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打破M1A1坦克的金身——短號反坦克飛彈!

2021-02-19 瀚海狼山

海灣戰爭創造了很多美軍的神話,比如愛國者飛彈的驚人命中率,雷射制導炸彈的殺傷力,M1A1坦克的無堅不摧和金身不破。後來的大量事實被披露,證明這些所謂的神話,大多數是出於美國軍方單方面的拔高宣傳。雖然多國部隊的武器和戰術水準確實都比伊拉克軍隊強,但是遠遠沒到出神入化的程度。

而這些武器神話,被打破最晚的,是M1A1坦克的裝甲防護能力。M1A1坦克是美軍研發的第三代主戰坦克。在海灣戰爭期間,首次裝備了貧鈾裝甲和貧鈾穿甲彈的M1A1,似乎毫髮無損,就摧毀了對手的數百輛蘇式坦克。但是實際上M1A1當時就已經有被擊穿側裝甲的記錄,但是美國陸軍嚴密封鎖消息,並把被擊毀的這輛M1迅速的秘密運輸回國,對外仍然維持M1坦克的無敵形象。不過M1坦克集群的這次進攻行動,很快就結束了,美國陸軍最終也沒有直接攻擊巴格達,導致M1的神話還在繼續。

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溼鞋,裝出來的金身不壞,最終還要被戳穿。到了911以後,美國不顧聯合國大的多數國家的反對,自行發動了伊拉克戰爭,這次就是要徹底推翻薩達姆,因此美軍陸軍的裝甲重裝部隊,開始大規模突入巴格達。雖然最終戰略行動很迅速,達到了目的。沿途的抵抗也不算激烈,甚至薩達姆的正規軍早就潰散,只剩下一個面對鏡頭的宣傳官員在宣揚著不存在的幾個主力師。即使這樣,伊拉克的少量抵抗人員發射的一種反坦克飛彈,還是終於擊毀了一輛裝備貧鈾裝甲的M1A1坦克,引發了全球的關注。這種反坦克飛彈就是俄羅斯的短號。「短號」反坦克飛彈是俄羅斯出口的輕型第3代反坦克飛彈,由俄羅斯圖拉儀器設計製造局研製,代號為AT-X-14,用於取代有線制導的第二代AT-5「競賽」式反坦克飛彈。生產和裝備的「短號」反坦克飛彈數量非常龐大,並大量出口到中東戰場,在伊拉克戰爭中首次取代重大戰果後,後來更是大批量出現在敘利亞戰場,讓更多的M1和豹式坦克中招。

「短號」反坦克飛彈反坦克為主,具有較強的破甲能力,也可以用來打碉堡和其他地面火力點。現代地面戰鬥,反坦克飛彈在戰鬥中的目標只有30%到35%是坦克和裝甲車。在絕大多數情況下,反坦克武器都可以用作伴隨步兵作戰的輕型火炮,用來打擊各類掩體和野戰工事。「短號」反坦克飛彈主要裝備團級以下部隊。可以搭載在越野汽車、裝甲車和坦克上使用,也可在地面上發射,用來對付具有披掛反應裝甲的新型主戰坦克,還用來攻擊各類野戰工事。

    「短號」反坦克飛彈彈徑152毫米,採用鴨式布局,前面有2片可以摺疊的鴨式舵,彈體為圓柱形,尾部有4片摺疊式梯形穩定翼。其動力裝置由1臺起飛發動機和1臺續航發動機組成,起飛發動機把筒裝飛彈推出發射筒後,續航發動機便開始工作,使飛彈獲得最大飛行速度240米/秒。飛彈最小射程100米,最大射程5 500米,夜間最大射程3 500米。為了對付不同的目標,「短號」反坦克飛彈配備了2種戰鬥部,即9M133-1反坦克戰鬥部和9M133F-1多用途戰鬥部。

當攻擊坦克,特別是披掛爆炸反應裝甲的主戰坦克時,使用9M133-1雙級串聯聚能破甲戰鬥部。飛彈的結構與常用的新型反坦克飛彈結構差不多,從前向後分別是:引信、前置小型戰鬥部、續航發動機、主戰鬥部、制導電子組件、起飛發動機和4片尾翼。前置戰鬥部用來擊穿和引爆爆炸反應裝甲,主戰鬥部用於擊穿坦克的主裝甲,可穿透1 200毫米的軋制均質裝甲,也可穿透厚達3~3.5米的混凝土防禦工事和建築。

相關焦點

  • 世界十大最具殺傷力反坦克飛彈
    國科環宇快捷免費關注  現代反坦克飛彈,如地獄火、長釘、標槍和陶氏為軍隊提供的摧毀重裝甲坦克的能力。本文以精確攻擊力和部署能力為依據,列出了一些最現代化的、最具殺傷力的反坦克飛彈。長釘-MR是單兵攜帶的發射後不管飛彈,步兵和特種部隊可在200米至2500米範圍內準確打擊目標。長釘-LR除了可以安裝在三腳架上作為可攜式反坦克飛彈使用外,可以架設在輕型戰鬥車輛上,射程為200米至4000米。長釘-ER設計用於在陸地車輛、直升機、海上平臺上發射,最大射程為8千米。該飛彈配有串聯高爆戰鬥部,反坦克彈頭和光電導引頭以提高其準確性。
  • 反坦克飛彈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隨著坦克的發展,人們一直在研製、改進反坦克飛彈,力求以少量的消耗贏得殲滅坦克的勝利。至今,國外已經定型生產和正在研製的反坦克飛彈達幾十種。這些反坦克飛彈,大部分既可單兵攜帶使用,又可裝備在各種車輛上使用,既可在地面上使用,又可配備在直升機和固定翼飛機上使用。
  • 中國坦克怎麼對付印度剛購買的長釘飛彈?
    例如,俄羅斯在西亞戰果纍纍的「短號」反坦克飛彈,採用雷射駕束制導,坦克等目標一旦探測到特定的雷射信號,就可以判斷正在受到該飛彈攻擊,進而採取發射幹擾彈、定位火力覆蓋、機動轉移等對抗措施。中國紅箭9有毫米波制導型號,會輻射出易於被發現的無線電信號。美國「陶」式反坦克飛彈等等配有雷射測距儀,這也是暴露自身攻擊意圖的設備之一。
  • 秘聞 | 俄羅斯用什麼飛彈打穿了美軍M1A2坦克的前裝甲?
    短號仍然是由圖拉儀表設計的,定位是一款重型反坦克飛彈,步兵使用型發射器為9P163,發射系統為9K129,武器戰版本叫四重奏,射手使用雷射或紅外線照射目標,飛彈隨照射點飛行進行制導,採用自旋穩定增加了命中率。該飛彈威力巨大,是為了對抗西方新一代的豹2,M1等坦克而生,和競賽一樣主要是車載。
  • 俄軍T-90A遭老式反坦克飛彈擊中,似被燒毀
    ,被一輛友軍的BMP-2步兵戰車擊中,後者發射的9M113「拱肩」(北約代號AT-5)反坦克飛彈擊中,有媒體稱是被「短號」擊中,但BMP-2步兵戰車並未裝備這種威力強大的先進反坦克飛彈。T-90A的車組成員傷亡情況不明,但從照片看,這輛T-90A主戰坦克側面在挨了一發「拱肩」反坦克飛彈後,一側裙板幾乎被完全摧毀,炮塔一側的爆炸反應裝甲也被炸飛,很可能主裝甲被擊穿,引發大火,而且燒的還很嚴重,乘員恐怕兇多吉少。
  • 反坦克飛彈破甲威力:美國1400毫米,俄羅斯1250,國產藍箭7第一
    廣告合作QQ:3304279071、6240132如今,坦克裝甲車仍是世界陸軍現役武器中的主力,而反坦克飛彈的衍生便成為坦克以及裝甲車的天生「殺手」。作為世界公認的兩大軍事強國,我國的武器常常會拿來和美俄兩國進行比較,而在反坦克飛彈的打擊能力上,美國反坦飛彈的破甲力達到1400毫米,俄羅斯則為1250毫米。儘管看起來數據華麗,但我國的藍箭7已實現對俄美的超越。一般來說,反坦克飛彈要做的便是正面突破坦克的複合防護裝甲,飛彈金屬射流的破甲威力若大於對應裝甲厚度,便可以穿透裝甲,進一步形成二次殺傷。
  • 坦克的致命殺手—紅箭—12反坦克飛彈
    我國GDP總值不斷生長,人民的生活水平也不斷的提高,隨著經濟不斷上漲,我國作為一個軍事大國,自然而然不會忘了發展自身的軍事實力,對於反坦克飛彈來說,反坦克彈和坦克之間的戰爭矛盾就沒有停止過,在上個世紀,反坦克飛彈曾經稱霸過上個世紀後期的一個戰場,由於反坦克飛彈的出現,導致了當時認為坦克可能隨時被淘汰掉,後來英國開始對坦克的裝甲系統進行改進,複合裝甲和反應裝甲開始出現在了人們的面前,防禦系統和幹擾系統同時進行升級
  • 「戰利品」坦克主動防禦系統,打RPG如拍蒼蠅!
    「戰利品」坦克主動防禦系統(Trophy APS) 是一種能攔截來襲飛彈的硬殺傷系統,一旦發現火箭彈和反坦克飛彈來襲,就能發射小型彈藥(MEFP),將來襲飛彈摧毀,為減少附帶損傷,攔截將只在車體附近進行,避免誤傷。
  • 頭頂4枚反坦克飛彈!中國122TM是什麼坦克?
    法國為了提高AMX-13/75輕型坦克的火力,在其主炮兩側安裝了4枚SS.11有線制導反坦克飛彈。後期法國人更是研製了每側一套四聯裝的「霍特」反坦克飛彈發射箱,全車8枚反坦克飛彈超強火力的AMX-13 HOT型輕型坦克。
  • 【裝備】簡介日本馬特反坦克飛彈家族
    老式「馬特」反坦克家族1957年,日本防衛廳技術研究部與川崎重工業公司合作,以世界上最早裝備部隊、最早實戰使用的反坦克飛彈——法國SS-10反坦克飛彈為基礎,開始研製第一代反坦克飛彈,並於1964年研製成功,稱為64式「輕馬特」反坦克飛彈(ATM-1)。
  • 美俄王牌坦克同時暴屍荒野,炮塔都被炸飛,兇手究竟是誰?
    有意思的是,戰場上布滿了被擊毀的坦克裝甲車輛,美制的M60A1主戰坦克的殘骸就躺在俄制T-80BV主戰坦克殘骸一側,而T-80BV主戰坦克的炮塔則被炸飛到一側。這兩種冷戰時期互相橫眉冷眼的對手,卻在遠離歐洲大陸主戰場的這片荒野中,成為了難兄難弟!而擊毀他們的,很可能是包括紅箭-8、紅箭-73、「短號」、「陶」在內的著名反坦克飛彈,這些飛彈已經在該地區擴散。
  • 標槍飛彈_標槍反坦克飛彈
    標槍反坦克飛彈是美軍研製的一款紅外線制導的可攜式反坦克制導飛彈。標標槍反坦克飛彈主要攻擊方式是頂部攻擊,有效射程高達2000米,具有自動追蹤的能力,發射之後就不用去管了。標槍反坦克飛彈是美國80年代末期開始研製的第四代反坦克飛彈,1996年正式列裝,取代現裝備的龍式單兵反坦克飛彈,能有效打擊最新式的坦克目標。
  • 中國紅箭(RED ARROW)系列反坦克飛彈「AFT交響曲」(2) ——「十年一箭」紅箭8
    1  研製歷程時間窗又回到1969年「823會議」和反坦WQ大會戰,紅箭8研製計劃就是這個時間被提出來的,工程名稱為「第二代紅外半自動反坦克飛彈」,上世紀70年代末中國和西方國家進入了一個長達十餘年的「蜜月期」,在裝備領域緊密合作,法國人開始向中國推銷小羚羊反坦克直升機(有少量採購),反坦克飛彈中出現法德合作研製的最新型霍特(HOT)飛彈
  • 淺析標槍反坦克飛彈
    經休斯飛機公司等三家承包商的競爭,陸軍於1989年與德克薩斯儀器公司和馬丁·瑪麗埃塔公司籤訂了研製「先進的中型反坦克飛彈系統"的合同,並立即開始全面研製。1991年,該飛彈系統被命名為「標槍"反坦克飛彈。         經過54個月的研製與試驗,「標槍"反坦克飛彈於1994年投入小批量生產,1996年正式裝備部隊,用它逐步取代 M47「龍"式反坦克飛彈。
  • 「賽格」 反坦克飛彈
    「賽格」反坦克飛彈即蘇制9M14M飛彈(北約編號為AT-3)。
  • 從「長釘」看「人在迴路中」反坦克飛彈的未來
    ,主要作為營級反坦克武器使用第四次中東戰爭是一場典型的「坦克大決戰」,以色列在這場戰爭的後期,得到美國援助的大批「陶」式反坦克飛彈,同時,其自身的坦克部隊也頻頻遇上埃及步兵的AT-3反坦克飛彈。而即使是「陶」式這樣的戰後二代反坦克飛彈,由於實際上也是「發射後要管」,而坦克炮彈的飛行速度再怎麼樣也比反坦克飛彈快得多,所以總能後發先至,要麼直接打掉飛彈發射陣地,要麼幹擾射手的瞄準。所以,未來飛彈當然,最好是「發射後不管」——但那樣的飛彈很貴,對於其實不是那麼有錢的以色列來說,裝備「標槍」這樣的飛彈,除非又快被打到亡國了,美國才會送吧。
  • 坦克殺手——單兵反坦克武器
    然而不久後德軍也製造出了世界上第一批反坦克步槍——毛瑟M1918反坦克步槍,又稱T型步槍,是普通步槍的升級版,能夠擊穿薄皮坦克的裝甲。從那以後各種反坦克步槍層出不窮,其口徑、射程也不斷提高。但二戰後期,坦克裝甲的厚度已經達到反坦克步槍無法擊穿的程度了,反坦克步槍也在二戰後期逐漸銷聲匿跡。
  • 有阿瑪塔T14坦克在,美國艾布拉姆還會是世界第一?
    在海灣戰爭中,艾布拉姆斯120毫米大炮毫不費力地削掉T-72坦克的炮塔,而俄羅斯反坦克飛彈和炮彈125毫米穿甲彈居然不能擊破美國坦克的喬巴姆裝甲。事實上,艾布拉姆自己的炮彈,據傳勉強能穿透自己的貧鈾裝甲。▼艾布拉姆M1坦克自那之後,艾布拉姆斯參與了很多戰爭,但它已失去了不可戰勝的美譽。
  • 日媒推算臺軍需要多少M1A1坦克(下)
    交戰演算    目前,解放軍地面部隊主要裝備老式「紅箭」73和性能堪比美國「陶」式的「紅箭」8反坦克飛彈
  • 淺談在敘利亞的BGM-71「陶式」反坦克飛彈的介紹和應用
    它取代了比 SS.10 和 ENTAC 更小的飛彈,提供了大約兩倍的有效射程,更強大的彈頭,以及一個大大改進的半自動制導系統,該系統還可以配備紅外攝像機供夜間使用。BGM-71「陶式」反坦克飛彈最早於1970年生產,是使用最廣泛的反坦克之一制導飛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