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最近美國新聞的影響,兩棲攻擊艦一直是各大新聞媒體的頭條,也引發了很多關於兩棲攻擊艦的討論,關於兩棲攻擊艦有一個特別重要的問題,那就是兩棲攻擊艦到底能不能作為一種真正的航空母艦來使用,而且這種多用途的海軍軍艦,到底能在未來的戰爭當中發揮多大的作用?本文就來詳細講述一下兩棲攻擊艦在目前以及未來海軍當中的地位以及發展情況。
目前全世界最具代表性的兩棲攻擊艦自然就是美國的黃蜂級,也是目前全世界功能最全面,性能也最為先進的兩棲攻擊艦,是美國海軍最為重要的一種軍艦之一。那麼就先來簡單介紹一下黃蜂級的種種優勢,以及它的一些技術設計。
黃蜂級兩棲攻擊艦是美國海軍的一種大型兩棲攻擊艦,也被稱為多功能兩棲攻擊艦,黃蜂級的前型是美國海軍的塔拉瓦級兩棲攻擊艦,做了範圍比較大的改動。黃蜂級兩棲攻擊艦的數據比較強悍,首先它的標準排水量達到了40,500噸,滿載排水量更是達到41,150噸,這個先不著急,我們等會兒會和其他的軍艦做一個對比,就會知道這艘軍艦的厲害之處。軍艦的長度為253.2米,寬度32米,吃水為8.1米。
法國的戴高樂號航空母艦是目前除了美軍之外,唯一一艘服役的核動力航空母艦,原本是法蘭西的復興希望,不過戴高樂號航母有一些非常明顯的缺陷,最直觀的缺陷就是它的體型和噸位比較小,而且搭載的還是普通的固定翼艦載機,因此在航母的運作方面和美軍的航母有明顯的區別,整體的戰鬥實力其實並沒有法國宣傳那樣高。
戴高樂號航母的長度為261.5米,水線的長度為238米,水線寬度31.5米,甲板寬度為64.36米。從傳銷上來講,戴高樂號航母和黃蜂級兩棲攻擊艦的區別不是很大,重點的區別在於戴高樂號作為一艘航空母艦,它的甲板面積和整體尺寸是比較大的,更加方便艦載機運作。而黃蜂級兩棲攻擊艦的甲板接近於以前比較古老的直通甲板航母,沒有進行外瞟設計。
在噸位方面戴高樂號航母其實是要遜於黃蜂級的,戴高樂號航母的標準排水量只有35,000噸,而滿載排水量達到了42,500噸,兩者在同一個層次,而基本排水量方面,黃蜂級還有近5000噸的優勢,相當於一艘驅逐艦的體重。從整體的噸位和尺寸方面進行對比,發現戴高樂號航母基本就是一艘甲板外標設計的黃蜂級兩棲攻擊艦,所以我們不僅要想像黃蜂級兩棲攻擊艦一旦在戰時會不會變成真正的航空母艦呢?
那麼說到這裡,其實也就說到了黃蜂級的關鍵所在,也就是相比於前型塔拉瓦級兩棲攻擊艦的改進之處。塔拉瓦級兩棲攻擊艦雖然看起來也是一艘直通甲板的先進兩棲艦,儘管在他服役的時候,其他國家基本上沒有這種軍艦,但是塔拉瓦級本身也是一艘相對來說比較傳統的兩棲攻擊艦,最主要的特徵就是航空設施方面相比黃蜂級要少了不少。
黃蜂級在設計之初就考慮了使用大型氣墊登陸艇以及從英國購買的垂直起降戰鬥機的能力,首先黃蜂級將船塢艙的尺寸進行減小,但是利用更加合理的設計,使得它可以容納三艘LCAC氣墊登陸艇,這種氣墊登陸艇可以運載一輛主戰坦克進行登陸作戰,等於說黃蜂級在使用登陸艇進行登陸作戰的過程當中,可以一次性將三輛M1A1主戰坦克投入戰場,不僅頭髮量大,而且遠離海岸更加安全。
相比於塔拉瓦級黃蜂級在其他部位也進行了縮小的設計,比如黃蜂級將車庫甲板的面積縮小了30%左右,貨倉的容積也減少10%左右,三處重大的縮小設計,其實就是為了將空間儘可能的留給機庫以及航空設施,以便裝載對美國海軍陸戰隊而言,最為重要的AV8B型垂直起降戰鬥機,而這個也正是黃蜂級相比於塔拉瓦級的重要改變。
從前面和戴高樂號航母的對比當中可以知道黃蜂級的噸位是和戴高樂級相差不大的,只是甲板面積有所減少,但是因為噸位的優勢,黃蜂級的甲板面積依舊可以匹敵二戰當中的大型航母,所以無論如何它還是可以搭載幾十架戰鬥機或者直升機的。
我們就來說一下黃蜂級的艦載機,黃蜂級大致有4種搭載模式,為標準模式1標準模式2以及突擊模式和制海模式。標準模式一屬於多功能的搭載方式,擁有4架CH53重型運輸直升機以及12架CH46運輸直升機,同時還有4架AH1W武裝直升機,兩架UH1N型通用直升機還有6架AV8B型垂直起降攻擊機。在這些飛機當中,CH53是美國目前僅有的一種重型直升機,和俄羅斯所使用的米26直升機比較類似,但是噸位要小一些。CH53運輸直升機可以運送一些大型車輛以及大量士兵,同時還可以吊運的形式運載一些火炮,另外在救援過程當中,CH53直升機可以發揮自己航程比較遠速度比較快的優勢,配合其他加油機甚至可以執行一些滲透和特種作戰。自從上世紀60年代問世以來,CH53的改進一直沒有終止,而且還在最近誕生了單價超過1億美元的CH53K型直升機,也是全世界同類飛機當中最為先進的一種。
CH46也是一種運輸直升機,是陸軍所使用的CH47支奴幹直升機的姊妹版本,但是尺寸要比CH47小上不少。CH46直升機目前已經退役,是一種縱列式雙旋翼直升機,特點是運載量比較大,經常用於軍艦之間的物資運輸工作,可以迅速投放大量的士兵,也可以以吊運的形式運輸火炮或者其他車輛。
AH1W武裝直升機是美國海軍陸戰隊曾經使用的主力武裝直升機,目前已經進化到AH1Z。AH1W武裝直升機是一種中輕型武裝直升機,整體的性能稍稍弱於我國的武直10。武裝直升機主要用於對地面進行攻擊,也是主要的反坦克反裝甲手段,另外也可以用來攻擊一些地面的碉堡和火力據點,大家可以在遊戲當中經常可以看到海軍陸戰隊和AH1W武裝直升機的身影。
UH1N通用直升機是早期UH1系列直升機的改進版本,性能更加強悍,主要用來快速機動,有比較靈活的機動能力,經常執行一些特殊的任務。當然重頭戲就是AV8B型垂直起降攻擊機,這種飛機是英國鷂式戰鬥機的改進型號,擁有垂直和短距起降的能力。黃蜂級設計之初曾經打算在艦首設計一個尺寸比較小的滑躍甲板,但是設計滑躍甲板就會導致飛機的搭載量有所減少。黃蜂級和航母的長度類似,所以在使用AV8B這種垂直起降戰鬥機的時候完全可以利用足夠長的甲板來實現重載起飛。
AV8B並不是一款非常完美的飛機,首先它的對地攻擊能力是不錯的,可以攜帶各種對地攻擊用的飛彈以及精確制導炸彈和普通的炸彈,也可以通過掛載副油箱的形式增加航程,甚至還可以使用海軍陸戰隊所裝備的加油機延長航程。不過AV8B是一種垂直起降攻擊機,嚴格來說並不能算是常規意義上的戰鬥機,所以它的空戰能力非常有限,也很難使用各種先進遠程飛彈的能力。另外它的雷達性能也非常有限,在面對第3代戰鬥機的時候只有在近距離格鬥的情況下會有可能佔據一些優勢,剩下的時候是完敗的。
不過AV8B也有自己的優勢,那就是垂直起降的設計讓它可以伴隨部隊以及直升機進行部署,作戰的時候非常靈活,遠比要通過航母彈射的重型機載機靈活的多。而且美國在戰時也發現,一旦自己的海軍和空軍將敵國的防空設施以及其他戰鬥機完全壓制之後,AV8B這種戰鬥機是一種非常不錯的對地攻擊機型。注意前提是自己的海軍和空軍有效的壓制敵國的防空設備,否則以AV8B的整體性能來說,它甚至不能進行超音速飛行,是防空飛彈非常理想的獵殺型號。
標準模式2和標準模式1的機型是一樣的,只不過搭載數量有所變化。CH53運輸直升機的數量增加到9架,其他飛機的數量維持不變,是一種比較密集的搭載模式,
突擊模式比較有意思,主要有兩種形式,在過去CH46直升機沒有推的時候,突擊模式搭載42架CH46運輸直升機。而在CH46運輸直升機退役之後,便換成了12架MV22傾轉翼飛機。很多人印象當中,MV22這種傾轉翼飛機的安全性能非常不好,而實質上這種飛機在美國海軍以及海軍陸戰隊的飛機當中,有非常不錯的安全記錄,只不過因為試飛期間發生了比較多的嚴重事故。MV22的體型比較大,它的長度為17.5米,翼展14米,如果機翼上的兩臺發動機和螺旋槳同時運轉的話,那麼它的翼展將會達到誇張的25.8米,僅僅和軍艦的寬度相差10米左右。飛機的空重為15噸,最大起飛重量27噸,有兩臺AE1107C渦輪軸發動機,每臺的功率為4590千瓦,總功率比一般的直升機要大得多,因此它的最大飛行速度達到了509千米每小時,已經趕上很多固定翼飛機了。同時它的升限達到了7620米,航程1627千米,作戰半徑722千米,整體的數據都要比之前的直升機有了大幅度的提升。所以千萬不要小看這種傾轉翼飛機,它對海軍以及海軍陸戰隊的革新意義甚至比垂直起降戰鬥機還要大。在突擊模式的時候主要使用MV22傾轉翼飛機來運載大量的士兵投入戰場作戰,效率比之前的直升機要高得多,目前世界各國都在如火如荼的研製各種高速直升機型號,但是美國在幾十年前就已經將傾轉翼飛機這種劃時代的新飛機構造研製成功,而目前的MV22已經服役了十幾年,成熟度非常之高。
當然前面三種模式其實都是黃蜂級兩棲攻擊艦的常用模式,也就是依靠直升機或者傾轉翼飛機來進行登陸作戰,同時使用少量的武裝直升機和垂直起降攻擊機來進行對陸攻擊,另外船塢內的氣墊登陸艇也可以將人員或者裝甲車輛一併運送上岸,實現非常高效的立體登陸作戰。
最後一種制海模式才是我們這篇文章要講述的關鍵內容,在制海模式當中,黃蜂級可以攜帶20架AV8B型垂直起降攻擊機,以及4~6架SH60B反潛直升機。
在說這個模式之前,我們先來看一下航母的大致艦載機都有哪些?在過去美國航母上的艦載機數量非常多,有A5、A7這種攻擊機,也有在A6攻擊機的基礎上研製的加油機和電子戰飛機,而作戰用的艦載機也有F14和F18,再加上艦載運輸機以及預警機和其他的直升機,種類非常豪華。但是美國航母在慢慢的進化當中淘汰了很多機型,比如加油機和攻擊機,現在只剩下F35和F18EF型作為主力,直升機和預警機作為輔助,其他機型則靈活搭配。
黃蜂級在制海模式的時候主要有兩種飛機,AV8B承擔制空和攻擊任務,而SH60系列反潛直升機用來進行反潛作戰。除了缺乏預警飛機外,它就是一艘小號的航母。那麼和誰來對比呢?我們先來和英國的無敵級輕型航母做一個對比,
無敵級輕型航母的艦長為209.1米,寬度為36米,滿載排水量僅僅只有20600噸,無敵級航母的最大載機數量為24架,黃蜂級的最大搭載艦載機數量其實和這個數字非常接近,但是無敵級航母是一種輕型航母,並沒有什麼多用途的設計,所以等於說黃蜂級在制海模式的時候基本相當於一艘無敵級輕型航母。
美國在過去的戰爭當中雖然有這種設想,但是實質上只有航母和空軍在有絕對優勢的時候才會偶爾使用制海模式,不過實際效果的也非常不錯,也就是前面說到的,AV8B垂直起降攻擊機在己方佔有絕對優勢的情況下,是一種非常優秀的對地攻擊機。
然而前面說到的這些所有飛機當中,除了比較新的CH53和MV22之外,其他飛機基本都是老掉牙的飛機,要麼退役,要麼面臨退役。而真正的新飛機其實就是著名的F35B型戰鬥機。我們之前說過F35B型戰鬥機其實是海軍陸戰隊要求的機型,如果沒有F35B的話,F35項目的進展速度會非常快,整體的價格也會比現在更為便宜。有很多人認為我國其實並不需要垂直起降戰鬥機,因為這種飛機的雞肋屬性比較明顯,然而實際上垂直型戰鬥機才是黃蜂級以及後面誕生的美國級兩棲攻擊艦最值得大書特書的地方。
首先F35B是一種先進的第5代戰鬥機,雖然有些性能稍微有些缺陷,但是它對其他飛機的代差優勢是不容忽視的。黃蜂級以及美國級兩棲攻擊艦在普通模式的時候,可以簡單理解為將前面的AV8B型飛機換為F35B,F35B的攻擊能力可要比AV8B強了不少,更強的隱身能力更好的電子設備以及更大的起飛重量都是它的優勢所在。而到了新的制海模式,F35B真正讓黃蜂級以及美國級兩棲攻擊艦搖身一變成為真正的航母。美國兩棲攻擊艦的噸位普遍來說都比較大,往往都超過了4萬噸,所以擁有非常長的甲板,F 35B可以以非常高的重量進行短距起飛。攜帶有先進空空飛彈的F35在進行對海作戰的時候,幾乎可以吊打目前全世界除了美國超級航母之外的任何國家的艦載機。可能會有人不同意,但是我們來分析一下。俄羅斯和我國的航母比較類似,大概都是殲15以及米格29K或者蘇33這一類4代或者4代半戰鬥機,雖然擁有起飛重量航程等等優勢,但是F35B畢竟是一款貨真價實的第5代戰鬥機,它的隱身能力和其他方面的優勢對這些4代和4代半飛機構成了非常明顯的優勢,所以不要寄希望於殲15去戰勝F35,那是不現實的。
印度自然不用說了,印度的航母整體實力甚至不如俄羅斯,法國的航母噸位和黃蜂級比較類似,艦載機的數量有限,而且搭載的艦載機只是4代半的陣風M,論整體性能還是要落後於F35B型。戴高樂號航母的優勢在於它有預警機,所以它是一艘正規的航母,因為有預警機的優勢,可以輔助陣風M進行作戰,但是真正到短兵相見的時候,陣風M依舊拿F35B沒有任何辦法,畢竟兩者的研發時間差了十幾年近20年,而且兩者的整體技術層次根本不在同一級別。如果4代半戰鬥機可以打敗第5代戰鬥機,那麼為何連韓國和印度這樣的國家都想研製第5代戰鬥機呢?
剩下的只有英國,而英國和美國一模一樣,選擇了F35B型,將F35B配備在自己的女王級航母身上。這也是英國歷來的做法,為航母搭載垂直起降戰鬥機,以增加航母的靈活性。
既然搭載了F35B的黃蜂級兩棲攻擊艦在全世界範圍內來看都是一艘實力相當不錯的4萬噸級航母,那麼問題就來了,如果美國為這些大型兩棲攻擊艦全部裝上F35B型,那麼美國航母和準航母的數量將會達到20艘左右,這對於美國海軍的輪轉以及換班來說是非常有優勢的。絕大多數時間美國航母編隊可以執行的任務其實以黃蜂級兩棲攻擊艦作為核心的特混編隊也可以達到相應的目的,這對美國來說是相當省錢而且相當省心省力的做法,也證實了我們曾經在節目當中多次說到過的結論,那就是任何軍種只有各自武器當中會飛的單位具備了非常好的性能,那麼整個軍種的實力就會有質的提升。
如果需要知道的是搭載F35B型的黃蜂級兩棲攻擊艦依舊不能算是真正的純粹型航母,畢竟它的指揮系統以及雷達電子設備和航母還是有非常大的差距,另外船塢在也是一個累贅,所以在美國級兩棲攻擊艦設計當中就取消了船塢的設計,更加突出航空設備的重要性。
我國的075兩棲攻擊比較類似的軍艦,噸位也在4萬噸左右,很多觀眾都會奇怪說我國的航母目前只有兩艘,雖然有正在建造的型號,但是075目前已經下水了兩艘,好像兩棲攻擊艦這邊的建造速度比航母更快。這是因為航母的建造難度和整體的技術水平是要高於兩棲攻擊艦的,而我國之所以在航母數量還不夠多的情況下大量建造兩棲攻擊艦,其實就跟前面說到的制海艦比較類似,因為075或者075的後繼型軍艦在我國未來海軍當中扮演的正是多面手的角色,類似於美軍標準模式的搭載量來進行兩棲登陸或者其他任務,而到了需要輪轉或者面對其他危險的時候,只要艦上搭載足夠先進的飛機,那麼就可以搖身變成威力強大的中輕型航空母艦。這裡就有一個問題,我國是否需要垂直起降戰鬥機?我國又在哪裡具備彎道超車的可能呢?
我國需要大量先進的兩棲攻擊艦正是想要彌補航母數量的不足,但是我國目前成熟的艦載機只有一種,那就是殲15。殲15這種飛機最次也只能在遼寧艦這種6萬噸級的航母上使用,如果噸位過小的話,對殲15會造成一些不必要的麻煩。所以讓殲15在075上使用是不可能的事情,而我國雖然在過去說到過要研發垂直起降戰鬥機,雖然消息沒有經過證實,但是就算是有,也會在至少10年左右才真正量產服役。
美國選擇了一種機型統一三軍,既有F35A,有F35C,也有F35B型供海軍陸戰隊搭載在兩棲攻擊艦身上。我國其實有另外一個優勢,那就是無人機,這可能也是我國唯一可以進行彎道超車的地方,無人機的優勢在於它的重量比較輕,除了控制系統之外,其他的設計難度都比較低,非常適合兩棲攻擊艦這種噸位不算特別大的軍艦使用。有消息稱我國的075軍艦特殊針對無人機進行設計,假設這句話是真的,那麼我們可以這樣這麼來設想。首先研製垂直起降戰鬥機是難度非常高的做法,從美國就能看出來。面對這種研製難度非常高,而且不算新的技術,我國一般的做法都是通過其他先進技術來取代。從目前來看,075的雷達其實非常完善而且先進的,完全具備成為輕型航空母艦的可能,如果能在075大批量服役的幾年之後,我國擁有一種相對來說比較不錯的隱身艦載無人機,那麼彎道超車的目的基本可以達到,而從目前我國無人機方面的一些新聞來看,這種想法是完全有可能的。
其實看這幾年其他國家的航母和兩棲攻擊艦的發展就能看出來,多用途是航母以及兩棲攻擊艦發展的重要方向,比如西班牙和土耳其的航母,本質上就是一種兩棲艦,這種軍艦已經不能稱之為航母或者兩棲攻擊艦,它既可以執行兩棲登陸作戰任務,也可以完全變成一種輕型航母,搭載的艦載機也多種多樣。而且因為F35的特殊性,只要搭載了F35的輕型軍艦都擁有非常強的作戰能力。總之075軍艦肯定會成為我國海軍的一大核心,除了當作兩棲進攻的指揮艦和核心之外,還會充當航母的輪轉陣容。那當然,我國的下一代隱身艦載機和垂直起降戰鬥機也會成為關鍵的裝備,和無人機及以及直升機一起作戰,總之這一切將在10年內見分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