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寞寒
臺灣陸軍第三戰區,包括臺北、新北、基隆、新竹、桃園五個市以及宜蘭、苗慄、新竹三個縣,是臺灣本島距大陸最近的地區,且是臺灣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擁有無數個最優先挨揍的理由。
主力部隊為陸軍第六軍團、關渡、蘭陽兩個地區守備部隊、憲兵202部隊、直屬陸軍司令部的一個特種作戰群、第601陸航旅,僅陸軍總兵力就達到4萬餘人,佔整個臺灣軍隊編制的四分之一還有多。
除此之外,在這個區域,還有隸屬海軍的第66陸戰隊旅可以在必要時提供地面火力支援。
2018年,坦克兵科班出身的嚴德發接班臺灣國防部長,開始力推「可恃戰鬥力案」,仿照兔子的合成營制改革,力推陸軍精簡化及兵員下沉,首先動刀的就是第六軍團和關渡地區守備部隊,分別分為重型和輕型兩種五連制聯兵營,重型營含2個坦克連、1個機步連、1個火力支援連和1個指揮保障連,輕型營則改一個坦克連為機步連。
一般情況下,裝甲旅編制為2重1輕,機步旅則相反。這些裝甲旅及機步旅構成了臺灣陸軍主要的機動兵力,相對於步兵旅、地區守備隊擁有更強更新的武器裝備和充足的兵員保障。
這也是臺灣首次國防部長級軍事指揮官開始向「土共」邁出實質性學習的轉向,以往頂多是官方文件號召學習「土共」的戰鬥精神及遊擊戰法戰術等項。這種轉變也代表了臺灣陸軍的識時務,相對於臺灣海軍的消極和臺灣空軍的自大,無疑更加值得兔子警惕。
目前,第六軍團主力部隊包括駐新竹縣第542、第584兩個裝甲旅,駐桃園市第269機步旅,駐宜蘭縣第153步兵旅,駐苗慄縣第206步兵旅,總機動兵力幾乎佔整個臺灣陸軍的一半。
尤其是第542裝甲旅,屬於臺灣陸軍王牌中的王牌,加上第584旅,一共包含六個新型重裝聯兵營和兩個炮兵營,當年是小寞除14軍外頭號假想敵,按照「可恃戰鬥力案」,這兩個旅一共裝備有140輛主戰坦克及相當數量的裝甲步戰車。
目前,這兩個精銳裝甲旅部署在交通便利的新竹平原,無論是兔子當真從新竹登陸還是通過北邊的淡水南邊的濁水登陸,都可以快速增援,利用自身強大的裝甲突擊能力對登陸灘頭的兩棲輕裝甲目標進行反擊。尤其是最新的「銳捷案」108輛M1A1T主戰坦克到貨後,極有可能全部換裝542、584兩個旅,確保兩支王牌部隊的基礎戰力。
第269機步旅駐紮桃園,相對於兩個裝甲旅更容易投入灘頭一線作戰,此外還肩負有第六軍團司令部、陸軍直屬第21炮兵群、陸航第601旅的地面掩護掩護任務。
第21炮兵群,一共7個營編制,3個營裝備M109A2/5型155毫米口逕自行榴彈炮,2個營裝備M110A2型203毫米口逕自行榴彈炮,1個營裝備雷霆2000火箭炮,1個「復仇者」防空飛彈營。
陸航第601旅,比三哥全國的旋翼機部隊還要強大,共裝備有臺灣全部的AH64E阿帕奇武裝直升機以及15架UH60M黑鷹通用直升機,如果不考慮機隊妥善率及設備存在的各種保養問題,這支部隊無疑是一支強大的作戰單位。
從駐地龍潭機場起飛,6分鐘可以飛抵新竹平原海灘,8分鐘飛抵臺北市「總統府」,緊急情況下支援十分快捷。
關渡地區守備部隊,主要兵力為2個聯兵營、2個機步營、1個炮兵營,屬加強型旅級單位,主要負責淡水防區,保衛臺北北大門,尤其是淡水河口的關渡大橋,不僅僅是臺北地區的交通樞紐,離臺北市區僅僅14公裡,是陸軍必須死守的紅線,自斬首戰開始在網絡和現實中流傳以來,通過淡水河向臺北市區直接突擊這一可能性開始被臺灣陸軍所考慮,因此,每年漢光演習都能看到關渡地區守備部隊會調一個連以上的坦克和炮兵部署在關渡大橋前的淡水河堤上進行水面封鎖炮擊。
蘭陽地區守備部隊,主要兵力為2個機步營、1個裝甲營和一個炮兵營,主要任務是宜蘭平原的防禦作戰,必要時主力配合第153步兵旅放棄宜蘭平原,留少量部隊封鎖可以從宜蘭直達臺北的雪山隧道。
按照漢光演習的已知預案,如果兔子主力從宜蘭登陸即保存實力放棄宜蘭,封鎖隧道;如果兔子主力從新竹或淡水登陸即放棄宜蘭增援臺北,監視隧道,總而言之就是宜蘭是可以放棄的,保住臺北就行,這簡直就是70年前的翻版。
至於臺北市區的防務,則由臺灣三軍楷模————第202憲兵部隊負責,主要兵力包括五個營及三個獨立連隊,要想加入這支部隊,不僅僅是各種軍事素養拔尖,更是要上查祖宗三代,如果不是根正苗紅,想都別想。
綜合來看,第三戰區的主要戰略就是離大陸距離最近的新竹—桃園一線為第一預想戰場,以269機步旅為炮灰死守灘頭,以542、589裝甲旅為機動兵力來回掃蕩,以21炮兵群、陸航601旅負責提供遠程火力掩護,以206步兵旅及第六軍團部為預備隊。
離臺北市區最近的淡水河口為第二預想戰場,關守部隊為第一線炮灰,第202憲兵營和衡山指揮部為預備隊。
直屬陸軍司令部的特種作戰862、871部隊共5個營,海軍第66陸戰旅負責兩個主要方向的救火隊任務。蘭守部隊及153步兵旅在必要時放棄宜蘭平原北上增援。只不過,在目前深患「火力不足綜合症」的兔子主力陸軍部隊面前,僅僅1.5萬人左右的三個旅要防守超過五十公裡寬的平坦海灘正面、一個加強旅六千來人守備淡水河谷近20公裡縱深,怎麼看都是不夠的,這一點嚴德發比誰都清楚,否則近幾年也不會一反常態頻繁拉動主力部隊進入鬧市區演練巷戰了,畢竟嚴德發又不是吃飽了撐的,他老人家摸爬滾打幾十年可是務實的很。
第四戰區,主要負責臺南市、高雄市和屏東縣防務,更重要的是擔負全臺總預備隊任務,是臺灣陸軍既定戰略中「最終決戰」的決定性部隊,戰時可以得到三軍訓練教官團隊精銳人員的加強。
主力部隊為陸軍第八軍團,嚴德發起家的老部隊,下轄第564裝甲旅、第333機步旅、第43炮兵群、第203步兵旅,總兵力約1.8萬。此外戰區內還有陸航603旅,海軍第99陸戰旅。
此地距離大陸交通相對不便,因此新加坡「星光部隊」的主要營區也在此處。網絡上盛傳的坦克過橋翻車就是出自564旅。這個戰區小寞關注的也不多,只知道564旅前身是臺灣第一裝甲師,333旅前身是黃埔軍校教導一團,都是老牌主力部隊,加上精銳的教官團增援後,實力著實不容小覷。
第五戰區,主要負責臺中市、嘉義市以及彰化、南投、雲林、嘉義等地的防務,此地濁水河網密布,裝甲部隊不易登陸,但一旦利用現成港口或人工預製港完成登陸,又可利用現成的便利交通網切斷臺灣南北聯繫,分割南北兩大重兵集團的聯繫並改變防禦部署重心。其主力部隊為陸軍第十軍團,下轄第586裝甲旅、第234機步旅、第104、257、302步兵旅、第58炮兵群,此外還有陸航第602旅。
由於外海還有金門、澎湖兩大前哨掩護,因此第十軍團的作戰戰略是,利用兩大前哨掩護,爭取時間在灘頭展開三個步兵旅做為炮灰死頂前線,裝甲旅和機步旅來回支援,炮兵群和陸航旅提供火力支援,直到南部的第八軍團完成集結、編組北上支援,典型的老式作戰風格,步兵做炮灰、機械化部隊補缺,後方精銳部隊反突擊,東方的諾曼第登陸風。
不過無論是七十年前自誇是東方馬奇諾防線也好還是目前自誇的東方諾曼第防線也好,為什麼總是要把自己比做敗的一方呢?即使是預備打巷戰,也把自己當成薩達姆…就算是賓拉登也要比薩達姆撐得更久啊。
原創不易,謝謝鼓勵
長按下方 二維碼 關注公眾號,每天都有新鮮獨家的軍情
往期精華文章
來波靠譜的分析,幹掉滿廣志紅軍就贏了?
白話我軍東南沿海奪島可能遇到的情況
我國為大戰而準備的那些武器(一)
白話我軍東南沿海奪島可能遇到的情況(四)
這才是我軍東風-41洲際飛彈的真正實力
中國居然是唯一同時研製兩款隱身轟炸機的國家!
緬北為什麼戰事起?邊境為什麼裝甲車雲集?箇中原因聽赤劍慢慢道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