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將至,當我們歡歡喜喜,
要回家和家人團聚過年時,
卻曾有這樣一位老人,
一個人孤寂度過人生最後一個新年。
他,本是開國大將,
後又成位高權重的高官,
可日子過的卻令人落淚,
他的三個兒子,本是高幹子弟,
卻都成了殘疾人.
他,就是王樹聲
1905年5月26日,
出生在湖北麻城的他,
參加過麻城起義,
七裡坪血戰,河西之徵,
抗日戰爭、解放戰爭。
新中國成立後,他以赫赫戰功,
被授予共和國最高一級的軍銜榮譽稱號:
大將。
只是,太平本是將軍定,
將軍卻從未享太平。
1954年,成為國防部副部長的他,
如此位高權重,又是大將軍銜,
總該好好享受一下安寧生活吧,
可他卻一直在忙碌,
籌備總軍械部、軍事科學院、
軍事技術直觀教研館.
他,是新中國軍事力量的第一代領導人,
甚至可以說是奠基人。
那個時代的他心裡裝著人民,
裝著國家,就是沒有他自己,
在他這裡,有三個絕不允許。
王樹聲幹農活
絕不允許自己,
佔用人民群眾一絲一毫的利益。
他成為湖北軍區司令員後,
按規定是可以有自己的新住房的,
可是當他知道,要因為自己蓋房,
遷走周圍的幾戶居民時,
他馬上就拒絕了:「這事算了!
絕不能因為我,趕走了老百姓。」
後來,他就在一處破舊的平房裡,
一直住到去世。
絕不允許自己或家人,
收任何禮品或佔用公家資源。
擔任國防副部長期間,
他多次出國訪問接待外賓,
每次外賓贈送他的禮品,
他都悉數交公。
有一年,他的大兒子要結婚,
家裡連件像樣的家具都沒有,
警衛員看不過去,
農村老百姓結婚也不至於這樣寒酸啊。
就自作主張,
將軍事科學院休息室的金絲絨面椅子,
和一張大理石茶几,暫時借來布置新房,
沒想到被他看到了,
嚴厲地問:「你這是幹什麼!,
公家的東西不能動,不能拿!」
警衛員只好將東西放回原處。
絕不允許親友,
以和自己沾親帶故為由,
獲得任何工作。
他出身農村,
有些親友曾專門上京求他幫忙,
想在城市找個工作或弄個一官半職。
他當即拒絕說:
「我的職權是黨和人民給的,
是用來為人民服務的,我沒有絲毫權利。
你們有困難,應該依靠自己努力生產。」
他的三個兒子,沒有一個,
因他獲得任何職位,
他的親侄女和叔伯侄兒,皆是務農為生。
三年自然災害時,
他專門要求老家政府部門,
不能給予家人任何特殊照顧,
供應什麼,吃什麼;
供應多少,用多少。
一代大將,兩袖清風,
可命運卻對他卻如此不公
王樹聲和妻子楊炬
十年動蕩,
這樣的他也不可避免地被批鬥,
關牛棚作檢討,那些殘酷的折磨,
他都一一熬過。
那個人鬼不分的年代,
他仍無比正直倔強,
彭德懷蒙難時,
很多人唯恐避之不及,
而他見到大將軍的背影,
眾目睽睽下,當即立正行軍禮。
可好不容易,熬過了這十年,
可他的三個兒子,卻都成了殘廢!
長子王魯光,清華大學畢業,
1972年,
和心儀的女孩已到談婚論嫁的地步。
可12月26日那天,清晨大霧,
王魯光在馬路上行走,
卻被汽車撞出三四米,
造成高位截癱,終生殘疾,
這天,距離婚期僅有4天。
王魯光和他商議後,
不想連累女方,這婚沒結成。
而即便是兒子成了殘疾人,
他也依然狠心,
沒有給過孩子任何特殊照顧。
他的二子王楚還,同樣命運悽苦。
1948年出生,
因為出生在解放戰爭勝利之際,
他很喜歡這個孩子,
可三年災害時期,
孩子生病,渾身浮腫,
他不肯因此麻煩組織,
結果還是靠著鄰居的接濟,
王楚還才好不容易活下來。
卻一直身體不好,最後竟成了植物人,
在床上躺了很多年,
才四十多歲就病逝了。
三子王建初,是他一生中,
覺得最愧疚的一個孩子。
1950年出生,長大後,
王建初成為海軍北海艦隊戰士,
當王建初投身到軍旅生活中時,
發現頭痛難眠,想回京治病,
但一直對子女嚴格要求的他,
不願走後門,覺得這個兒子「太嬌氣」。
頭痛的病被拖了近兩年,
直到連藥都買不起,實在病得不行,
才由母親接回治療,
結果病情非常嚴重,
回京治療為時已晚,大腦已經壞了,
最終落下精神不健全的病根。
他們可是大將的兒子啊,
卻連普通人的生活都過不成。
王樹聲和女兒
1954年,一直想要個女兒的他,
終於盼來了幼女王宇紅,
晚來得女,他自然對她疼愛有加。
1969年,年僅14歲的王宇紅,
當上了一名通信兵,這麼小就去參軍,
他確實有些捨不得,
但這是響應國家號召,他沒說半個不字。
女兒參軍後,有一年春節,
他的夫人楊炬和三個兒子也都在外地。
家裡只剩下他孤孤單單一個人,
他特別想念女兒,就給女兒打電話,
問她能不能回來,
得知女兒無法回來時,他有些失望。
他可是國防副部長,女兒的部隊領導,
只要他一個電話,
女兒完全就可以回家過年了。
可他沒有那麼做,
甚至王宇紅去參軍時,
他都嚴肅告誡女兒,
千萬不能說自己是王樹聲的女兒。
王宇紅在部隊呆了好幾年,
根本沒有人知道她的身份。
女兒不能回來,他大年初二去看她,
趕到部隊,對門衛說:
「我是王宇紅的父親。」
門衛看了他一眼,指著一邊的人群說,
「先過去排隊,填表。」
他點了點頭,
走過去排在了最後一個。
填好表,
他安靜地坐在傳達室裡的硬板凳上,
和身邊素不相識的人聊幾句。
根本就沒有人知道,
這個衣著普通的白髮老人,
竟是叱吒風雲的開國大將王樹聲!
王宇紅知道他來了,特別高興,
跑出來的時候還在想:
爸爸這麼大的官,一定很多領導都在,
可到了一看,王宇紅當場就落了淚:
已經66歲的父親,
穿著平時那件舊棉衣,
一個人站在那裡,臉凍得通紅。
王宇紅拉著他的手,不停地流淚,
可而他卻笑呵呵地看著她,
一副很滿足的樣子。
那個時候,女兒根本不知道,
最愛的父親,其實已經患上了癌症。
這次新年,
是他人生度過的最後一個春節了。
1974年1月7日,那是寒風刺骨的一天,
飽受病痛折磨的他,永遠地離去了。
這一生他只說奉獻,從未索求,
身在太平盛世,將軍卻沒享過一天清福,
沒留下一分錢積蓄,就這樣清苦地走了。
長子王魯光曾這樣說:
「世上所有的倒黴事,
都讓我們家攤上了,
老爺子69歲就患癌症去世了,
母親有糖尿病,
三兄弟沒有一個健全完整的。」
一代元戎,家道零落,
遺孀楊炬,至今仍住在那破舊的平房,
多年沒有修繕過,
在高樓林立的大院,是一個例外。
大將在世時,組織上建議他擇地重建,
他沒有同意;
大將去世後,組織上要幫他家徹底翻修,
楊炬也沒同意。
王家兄妹四人,
都繼承了他來自農民的秉性:
質樸,善良,厚道。
長子殘疾,二子早逝,
三子患有精神病,
幼女養過豬,種過水稻,
後來成為空軍總醫院外科醫生。
但不管他們過成什麼樣子,
總是默默地承受著,
生活和命運給他們所帶來的一切,
從未對組織上張口索求任何額外幫助。
如今,大將的長子、二子都已辭世,
只有三子王建初和老母親楊炬在世,
楊炬有30年糖尿病史,
身體一直不太好。
兩年前,她還能拄著拐杖,
在院子裡慢悠悠地走動,
半年前,還見她坐在輪椅上,
被人推著散步,
而如今98歲的她行動困難,
不怎麼出門了。
一年過年,一位朋友去探望王建初,
65歲的他蹲在地上抽菸,朋友問:
「你抽什麼牌子的煙?」
「豐收牌。」
他從上衣口袋裡掏出一盒煙,
補充說:「過去兩塊三,現在兩塊五。」
朋友暗暗吃了一驚:「豐收牌」?
這年月,誰還抽這麼廉價的煙啊!
何況他是大將的兒子!
朋友對他說:
「為什麼不抽好一點的煙呢?」
他憨厚地笑了笑:「沒錢。」
再問,他不說了。
那時大冷的天,北風呼嘯,
而王建初披著一件舊迷彩服棉襖,
下身是一條絨褲,足穿舊軍鞋,
就坐在馬路邊冰冷的水泥牙子上,
看來來往往的人群,
他忘記了時間,忘記了自己,
甚至忘記了在別人看來,
十分榮耀的「大將之子」這樣的身份,
對權,對錢,對利,
他都沒有欲望,
他沒有金錢的煩惱,
沒有人情交易的負累,
沒有爭鬥,沒有憤怒,
心靜如水,清清白白、
普普通通地生活一輩子,
住在破舊的平房裡,
是這世間再平凡不過的普通人。
大將之子亦清貧,
這一家人,活得最清貧,
亦活得最高貴!
王樹聲大將一家六口
生前,
王樹聲曾給孩子們留下一句話:
「你們應該像普通人一樣生活,
不能成為無數先烈,
流血犧牲締造的共和國土地上的貴族。」
這句話,讓當今多少人汗顏!
清白、窮苦,
這就是共和國一代大將的生活,
這就是身為大將之子,
沒有一點優越的平凡日子。
而反觀現在的某些官員及其子女們,
嗜權如命,斂財無度,
把父母的餘蔭發揮到了極致!
最近正在熱播的反腐專題片《國家監察》裡,
我們就看到了這樣觸目驚心的一幕幕:
為逃避調查,賴小民要求行賄人用現金交付,收錢後他自己開車來這處房子,親手放到保險柜裡,路上還會特意多繞幾圈,以防有人跟蹤。他和一些關係密切的知情人之間,說到這處房子都是用暗語,管它叫做「超市」。「拿了就往那兒一放「「一分錢都沒有花,不敢花又不敢用!
這些騎在人民頭上享福的蛀蟲們,
必將受到法律的制裁,
必將永遠被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
而像王樹聲這樣的人民好官,
不做冠冕堂皇的壞事,
不擔貪贓弄權的惡名,
言傳身教子女們忘掉父輩的榮耀,
一生為國,一生為人民服務,
這樣的清官,好官,
必將永遠在共和國的史冊上閃光!
大將之子,命途多舛,
他們令人可嘆!
子之無邪,安於清貧,
他們更令人可贊!
謝謝您的閱讀
-end-
《時史文科》
《時史文化》
聯繫我們
投稿信箱:sswh8001@163.com
小編微信:zhengnengliang_wlh
聲明:圖文來源網絡公開內容,版權屬原作者並深表感恩和敬意,如有疑問請聯繫本公眾號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