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空軍已經向北部邊境的拉達克地區部署了2架國產武裝直升機LCH,以支持印度空軍在邊境地區的軍事部署。據印度媒體報導,印度空軍副參謀長哈吉特·辛格·阿羅拉將軍親自駕駛其中一架LCH武裝直升機降落在列城空軍基地。
不過,當此次部署列城的LCH武裝直升機,有一架編號為TD-1。該機實際上是LCH的首架原型機,於2010年3月首飛成功。如今11年過去了,印度這架LCH原型機部署邊境,表明印軍純屬在作秀,目前對LCH直升機的量產工作還很不順利。足以說明背後存在許多的技術問題。即使按照計劃成功投產,這也不算一款先進的直升機,
LCH武裝直升機是印度「自行」研製的一種多用途輕型武裝直升機,由印度斯坦航空有限公司(HAL)研製和生產。該機早在2003年就對外展出了模型和設計圖,但直到2010年才首飛。印軍曾計劃在2015年批量服役LCH直升機,但現在已經2021年了,還沒有太多動靜。
LCH武裝直升機以印度國產的「北極星WSI」輕型直升機為基礎研製,尺寸和重量比中國的4噸級直-19輕型武裝直升機稍微大一點點。LCH武裝直升機採用縱列式座艙,全重5.5噸,航程700公裡,實用升限6000米。
印度計劃裝備大約179架LCH直升機,包括給印度陸軍的114架和空軍裝備的65架。至於為什麼給印度陸軍那麼多LCH直升機,主要原因是印度的直升機大多數都是印度空軍的。長期以來,印軍存在陸空軍之爭,陸軍雖在人數上佔據絕對優勢,但卻經常被空軍壓過一頭。
在1986年印度出臺《陸空軍聯合指導意見》,規定印度陸軍只能擁有5噸級以下直升機,這一規定導致印度陸軍只能裝備輕型的觀測和聯絡用直升機,而全部的米-9、米-35和米-26等直升機都在空軍。近幾年印度陸軍也開始試圖拿到一些比較好的直升機,例如從美國進口的阿帕奇直升機,空軍拿走了22架,只給印度陸軍留了6架。為了平衡,於是就將大部分國產LCH直升機訂單給了印度陸軍。
這事兒,說起來全是眼淚。不過,不論是印度空軍還是印度陸軍,印度軍隊總體上還是嚴重缺乏武裝直升機,手頭只有幾十架老式的俄制米-35武裝直升機和20多架從美國進口的AH-64阿帕奇直升機。印軍全部武裝直升機的總數量還不如對面鄰國的一個西部戰區擁有的武裝直升機數量多。
不過,這架印度LCH國產武裝直升機也並非一無是處,該機有一項指標超過了中國的直-10武裝直升機,由於印度武裝直升機LCH依託「北極星」輕型多用途直升機進行改進得來,動力系統還不錯,理論上比中國現役的直-10武裝直升機要好一些。LCH安裝了法國透博梅卡公司和印度斯坦航空公司合作的兩臺沙克蒂渦軸發動機,每臺發動機軸功率為900千瓦。
相比之下,目前中國現役直-10武裝直升機使用的渦軸-9發動機,功率大約為1000千瓦,但直-10最大起飛重量高達7噸。而印度LCH的最大起飛重量僅為5.5噸,功率重量比更大,具備很強的飛行性能和機動性,而且在設計的時候就考慮了高原作戰環境,能夠在6000米高原飛行。
印度LCH直升機的造型可能是世界上最醜陋的,醜出了天際線,而且拼湊感很強。由印度自主研發設備較少,該機全身上下有90%的設備和部件來源於十個國家,堪稱印度萬國牌武器的又一個典型代表。
例如,印度目前不能自產能夠與機炮聯動的頭盔瞄準火控系統,只好使用了以色列Elbit公司醃製的JedEyes頭盔顯示器,這款頭盔顯示器的性能與中國直-10的相仿,能提供雙眼顯示和虛擬駕駛艙顯示,飛彈和機炮瞄準等功能。LCH的機載飛彈逼近告警和光電對抗系統,是英國BAE公司專門為印度改進的Boldstroke系列產品。
LCH直升機的座艙顯示系統和機頭光電轉塔也是以色列埃爾比特系統公司的產品,擁有晝夜觀測、前視紅外、雷射測距、雷射目標指示和全自動追蹤等能力。
LCH的機炮和吊艙的型號為M621,乃是髪國武器工業集團第二兵工廠的產品,是歐洲虎式武裝直升機的機炮衍生型號。公平地說,法國為虎式武裝直升機研製的GIAT30M781式30毫米航炮的性能還是不錯的。LCH武裝直升機還配備有空空飛彈,是進口的法國原裝的西北風近距空對空飛彈。
上述所有武器和航電設備都是西方航空工業號稱「專門為尊貴的印度客戶研製」的,但其實明顯都是很成熟的貨架產品,也可能刷了個油漆就賣給印度了。
LCH武裝直升機的關鍵武器系統——反坦克飛彈,也是以色列產品,這種LAHAT(拉哈特)飛彈是由以色列IAI公司研製,是一款半主動雷射制導的反坦克飛彈,有效射程為8公裡。在未來,LCH直升機將使用印度自主研製的HELINA反坦克飛彈,該飛彈由印度國防研究與發展組織(DRDO)研發,屬於一種射程8公裡的射後不管的主動紅外製導的反坦克飛彈,紙面性能還是比較先進的。
不過,射程8公裡的國產反坦克飛彈,還沒裝備就已經有點落後了。目前印度對面的強大鄰國對抗武裝直升機的野戰防空系統都擁有10公裡以上的射程,更近距離則可以使用單兵可攜式飛彈和防空炮來對抗。
為了應對地面防空系統的威脅,目前各國的主要做法是發展射程更遠的飛彈,例如超過10公裡射程。以及發展比較先進的制導系統,例如A射B導,直升機與直升機甚至直升機與無人機組網作戰的戰術,以實現較遠距離或在障礙物後不用直視直接打擊對手的能力。所有這些功能,LCH武裝直升機都不具備,因此這只是一款入門級的武裝直升機。
不過,印度至今還沒有像中國一樣在熱成像紅外敏感器、紅外圖像處理晶片和熱像圖像處理軟體方面取得突破,所以H印度ELINA反坦克飛彈的研製進度十分悲催,已經極大地拖延,將來的具體的確切的服役時間,只有天知道。
上述萬國牌武器看上去眼花繚亂,但LCH直升機目前還沒有戰鬥力。沒有辦法和印度之前拿到手的阿帕奇媲美,LCH武裝直升機現在還不具備應對高強度戰爭的能力,缺乏關鍵的飛彈武器,不僅沒辦法使用空對空飛彈,也不能使用空對地反坦克飛彈,能夠使用的武器只有70mm空地火箭彈和自身的機炮。也就是說,這款印度自產的最先進直升機,居然只能依靠非制導武器和機炮來進行戰鬥。
LCH直升機上面如此眾多的萬國牌部件組合,其可靠性非常令人擔憂。LCH通常被認為是印度軍方依託「北極星」輕型多用途直升機進行改進得來,只是將北極星直升機的外殼換了一下。北極星直升機名聲本身就不佳,號稱寡婦製造者。已經出現了20起以上的空難,而且都是非戰鬥損失。
印度北極星直升機曾出口給委內瑞拉7架,就有4架墜毀。剩下的3架,委內瑞拉再也不敢再用了,要半買半送給別國,卻沒有人敢買。由此可見北極星直升機的安全性有多差。以北極星為基礎研製的LCH武裝直升機的安全性也令人懷疑,之所以目前還沒有發生墜機情況,是因為數量太少。
尤其是這款直升機的製造商為「大名鼎鼎」的印度斯坦航空公司,說起這家印度第一航空企業的航空產品,最大的優點是容易墜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