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緩解太空太空人壓力的AI機器人;微型無人機進入法國海軍消防部隊;Google AI推出即時天氣預報等

2021-02-14 機器人大講堂

1.科學家正研發能感知人類情感AI機器人,緩解太空太空人壓力

1月16日消息:太空人長期呆在太空環境不僅對身體有很大的挑戰,要忍受相當大的精神壓力。據《麻省理工學院技術評論》報導,科學家們正致力於通過創造「一個能夠感知人類情感並以同理心回應的人工智慧助手」來緩解太空人面臨的上述挑戰。雖然這種技術能夠預測太空人的需求並「在他們的精神健康受到威脅時進行幹預」,從而證明自己是有用的,但當人類在太空中探索地球引力場之外世界時,它有可能拯救生命。

2.微型無人機進入法國海軍消防部隊

2020年,Novadem NX70微型無人機將用於支持著名的馬賽海軍消防員營(BMPM)的作戰。這些無人機將帶來可立即使用的空中情報能力,並在廣泛的任務中具有可操作的附加值。馬賽海軍消防員營將在幾周內將其一支專門從事機器人技術支持的團隊納入其中,他們將部署一支由四個Novadem微型無人機組成的艦隊。「該團隊將擁有能夠參與,多傳感器協調和基於圖像的情報的城市和越野車輛」,概述了負責機器人技術發展的研究部主任克里斯多福·中尉。

3.Google AI推出即時天氣預報:1公裡以內,0-6小時天氣即時報

近日,谷歌發表文章詳細介紹了一個即時進行天氣預報的AI系統,1公裡範圍內、0-6小時的天氣可以即時獲取。在一篇名為「Machine Learning for Precipitation Nowcasting from Radar Images」(根據雷達圖像進行降水臨近預報的機器學習 )的論文中,Google AI的研究人員針對「降水預測的機器學習模型的開發」提出新的研究,該模型通過做出適用於近期的高度本地化的「無物理」預測,來應對這一挑戰。

4.特斯拉:已經有超60萬輛特斯拉配備完全自動駕駛晶片

1 月 17 日消息,特斯拉官方微博發文稱,特斯拉已配備完全自動駕駛晶片,該晶片擁有高達 60 億的電晶體,每秒可完成 144 萬億次的計算,能同時處理每秒 2300 幀的圖像。每輛特斯拉有兩個晶片加持,可以同時處理相同的數據。目前特斯拉已經有超過 60 萬輛配備「完全自動駕駛硬體」的車輛。

5.歐盟擬在公共場所禁用人臉識別五年,防止濫用

據外媒最新消息,歐盟正在考慮禁止在公共場所使用人臉識別技術長達五年,以便有時間研究如何防止這種技術被濫用。歐盟行政部門——歐盟委員會在一份18頁的白皮書中提出了這個禁止令,而這一舉措的一個大背景,是全球圍繞人工智慧驅動的人臉識別、以及執法機構廣泛使用展開辯論。

6.英國諾丁漢市開始試驗無線充電的計程車

1月19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英國政府部門日前表示,將在諾丁漢市試驗無線充電的計程車。整個計劃為期六個月,英國政府將投資340萬英鎊(約合人民幣3000萬元),為10臺日產與LEVC的電動計程車加裝無線充電設備。去年,挪威的奧斯陸也發起了類似的試驗項目。採用無線充電,多輛計程車可以同時充電,而不需要排隊。

7.2020RA國際機器人競技活動山東濟南賽區比賽昨日開賽

1月18日,2020RA國際機器人競技活動山東濟南賽區比賽正式拉開大幕。繼RA河北賽區比賽結束後,僅僅兩天時間,RA國際機器人大賽就迎來了新一輪的比拼。山東賽區RA大賽賽事項目設置與河北賽區相同,分為災後安置、太空堡壘、地震救援、超級運輸智能相撲、RA Scratch-創意圖形化編程等項目。綜合考察選手們的搭建、創意、編程等能力。

該文章內容轉載自機器之心、新智元、新浪科技、網易新聞,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2020年中國機器人行業年會重磅來襲,行業年度盛會大咖齊聚!

點擊圖片,跳轉文章連結,了解年會詳情

機器人大講堂Rob社群開始招募啦!如果您正在從事或想要從事機器人行業、想要學習這一方向,都歡迎您加入我們共同探討機器人前沿科技。

另外,腿足機器人、醫療機器人、工業機器人、特種機器人等專業討論群正在招募中,歡迎各位專業領域的小夥伴加入。

在機器人大講堂公眾號對話框回復「交流群」獲取入群方式!

機器人大講堂正在招募兼職內容創作者和專欄作家

請將簡歷和原創作品投至郵箱:LDjqrdjt@163.com  

我們對職業、所在地等沒有要求,歡迎有興趣有能力的朋友加入!


相關焦點

  • AI在這一周學會了很多事,都是什麼? | 一周 AI 頭條
    它在法國和盧森堡作者權利協會(SACEM)下註冊,其所有的作品都以自己的名字擁有版權。http://siliconangle.com/blog/2017/03/15/nvidia-teams-up-with-bosch-to-develop-ai-for-self-driving-cars/維吉尼亞州成為第一個允許機器人送快遞的州 | 嘗試 |
  • 俄首位機器人太空人奔赴太空,能雙槍射擊!
    ——Skybot F-850社交媒體推文2014年,在俄羅斯緊急情況部指示下,這款名為「費奧多爾」的機器人開始進入研發,以執行救援行動。2年後,當第一架原型機公開亮相時,「費奧多爾」的使命已被拓展到太空領域,可以擔任「太空人助手」。
  • 2017 AI成熟度曲線圖
    代表企業:Bosch; Continental; Delphi Automotive;Intel; ZF Group位置:距成熟應用5-10年 智慧機器人定義:智慧機器人是能夠在現實世界中自主運行的電子機械形態,它從短期的人工監督訓練中,或是工作中監督式體驗中學習。
  • 俄羅斯Skybot F-850機器人「太空人」,即將飛向太空
    850是第一臺坐在飛船指揮官位置上的機器人,而不是貨艙。這款名為Skybot F-850 的機器人是俄羅斯Fedor機器人的最新版本之一,Fedor機器人已經被開發成為人類的通用替身,從救援工作、駕駛汽車等,到現在飛向太空。Fedor機器人,由俄羅斯緊急情況部指示創建,2016年,一個原型機器人被製造出來執行救援行動,後來將其拓展到太空行動。
  • 【創新】D-Wave的新項目結合了AI、機器人和穿「太空戰甲」的猴子
    原文連結:http://spectrum.ieee.org/automaton/robotics/artificial-intelligence/dwave-founder-new-startup-kindred-ai
  • 「殺人蜂」微型自主攻擊無人機
    介紹了一種名為「殺人蜂」的微型自主攻擊機器人。視頻介紹了「殺人蜂」微型機器人的多種用途,比如多架「殺人蜂」集群出動,對付單個目標或多個目標,或者部分無人機協同組織在一起,在房間外的玻璃幕牆上炸出通道,隨後多架無人機進入房間內部攻擊人員目標。更令人毛骨悚然的是,這種微型自主攻擊機器人可由運輸機等大批量運載,如果在城區環境中大量布撒使用,可能殺死城市中的近半人口,其威力不亞於核武器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
  • 俄羅斯首位機器人太空人奔赴太空,能雙槍射擊
    Skybot F-850不是第一位進入太空的太空機器人,而只是俄羅斯的首款。其實早在2006年,美國宇航局的盒形機器人Astrobee就進入太空,雖然功能簡單,但這3個機器人仍被視為太空機器人領域的先驅。
  • Nvidia宣布推出最新AI機器人與360度全景影片拼接技術
    Project Holodeck) 中,利用 Isaac Lab 模擬器訓練出的機器人,並同時推出 VRWorks 360 Video SDK 技術,協助全球各地內容創作者以即時串流方式向觀眾播放高畫質 360 度全景影片。
  • 數值天氣預報——現代天氣預報的基石
    事實確實如此,2018年全國24小時晴雨預報準確率已達87%,暴雨預警準確率提高到88%。為什麼天氣預報能達到這樣一個水平呢?這主要得益於數值天氣預報的不斷發展。可能大多數人對數值天氣預報比較陌生,下面就為您揭開數值天氣預報的神秘面紗。
  • AI一周熱聞:北大建立人工智慧新校區;英國首例機器人心臟手術致死
    -- 曼徹斯特啟用 SpiNNaker 脈衝神經元超級計算機-- 騰訊創建 AiDroid,可發現安卓系統惡意軟體-- 機器人倫理調查,無人車如何解決「電車難題」?更多乾貨內容請關注微信公眾號「AI 前線」(ID:ai-front) 據新華社等媒體報導,北大將在昌平區建立人工智慧新校區,以人工智慧為特色,以面向未來的應用型學科和新型工科為主要發展方向。新校區規劃用地面積 68.35 公頃,分別位於十三陵鎮和馬池口鎮。
  • AI如何撬動航天行業?
    包括Falcon 9火箭回收、獵鷹重型火箭的發射,甚至有些浪漫的嘗試——將特斯拉電動汽車發射到了太空,與這次一箭143星的紀錄。這些輝煌成就的背後,是智能規劃、自主導航機器人等技術,在支撐著SpaceX一次又一次的顛覆。而這次SpaceX能在航天領域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就,創造一箭143星的世界紀錄,這與人工智慧密不可分。在航天領域,人工智慧技術給予了SpaceX非常大的幫助。
  • AI戰勝人類飛行教官,美國DARPA AlphaDogfight大賽落幕
    據美國《空軍雜誌》報導,這些模擬對手中有一種被稱為「zombie」,它的飛行軌跡類似於巡航飛彈或大型無人機。其他的模擬對手有的類似於 F-16 毒蛇戰鬥機或者重型轟炸機。8 月 19 日,八支參賽團隊展開循環賽,最終四支團隊進入半決賽(Semi-Final Match),分別為 Aurora Flight Sciences、Heron Systems、Lockheed Martin 和 PhysicsAI。
  • 「AI未來戰士」首次曝光!完美偽裝、超強防彈(炫酷視頻)
    由於傳感器和傳感器平臺的快速發展,能夠輕易識別士兵和車輛,這種情況正在對步兵造成越來越大的壓力。而織物、材料和紡織品這些東西,通常不被視作高科技,但隨著材料科學和創新概念的不斷發展,如果多功能材料上的突破可能對上述情況產生影響。 藉助應用材料科學的最新進步,DST正在研究,士兵的作戰服可能不僅僅是一層衣服而已。
  • AI STUDIO—零門檻實現AI能力
    一個小問題就是創建項目後進入項目頁面,進入運行狀態還需要點擊運行項目,這裡感覺有點冗餘;運行的項目就是一個簡潔的 notebook 開發環境,該有的功能都有,個人感覺速度比 Kaggle 要好很多(不知是不是我的網速渣)。
  • 緊身太空服能避免太空人椎間盤突出
    ,丹麥太空人現已測試最新設計的「緊身太空服」,這套太空服能夠降低太空飛行中產生的身體衰弱反應。瓦爾蒂說:「看到太空人在國際空間站穿著緊身太空服的視頻令人非常興奮,我們很有成就感,花費心血設計的緊身衣能夠最終適用於太空環境。」緊身太空服和雙向鬆緊帶能夠模擬人體引力效應,從而降低太空飛行對太空人身體造成的衰弱反應。在太空零重力環境下,太空人將每月損耗2%骨骼質量,脊柱可以延伸7釐米,並承受微弱的身體疼痛。在太空飛行中,太空人遭受椎間盤突出的概率是普通人群的4倍。
  • 谷歌雲AI新掌門被曝與軍方有聯繫,4000員工白抗議了? | AI WORLD峰會議程曝光
    此外,Moore在CMU的簡歷中提到了過去參與過「恐怖威脅的偵測和監視」工作,他的名字還作為「事實調查貢獻者」列在2017年9月的海軍研究諮詢報告的「海軍部門的自主和無人系統」上。在2017年有關全球安全的演講中,Moore提到了將數字個人助理納入軍事應用的可能性。
  • 太空垃圾威脅人類日常生活
    近日,美國航空航天局下屬的研究機構發表的2007年太空安全報告稱,太空垃圾已經開始威脅人類的日常生活。   人類生活受太空垃圾威脅   1957年蘇聯成功發射了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揭開了人類空間時代的序幕,同時也為太空送去了第一批垃圾。隨著載人航天技術的發展,太空人們在完成飛行任務後,把太空備用艙、儀器設備及其他遺棄物都留在了地球衛星規道上,如今太空垃圾與日俱增。
  • 關注軍用機器人—21世紀戰爭的核心武器
    美軍已經裝配了超過7500架無人機和15000個地面機器人,美國國會曾批准2015年美軍作戰平臺中無人作戰系統的比例達三分之一的方案。在2007年12月18日發布了《無人(駕駛)系統路線圖》(Unmanned Systems Roadmap,包括無人機系統、無人地面系統、無人水下系統。該路線圖提供了全方位國防對無人系統及其相關技術的願景。
  • 戰鬥機器人成真?美國國防部讓AI和戰鬥機飛行員展開對決
    DARPA機載雷射武器展示圖,圖片來自DARPA研究計劃局在2019年推出了空戰進化(ACE)項目。獲得第二名的PhysicsAI成立於2017年,目前員工人數不到10人,也是一家研發AI技術的公司,其領域包括機器人、自動駕駛和智能傳感器等。第三名SoarTech成立於1998年,目前約125名員工,主要研究和開發能夠模擬人的決策和行為的智能軟體。其研發領域更專注於軍事方向。
  • 為什麼太空人要穿太空服?
    太空人計劃開始以來,太空服發揮了重要作用,太空服不僅是太空人在太空中穿著的衣服,也是一個小太空飛行器,在太空環境中保護太空人的安全,比如避免極端溫度影響,阻隔太空塵埃,避免強光傷害到眼睛,提供人體所需的氧氣,甚至可以提供飲用水。