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敬佩的車諾比英雄:他們拯救了全歐洲

2021-02-08 軍武次位面


1986年4月26日,凌晨一點二十三分五十八秒,伴隨著一聲巨響,位於烏克蘭北部的車諾比核電站4號反應爐發生了嚴重的爆炸事故。爆炸使4號機組被完全損壞,近8噸的致命輻射物質被拋到雲層之中隨風飄散,距核電站僅3公裡之外安置核電站的建築工人以及電廠工作人員的小城普裡皮亞季(Припять)也被永遠的定格在了這一天。


對於30年前的這次事故,我們大多數人的印象中可能只知道這是一次核電站發生的爆炸事故,造成了嚴重的輻射汙染,使方圓30公裡範圍內變成了無人區。然而你可能不知道,30年前大約有一支50萬由消防員,礦工,預備役士兵,飛行員,醫護,記者和科學家組成的被稱作「輻射清理人」的隊伍,他們僅僅在最簡單的防護下,與致命劑量的輻射奮戰長達7個月。正是因為他們的努力,才避免了反應堆的進一步惡化。直到今天,這次事故所造成的傷亡仍在持續增加,他們中倖存下來的依然生活在當年因為輻射所造成的嚴重傷害之中。雖然事故已過去30年,但是我們不應該忘記這些拯救世界的英雄。




4月26日凌晨,這一天,電廠原計劃對剛投產的4號機組進行一次常規的安全檢測。然而在操作員的一系列操作後,反應堆中的情況漸漸失去了控制。最終在1:23分發生了爆炸,反應堆重達1200噸的頂蓋被巨大的壓力拋向空中。一股強輻射氣流裹挾著反應堆中的輻射物質直衝幾千米的高空。第一批到達事故現場的消防員在不明情況和缺乏保護的情況下絕望的噴灑了無數噸水,而火勢絲毫沒有減弱。而暴露在致命輻射下的他們則先是嘔吐不止,然後漸漸失去意識,有約30人在幾個月內不治身亡。




他們也成為了這次事故的第一批受害者。此時核心內部環繞核燃料的石墨正在燃燒並且熔化了內部的鈾釋放的輻射劑量是廣島長崎兩顆原子彈總和的400倍。而當時蘇聯政府沒有及時向周圍的居民發布預警信息,普裡皮亞季的四萬三千居民生活照常進行。正常大氣中的輻射值是0.000012倫琴,而在普裡皮亞季,當天中午輻射值已達到0.2倫琴,當天晚間則達到了7倫琴。事故發生30小時候,當地才開始對居民進行緊急撤離。


隨後從蘇聯前線趕回的頂尖直升機駕駛員搭載士兵,頂著高溫與輻射徒手向燃燒的反應堆廢墟中丟沙袋,硼砂,和鉛用以滅火以及中和輻射。而此時起火點上空的輻射值已經高達3500倫琴。而這些駕駛員每天將往返三十餘次。而這600餘名飛行員因此全部獻出了年輕的生命。

 


而僅僅靠空投無法解決問題,在反應堆底部由於之前消防員的噴水作業,形成了很大一片積水,而內部熔融的巖漿將會燒穿底部的水泥板與下層的積水接觸,這將引發毀滅性的爆炸。半個歐洲將被夷為平地。而且在更深的地下還有一大片地下水,供應大量人口的水源也將會被汙染。為了阻止災難的發生,首先排出大量的消防員將反應堆底部的積水抽乾;接著調來俄羅斯與烏克蘭地區的一萬名礦工挖一條12米深,150米長的通道到達4號反應堆正下方,接著挖出一塊長寬各30米,高2米的空間用以灌滿水泥加固結構。這一萬名礦工在接下來的時間裡沒有防護裝備,忍受地道內的50℃高溫和缺氧,每30人一組,3小時一換班,全天無休。用一個月零四天完成了這項任務。這些不到30歲的工人有四分之一在40歲之前死亡。


於此同時,有10萬蘇聯官兵和40萬平民從蘇聯各地集結在車諾比周圍,清理一切被放射汙染的物品。

 





大家穿梭在城鎮中,挨家挨戶的清理放射性塵埃,地面上,建築上,等等等……在鄉間和樹林中撲殺被汙染的動物。村子裡的房子則拆毀掩埋掉。而這些人每天的工作完成之後才能處理自己身上的放射塵。


回到4號反應堆。事故發生2個月之後,開始處理核心問題。為了防止輻射繼續擴散,蘇聯政府決定使用水泥防護體將被炸毀的反應堆廢墟封起,將其與外界徹底隔絕。

 
曾經參與救援的裝備遭到廢棄


設計工作完成之後,距事故發生3個月,最後的搶救工作也已經開始。構成」石棺「的巨大組件被一件件送到現場組裝。工程在極端惡劣的環境下進行,每輛工程車在駕駛艙外包裹一層鉛皮來給駕駛員提供有限的防護。周圍屋頂散落著爆炸時從反應爐中噴出的包裹著鈾棒的石墨碎塊,隨便一塊都可以在一個小時內殺死一個人。為了石棺組建工作進行,這些碎塊必須清理乾淨。最開始使用機器人遙控清理,但是幾天時候,強大的輻射使機器人失靈。迫不得已,派出了預備役士兵,穿著特製的重達近30公斤包裹鉛皮的頭盔,面罩,圍裙,手套,靴子等等(在那個劑量的輻射面前只能是個心理安慰)開始工作。每次一組八名士兵加一名軍官,每個人只能在房頂呆不到一分鐘。就這樣在規定時間內,每人最多鏟兩鍬碎塊,做完迅速撤離,然後下一組跟上。共有3500人參與了這次行動。





▲大家可以看到照片底部

由於輻射在底片上產生的痕跡


根據參與工作的士兵描述,工作一段時間之後,眼睛很痛而且嘴裡有金屬的味道。這代表著過量的輻射已經開始侵入你的身體。為了表達謝意,士兵們都收到軍方頒發的證書以及100盧布(當時1盧布等於1美元)的獎金。然而這些流著鼻血,嘔吐不止的士兵從此失去了健康,失去了一切。


事故發生七個月後,整個地區的清理完畢,4號機組的「石棺」也建造完成。蘇聯為此次事故付出了180億盧布(180億美元)。50萬參與清理的人中2萬人在隨後20年中死亡,20萬人殘障,另外還有不計其數的居民罹患白血病、癌症,還有無數的兒童因輻射造成發育畸形……2000年12月隨著車諾比核電站最後一個機組的關停,這座核電站終於同普裡皮亞季這座小城一同被封印進了歷史的長河中。




30年過去了,車諾比這次事故和它帶來的教訓正在從人們的腦海中消失,但巨大的石棺下依然深埋著近百噸致命的核燃料。時至今日,這座石棺依然是我們這個星球上無法抹去的傷痕,它無時無刻不在提醒我們儘管民用核能擁有傳統能源無法比擬的優勢,但是如果我們選擇了它,是否能夠承擔這個選擇帶來的後果。同樣我們也不要忘記,30年前,有這樣一群人,他們為了阻止一次可能殃及世界一半人口的災難,犧牲了自己的健康與一個無形而強大的敵人奮戰。他們是拯救世界的英雄。




文末:人類不能因噎廢食


核能技術是一門深奧的高端科學。隨著時代的發展,人類逐漸開發掌握並加以和平利用。核電站是利用核反應堆內原子核的可控鏈式裂變反應所產生的熱能來發電或發電兼供熱的動力設施。車諾比核事故的後果是慘重的,但人類並未因噎廢食,而是從中總結汲取教訓,更加注意科學、安全地運用核技術。


經過20多年的協同努力,如今的核電技術及電站運行方式日臻完善。據統計,目前世界上3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有核電站,共有440多座核反應堆在運行,總淨功率為40多萬兆瓦。正在建造的發電反應堆有30餘座。核電佔世界總發電量的16%左右,預計今後這個比例還會增加。





日本核洩漏事故給和平利用核能帶來致命性打擊,世界核電事業再次陷入低潮。但是,核能是一種經濟清潔能源。據報告,目前因利用核能發電,每年可減少約20億噸二氧化碳的排放。安全利用核能是人類生存與社會發展的必然抉擇。隨著全球能源需求的快速增長以及人們對氣候變化的憂慮不斷加深,生產成本較低、二氧化碳排放量較少、安全性能相對較高的核能優勢愈益突出。從長遠看,經過一番曲折之後,核能的安全利用必將更加發展


當務之急是,進一步完善核電技術安全係數的同時,切實加緊研究有效應對各種突發核事故的關鍵技術和設備,真正確保萬無一失。願車諾比和福島核洩漏災難警鐘長鳴,讓和平利用核能的事業為全人類造福!



《軍武次位面》官方新浪微博:@軍武視頻 @crazy262

《軍武次位面》總導演的個人微信號:crazy262a0

歡迎廣大粉絲關注互動!




想了解更多關於軍事知識的朋友們歡迎在各大視頻網站觀看《軍武次位面》系列節目,在騰訊視頻、優酷、愛奇藝、搜狐視頻、鳳凰網、土豆網、樂視網、ACfun、Bilibili、網易等視頻網站,每周五晚同步更新!


相關焦點

  • 車諾比核事故,是他們拯救了全歐洲
    雖然事故已過去30年,但是我們不應該忘記這些拯救世界的英雄。1986年4月26日,凌晨一點二十三分五十八秒,伴隨著一聲巨響,位於烏克蘭北部的車諾比核電站4號反應爐發生了嚴重的爆炸事故。然而你可能不知道,30年前大約有一支50萬由消防員,礦工,預備役士兵,飛行員,醫護,記者和科學家組成的被稱作「輻射清理人」的隊伍,他們僅僅在最簡單的防護下,與致命劑量的輻射奮戰長達7個月。正是因為他們的努力,才避免了反應堆的進一步惡化。直到今天,這次事故所造成的傷亡仍在持續增加,他們中倖存下來的依然生活在當年因為輻射所造成的嚴重傷害之中。雖然事故已過去30年,但是我們不應該忘記這些拯救世界的英雄。
  • 拯救歐洲的旋翼勇士:搶救車諾比行動中的蘇軍米裡直升機
    而對於廣大軍迷來說,《車諾比》前2集中頻繁出鏡的蘇聯空軍直升機自然也是不能錯過的關注點,今天軍機圖就來聊聊搶救車諾比行動中的蘇聯空軍米裡系列直升機。◎美劇《車諾比》劇照,背景中是一架蘇聯空軍米-8直升機救急先鋒:米-8直升機在《車諾比》前兩集中,出鏡的蘇聯空軍直升機主要是米-8直升機。
  • 他們走進了車諾比禁區
    從公寓樓頂俯瞰整座「鬼城」 仇逸茗 供圖18歲少女的一場「特殊成人禮」距離18歲的生日才剛過去24天,仇逸茗在網上成功預約上了一家英文旅行團,整理了背包便從巴爾半乾島的波赫飛向了烏克蘭的首都—基輔市。「我其實對自然科學很感興趣,在未來也想學習相關的專業。車諾比的經歷可能讓我感受了學習這門專業的人需要的一種責任感。在能源的使用和開發時,我們都要非常謹慎,要敬畏自然」。「東歐迷」眼中的「精英城市」毀滅作為一個「東歐迷」,朱英濤在出發去基輔前,已經做足了功課。
  • 當我說車諾比核電站發生了爆炸,他們說我瘋了
    你認為全白俄羅斯就你一個人為人民的性命而擔憂嗎?而且,不管怎樣,人總是要死的,吸菸、交通事故或自殺都能奪去他們的性命。」他們還嘲笑烏克蘭人,嘲笑他們跪在克裡姆林宮,懇請上級劃撥更多的資金、藥物和輻射測量儀器(那裡的設備不夠用)。與此同時,我們的書記——斯柳楊科夫同志,用了15分鐘的時間來陳述形勢:「所有的一切都很正常。我們自己完全能夠處理。」
  • 災難面前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 - 回顧車諾比事件
    本可以有更多的人被拯救,但在一個個謊言的拖延中,越來越多的無辜百姓走向了死亡。從核電站高層到官方,一致選擇了封鎖消息。高層考慮到核工業屬於國家機密,為了不引起國際注意,避免恐慌產生負面影響,拋卻普通人的健康安全,瞞報消息。他們做出的決定是,封城、切斷電話線、控制謠言,不能讓人們撤離車諾比。
  • 車諾比,核爆與謊言,誰的代價會更高
    他的報告以其對於車諾比悲劇的影響範圍和後果的深度分析和完全誠實深深震撼了西方的同行們。但是雷格斯諾夫開放和堅定的姿態為他在蘇聯本國帶來了一連串的麻煩:蘇聯政府對於他正直而嚴苛的態度非常不滿。因此,當1986到1987年他的名字兩次進入授予蘇聯勞動英雄頭銜的名單中時(以此來承認他的貢獻),兩次都遭到了拒絕:在第二次他的提名由戈巴契夫本人撤銷。
  • 車諾比的戰爭
    他們從阿富汗戰場回來,來到車諾比的新「戰場」,可他們不知道前頭有什麼在等著他們,那是灰暗無比的人生。年輕人們來治療時還在彼此開著玩笑,而醫生們清楚:這些小夥子們很快會死。而其中27人的確很快死去了。
  • 曾經的人間地獄車諾比,如今卻成了INS上拍照的網紅聖地….
    (被嚴重輻射後的飛行員)在幾次任務後,他們全身就會因熱氣而被汗水浸溼,過一會兒,他們又會嘔吐以及腹瀉,接著更會出現越來越多的致命症狀,骨髓退化和慢性癌症將折磨他們到死。像這樣的問題還有很多,每次到了需要犧牲的時刻,俄羅斯民族都顯示出了他們的膽色和勇氣…比如到車諾比進行挖掘工作的10000名礦工,在一個月內,這些2
  • 曾經的人間地獄車諾比,終於也變成ins打卡拍裸照的網紅地…
    (被嚴重輻射後的飛行員)在幾次任務後,他們全身就會因熱氣而被汗水浸溼,過一會兒,他們又會嘔吐以及腹瀉,接著更會出現越來越多的致命症狀,骨髓退化和慢性癌症將折磨他們到死。像這樣的問題還有很多,每次到了需要犧牲的時刻,俄羅斯民族都顯示出了他們的膽色和勇氣…比如到車諾比進行挖掘工作的10000名礦工,在一個月內,這些2、30歲的小夥子幾乎是在沒有任何防護裝備的情況下工作的。
  • 曾經的人間地獄車諾比,如今卻成了INS上拍裸照的網紅聖地….
    (被嚴重輻射後的飛行員)在幾次任務後,他們全身就會因熱氣而被汗水浸溼,過一會兒,他們又會嘔吐以及腹瀉,接著更會出現越來越多的致命症狀,骨髓退化和慢性癌症將折磨他們到死。像這樣的問題還有很多,每次到了需要犧牲的時刻,俄羅斯民族都顯示出了他們的膽色和勇氣…比如到車諾比進行挖掘工作的10000名礦工,在一個月內,這些2
  • 凍結在1986的「鬼城」 重返車諾比
    頻頻發生的森林火災,讓輻射粒子更輕易地進入他們的呼吸道。中國已決定在2016年開始的「十三五」規劃中,以每年6-8座的速度新建核電站。截至去年九月,全中國已有十餘個省份對內陸核電有所布局,已完成初步可行性研究報告審查的廠址有31個。而重返車諾比,除了喚醒沉痛的記憶,希望也能激發人們對核能安全現實與未來的再次思考。
  • 核爆炸後的人間地獄車諾比,終於也變成ins打卡拍裸照的網紅地…
    (被嚴重輻射後的飛行員)在幾次任務後,他們全身就會因熱氣而被汗水浸溼,過一會兒,他們又會嘔吐以及腹瀉,接著更會出現越來越多的致命症狀,骨髓退化和慢性癌症將折磨他們到死。像這樣的問題還有很多,每次到了需要犧牲的時刻,俄羅斯民族都顯示出了他們的膽色和勇氣…比如到車諾比進行挖掘工作的10000名礦工,在一個月內,這些2、30歲的小夥子幾乎是在沒有任何防護裝備的情況下工作的。
  • 車諾比核石棺是怎麼回事?史上最大核洩露,人類永遠的痛!
    在世界各地,棺材都是用來安放逝者的工具,而在烏克蘭有一口巨型棺材卻不是來安放任何人,相反它是為了拯救千萬人的性命而建造。
  • 車諾比核事故30年:災難,謊言與英雄
    當士兵們將一面紅旗插上車諾比的塔頂時,他們一定想到了1945年蘇聯士兵在攻克柏林後,在德國國會大廈樓頂插上紅旗那幕。然而,兩者之間真正的關聯是:他們面對的都是一場戰爭。他們被暴露在輻射雲層之下而不自知。4月30日,事故發生5天後,電視上播放的新聞是關於烏克蘭的春天和即將到來的5月1日大遊行。此時,反應堆還在燃燒,輻射正隨著風吹向白俄羅斯和烏克蘭。坊間隱約有關於核電站發生事故的傳言。當天,一條關於車諾比的消息在新聞進行中被插播,電視上放出了一張核電站的照片,但圖像僅僅是被損害的屋頂,畫面中沒有煙霧。
  • 上帝也拯救不了你!16世紀絕望的歐洲死刑犯
    題記:宗教改革之前,教會在歐洲的影響力十分巨大,其中一個重要表現,就是對司法的幹涉。上帝拯救死刑犯,也是很常見的事情。
  • 1986年車諾比核事故:爆炸現場被完整還原(含視頻)
    而美國與歐洲的間諜衛星轉向蘇聯,發現烏克蘭核電廠的廢墟裂開的洞口飄出了煙幕,畫面清楚顯示在熱像儀上。 ▪   同時,從阿富汗前線趕回最頂尖的駕駛員,駕駛直升機運送士兵。他們對著火焰,徒手空投80公斤的沙包。他們希望通過大量填沙與硼酸來中和輻射,將反應爐的火焰悶熄。 反應爐上方的輻射值,超過3500倫琴,幾乎是致命量的9倍。有些駕駛員,一天飛行多達33趟。
  • 車諾比核災難之痛
    車諾比核電站無法為消防人員提供所需的輻射劑量監測器, 消防人員不了解真實輻射水平,也沒有接受過在放射性環境下滅火的專門訓練, 不了解輻射的嚴重性。火場中的消防員僅身著普通的防火制服、頭盔和手套,因隔絕式氧氣面具無法在高溫下作業,他們在火場中甚至取下了面具。 在一次加水的過程中,消防員比爾貢發現一根大鐵棒卡在車輪上,他伸出沒戴手套的手把鐵棒弄了出來。
  • 車諾比巨鼠,核爆炸導致新物種的誕生
    傳聞車諾比巨鼠體長50釐米左右,毛皮呈暗灰色,牙齒和爪子都異常鋒利,眼睛發出幽幽的紅光。車諾比巨鼠傳聞詳情1996年春天.美、俄、烏三國派出了一個聯合考察團共9名科學家來到車諾比核電站的廢墟上,同行的還有2名烏克蘭國家安全部人員,研究1986年那場震驚世界的核原料洩漏事件對生態環境的影響。
  • 車諾比生物圈保護區:前世今生
    2016年,《車諾比輻射生態生物圈保護區條例》獲通過。當時2014年的報導顯示,這片隔離區(exclusion zone)佔地約26.2萬公頃,緊鄰車諾比核電站,由於1986年事故造成的高度放射性塵埃汙染,那裡嚴格限制公眾進入和居住。
  • 【關注】車諾比核電站蓋上新「石棺」
    (視頻時長為1分50秒,建議WIFI觀看)用於封堵被損毀的車諾比核電站4號機組的水泥「石棺」已經有30年了,目前正在老化,因此,烏克蘭和歐洲國家一起,開始著手建造一個新「石棺」。負責這項工程的歐洲重建與發展銀行(EBRD)說,這個拱形防護罩是人類所建造的最大的陸上可移動結構。法國人給它裝備了非常精密的遠距離操控系統和吊裝設備。藉助它們,不久後就能開始拆卸舊"石棺"。最重要的是,新保護罩能將核輻射影響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