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人種博覽場·印度人民

2022-01-08 葦薇

收錄於話題 #印度哲學宗教史 6個

20210206九峰寺

人種

  

若詳細分別,

印度種族約有數百,

堪稱世界人種的博覽場。

印度是一古文化的發達之地,

在雅利安人尚未來到之前,

她就有了很高的文化,

在旁遮普(即五河)

及信德的發掘,

看出在五千年前,

這裡已發展出人囗眾多的大城,其文化已比同時的埃及、

巴比侖還高。

這不是雅利安人的遺蹟,

可能即是後來被雅利安人

徵服的土著文明。

  

印度自古即不斷地有外來民族

自西北侵入,

像波浪一般,層層相繼。

以體質及文化的程度來看,

大略可分為五類:

  

一、委得人

他們的後裔,傳延到今日,

他們具有最原始人類的 狀貌,

也分布在印度最遙遠的南端,

專門研究此種人類的學者,

都稱之為

「生存的一種原人化石」。

但他們也是外來民族,

或許是最早侵入印度的一支。

  

二、達羅維荼人

五千年前在印度河流域

創建文明的,可能就是此族。

皮色暗黑,身體矮小,

發多而卷,面較長,

鼻闊平,眸黑。

一般人猜想其來自土耳其斯坦,錫爾達拉河上遊,

侵入印度後,

即把先到的委得人,

趕到南方去,

而佔據了印度的北部與中部。

  

三、雅利安人

此族的體格高大,面方正,

多須而鼻細高,黑眸,

膚色與南歐人相似,

其發祥地,

一般說是來自中央亞細亞,

但最早發源何處,

至今尚無可靠的根據。

雅利安人到印度的時代,

據古蓮威說,

是西元前兩千年,

費爾古森則說是西元前三千年,另有一位烏法維,

卻主張在西元前一千五百年。

此一問題,

曾有許多史學家、語言學家、

考古學家,著述爭論為時甚久。

總之,

他們戰敗了先到的達羅維荼人,將一部分收為奴隸,

一部分趕向南方,

而自己便在那裡居留下來。

  

四、回教人

這一族侵入印度北部

達七百年之久。

此族是土耳其人與伊朗人的

混血種,

而保有土耳其人的成分較多。

身材高大,膚白,睛黑或灰,

多須髯,鼻細長而頗隆。

  

五、蒙古人

此族最早侵入印度西北部的,

是大月氏王丘就卻,

於西元前二十六年滅了希臘王朝而創立了貴霜王朝。

在此以前有希臘人彌蘭陀王,

曾將大軍入印建都於奢羯羅。

大月氏本為我國甘肅山谷間

一小部落。

以人種地理的分布而論,

是屬於蒙古族的西蒙人,

即是厄魯特人。

現在所稱的蒙古人,

乃係指的蒙古人、西藏人、

突厥人、伊朗人、緬甸人

的混血種,

保有中國人的成分較多。

其居於西北印的,身材高大,

鼻狹窄,頗似伊朗人;

居於緬甸、阿薩密省、孟加拉省、不丹、錫金、尼泊爾的,

膚色黃而面部平坦,

視之如中國人無甚異。

(此人種資料採自李學曾

《亞洲種族地理》

第二篇第二及五章)

  

語文

  

正由於許多民族相繼入侵,

又彼此同化、相互通婚,

故形成更多的混血人種。

復以其生活習慣、宗教信仰、

地域隔閡的緣故,

印度語言之龐雜,

也為世界之冠。

約略可分三點述之:

(一)古印度雅利安人的語言

為吠陀語,以後進化為梵文。

梵文與波斯語、拉丁語

為同一語系,

由此演變而產生印度各種語文。

 

(二)佛教出現時,

梵字已不普遍,

代之而起的是各地方言,

為了統一方言的標準語

而有「雅語」(Sanskrit)的出現。至西元前四世紀間,

梵字有了若干程度的

改革而復興,

成為印度古典學者採用的文字,大體與雅語相近,

中國即稱之為梵語。

由近代發現的古代碑銘文字及

中國古代對佛經的音譯推知,

釋尊當時所用的,

現在雖不能確定,

但很可能是用一般大眾的

混成俗語的機會較多,

此種俗語,再經若干變化,

即成為巴利語,

唯今日南傳所用的巴利語,

既非佛世的原狀,

亦與阿育王時代的有所不同,

它是經過幾次變化而成的,

但較梵語寫成的經律,

可能略早。

佛陀偶爾用雅語,

來自各地的弟子們,

則可用各自的方言,

傳布佛法。佛滅後

王舍城第一次聖典結集,

大抵是用混成的俗語。

後來梵文復興,

佛教的學者們,

自不免又用了梵文;

近世在尼泊爾、高昌、于闐

等地發掘到了若干梵文佛典,

足徵漢譯聖典的原本是

無可置疑地出於梵文。

(三)印度方言總計達

二百二十餘種之多,

主要語文有十三種,

今印度憲法規定為通用的

語文者,則有

印度語、巴利語、

孟加拉語、阿薩密語、

喀什米爾語、旁遮普語、

拉基普特語、信德語、

朗達語、蒙達語、

奧雷薩語、特魯古語、

馬拉提語、卡納達語、

塔米爾語、土魯語、

馬拉雅拉語、錫蘭語。

印度人常因回教與印度教的

信仰衝突而流血,

為了保護各族的語文,

也會引起戰禍,

可見其情況之一斑了。

   聖嚴法師·印度佛教史

【第一章】緒說 第一節 

                                     (2)

註:

波斯,伊朗。

突厥,土耳其。

相關焦點

  • 世界人種基因圖譜
    、歐羅巴人種、尼格羅-澳大利亞人種):亞洲人種(黃種人)、高加索人種(白種人)、非洲人種(黑種人)、大洋洲人種(棕種人)。  俄羅斯人受東方印歐人的影響甚於伊朗人。土耳其人也攜帶相當數量的阿爾泰基因,應該是他們居住於中亞時帶過來的。而極北基因可能是居住在西伯利亞的原始部落帶來的。這份由美國人研究出的世界人種基因圖譜(Y染色體)表明:現代德國人中屬於雅利安基因佔13%—20%。而俄羅斯人屬雅利安人基因佔47%。
  • 緬懷為國犧牲的人民英雄,順便談一談印度
    所屬群眾團體有印度工會中心、全印農民協會、印度民主青年聯合會、印度學生聯合會和全印民主婦女聯合會。機關報《人民民主》。自1977年起一直在西孟加拉邦執政,也曾一度在喀拉拉邦和特裡普拉邦執政。而另一個共產主義組織——印共毛派誕生於1967年,以西孟加拉邦下層階級為獲得土地而暴動襲擊地主為發端,事發村莊「納薩爾巴裡」遂成為印共毛派的別名。
  • 光輝戰機終於成功降落航母,印度人民都等急了 | 圖說
    (來源:社交媒體)據稱這是印度國產光輝戰機海軍輕型版的原型機首次在航空母艦上著艦,預計該型機將在未來八到十天內進行20次著陸和起飛試驗。印度發展自己的國產艦載機邁出了重要的一步。這一刻印度人民等待很久了。
  • 印度總理突然宣布面值500和1000的紙鈔全部作廢,印度人民一下炸開了鍋...
    為了打擊來路不明的貪腐黑錢,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8日晚上發表演講時,突然宣布500盧比與1000盧比兩款大面額鈔票,一過午夜就會「即刻作廢」!正正經經的錢說廢就廢了?還這麼突然??幾乎沒有任何反應的時間?消息一出,印度人民全陷入了懵逼茫然之中……
  • 印度種姓制度|活在天竺之國,待之三六九等,社會文化撕裂下的底層人民
    如今,擁有10.5億印度教的信徒們,依舊奉種姓制度為根本教義,也許你會問:時代都已經發展成這樣了,種姓制度為何能夠延續3000多年之久?把人分成4個等級,社會的撕裂度會如何表現?寡婦跳火坑、童婚制等等為什麼印度人民會有網絡上的各種匪夷所思的開掛行為?
  • 夏巍怡:來勢洶洶的大印度戰略與印度新民主革命
    不可否認,海外印度裔的政治與經濟地位在所在國將得到一定程度的抬升,未來有利於印度與這些國家合作,但海外印度人的印度與印度國家與印度人民的印度顯然是完全不能劃等號的,至少一點,他們會將手上的財富與實權與廣大貧困印度人民「共產」嗎?少數海外印度裔會做有利於印度國家與人民利益的事情,但更多的是張開雙手大掏印度國家與人民的腰包。
  • 煽動印度——英國送給日本的印度盟軍
    這一切的背後,究竟有著日本與印度之間,什麼不為人知的秘密呢?日本東京杉並區,有一座小廟蓮光寺,香火併不旺盛,但很多來自印度的大人物,都曾經專程到這座小寺造訪。信仰印度教的這些印度政要,來到這座佛教寺院裡,都會虔誠地鞠躬,致意。
  • 印度被迫背鍋!亞洲人口密度最大的國家不是印度,錯怪印度了
    我國面積大,人口是全球最多的國家,有的國家面積大但是人口少,例如俄羅斯;有的國家面積小但是人口多,例如印度。感覺最慘的就是人多面積小了,這樣就會造成各種問題。如果要說起亞洲哪個國家人口密度最大,相信很多人都會回答是印度。前些年,我們經常在網上看到印度人扒著火車的照片和印度人坐在車頂的照片,再加上印度近幾年人口增長很快,讓我們一致認為印度的人口密集程度是亞洲最高的,這樣的觀點是錯誤的。
  • 印度與孟加拉國互有飛地近200塊,飛地人民受過哪些苦?
    從地理上看,孟加拉國三面接壤印度,印度的領土幾乎能夠將孟加拉包圍起來,因此孟加拉與印度的關係本應該是唇齒相依的。然而,儘管在幫助孟加拉獨立上印度可謂是大功臣,但是孟加拉內卻常有一股反印的潮流。同時,印度為了維護自己的勢力與地位,往往會根據國際形勢或打壓或扶持孟加拉勢力,兩國的關係便隨之時好時壞,複雜多變。
  • 200萬人被印度驅逐,印度洶湧的宗教民族主義
    原因很簡單:現在是印度人民黨執政。就如同我一再指出的那樣,印度的經濟增長率與其失業率不符,兩個數字在打架,一方面印度聲稱在莫迪執政下創造了增長奇蹟,一方面印度的失業率又創下了42年的新高,無論如何,這兩個數字不能並存。根據印度經濟時報的新聞:
  • 印度與中國的差距有多大?印度專家:中國趕超印度起碼需要30年
    01正是因為如此,不論是在世界上,還是在中印兩國的官方民間都會下意識地把中國和印度拿來比較。那麼印度與中國的差距究竟有多大呢?一位印度專家曾表示:中國趕超印度起碼需要30年。這樣的言論簡直就如我國戰國時期楚國的著名愛國詩人——屈原在《九章·懷沙》中寫道的:「變白以為黑兮,倒上以為下!」
  • 甘地——印度的悲哀
    甘地在中國學生的課本上是以印度救世主的形象出現的,眾所周知的歷史橋段是他用「非暴力,不合作」的特殊方式促進了印度的獨立,也因此被印度人民奉為「聖雄」。而在葉子看來,印度的獨立和甘地的「感化」 沒有必然聯繫,這段歷史被有心人強行因果化,以至於印度人自己都信了。甘地的成功是一次僥倖的勝利,他非但不是印度的功臣,其思想還將會貽害無窮。
  • 印度往事:一代梟雄尼赫魯,親手葬送了印度的大國崛起
    悲的是印度在近期與中國的邊境武裝衝突中損兵折將,可謂是一敗再敗。印度歷史上最著名的政治人物莫過於印度開國總理尼赫魯,很多人知道尼赫魯是因為他主動發起跟中國的武裝衝突。但是,拋開這些不談,尼赫魯是遠比「聖雄」甘地更偉大的人物。印度的三大困境尼赫魯之前印度的第一名人是「聖雄」甘地,甘地是「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的領導,在印度人民心中至今仍擁有著極高的地位。
  • 荷花是印度的國花,在印度,荷花與佛教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文|花飛花房荷花是印度的國花。印度位於亞洲南部,是南亞次大陸最大國家。其北部為高山區、中部是平原、西部是沙漠、南部為高原區。恆河是印度文化的發源地。印度是世界文明古國之一。於公元前四世紀形成了統一的國家。十六世紀,歐洲殖民主義者開始侵入印度。1849年英國侵佔了印度全境。
  • 印度的漂亮仗,1962中印大戰前,印度的高光時刻:1961果阿之戰
    葡萄牙的殖民時期延續了400多年,直至1961年被印度用武力奪得其主權。在當今,若是以人均資產計算的話,果阿應該是印度最富裕的一個邦。印度VS葡萄牙: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各地區殖民地的民族解放運動迅速高漲。老牌的西方列強們,除山姆大叔外,都普遍衰落,無力維護自己所屬的殖民地。趁此大好形勢,印度向葡萄牙提出收回果阿的要求。葡萄牙政府當然是斷然拒絕了印度的要求。
  • 印度,一場大謀殺
    這就是莫迪在今年年初所講的話,莫迪號稱自己,拯救了全人類印度各地都在舉行聲勢浩大的地方選舉,由於執政黨和在野黨都有催票需求,於是無限制放寬社交距離和口罩禁令如果我們再深挖下去,印度這波失控的疫情,完全是政客們精心策劃的一場謀殺從2月份開始,印度政府就有計劃的「謀殺人民」,主要是以下三點:1,誇大疫苗施打速度2,放縱信徒慶祝節日
  • 印度種姓制度篇─印度還有賤民嗎?
    「 不要拿印度去跟其他國家比較,印度本身非常獨特,印度是個不可思議的地方,但不要用國家的概念去框住她 」───湯和平印度的面積有 91個臺灣大,人口超過 12億,目前是全球人口第二多的國家。印度在 1947年脫離英國殖民統治,其內採聯邦制,共分成 29個邦、6個聯邦屬地、還有 1個國家首都轄區。
  • 印度的前世今生
    英國人給印度留下了亞洲第一基礎建設,但今日的印度水稻畝產量僅250斤相當於中國的宋朝。在1947年6月3日英國答應印度獨立,並決定讓印度境內的印度教教徒和穆斯林教徒分開,實行印度巴基斯坦分治,形成了一個巨大的災難。
  • 印度為什麼不一樣(二):隱患
    上一篇講到,英國將政權通過「和平交接」的方式移交給印度快速脫身;印度也通過早期的民主妥協避免了印度四分五裂的結局。但在英國徵服之前,「印度」主要是地理和文化上的概念,從未形成單一的民族,甚至很多民族都有自己民族的語言,輝煌的歷史。印度的獨立,是英國為了儘早脫身,將印度各族人民肆意糅合在一起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