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道牧師音頻在二維碼下面】
救恩的三個階段
基督教分為許多派別,各自站在各自的立場上,站在自己各自的看見上。這些不同的看見大都與救恩有關。一個完整的救恩觀是很重要的,現在的教會的信徒很少人知道救恩有三個階段,你如果對救恩沒有一個全面的了解,不知道救恩是分幾個階段,那麼當一個人進入救恩第一階段,以為這是全部的救恩。其實救恩是分三個階段的,每個階段都有它明顯的特性,救恩分為那三個階段呢?總括來說,救恩分為重生(基督的救贖福音的初步)第二階段是更新(依靠聖靈過脫離肉體的生活)第三階段是成為完全(基督拯救我們最終要得到的目的)每一個階段的進深既和信主長短有關係,也沒有必然的關係。說他有關係是指那些真正追求的人,渴慕被神改變,敬畏神的人,隨著他們信主年限的增加,屬靈生命也日漸成熟,長成滿有基督的身量。說他沒有必然的關係是因為,生命身量是否成熟不是信主時間的累積,而是和個人追求有關。如果不追求,不渴慕每天改變,還繼續保留著原來的舊習慣,舊態度,舊的本性,那麼就算他信主時間再長也不管用。他可能還是個嬰孩,或者他很可能根本就沒有重生。我們以下透過救恩三個階段的分享,讓你對救恩整體有個了解。並察看自己在那個階段。
先說第一個階段——重生
這是最最重要的一步,也是救恩的初步。沒有重生其它的就不用談了。就如同一個孩子沒有出生就不談成長了。重生的定義是,在基督裡從靈裡出生,聖靈在他身上重生了他,使他被神得著。他裡面有了新生命,有了聖靈的印記,有了神的性情,雖然這個生命還很幼小,但畢竟從神那裡誕生了一個新人。這是基督拯救的初步,是關鍵的且重要的一步。沒有重生,根本就不可能有更新。如果你認真讀保羅的書信就會發現,他前幾章一般都在說到基督的救贖,神透過基督赦免我們的罪,洗淨我們一切的不義,又將他的義賜給我們。特種是在他的兩封有關救恩論的書信如羅馬書和加拉太書在談論救恩時,都是先談到基督的救贖,然後就談到行為的更新。比如羅馬書1-5章說到人類的罪和基督的救贖,在肉體和罪裡生命與在聖靈裡的生活的寫照。六到八章就說到肉體與聖靈的爭戰最後降服聖靈時所得到的自由。九到十一章插入了猶太人為什麼被拒絕,到十二章以後又繼續說到新生命所活出來的好行為,也就是說保羅講完因信稱義後,接著就開始大篇幅的講成聖。似乎這已經成為了保羅的一貫論述,包括以弗書同樣是在一到三章說到稱義和拯救,到了四到六章開始講到成聖中所應許表現出來的行為。另外在加拉太書俗稱小羅馬書,一到四章講基督的救贖讓我們得稱為義,得釋放。後二章馬上轉上稱義後的新生活。可現在的誤導人的恩典福音,就很少談成聖,只談基督的赦罪,只談初步的救恩,這不是主的心意,也不是聖經的全部真理。
重生雖然非常重要,但那只是第一步,任何教會,任何人都不能只在第一步,只在講臺上講救恩的初步教導,如果只在救恩的初步就可以,那麼使徒的教導中也就沒必要後來有麼多的成聖的教導了。在一個健康且追求全備真理的教會中,一定會有從救恩的初步即基督的拯救到追求成聖的舍己,撇下,告別罪,追求完全的教導,不然就會造就一批屬靈的嬰孩,這是歷史所證明的。在希伯來書5:12-14;按你們學習的時間來算,你們本該作別人老師了,可惜你們還需要別人向你們傳授上帝話語的基本道理,成不了能吃乾糧、只能吃奶的人。因為只能吃奶的人還是嬰孩,不熟習仁義的道理,乾糧是給成年人吃的,他們的心思歷經鍛鍊能夠分辨善惡。我剛才讀的是當代譯本,因為它比和合書翻譯的更加明白。這三節經文中告別我們一個事實,有一些人按照他們信主的時間本該作老師了,就是說本該有成熟的生命了。可惜的是還得用救恩基本的道理教導他們。這說明當用拯救初步的信息教導一些老信徒時,他們必然是一群嬰孩的生命。不能吃乾糧只能吃奶的嬰孩。是一群不能熟練仁義道理的嬰孩。【仁義】這個詞所要表達的是有關道德和屬靈方面的事,意思是說,一個嬰孩的生命是不懂得成聖中所涉及到的道德在信仰中是何等的重要。什麼是吃奶和吃乾糧呢?吃奶就是有關救恩教導中神為我們作了什麼?而吃乾糧就是我們應該如何活出神所拯救的新生命。吃奶的人對神喜悅什麼不清楚,對善惡的分辨不清楚。
對於嬰孩生命有兩種情況;一種情況是知道自己是個嬰孩,看到了自己生命中的軟弱和不足的部分;另一個情況是以為自己信主時間長了,懂得知識多了,或者在教導別人卻以為自己不是嬰孩,其實他們仍是嬰孩。總體來說,嬰孩的生命是屬肉體的,是在自我中心的,是不能分辨哪些才是主最喜悅的。老嬰孩(信主很長時間),小嬰孩(信主時間不長)的情況太普遍了。餵養拯救初步信息的教會太普遍了,你讓他吃奶他一直長不大,不餵他乾糧他一直長不大。重生很重要,但只是第一步,重生很關鍵,因為他是走向其它階段的基礎,沒有重生,談不上以後的成長。基督的救贖很重要,但你也必須繼續前行,那就是如何活出與蒙召恩相稱的生活。即行為結出義的善果。正因為只教導救恩初步的教導,稱義的教導多,而成聖的教導少,所以才製造了許多了屬靈嬰孩。他們只在救恩第一階段就以為大功告成了。
救恩的第二個階段;更新
歌羅西書3:10;穿上新人,這新人在知識上漸漸更新,正如造他主的形象。【穿上】這個詞所表明的是換上一個新我,就是重生的新人,這個新我是裡面有了新靈,有了上帝新的形象,關鍵是要不斷的更新,這是基督拯救最重要的目的。沒有這個更新,只是講基督拯救的初步信息就會停留在初級階段,不能最終變成更像主的形象。更新就要舍己,更新就要告別舊的,不斷的穿上新的品格,更新就要每天更新行為,更新就要活在聖靈裡,活在被管理的生命裡。活在自我中是不能更新的,因為人是不願意丟棄舊的,是願意體貼肉體的,更新就是聖靈的幫助下不斷的告別肉體,告別天生的舊的性情和舊的生活習慣,變成以神為中心的生命。如果重生是門的話,那麼更新就是一個漫長的路,如果重生是點的話,那麼更新就是一條線。基督初步的救贖真理雖在更新的過程中也會提起,但更新階段中重要的是要去回應神的話。基本的救贖真理多側重於知識和教義,而更新則更側重於生活或者生命的更新。你看一個教會在傳講什麼,就基本上知道那個教會的生命狀況了。在知識上的更新不是指多學習一些救救贖史,而是讓神的救贖計劃即成就在我們身上,好榮耀神。
更新就是一個不斷脫去和穿上的過程;你脫的越徹底,穿上就越榮耀,你告別越徹底,擁有的就越豐盛。非常可惜的是有的教會忽略了這個重要的真理,在這個教導上非常欠缺,且領袖也沒有這樣的看見和屬靈身量。於是教會就出現許許多多屬靈的嬰孩,就是在更新上這個階段中停止不前了。更新是一個吃苦的路,是告別舊人的路,是一個向上走的路,上坡路不容易走,而下坡路太輕鬆了,為什麼有的信徒甚至是教會中的傳道人,你接觸他時,他口裡一陣陣的屬靈詞,可生命裡的香氣卻並沒有散發出來,原因就在於他忽略了救恩第二階段生命中的更新,把知識或者把救恩初步的信息講的多了。你講一萬遍神救贖的計劃最終還要落在讓這個身體最終成為屬靈所居住的殿,如果不解決肉體的問題,聖靈如何能居住在裡面呢?聖靈是不住汙穢之人的殿,而對付肉體是一個艱難且艱巨的任務,你稍有放鬆就會放縱,更何況有些人根本就沒這種意識了。你講初步救恩的教導一百遍也不能解決生命中深層次的問題,你培訓門徒課程講多少年,如果你不是一個去進行生命中更新只是課程的話,就算你掌握了再多的知識也不能讓生命更加豐盛。
更新就是要去掉舊人,自我中心的本性存在於舊人中,這場戰爭不是隨便放兩槍就可以取勝的,需要長期去攻克己身,叫身服我。需要不斷在聖靈裡被剝奪,被約束,被更新。信心和生命是在真理裡成聖,在真理中成長。如果只在救恩的初步信息,只在救贖的基本教導中,只要講神為我們作了什麼,為我們成就了什麼,而不去講我們應該的回應和捨去撇下,對付肉體。那麼這樣的教會真理上肯定是欠缺的,生命也不可能長大。
更新不是自動的,不是一勞永逸的,你不去更新,舊生命就會吞吃你,自我就會干擾你,世界就會吸引你,宗教的靈就會誘惑你,外在的儀式就會靠近你,敬虔得勝的生命就會遠離你。後果十分可怕。你不但要去講更新,講舍己,講奉獻,講撇下,講放棄自我,講成為新人,你也不能成為這樣的人。讓更新每天在我們身上發生,同時也讓人看到你生命中的改變,這樣可以更多的吸引來就近神,認識神,讚美神。
救恩的第三個階段;成為完全
這是救恩的第三個階段,也是神拯救我們最終的目的。創世紀17:1-2;亞伯蘭九十九歲的時候,耶和華向他顯現,對他說,我是全能的神,你當在我面前作完全人,我就與你立約,使你的後裔極其繁多。神對亞伯蘭呼召最終他成為完全人,神就賜福他,使他成為眾人的榜樣。這是亞伯蘭離開本地本族後的二十四年後神才對他說你要作完全人,換句話說神第一是先讓出來,再讓他經歷神的祝福使那地容不下他們,還有應許他將有自己的後裔,最後讓他成為完全人。這就是如我們被揀選,先蒙神的赦免和拯救,然後在聖靈裡不斷的更新,最終要我們成為完全。當我們說到完全時,不是像主耶穌那樣完全無罪的狀況,而是更像基督,生命裡更豐滿。人在地上沒有一個人說他已經完全了,只有主是完全的。但這並不是說我們不需要追求完全。成聖的最終目的就是讓我們成為完全,所以成為完全這樣的教導應該在教會中傳講。但非常可惜的是有相當多的人只停留在救恩的初步階段,還沒有進到更新中,就更不要說去追求完全了。這其實是對教會,有信徒是一個極大的損失。主也曾經應許我們說,他來了是讓我們得生命,並且得的更豐盛。豐盛就意味著更接近完全。
林後13:7-9;我們求神、叫你們一件惡事都不作。這不是要顯明我們是蒙悅納的、是要你們行事端正、任憑人看我們是被棄絕的吧。我們凡事不能敵擋真理、只能扶助真理。即使我們軟弱、你們剛強、我們也歡喜。並且我們所求的、就是你們作完全人。保羅教導哥林多信徒遠離惡事,行事端正,順從真理,他所求的,就是他所牧養的哥林多信徒能成為完全人。這也應該是今天教會的異像,在11節中保羅再次勸勉哥林多信徒要作完全人,並且是用命令的口氣說的。可見成為完全不是可有可無的,是主的心意的,是使徒的命令,是神拯救我們的目的,也是我們必須追求的。我們的大祭司是完全的,我們是他的跟隨者,效法者,是他的門徒,理應追求完全。
完全的內容是追求愛中的完全,效法主的愛,每天操練如何舍己愛人,不在體貼自己感受和肉體,而學會體貼聖靈。基督的愛是完全的愛,是饒恕的愛,是捨命的愛。求他也將這種愛賜給我們,使我們真的活在愛的品性來。沒有愛,那來的完全,那來的成聖?而愛的缺失對教會是致命的,是信徒的生命成長是致命的。沒有愛的完全,一切都成了鳴的鑼,響的鈸一般,沒有價值,沒有意義。
追求完全必須效法天父的慈悲的性情。正如路加福音6:26節;你們要慈悲,像你們的父慈悲一樣。慈悲這個詞在馬太福音被翻譯成【完全】,可見完全就是慈悲的意思。以慈悲的心待人,以慈悲的心看事,以慈悲的心對待持不同教義的人,因為父神早就知道每個所持的教義,但總是以慈悲的心待人。雖然他是完全的,他是絕對的真理,但仍然能以慈悲待那些在真理上有非常有限的人。你一旦有了慈悲的性情,就更加接近天父的性情。而慈悲往往是從一個生命豐盛的人身上出來的,一個屬肉體的人,一個血氣很重的人,你很難從他身上看到父的慈悲,這一點你去觀察身邊的人或事就知道了。所以追求完全是教會的使命,是每個人的必然,也是天父所喜悅的。願你能從本信息的分享中得益處。追求在基督裡的豐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