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R-71 61-17974是首架在越南執行作戰任務的「黑鳥」,也是最後一架墜毀的「黑鳥」。
1989年4月21日,974號機在菲律賓海上空以3馬赫飛行時,左發壓氣機軸承卡死導致葉片爆炸,擊穿了關鍵的液壓管線,隨後飛機完全失去了控制。
機組在飛機墜落到3048米,速度降到400節(741公裡/時)時才敢彈射跳傘。丹·豪斯(飛行員)和布萊爾·博熱克(RSO)安全逃生,被菲律賓漁民救起。
1989年5月10日,美國海軍和空軍人員從61米深的海底打撈起這架SR-71的殘骸,並運回衝繩處置。
雖然在服役的二十多年時間裡,SR-71從未被敵人擊落過,但是各種事故中損失的黑鳥有12架。該機總共製造了32架。
SR-71雖然事故頻頻,卻僅導致一人死亡——64-17952號SR-71A在1966年1月25日做高空高速試飛時,由於發動機停車而導致飛機解體。
試飛員Bill Weaver居然在彈射座椅未彈離飛機的情況下成功逃生,而偵察系統操作員Jim Zwayer則因為高空條件下跳傘死亡。事故發生地靠近新墨西哥州的Tucumcari。
SR-71素以三馬赫的飛行速度以及兩萬米的飛行高度令其他飛行器望塵莫及,同時飛行員彈射逃生時也就有了諸多限制。
錯誤的高度或者錯誤的時機,都會造成難以挽回的後果。
這也就是失事SR-71飛行員非得在速度降低下來的時候彈射的原因。
有意思的是,雖然這款偵察機「一直被追趕,從未被擊落」,卻曾經被被朝鮮的低空飛彈擊傷的。
上世紀70-80年代,美軍經常派出SR-71高速偵察機飛臨朝鮮東西海岸進行航空偵察,每月都要出沒3-4次,朝鮮人民軍一直設法予以擊落。
時任朝鮮人民武力部部長的吳振宇計劃在1982年4月15日前擊落一架美軍偵察機,以此作為金日成主席70周歲生日禮物。
1981年初,吳振宇重金邀請金剛石設計局的10位專家來到平壤,與朝鮮機械工業部(今為軍需工業部)的專家一道研討擊落SR-71的方案。
經過研討,兩國專家決定在鹹鏡北道花臺郡舞水端裡基地和平安北道信川郡銀晶裡基地實施「連動作戰」,用經過蘇聯專家技術升級後的S-200「織女星」遠程地空飛彈伏擊SR-71。
1982年初,舞水端和銀晶裡飛彈基地開始保持24小時非常勤務體制。3月的一天,朝鮮人民軍防空部隊通過雷達跟蹤監視到SR-71由黃海康翎半島上空侵入朝鮮領空。
接到報告後,吳振宇立即指示銀晶裡基地準確算出SR-71的飛行速度和飛行時間,隨後下達攻擊作戰命令。
可惜的是,從舞水端裡發射的3枚「織女星」飛彈未能有效擊中SR-71,只是擊傷了SR-71的部分機體,迫使其迅速退出朝鮮並在此後相當長時間內不敢越境。
這一過程得到美國馬基航空博物館的承認,該館收藏有大部分退役的SR-71。
有意思的是,「織女星」飛彈的殘骸後來墜落到駐防海州的朝鮮人民軍第4軍團軍營裡,未得到通報的第4軍團以為是韓軍或美軍向朝鮮發射飛彈,誤判為韓美要發動戰爭挑釁,並及時向人民軍總參謀部進行了報告。
SR-71「黑鳥」從未命喪敵手的神話差點被朝鮮人民防空軍打破,這亦說明:輕視任何一個對手都是不明智的選擇。
歡迎搜索ID:qqmiljwt
或長按以下二維碼關注
騰訊軍事講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