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略家布熱津斯基去世,他的中國情緣

2021-02-21 瞭望

▲美國前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布熱津斯基。(新華/路透)

◆ 美國前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茲比格涅夫·布熱津斯基26日去世,享年89歲

◆ 布熱津斯基是美國著名國際戰略學家、外交家,也是中美建交的親歷者和推動者之一

▲1979年2月14日,美國總統卡特(前中)在國務卿萬斯(前右)、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布熱津斯基(前左)陪同下走向直升機。(新華/美聯)

◆ 1981年,布熱津斯基應邀訪華,攜全家一起赴貴州、四川,沿著中國工農紅軍長徵路線走訪了遵義、婁山關、大渡河渡口和瀘定橋等地

◆ 回國後,他發表了《沿著紅軍長徵路朝聖記》的文章:


見證中美建交:戰略家布熱津斯基的高光時刻

新華社記者丨胡若愚

美國前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茲比格涅夫·布熱津斯基26日在維吉尼亞州一家醫院去世,享年89歲。他的女兒米卡說:「我的父親今晚平靜地離開了。」

布熱津斯基是美國著名國際戰略學家、外交家,也是中美建交的親歷者和推動者之一。他生前多次訪華,長期關注中國的發展,致力於中美關係健康穩定發展。

與鄧小平「約定」

▲1978年5月21日,鄧小平會見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布熱津斯基博士。新華記者劉少山攝

1978年5月20日,晚春時節,受命於民主黨籍總統吉米·卡特,布熱津斯基乘坐美國副總統專機抵達北京,磋商中美關係正常化。這是他首次訪華。

布熱津斯基的助手米歇爾·奧森博格告訴他:「趕緊看看誰來接我們,如果是外交部長,就說明中國人把這次訪問升級為更為重要級別了。」

布熱津斯基透過舷窗向外看,見是時任中國外交部長黃華,不禁暗自高興,推斷自己這次訪華應該不會像前一年訪華的國務卿賽勒斯·萬斯那樣空手而歸。

多年後,他依然提起,中美圍繞正式建立外交關係的磋商當時似乎難題成堆,其中臺灣問題最為「敏感」,「雙方在這一問題上僵持了一些時間」。

由於兩國領導人的決心,尤其是鄧小平關鍵時刻一錘定音,難題迎刃而解。

30多年後,布熱津斯基對當時與鄧小平的會談依然記憶猶新。「那是一次很長的會談,我們進行了非常嚴肅的對話。」鄧小平在會談結束之際邀請他前往北海公園一家餐廳共進晚餐,這樣的禮遇出乎他的意料,因為這並不在日程安排之中。

布熱津斯基告訴新華社記者,晚餐時,鄧小平表示了訪美願望。自己高興地對鄧小平說:「當您訪問美國時可來我家用餐,這樣我便有機會來回報您的這頓晚餐,而您也將有機會在一個美國家庭中享用一頓正宗的美式晚餐……他說『我肯定去』。」

1979年1月1日,中美兩國正式建交。同月,鄧小平訪問美國,並如約來到布熱津斯基家中赴宴。

▲1979年1月31日,鄧小平在中國駐美聯絡處舉行盛大答謝招待會。新華社記者錢嗣傑攝

險被玩笑「嚇暈」

按照卡特的記述,布熱津斯基身為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在中美磋商建交過程中所起作用似乎超過國務卿萬斯。

卡特在1978年8月一篇日記中寫道:「國務卿萬斯起誓保守秘密。我決定不讓國務院知道談判細節,免得國會和公眾知道後會強烈反對……大部分發給鄧小平的建議和答覆由我和布熱津斯基親自起草,從白宮直接發給他。」

此後一篇日記中,卡特寫道:「我與副國務卿沃倫·克里斯多福、布熱津斯基一直討論到深夜。我們決定讓(1977年5月出任美國駐華聯絡處主任的倫納德·)伍德科克與中方加快進度,儘快敲定建交公報文本措辭,儘早宣布建交決定……」

在日記中,卡特記錄一段插曲:「我告訴布熱津斯基,中方取消了建交決定,他差點當場暈倒。我趕緊告訴他,我是在開玩笑。」

對於美中兩國結束30年的敵對和隔絕最終實現關係正常化,布熱津斯基認為,美中建交對日後國際政治和經濟格局產生的影響遠遠超出對兩國關係本身的影響。

▲2009年4月30日,美國最具影響力的華裔組織之一百人會召開主題為「承前啟後」的第18屆年會。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和前總統國家安全事務顧問布熱津斯基分別獲得中美關係傑出成就獎。 新華社記者蔣國鵬攝

他2009年7月接受新華社採訪時說,自上世紀70年代中期以來,美中關係總體而言是「良好、智慧和友好的」,並且「持續改善」,儘管在一些問題上雙方不可避免地還存在分歧,但這些分歧並未對兩國關係的穩定發展構成嚴重危害。

沿長徵路「朝聖」

自首次訪問中國以來,布熱津斯基一直關注著中國的發展。新中國成立60周年前夕接受新華社專訪時,他說,60年來、特別是實行改革開放政策以來,中國發生了「舉世矚目甚至可以說是令人難以置信」的變化。

回憶起第一次到北京時的情景,布熱津斯基說,儘管那時的北京同樣令人印象深刻,但無法同今天的北京相比。1978年,北京街道上的中國人無論男女著裝都很單一,人們大多是步行或騎自行車,道路上轎車很少。今天,北京街道上的中國人衣著鮮亮,大量私家轎車擠滿了寬闊的馬路,「北京真正成為一個大國現代化的首都」。

布熱津斯基說,中美建交後,他和家人在鄧小平建議下重走長徵路的經歷令他持久難忘。1981年7月,布熱津斯基應邀訪華,攜全家一起赴貴州、四川,沿著中國工農紅軍長徵路線走訪了遵義、婁山關、大渡河渡口和瀘定橋等地。回到北京後,鄧小平詳細詢問了他們的觀感,並深情地回顧了自己的長徵經歷。

▲1981年7月19日,鄧小平在北京會見布熱津斯基。新華社記者胥志成攝

回國後,布熱津斯基在美國《生活》雜誌上發表了一篇文章,題為《沿著紅軍長徵路朝聖記》,寫道:「在我們走近大渡河時,曾經一度懷疑它是否真的像長徵戰士在回憶錄中描述的那樣水流湍急,險象環生」,「及至親眼目擊,才知並非言過其實。這條河水深莫測,奔騰不馴,加之洶湧翻騰的旋渦,時時顯露出河底參差猙獰的礁石,令人觸目驚心,不寒而慄……」

他寫道,長徵是偉大的史詩,又「絕不只是一部無可匹敵的英雄主義的史詩,它的意義要深刻得多。它是國家統一精神的提示,也是克服落後東西的必要因素。」

為中美關係「建言」

▲布熱津斯基。(新華/法新)

離開政治舞臺後,布熱津斯基仍是活躍在華盛頓的戰略智囊人物,並繼續為美中兩國發展雙邊關係提供真知灼見。

2009年1月,中美建交30周年紀念日前夕,布熱津斯基說,中美在金融危機挑戰面前各自承受國內壓力,必須努力尋求只有以合作方式才能找到的共同解決方案。中美「富有建設性的相互依賴本就是全球政治和經濟穩定的關鍵源泉之一」。

▲2012年2月8日,在位於美國首都華盛頓的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布熱津斯基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說,中美關係在過去40年獲得了巨大改善。新華社記者方喆攝

2012年2月,理察·尼克森總統訪華40周年紀念日前夕,布熱津斯基強調,對於中美關係,「我們必須培育它,我們必須促進它,我們必須擴展它」。

2013年5月,中美元首安納伯格莊園會晤前夕,布熱津斯基說:「美中關係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雙邊關係。全球經濟穩定和全球安全非常依賴於美中之間有一個健康、友好、合作和相互妥協的關係。」

2016年12月,美國總統選舉結束後,布熱津斯基表示,與中國對抗不符合美國利益,與中國密切合作更符合美利益。美國或中國均無法獨自領導當今世界,與中國合作才能使美國在世界上的影響力最大化。

「我不是預言家,」中美建交30周年時,布熱津斯基談及中美關係今後發展前景時說,「但只要我們一起努力,(中美關係)會更加精彩。」


長按上圖,關注瞭望微信

點擊【閱讀原文】,下載瞭望APP

給你權威的新聞洞察力

覺得不錯,請點讚

相關焦點

  • 布熱津斯基走了,世界多了大國與大戰略思維
    東方IC 資料據美國《紐約時報》報導,當地時間5月26日,美國前總統卡特的國家安全顧問、著名地緣戰略理論家茲比格涅夫·布熱津斯基去世,享年89歲。布熱津斯基1928年3月出生于波蘭華沙,於1938年離開歐洲,踏上北美的土地,1958年加入美國籍。作為哈佛(Harvard)等大學的優秀學者,布熱津斯基逐步攀上權力頂峰。
  • 中國千萬不要低估美國戰略家的能力
    外有各種國際勢力的壓力,內有兩派越來越急的呼聲,中國徘徊在十字路口……  一、大競爭  1976年毛澤東去世之後,這個世界已經不再有偉人,預示著國際戰略格局必定要重新布局。  基辛格、亨廷頓、布熱津斯基脫穎而出,成為地緣政治和現代外交的領軍人物,導致了國際戰略的主動權向美國轉移。
  • 布熱津斯基,一位被誤讀的「大師」(略帶中越戰爭)
    前幾天布熱津斯基去世後,掀起了一股大師熱,無論讚美還是批判,都認為他是一位國際戰略大師或地緣政治大師。
  • 中國和印度開戰,俄羅斯會偏袒誰?美國的布熱津斯基已看穿一切
    有「美利堅帝國主義總設計師」之稱的布熱津斯基(布大爺,不愧是姓布的,專注替美帝布局策劃40年)在他的幾本著作中論述到,美印之間沒有地緣政治衝突,所以美國的外交政策常常是親印度的,並且把印度視為維護歐亞大陸平衡的重要棋子,尤其是利用其制衡中國的重要手段。
  • 美國總統背後的「國師」,布熱津斯基與一個時代的終結
    ·布熱津斯基在美國維吉尼亞州一家醫院去世,享年89歲。布熱津斯基親自從密西根大學請來的助理奧克森伯格在1975年國會聽證會上曾說「我們與中國的聯繫越強,中蘇之間緩和可能性就越小。」 1978年初,在布熱津斯基的勸說下,卡特向法國表態,美國政府不會介意法國向中國出售武器。在臺灣新領導人蔣經國就任的5月20日,布熱津斯基克服了萬斯的阻力,得到了卡特的授權,率團訪華。
  • 紀念 美國"飛虎隊"的深厚中國情緣:成員把部分骨灰留在中國
    △ 視頻:《共同的紀念:美國「飛虎隊」的中國情緣》  1941年,在中國空軍最困難的時候
  • 布熱津斯基被「啪啪」打臉!
    茲比格涅夫·布熱津斯基的《大棋局》一書預言了中亞的悲慘命運——布熱津斯基將其稱為「歐亞巴爾幹」的一部分,其中還包括阿富汗、亞塞拜然、亞美尼亞和喬治亞。 布熱津斯基認為,易爆潛力包括該地區的種族矛盾、大量的自然資源(尤其是石油和天然氣)、伊斯蘭化。然而,中亞地區並沒有如布熱津斯基所想,成為歐洲巴爾幹地區的翻版。
  • 中國將在「崛起」中「崩潰」?
    70年6次戰略誤判,美國你能讀懂中國嗎?第五次誤判:中國將在「崛起」中「崩潰」「中國崩潰論」認為,中國只能做「普通大國」,永遠不會成為「世界大國」,認為中國必然會在崛起的過程中崩潰。最近幾十年來,「中國崩潰論」一直流行美國、誤導世界。
  • 蔣百裡:中國天才的軍事戰略家
    但是,在這一次的中日戰爭博弈中,卻出現了奇蹟:同國際間的預測相反,中國並沒有被日本「短期迅速徹底擊敗」,而是堅持抵抗了8年之久,並最終贏得了勝利。  兩次中日戰爭成敗異變,主要是8年抗戰,功成在戰略,也就是說戰略決策正確,而在正確的戰略決策中,蔣百裡發揮了重要作用。  二、蔣百裡說:「萬語千言,只是告訴大家一句話,中國是有辦法的!」
  • 《御劍情緣》手遊巫月職業揭秘
    使用武器:環五行屬性:土戰鬥偏好:法術近戰輸出職業介紹:巫月是善於使用飛環的武鬥家,擁有爆發高、技能CD短的作戰優勢,可以對敵人造成持續不斷的法術傷害。【關於御劍情緣】  紫龍互娛旗下首款3D東方幻想飛仙手遊《御劍情緣》,由具備多年端遊引擎優化經驗的祖龍全明星團隊傾力打造,並藉助電影高清遠景、全局光照探針等技術為玩家帶來360度全景無死角超清夢幻仙境。
  • 大棋局-------美國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緣戰略
    ,所幸他最擔心的中蘇集團不過十年便分裂對立,布熱津斯基總結為什麼美國主導的聯盟能保持其內部團結而中蘇集團不過十年便分裂,主要原因是中蘇集團內部以蘇聯為主導意識形態色彩過濃,政治上等級森嚴,思想上過於教條主義,經濟上過於僵化缺乏活力,蘇聯的絕對統治欲過強而中國不可能長期聽命於他,而美國主導的民主聯盟有共同的價值觀和大體相同的宗教觀,卻沒有拘泥於形式的教條主義。
  • 四年前就預言到當前世界亂象的老人走了,他說亞洲國家之間更有可能產生核衝突...
    據紐約時報報導,美國當地時間5月26日(北京時間5月27日),美國前總統卡特的國家安全顧問、著名國際關係學家、地緣戰略理論家茲比格涅夫·布熱津斯基去世,享年89歲。正如中國外長昨天所說到的,我們兩國是當今世界穩定的壓艙石和和平推動者。我想作為外長,他是代表中國政府說話的,我也完全同意他所說的這一點。中美都認為兩國之間的敵視對誰都沒好處的,他們也不會這麼做的。但儘管如此,我想一些衝突仍然可能在兩國發生,不過這些衝突不會導致戰爭。還有一些利益團體有可能出於一己之私在兩國間製造敵視。
  • 又一個賭王去世了,帶著他的傳奇離開了!(下篇)
    一個商人可以讓美國總統聽他安排,甚至單方面影響一塊爭議領土的歸屬,可見他的實力和魄力。一個時代或許真的結束了2021年1月11日阿德爾森去世,而澳門賭王何鴻燊也在2020 年 5 月 26 日去世,這兩位賭王去世的間隔時間不到1年,但對世界博彩業的影響卻是巨大的。
  • 跨服戰來襲 《御劍情緣》首部資料片8.5上線
    關於御劍情緣  紫龍互娛旗下首款3D東方幻想飛仙手遊《御劍情緣》,由具備多年端遊引擎優化經驗的祖龍全明星團隊傾力打造,並藉助電影高清遠景、全局光照探針等技術為玩家帶來360度全景無死角超清夢幻仙境關於紫龍互娛  紫龍互娛是中國領先的網路遊戲開發商和運營商之一。公司業務涉及PC以及移動遊戲的研發與發行,秉承著「創造遊戲,傳遞快樂」的宗旨,傾力打造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高質量遊戲精品,致力於成為集研發、運營、銷售、服務於一體的全平臺遊戲服務內容提供商。關於祖龍娛樂  祖龍娛樂是國內頂尖的遊戲研發商之一。
  • 他回國,讓美國航母突然後退100海裡!他去世,被領導人親筆批示!可現實卻…
    他是國際上舉足輕重的戰略科學家。他讓中國正式進入了「深地時代」。他,2009年回國,消息傳出,震動海外!美國航母艦隊後退100海裡!他,用7年時間,使我國上天、入地、潛海實現彎道超車,「深部探測技術與實驗研究」項目5年的成績超過了過去50年!他,2017年去世,噩耗傳來,領導人親筆批示,要學習他「心有大我,至誠報國」的精神!
  • 老布希去世!美國最長壽總統:愛打仗、愛吃北京烤鴨…
    美國前總統喬治·赫伯特·沃克·布希辦公室11月30日晚發表聲明,證實他於美國中部時間當晚10時許去世,享年94歲。應對蘇聯,他宣布實行「超越遏制」戰略。1990年,老布希在聯合國安理會決議授權下,組織了34國聯盟,通過沙漠盾牌-沙漠風暴-沙漠軍刀三階段行動,保衛了中東能源安全,將伊拉克逐出科威特。在美國人看來,軍人出身的老布希好戰之風表露無遺,當他談及軍事政策時眉飛色舞,但一處理起國內經濟問題就顯得無精打採大打哈欠。
  • 《日本古代軍事戰略》武家崛起 第三講 鎌倉幕府
    二 源賴朝的後代源賴朝去世後,長子源賴家繼位。二代將軍源賴家 源賴家在位期間,由他的母族北條氏掌握大權,尤其是他的母親北條政子,雖然已經出家,但是仍然在幕後掌握大權。不是將軍勝似將軍,人稱「尼姑將軍」「尼公方」(公方就是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