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星標了嗎?點擊上方藍字關注 新傳研都
2020年新傳研都QQ群邀你加入:185073394
◆ 一周熱點(4.8——4.14)
事件一 央視記者董倩災後採訪消防員引爭議
關鍵詞 採訪技巧 二次傷害 災難性報導 新聞倫理
事件梗概:中國四川涼山州木裡森林火災致31人死亡,其中有26人出自涼山州森林消防支隊西昌大隊。在央視《面對面》欄目「森林大火中的消防員」節目播出後,因追問倖存救火英雄「你會自責嗎?」「你會救他嗎?」等問題,主持人董倩被質疑缺乏人情味,誘導倖存消防員回憶當時的情景,有故意誘發遇難消防員親屬崩潰之嫌。
說理:
所謂災難性報導,就是對新近發生的災難及其發展、危害、抗災、救災等新聞事實的報導。災難性事件常常表現出突發性、震撼性、負面性和社會性的特徵。災難性事件及其受害者無疑是災難性新聞影像報導的主體,在報導中,充分考慮當事人的心理,尊重他們的感情,保護他們的心理和生理健康,避免二次傷害是發揚人文主義精神的首要原則。
事件二 母親踹踢3歲女童模
關鍵詞 輿論 公民新聞 議程設置 輿論場互構
事件梗概:4月9日,杭州3歲童模妞妞被親媽當街踹的視頻在網上熱傳,引發眾怒。10日,妞妞媽在微博發表道歉聲明,懇請社會原諒,否認將孩子當成賺錢工具。之後,網上又曝出一段童模妞妞被粗暴對待的視頻。有知情人士透露,基地童模家長用言語和動作「威脅」小孩現象比較普遍。為了不耽誤攝影師和商家時間,「童模不聽話會被打,被教訓,在基地裡很正常」。
說理:
輿論的形成往往是因為社會中發生的較大變故,或者累計了一定數量的問題,導致公眾對周圍的變化和存在的問題議論紛紛。@綜藝小黑作為一個擁有166萬粉絲的網絡意見領袖,其發布視頻有一定的傳播力,再加之新京報等專業媒體整合專業採訪,民間輿論場與官方輿論場共構,引發了輿論熱潮。
評論:
觀點一:別讓眼前苟且,把孩子變成搖錢樹(紅辣椒評論)
過度商業化、過度消費孩子,給缺乏辨別和認知能力的孩子帶來了很大的負面效應。當過多地參加拍攝與走秀,孩子就失去了正常的讀書、休息時間,重複的表演讓孩子失去了純真,失去快樂的童年。同時,在審美、言語等各方面也被過早的「催熟」。在「金錢」「名氣」的標籤下,當孩子回歸正常生活時,難免顯現出優越感,難以完成角色轉換,有可能對人生的認知產生偏差,心理異化,影響成長與發展。
觀點二:拍照童模遭媽媽踹,別把孩子當賺錢工具(新京報評論)
如果說家暴是顯性暴力,那將孩子推向成人化世界的「前臺」,則是另一種隱性暴力——童模產業對於兒童的「催熟」,是揠苗助長也是潛在捆綁。它會逼著孩子「主動」配合、接受成人世界的規則和運轉節奏。
事件三 人類首張黑洞照片面世
關鍵詞 科學傳播 表情包傳播 新聞娛樂化
事件梗概: 4月10日,人類首張黑洞真實影像在全球六地同步發布。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臺與「事件視界望遠鏡」項目團隊共同發布了這一重大成果。
說理:
黑洞照片的公布讓無數天文迷、科學迷興奮的同時,社交媒體也十分活躍,無數網友感嘆原來黑洞就是甜甜圈,還自發開展黑洞p圖大賽。作為新傳er,我們要關注的就是科學是如何在大眾之間進行傳播的。
學者們將科學傳播的定義分為3 個階段:科普、公眾科學、科學傳播。傳統的科學傳播中,科學家以及傳統媒體藉助自身對於科學知識的認知,向社會群眾們傳播先進的科學知識,這種科學傳播過程是單一的由上而下,在傳播過程中沒有互動以及反饋。
隨著社交媒體興起,傳統「科普」方式的科學傳播已不能適應。人們對於科學技術已經不滿足於了解的狀態,而是希望科學技術能變得更加貼近人們生活,也就是接地氣。此次黑洞照片被比作甜甜圈,讓受眾更有興趣了解科學知識,但另一方面,全民狂歡可能會讓受眾對於黑洞的認知僅僅停留在甜甜圈上。
事件四 視覺中國給黑洞、國徽照片印水印
關鍵詞 借勢營銷 版權問題 新聞娛樂化
事件梗概:4月11日上午,主打「正版商業圖片」的視覺(中國)文化發展股份有限公司(000681)的網站上出現了這張在網際網路上瘋傳一夜的「甜甜圈」,並打上了「視覺中國」標籤。圖片旁邊的基本信息欄註明「此圖為編輯圖片,如用於商業用途,請致電或諮詢客戶代表」。這意味著視覺中國擁有這張黑洞照片的版權。
4月11日下午,@共青團中央官微發布兩張截圖,分別是在視覺中國網站上提供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和國徽圖案的截屏。上述截屏中帶有「版權所有:視覺中國」的版權聲明以及如用於商業的諮詢電話。團中央官微表示「國旗、國徽的版權也是貴公司的?」並@視覺中國影像。
@共青團中央這條微博下各大企業跟風評論,貼出與自家企業相關照片進行調侃、評論。
說理:
借勢營銷,是將銷售的目的隱藏於營銷活動之中,將產品的推廣融入到一個消費者喜聞樂見的環境裡,使消費者在這個環境中了解產品並接受產品的營銷手段。共青團微博下各家企業以調侃方式貼圖、評論,一定程度上使新聞娛樂化,一方面有利於新聞事件傳播,但另一方面,有使版權爭議這類嚴肅事件戲謔化的風險。
評論:
觀點一:吐槽視覺中國莫要瞎起鬨,這一點才是問題根本(人民日報)
自媒體紛紛吐槽「苦視覺中國久矣」,還有輿論質疑:國旗、國徽的著作權也歸視覺中國了嗎?各大公司官微也來了一段集體大合唱:我家的東西,怎麼成了視覺中國家的?吐槽歸吐槽,但是不能搞情緒化,不能毀掉中國近幾年來好不容易提升的智慧財產權保護環境,還得回歸法律的標準,釐清問題所在:哪些是智慧財產權保護環境提升之後必然帶來的「用圖不便」?哪些是以視覺中國為代表的中國圖片霸主「佔山為王」帶來的問題?把討論「帶上道」,才能促進中國智慧財產權事業的進步。
觀點二:打上水印就歸圖片網站所有,這是對版權的濫用(新京報)
在司法實踐中,我們應當要回到著作權法的本位,對於權利人主張權屬證據的要嚴格審查,權利人應當提供著作權的授權、流轉等證明文件,而不能僅憑其自行加蓋「水印」及聲明便徑直被認定其享有著作權。
事件五 西安奔馳女車主哭訴維權
關鍵詞 輿論監督 危機公關 隱私保護
事件梗概:4月13日,一則女車主在奔馳4S店內哭訴的視頻走紅,該女子坐在一輛奔馳車的引擎蓋上,哭訴買到的車輛還沒開就發生漏油故障。店方表示「已與該女子達成協議」。隨後女車主現身,否認與店方達成協議,該女子已拒絕奔馳方提出的先退款再檢測建議,表示願意等待檢測結果出來後依法維權,並請求大家關注事情本身,不要深挖她的個人生活,目前一家人深受其擾。
說理:
在萬眾皆媒的網際網路時代,網絡成為了社會意見匯聚、協商、發酵的場所,傳統媒體「為民請命」的角色在很大程度上被網際網路所取代。奔馳車主維權視頻的走紅並在網絡上持續發酵,引發輿論熱潮,使消費者維權難這個議題回到大眾視野,並對此事件進行輿論監督,從而引起輿論倒逼,使西安利之星公司出面解決事件,同時車主稱個人信息遭洩露,大數據時代下,網絡信息安全與隱私保護也是值得關注的問題。
評論:
觀點一:奔馳女車主哭訴維權,法治社會不容忍「店大欺客」(新京報快評)
法治的市場經濟,本不應有「店大欺客」的咄咄怪事。仗勢欺人,再大的基業,再響的名頭,消費者也會用腳來投票。在立法、司法、執法上向消費者傾斜,是法治國家的共同選擇,而我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合同法》及有關司法解釋,也並未容忍「店大欺客」擾亂市場秩序、戕害消費者權益。
觀點二:奔馳新車漏油:哭訴才能維權,究竟打了誰的臉(澎湃新聞)
這一次事件之所以引爆網絡,不僅在於女子的哭訴式維權,更在於事件的典型性、惡劣性。試想一下,車還沒開出4S店的大門就發現漏油,消費者維權卻遭遇百般刁難,如果此事不能給當事人一個滿意的答案,談何消費者權益保護,又談何市場監管?
奔馳方面除了應該給當事人一個交代外,更應該查清楚新車漏油的原因,給公眾、社會一個交代,因為這可能是比售後服務質量不高更嚴重的問題。作為管理部門的西安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在協助車主維權的同時,還要有針對性地調查該4S店是否還存在其他問題,以及管理部門在維護消費者權益方面還存在哪些短板。
推薦文章
新聞傳播考研必知的六位大神
新聞傳播考研必看四大網站
新聞傳播考研必看的十大核心期刊
新聞傳播考研必看的六部電影
開課啦!復旦學長帶你讀「頂級新傳期刊」,每日打卡!
研究生官網找不到信息?新傳研都手把手教你!
上海新傳院校考研報錄比為什麼這麼高?
新聞與傳播考研的100條忠告
如何預防研究生導師的「性侵」?
考研失敗是一種怎樣的體驗?我希望你永遠不要經歷!
考研堅持不下去的時候,怎麼辦?
萬一考研失敗了,你怎麼辦?
讀研改變的除了你的月薪,到底還有什麼?
推薦閱讀
點擊圖片或文字即可閱讀
新傳研都王牌資料上線,最基礎、最根本150個考點
今年加量不加價,現在下單享受8折99元的優惠價
華師麗娃班 | 三跨新傳,總分第二,點進來你就是華東師大研究生了
你「在看」嗎?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