遊戲裝備提升中不可或缺的一種存在。
  • 重生 鳳凰涅槃 自強不息
    「我當時以為我活不到這一天了,我唯一的願望就是回家看一看,即使家園已成為一片廢墟。」三年前,當馬魯夫從「東邊」逃向「西邊」時,一塊彈片划過了他的大腿,導致他的後半生只能與輪椅為伴。馬魯夫是千千萬萬名此前從反政府武裝控制區逃出的阿勒頗人之一。敘政府軍宣布解放阿勒頗市後的第二天,上千名阿勒頗市民聚集在布斯坦·卡斯爾廣場。
  • 遊泳健將變身特戰火鳳凰
    這位身懷絕技的女兵,就是名揚江淮大地的某特戰旅三連特戰隊員錢仁。她不僅1米79的個頭讓男兵有些「仰視」,過硬的軍事技能和見第一就爭的血性膽識,更是讓男兵心服口服。  錢仁,這個昔日遊泳健將經特戰旅這個熔爐錘鍊淬火,成了赫赫有名的「特戰女鳳凰」。  驕陽似火,酷熱如蒸。特戰旅裡組織年度遊泳骨幹集訓。男兵們驚奇地發現,今年隊伍中竟然出現一名女兵,一時間炸開了鍋。
  • 警察不用配槍,用一根木棍執法:這個鄰國有點意思
    旁邊地上的防爆服是藤編的,就像三國中的藤甲兵所用的。再來說這根棍子,它材質是竹子,重量很輕,非常堅韌,揮起來頻率很高。用棍子當警用裝備的國家也不在少數,但是如印度這般使用得這麼頻繁,曝光量如此之高,也是稀奇。
  • 從此,涅槃再出發
    從此,武警部隊涅槃再出發!在哨位君的印象中,這是軍改以來,最高統帥第五次向軍以上單位授旗!此前每一次授旗,都標誌著該單位的新時代開啟!然後就是今天為武警部隊授旗。梳理相關信息不難發現,過去四次授旗的對象要麼是新成立的、要麼是新調整組建的,而此次為武警部隊授旗,也標誌著武警部隊的新時代正式開啟!毫無疑問,授旗後的人民武警,被中央軍委寄託了更高期望,這是武警部隊的涅槃重生,這也是新時代建設現代化武警的最好動員。
  • 入伍前後對比照:當兵的就是不一樣!
    常聽人叨叨:「當過兵的就是不一樣!」那麼問題來了,究竟哪裡不一樣了呢?這當兵前相貌平平的,當兵後就會變得稜角分明,面容英俊;這當兵前萌帥萌帥的,當兵後就會變得氣宇不凡,清新脫俗。嗯,話不多說,來個「先照為證」——1高陽:「怎麼回事?大家都修改完信息了就你還沒有好,軍人的速度呢!」
  • 骨頭竿新武士激戰海鰱!【大驚喜】
    我帶來了骨頭今年上市的新款兩節竿—新武士752M和752MH,新武士全系列都加入了5-8%的T1100碳布使得新武士在保證骨頭風格前提下獲得了更強、更敏感、回彈性更好的性能!在竿體設計上和高端系列探險隊一樣使用富士PTS輪座,在插節部分則採用了最新的1K平紋碳布包裹,插節牢固程度較從前產品有了明顯提高。
  • 柴靜:赤白乾淨的骨頭
    他常念及一個女人帶幾個孩子,工資不夠,需要背二十斤一包的水泥掙點錢,從孩子口中省下糖塊寄半包給丈夫,他拿手絹包著放枕頭下,吃半個月吃完。她過世後,他現在每經上海自然博物館,都停一停,「這個臺階裡面,我也不知道哪一塊是她抬的水泥,但是我知道,她為了孩子,為了生活,她背啊,她的腰、腎臟受損了,恐怕也就是這樣引起的」。
  • 《全民飛機大戰》鳳凰戰機稱霸實用分析
    生命值和攻擊力得到了成倍的提升,連彈幕頻率也變得快了許多,攻擊的時候身邊會產生三列小火鳳協助鳳凰戰鬥,讓進階鳳凰登場的戰場顯得相當熱鬧。技能分析進化成五月級戰機的鳳凰和其他五月級戰機一樣,擁有著多個強力的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