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首位機器人太空人奔赴太空,能雙槍射擊!

2021-02-16 中國新聞網

作者:李弘宇

當一名奇怪的乘客——一個人形機器人,坐在飛船指令長的位置上飛往國際空間站時,很多人可能會想:這樣的場景,只能在《星球大戰》、《星際迷航》等科幻電影中發生。畢竟,此前首個仿真機器人,是作為貨物被放在貨運艙中送上太空的……

資料圖:俄羅斯機器人太空人Skybot F-850。

  

「硬核民族」俄羅斯,把科幻電影中才有的場景,變成了現實。當地時間22日,俄首位「仿真太空人機器人」Skybot F-850佩戴著特製的連指手套,一隻手上拿著俄羅斯國旗,乘坐無人飛船,開啟了一次獨特、創造歷史的飛行。

  

從貨物到「指揮官」,這樣一位「太空人」,是由什麼樣的高科技煉成的?這位機器人的誕生,對俄羅斯航天業來說,具有什麼樣的意義?

圖為俄羅斯機器人太空人Skybot F-850模仿人的動作。

  

俄首位機器人太空人是誰?

  

「嘿,夥計們,我是Skybot F-850。但你可以叫我為『費奧多爾』。現在,我將掌握聯盟號MS-14飛船的控制權,我計劃於2019年8月22日飛往#國際空間站。」

——Skybot F-850社交媒體首條推文

俄機器人太空人小檔案

姓名:Skybot F-850,曾用名「費奧多爾」(Fedor)

身高:約1.8米(5英尺11英寸)

體重:約163公斤(353磅),取決於額外設備重量

構成:約15000個機器部件

國籍:俄羅斯

語言:俄語

技能:舉重、做伏地挺身、分類放射性廢物、操作電鑽、開瓶蓋、語音播報、滅火、開車、雙「手」持槍快速射擊……

PLUS技能:開玩笑、思考哲學、聊天、複製人類動作……

職業:機器人「太空人」

身價:3億盧布+

任務:匯報飛船飛行參數和觀測到的事件;測試對宇航操作員指令的執行情況

使命:拯救生命、執行高危太空任務、協助俄羅斯建太空基地……

當地時間7月25日,「費奧多爾」發文稱,「我聽說,美國人打算在2024年把一位女太空人送上月球。我想去那用鮮花迎接她。」圖為其社交媒體截圖。

會開玩笑,也能思考哲學……

另類「太空人」如何「煉成」?

「我聽說,美國人打算在2024年把一位女太空人送上月球。我想去那用鮮花迎接她。」

——Skybot F-850社交媒體推文

2014年,在俄羅斯緊急情況部指示下,這款名為「費奧多爾」的機器人開始進入研發,以執行救援行動。2年後,當第一架原型機公開亮相時,「費奧多爾」的使命已被拓展到太空領域,可以擔任「太空人助手」。

來源:俄羅斯航天局。

在前往國際空間站前,「費奧多爾」改名為Skybot F-850,並獲得了與太空人通信的「聲音」。作為俄羅斯的首位機器人「太空人」,它非常善於交際,不僅能打招呼、回答有關其創造者直至空間哲學的問題,還能在自己的社交帳號上「開玩笑」:

7月28日,這個「擬人化」的機器人分享了近來在社交媒體上流行的「瓶蓋挑戰」:「朋友,你好!我今天學會打開一瓶礦泉水,並把它拿到一個技術性開口處,你們把這個部位叫做嘴。」

雖然Skybot F-850的確切任務仍尚不清楚,但俄羅斯的科學家表示,「費奧多爾」被設計用來在太空當中完成一些較危險的任務,他們希望未來的某一天,機器人「費奧多爾」可以幫助他們在太空中建立基地。

資料圖:俄羅斯機器人太空人Skybot F-850。

「身懷神技」赴太空

機器人「太空人」將做些啥?

「它不是終結者,它只是一個太空機器人。」

——俄羅斯航天局

作為一個體型與人相似的機器人,Skybot F-850除了能夠複製人類動作:駕駛車輛、做伏地挺身和舉重……還具備一部分自主控制能力,可以完成預設的任務,比如,該機器人的前身「費奧多爾」就可雙手持槍,快速地射擊靶標。

目前,尚不清楚這些技能將如何使用。但有分析稱,科學家們將評估Skybot F-850在微重力條件下的行為。

資料圖:當地時間2017年4月20日,俄羅斯「聯盟MS-04」號飛船在哈薩克斯坦拜科努爾發射升空。

另據報導,Skybot F-850還可以將憑藉其語音播報功能,在飛船發射前、發射時以及飛行中,報告準備狀態、飛行參數和觀測到的事件。

24日,Skybot F-850將抵達空間站,成為俄羅斯太空人中的一員。在國際空間站停留1個半星期內,它將在俄太空人亞歷山大·斯克沃爾佐夫的監督下,測試其對宇航操作員指令的執行情況。如果一切順利,Skybot F-850將於9月7日返回地球。

資料圖:當地時間2019年3月19日,NASA提供的圖片顯示「聯盟MS-12」號飛船15日與國際空間站完成對接。

可從事高風險工作

類人機器人將替代太空人?

「機器人不是人。它們可以完成某些任務,但永遠不會代替人類。」

——NASA前太空人斯科特·凱利

隨著探索外層空間的行動越來越多,人們紛紛開始考慮採用機器人替代人類太空人,進行太空行走、宇宙探索等高危任務。

俄羅斯的科學家表示,「費奧多爾」系列機器人,就是被設計用來在太空當中完成一些較危險的任務,他們希望未來的某一天,機器人可以幫助他們在太空中建立基地。

圖為全球首個太空機器人(左),其於2010年11月3日跟隨美國「發現」號太空梭前往國際空間站,在那裡完成一系列測試工作。(資料圖)

對此,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前太空人斯科特·凱利指出,雖然機器人在軌道上可以是「有用的」,並且「在理想情況下」將使乘員的生活更輕鬆,但他堅決排除,機器人有朝一日在太空研究中可能徹底代替人類的可能性。

凱利的說法,不無道理。

分析指出:

技術上的桎梏,決定機器人短時間內,無法承擔複雜太空任務;

倫理上的擔憂,可能引發太空人及民眾產生抗拒心理;

安全方面的考慮,也決定人類無法將太空探索交由機器人處理。

所以,未來很長一段時間裡,機器人只會取代那些辛苦高危的太空作業。太空人與地面操作員,仍將是太空探索的主力。

資料圖:當地時間2011年2月24日,美國「發現」號太空梭在佛羅裡達州卡納維拉爾角的甘迺迪航天中心發射升空。跟隨太空人一起上太空的還有一位機器人太空人R2,它成為第一個進入太空的人形機器人。

探索太空的助手

哪些機器人曾到空間站「報到」?

無人空間探索,是一場任重道遠、卻又過分漫長的旅程。越來越多的機器人被設計和製造出來,代替或協助人類在太空中進行科學試驗、出艙操作、空間探測等活動。

實際上,除了Skybot F-850,還曾經有多種空間機器人,在國際空間站上和太空人一起工作過。

2011年,美國宇航局將人形機器人Robonaut 2送上國際空間站,它因此成為首個進入太空的仿真機器人,但它是作為貨物,被放在貨運艙中送上太空的。在空間站駐留期間,Robonaut 2執行了打掃濾器、清除塵土等簡單工作,並在2018年圓滿完成了任務,回到地球。

資料圖:日本機器人太空人「Kirobo」。

2013年,日本的小型機器人Kirobo去往國際空間站。它身高約34釐米、重約1公斤,能用日語溝通,可記錄與日本太空人對話,還能做出一連串動作,將控制室訊息傳給太空人。1年後,這個機器人返回地球。

2018年,歐洲航天局開始在空間站測試「西蒙(CIMON)」智慧機器人。西蒙可以和太空人閒聊,還可以根據指令在屏幕上顯示太空人工作的待辦日程、各項工作的執行步驟,幫太空人在資料庫中找出工作所需的手冊等。

2019年4月,美國首批「太空蜜蜂(Astrobee)」機器人奔赴國際空間站。它們既可以當「自拍神器」記錄太空人的工作生活,又能化身「檢查能手」監測空間站中噪音和空氣品質,還能作為「貼心管家」,助人搜尋遺忘了的工具。

相關焦點

  • 俄羅斯首位機器人太空人奔赴太空,能雙槍射擊
    值得注意的是,Robonaut 2不只是單純的航天任務機器人,它很好地體現了美國的太空商業化思路:因為有通用公司的技術協助,它一方面能在地球上幫助通用汽車公司自動化造車,另一方面才是能代替航天員完成危險的太空作業。因此除了原始狀態的半身機器人外,Robonaut 2還能安裝雙腿,或將下半身替換成月球車,這似乎也預示著美國有意將其用到重返月球上,為未來的月球計劃做準備。
  • 俄羅斯Skybot F-850機器人「太空人」,即將飛向太空
    850是第一臺坐在飛船指揮官位置上的機器人,而不是貨艙。這款名為Skybot F-850 的機器人是俄羅斯Fedor機器人的最新版本之一,Fedor機器人已經被開發成為人類的通用替身,從救援工作、駕駛汽車等,到現在飛向太空。Fedor機器人,由俄羅斯緊急情況部指示創建,2016年,一個原型機器人被製造出來執行救援行動,後來將其拓展到太空行動。
  • 首個全身版人形太空機器人,探訪國際空間站
    搭載乘員:俄羅斯太空機器人Skybot F-850(FEDOR)俄版太空機器人啥樣?不過,這次坐在指令長位置的不是真人太空人,而是一位特殊太空人——鋼骨版的人形機器人。名叫Skybot F-850,這是俄羅斯著名機器人(費多FEDOR)的最新版本。FEDOR 費多機器人已被開發成:從各種救援任務到自動駕駛汽車等諸多領域的萬能機器人,現在變身太空機器人,趕往400公裡高度的國際空間站。
  • 緊身太空服能避免太空人椎間盤突出
    ,丹麥太空人現已測試最新設計的「緊身太空服」,這套太空服能夠降低太空飛行中產生的身體衰弱反應。瓦爾蒂說:「看到太空人在國際空間站穿著緊身太空服的視頻令人非常興奮,我們很有成就感,花費心血設計的緊身衣能夠最終適用於太空環境。」緊身太空服和雙向鬆緊帶能夠模擬人體引力效應,從而降低太空飛行對太空人身體造成的衰弱反應。在太空零重力環境下,太空人將每月損耗2%骨骼質量,脊柱可以延伸7釐米,並承受微弱的身體疼痛。在太空飛行中,太空人遭受椎間盤突出的概率是普通人群的4倍。
  • 快訊|緩解太空太空人壓力的AI機器人;微型無人機進入法國海軍消防部隊;Google AI推出即時天氣預報等
    科學家正研發能感知人類情感AI機器人,緩解太空太空人壓力1月16日消息:太空人長期呆在太空環境不僅對身體有很大的挑戰,要忍受相當大的精神壓力。據《麻省理工學院技術評論》報導,科學家們正致力於通過創造「一個能夠感知人類情感並以同理心回應的人工智慧助手」來緩解太空人面臨的上述挑戰。雖然這種技術能夠預測太空人的需求並「在他們的精神健康受到威脅時進行幹預」,從而證明自己是有用的,但當人類在太空中探索地球引力場之外世界時,它有可能拯救生命。2.
  • 史上一位悲慘的太空人,人還在太空國家卻沒了,最後怎麼回地球?
    在1957年10月4日,蘇聯發射了世界上第一顆人造衛星,拉開人類航天的序幕,在1961年4月12日,蘇聯發射了世界上第一艘載人飛船「東方一號」,將世界上首位太空人加加林送上太空
  • 太空人為什麼要配備手槍?難道太空有外星人嗎
    太空人估計是這個世界上危險係數最高的職業之一,畢竟其他工作再危險也是在地球上,而太空人則是要離開地球在浩瀚的太空工作,雖然太空中環境非常惡劣,晝夜溫差能達到幾百攝氏度,並且是處於真空狀態,可是雖然環境危險但是並無生命體存在,
  • 美將啟動「百年星艦」計劃太空人有去無回
    美國總統歐巴馬2010年4月份推出的新太空探索計劃稱,美國將放棄旨在重返月球的「星座計劃」,而將近地小行星和火星作為美國載人航天計劃的目的地。歐巴馬說,他期待,到2025年,美國能對太陽系進行深入探索;到本世紀30年代中期,美國具有運送太空人平安往返火星的能力。
  • 俄羅斯向空間站運送人形機器人,將進行太空任務測試
    雖然這僅僅是一個貨運飛船,但機器人還是有模有樣地像個駕駛員一樣端坐著,手握一面小國旗。圖 | 機器人手握俄羅斯國旗(來源:俄羅斯航天局)飛船計劃經過兩天的飛行後與國際空間站對接。機器人將會在軌道上待上 17 天,扮演著一個人造太空人的角色。據了解,此次發射本身對俄羅斯的載人發射任務來說是一次重要的測試飛行,因為從明年開始,俄羅斯的載人發射改用另一型號的聯盟號火箭。
  • 一條狗死在太空,為何各國太空人都不敢談論此事?真相過於戰慄
    蘇聯先是於1957年10月4日成功發射了世界上第一顆人造衛星,隨後更是於11月3日將世界上第一位「太空人」——小狗「萊卡」送上了太空,很多人都以為蘇聯的第一位太空人是加加林,但其實「萊卡」才是。而我們的故事,也正是從這條小狗說起。數小時後,「萊卡」成功進入預定軌道,儘管蘇聯官方宣布實驗取得了巨大成功,但是他們當時卻隱瞞了「萊卡」已經遇難的事實。
  • 太空中,男性太空人的這種致命疾病,只有女太空人才能治!
    太空對於人類來說,那是一個全新的世界,當然不只是對它的探索帶給我們的認知,還有它和地球上完全不一樣的環境,所以從第一天上太空起,太空人就在不斷的適應太空環境
  • 為什麼太空人要穿太空服?
    太空人計劃開始以來,太空服發揮了重要作用,太空服不僅是太空人在太空中穿著的衣服,也是一個小太空飛行器,在太空環境中保護太空人的安全,比如避免極端溫度影響,阻隔太空塵埃,避免強光傷害到眼睛,提供人體所需的氧氣,甚至可以提供飲用水。
  • 星球】5天4晚太空科技夏令營!成為一名「小小太空人」~
    過程中融入相應體驗元素,使課程充滿趣味;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讓學生全方位的去感知、探索,寓學於樂;激發學生對航空航天科技的興趣,學習航天精神。我們將一起親臨太空艙、設計火星基地、製作發射火箭、3D列印建模、無人機編程與操作、全息投影製作、機器人任務挑戰.
  • 「太空漫步」第一人離世:太空的死寂讓他終身難忘
    阿列克謝·列昂諾夫是世界上第一個打開宇宙之門的太空人。1965年3月18日,列昂諾夫跟隨「上升2號」宇宙飛船進入太空,隨後他勇敢地踏出艙門,進入了浩瀚的太空,完成了離艙12分鐘的太空行走。這一壯舉讓他成為了世界歷史上首位進行太空行走的太空人,也成為了人類探索太空歷程中的先驅人物。
  • 第一個進入太空的太空人不是人類,它的名字叫萊卡
    人類自從有了太空望遠鏡,看到宇宙的浩瀚和神秘,就想著有一天人類可以登上太空。後來這個願意終於實現了,第一個進入太空的太空人叫萊卡,可能很多人說,這個名字怎麼這麼奇怪?其實,萊卡並不是人類而是一條狗。估計有不少人感到很驚訝,第一個進入太空的太空人怎麼會是一條狗呢?
  • 【科普】航天員、太空人和太空人的區別
    「航天員」是指駕駛載人太空飛行器和從事與太空飛行任務直接有關的各項工作的人員。它既與航天地面工作人員相區別,也與乘載人太空飛行器進入太空的其他人員相區別,就像飛行員與航空地勤人員和乘客相區別一樣。「太空人」是「宇宙航行員」的簡稱。由於航天是宇宙航行的一部分,即第一階段,將有關人員稱為「太空人」並無不可。歐美的這種稱呼代表了未來更大空間的探索企圖。中國航天員中心標。但是,當「航天」和「宇航」同時出現時,會給人帶來一絲疑感。如「太空梭上的太空人」,總有「輪船上的飛行員」之含義的嫌疑。
  • 國際空間站傳來重大消息,NASA推遲太空計劃,太空人危險了?
    據悉,此前俄羅斯曾進行了一次反衛星武器測試,並且測試結果也十分滿意,但沒想到的是,在反衛星武器測試的過程中,產生了大量的太空垃圾,嚴重影響了衛星的正常運行,更關鍵的是,還威脅著國際空間站太空人們的人身安全。
  • 用鉛筆在太空寫字是個騙局?太空人真正用上的太空筆是這個
    甚至一個小小的太空筆,都讓美國斥巨資競爭,然而蘇聯太空人僅僅依靠成本幾毛錢的鉛筆就完成了任務。
  • 遙控機器人:被遙控的宇宙探險者
    遙控機器人在太空顯身手今天,在太空領域,遙控機器人也已經做出了一系列的「功績」。這包括讓太空人在太空站遠程操作機器人(「漫遊者」)執行命令,通過這種方式,太空人不需要冒著生命危險走出太空艙執行工作任務。
  • 太空生活是怎樣?真正的太空人在海上告訴你!(送親筆籤名照)
    ▽A:在我8歲那年,通過電視看到美國太空人阿姆斯特朗乘坐「阿波羅號」飛船登上月球,當時激動不已,下決心將來也要當一名太空人。進大學後就向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提出了申請,當時申請的人有2500來個,包括我在內,最後錄用的只有23人。進入NASA之後,於次年7月通過嚴格甄選與考核,如願以償成為一名正式太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