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自新級別潛艇--「大鯨」級

2021-02-16 HSH發燒友網

當地時間今天中午,海上自衛隊新一級別常規動力潛艇首制艇在三菱重工神戶造船所下水,並被命名為「大鯨」(たいげい)。

海上自衛隊吳地方總監 酒井 良海將出席下水儀式,海自吳基地也是其最主要的潛艇駐泊地之一。

吳基地是海上自衛隊最主要的潛艇部隊駐泊地,目前編有12條艇的第一潛水隊群就是駐紮於此,圖為吳基地內的一條「親潮」級艇,從艉舵構型就可以一眼識別,目前海自共有9條「親潮」級常備作戰艇在役

兩條駐泊於吳基地的「蒼龍」級艇,注意圖中靠後的那條艇指揮臺圍殼側面還殘留著在造船廠期間塗刷的大字體舷號「511」痕跡,該艇即為目前在役的海自最新艇「凰龍」號,也是海自首條安裝了鋰離子電池組的作戰潛艇

該級艇此前被防衛省公開稱為「29SS」型,即「平成29年度潛艇型」或「3000噸新型潛艇」。大家熟悉的海自現役潛艇主力「蒼龍」級(AIP構型)在連續建造了10條之後,從其第11號艇「凰龍」號(おうりゅう,舷號 SS-511)開始變為搭載鋰離子電池組的構型,這種「蒼龍改」一共開建了2條艇,即已經入列的SS-511「凰龍」號和第12號艇SS-512「鬥龍」號(預計2021年3月入列)。

而今天下水的「大鯨」級就是在「蒼龍」級的基礎上、更嚴謹的說法應該是在那2條「蒼龍改」型艇基礎上再進一步改進設計而成的,我們也可以理解為倭寇潛艇裝備上的「小步快跑」:從「蒼龍」AIP構型(10條)》》》「蒼龍」鋰電池構型(2條)》》》「大鯨」(鋰電池)。

我們可以橫行對比一下新的「大鯨」級和「蒼龍」級之間的基本數據,兩者設計艇長都是84米、設計艇寬也都是9.1米,而艇深(由於現代潛艇設計並非完全對稱的,所以難以用艇體直徑來描述,艇深即艇體垂直方向的最大數據)「大鯨」級比「蒼龍」級大了0.1米、為10.4米;所以「大鯨」級對應的公稱「標準排水量」也就大了50噸,變成了3000噸級。基本上兩級潛艇的總體設計並無太大改變,「大鯨」級運用了大量使用「成熟貨架產品」的研製理念,在最短時間內完成相關設計和造船廠轉產準備工作。除了搭載鋰離子電池組以外,其主要艇載武器裝備是最新的18式重型魚雷(倭人稱為「長魚雷」)。其他的改進存在與裝載了探測能力更強大的綜合聲吶系統(包含艇艏陣列、艇體舷側陣列、拖曳線列陣),配合鋰離子電池組而換用了充電效率更高的柴油機組,以及繼續沿襲從「蒼龍」級8號艇開始裝備的TCM潛艇魚雷防禦系統等。

值得注意的一點是,原本「蒼龍」級每一條艇員編制為65人,而今天下水的「大鯨」級公開信息顯示其艇員編制擴大至「約70人」。從2018年開始執行的海上自衛隊新編制裡,潛艇部隊規模已經從原先的16條常備作戰艇擴編為目標22條常備作戰艇,增編的6艇如果按「蒼龍」級計算就需要額外招募培訓至少6*65=390名潛艇專業人員。「大鯨」級開始每艇再增加大約5人,這對於海自潛艇專業艇員招募培訓壓力巨大;再加上倭國社會現實,男丁越來越少願意從軍,他們已經轉向招募並培訓女性潛艇艇員這條路。據說海自已經在前兩年的預算中撥款改造「親潮」級某艇的生活區劃,並從去年開始培訓第一期海自女性潛艇艇員。那麼引申出來的另一個問題就是新艇上還要增設女性艇員單獨的居住空間(包括獨立的寢室鋪位、衛生艙室等),3000噸級的「大鯨」級是否已經在設計之初加以規劃?

除了中俄美三家,其餘擁有潛艇的海軍或多或少都面臨維持專業合格艇員數量的壓力

縱觀海自潛艇建造歷史,還是很有規律性的。基本保持每年建造一條艇的節奏,由三菱重工神戶造船廠和川崎重工神戶造船廠輪流承建,甚至近幾年更加規律,三菱重工造的艇都安排在10月份下水、川崎重工造的艇喜歡安排在11月份下水!目前「大鯨」級的2#艇正在川崎重工神戶造船廠室內船臺建造中,不出意外可能在明年11月下水,據悉該艇建造費用為697億倭幣;三菱重工的下一條「大鯨」級、3#艇隨後也將進入艇體合攏階段,建造預算698億;納入2020財政年度防衛預算的4#艇建造費用702億;上月提交審批的2021財年防衛預算概要中的「大鯨」級5#艇申請預算為691億。基本預測,「大鯨」級將持續建造至少8條,未來替換海自潛艇部隊中的部分「親潮」級艇。「大鯨」號(舷號SS-513)按計劃將完成後續舾裝和試驗試航工作,2022年3月入列服役。

HSH早前相關推文:

【簡訊】倭艦「出雲」級改造方案披露

【HSH】海自之「野望」(下)

倭版「縮水075」亮相(1)

倭版「縮水075」亮相(2)

【轉載請註明本文出處】

如對我們的推送文章感興趣,請長按下方的二維碼添加關注,謝謝!

相關焦點

  • 日本新型「大鯨」級(Taigei Class)柴電潛艇
    日本新型「大鯨」級(Taigei Class)柴電潛艇今年10月14日,神戶三菱重工造船廠舉行了新型「大鯨」級(Taigei Class)柴電潛艇下水儀式。「大鯨」級是日本繼「蒼龍」級後的一款新型常規潛艇。
  • 日本人精益求精:「蒼龍」級潛艇已世界一流,又造出了「大鯨」號
    除去日本水面艦隊之外,日本海自的潛艇部隊,其實也是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目前,日本潛艇部隊一共有20艘潛艇部隊,由親潮級和蒼龍級組成,後者在世界常規潛艇中屬於一流水準。當然,隨著各國潛艇力量和水面艦隊的更新,尤其是核潛艇技術的發展,日本的常規潛艇也顯得逐漸力不能支,日本海自也推出了自己最新的一型潛艇。
  • 日本新型潛艇「大鯨」號下水,配鋰電池、噸位比蒼龍級更大
    日本「大鯨」號潛艇下水29SS型首艇,「大鯨」號主要針對中國據日本防衛力建設指導方針《防衛計劃大綱》的內容稱,考慮到中國的海洋活動,日本提出在2010年以後將日本擁有的潛艇數量從16艘增至22艘的目標,而「大鯨」號就是這一指導方針的一部分。據悉,早在2017-2018年,日本就完成了新潛艇系統的主要部件的試驗,獲得了在全新方案中運用的許可。
  • 日本「大鯨」號柴電潛艇下水
    兩艘採用新型動力裝置的「蒼龍」級常規潛艇分別在2015年和2017年鋪設了龍骨,沒有採用斯特林發動機,而是保留了柴油發電機,並配備鋰離子蓄電池。目前首艘潛艇已經通過試驗,證明這一決策是正確的。2017-2018年,新潛艇系統的主要部件通過了試驗,獲得了在全新方案中運用的許可。2018年初,準備了新的方案,代號29SS,據此計劃建造新潛艇。不久前,這一方案的首艇被命名為「大鯨」號。
  • 日本最新潛艇「大鯨」,究竟比「蒼龍」強在哪兒?
    日本防衛相岸信夫、海上幕僚長山村浩等約150人出席了新潛艇下水儀式,岸信夫宣布了新潛艇被命名為「大鯨」號。「大鯨」號的亮相,標誌著日本新一代潛艇正在登上歷史舞臺,日本潛艇將進入「大鯨」級時代。究竟「大鯨」級有哪些新技術亮點使其能稱其為日本新一代潛艇?「大鯨」比「蒼龍」,到底強在哪兒?
  • 日本新型「大鯨」號潛艇下水,比蒼龍級更先進,中國必須保持警惕
    「大鯨」號下水了,計劃於2022年3月入列。至此,日本實現了常規潛艇數量達到22艘的目標,包括1艘「大鯨」號,12艘「蒼龍」級潛艇,以及9 艘「親潮」級潛艇。「大鯨」號潛艇是號稱世界上最大的常規潛艇。
  • 日本「大鯨」號潛艇的鋰離子電池能改變未來潛艇戰嗎?
    「大鯨」級使用鋰離子電池是其設計上較大的亮點。據日本海上自衛隊公布稱,這種鋰電池的容量可達鉛酸電池的兩倍以上,因此該艇在不使用AIP動力系統的前提下也可以大幅度提高水下航行時間,尤其是可以較長時間的維持較高的航速。「大鯨」並非日本第一艘使用鋰離子電池的潛艇(或者說世界上),第一艘使用鋰離子電池的「蒼龍」級潛艇「凰龍」號於2018年下水,今年3月5日宣布入役。
  • 日本「大鯨」號潛艇下水,鋰電池比「蒼龍」更大!散熱如何解決?
    日本"大鯨"號潛艇下水,鋰電池比"蒼龍"更大!散熱如何解決?編輯/烽火望瞭臺校稿/烽火望瞭臺最近據日本媒體的報導,原本定於2022年正式日列入日本自衛隊的新型潛水艇,已經在日本完成了下水儀式,該新型潛艇被命名為"大鯨"號,日本表示因為考慮到了周邊地區國家最近一段時間的海上活動頻繁,日本決定2020年之後將會把自己的潛艇數量從16艘增加到22艘。要是"大鯨"號潛艇完後才能入列,日本將會實現22艘潛艇的數量。
  • 日本新型潛艇「大鯨」號下水,實現了擁有22艘的目標
    日本「大鯨」號終於下水了,很多人心中一直抱有的謎團被揭開了,這個代號為29SS的新型潛艇原來名叫叫「大鯨」。此前日本方面有消息顯示,鑑於中國海洋活動的情況,日本方面早就有增加潛水艇數量的計劃,如若「大鯨」入列,潛水艇22艘的目標將被正式實現。
  • 亞洲潛艇中的霸者?近距離解析日本「蒼龍」級潛艇
    2015年11月2日,海上自衛隊(以下簡稱「海自」)新一代「蒼龍」級潛艇8號艇「赤龍號」舉行下水和命名儀式,編入吳基地第2潛艇隊群(預計2017年3月服役)。此舉意味著海自本世紀頭20年4個最重要的艦艇發展項目—— 「出雲級」直升機母艦、「愛宕級」防空驅逐艦、通用型驅逐艦和「蒼龍級」AIP潛艇全部取得了突破性進展,海自新一代主戰艦艇陣容悄然成形。
  • 單價超人民幣50億元,日本新一代潛水艇「大鯨」號首艦下水
    「大鯨」號潛水艇據日媒報導,10月14日,日本海上自衛隊最新型潛艇首艇的命名和下水儀式在三菱重工神戶造船所舉行。這是該造船廠舉行的戰後第29艘潛艇下水儀式。該潛艇被命名為「大鯨」。據日本海上幕僚監部宣傳室介紹,在漢字中,艦名「大鯨」是「大鯨魚」的意思。這一名稱來源於1934年戰前建造、並在1942年改裝成「龍鳳」號航母的潛水母艦「大鯨」號。報導稱,「大鯨」號是日本現役主力潛艇「蒼龍」級後繼型的1號艇,是最新的3000噸級潛艇。
  • 鋰離子電池獲新突破,大鯨能否代替蒼龍,日本敢做第一個
    日本下水了第一艘大鯨級潛艇,這種新型潛艇是12艘蒼龍級潛艇的後繼者。它們採用了新型鋰離子電池技術,這種新技術的成本目前來看還是比較高的。第二艘大鯨級潛艇尚未建成,但預計將於2021年投入使用。第一艘大鯨級潛艇在2020年進入服役,與前兩艘蒼龍相比有不少改進,尤其是鋰離子電池方面。
  • 日本海上自衛隊現役常規潛艇
    日本海上自衛隊現有2個潛水隊群,擁有2艘潛艇救援艦和21艘常規潛艇,包括蒼龍級12艘,親朝級9艘。兩型潛艇都屬於大型遠洋型潛艇,具備較強的水下戰能力。蒼龍級和親潮級兩個級別的潛艇性能在世界柴電潛艇中都是屬於非常先進的,尤其是蒼龍級因為採用了AIP系統,被譽為世界最先進的常規潛艇,作戰能力更強。
  • 日本剛下水的鋰電潛艇有多牛?美媒:兩大特性用來對付中國核潛艇
    這種創新的柴電潛艇是日本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建造的最大型的常規潛艇。日本海上自衛隊的「大鯨」號潛艇下水文章稱,經過大約十年的研究和開發,日本即將投入使用新型柴電潛艇中的第一艘。日本「蒼龍」級(Soryu)潛艇的最新的兩艘都配備了類似的動力裝置,而「大鯨」級(Taigei)從一開始便具有這種推進系統。目前只有日本擁有可運行的帶有鋰離子電池的潛艇。
  • 東瀛水下後援團——日本潛艇母艦發展簡史
    「劍埼」級潛艇母艦是在丸二計劃期間追加建造的「大鯨」準同型艦在「大鯨」服役後,日本海軍決定依照建造「大鯨」的思路,在丸二計劃期間再建造兩艘擁有「第二狀態」的後勤艦,不過與「大鯨」不同,這兩艘艦的預定「第一狀態」
  • 【小說】鎮守府鬼故事——大鯨篇
    我打開燈走進船塢,看到大鯨小姐的艦裝倒在地上,便順手拿起來放好。然後,我就聽到了那個聲音——「嘎吱」——「嘎吱」!門外面突然傳來的聲音,把潛水艇們嚇了一跳。「據……據說幽靈是無處不在的呢,」伊8縮了縮身子。「說不定大鯨小姐現在就在外面。」「如果『嘎吱』聲是艦裝發出來的話,並不能說明大鯨小姐是幽靈啊。」
  • 核動力潛艇的發展歷史、分類,你了解嗎?
    由於這種潛艇的生產與操作成本,加上相關設備的體積與重量,採用這種動力來源的潛艇幾乎都是軍事用途,僅有少數核子潛艇是用於科學研究用途。佛吉尼亞級是美國海軍最新核動力潛艦潛艇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的使用經驗暴露出傳統柴/電混合動力潛艇的缺陷:首先是水下續航時間過短。
  • 【報告】維吉尼亞級攻擊潛艇計劃
    以下是2020年2月23日國會研究服務報告《海軍維吉尼亞(SSN-774)級攻擊潛艇採購:國會的背景和問題》。從報告中自1998財年以來,美國海軍一直在採購維吉尼亞(SSN-774)級核動力攻擊潛艇(ssn),到2021財年,總共已經採購了34艘。自2011財年以來,維吉尼亞級船的採購速度為每年兩艘。預定在FY2019-FY2023年度採購的virginia級船正在一份多年採購(MYP)合同下採購。
  • 成功試射潛射彈道飛彈的「島山安昌浩」號潛艇,究竟是什麼來頭?
    根據韓國方面的說法,此前只有美國、俄羅斯、中國、英國、法國和印度等6個國家,韓國海軍「安昌浩」級潛艇也再次受到外界廣泛關注和熱議,究竟該級潛艇具有怎樣的技術水準及特色?作戰能力水平如何?韓國公布的潛射彈道飛彈出水畫面追求「大」首先是追求「大」。這是大韓民族「小國大格局,再不受欺凌」心理特質決定的,造就要造世界一流的「大型」常規潛艇!
  • 王牌潛艇緊急下水,矛頭直指釣魚島?
    照片是「大鯨「白鯨」號是日本海自「大鯨」級的第二艘潛水艇,該潛水艇的大小與這個國家為了保持在水下作戰平臺上的優勢,潛艇排水量從「春潮」級2400多噸,其次升級為2900多噸「蒼龍」級,到了現在的「大鯨」級3000噸,就越來越大,越來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